什麼是書法創作?書法創作是不是完全拋開字帖呢?

逍遙墨翁


一,什麼是書法創作,

書法創作是通過對書法認真學習,且掌握了一定的書寫技能,如筆法,墨法的掌控後,在完全沒有參照物的前提下,憑自己對書法的理解,認知而自由發揮寫出的作品,叫書法創作,(人們可以通過你的作品看出你的書法功底,與流承,)

二,既是創作,懇定是不能對照他人東西(包括字帖), 照葫蘆畫瓢。否則就不叫創作,

三,要分清書法創作的關糸,就必湏知道什麼是″書法",什麼是″創作",(個人認識,僅供參考,不參於討論)


畫符先生


書法創作是書法學者通過臨帖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書法理論和技巧而所臨習古人他人或者自己書寫而形成的書法作品。書法創作在學習書法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進行,創作的前提是要掌握漢字的書寫技巧,也是一種技能,書法創作的因素包括,字體的結構形態,字與字的大小、間隔搭配比例,行與行間隔搭配,通篇佈局等,這些因素掌握好,設計和書寫好了,創作出來的作品會給人以書法美感,陶冶情操。

書法創作離不開碑帖。優秀的書法作品都有出處,一個學書法的人學書的過程中所臨帖到一定程度,達到形神兼備之時創作作品往往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取其精華,學貼到出貼的時候,但是一樣離不開碑帖的影子,就現在的著名書法家來說,廣臨碑帖,取各種碑帖精華為己所用,創造出自己的書體,依然脫離不開古碑帖,沒有任何一人不學書法能用自己天生字體創作出一幅好的作品來。學習書法到創作優秀作品是一個質的過程,其過程是漫長枯燥的,同時也是快樂的,等到能創作出一幅章法完美,且能表達性情意境的作品,算是高手了。



軍歌嘹亮1149


書法創作是指在書法藝術作品中更多地容入書寫者自己的東西,如筆法、結字和章法,這些東西表達了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態度!如果書寫者在書法藝術創作中沒有容入自己的思想、沒有把筆法、結字和章法等方面的微妙變化容入到生活之中,那麼書法就變成了寫字,更談不上創新或創作。所以創作必須有自己的性格或叫風格!然而,創作是要用牢固的楷書作基礎的,楷書能寫出自己的風格來,草書甚至狂草也會寫出自己的風格來!當然創作也要學習借鑑,只有創作、借鑑、再創作、再借鑑…………才能豐滿自己的書法藝術創作!最後仍然發幾張圖片權當拋磚引玉,僅供評鑑!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錦書絲語周輝明


個人認為書法創作,創者受損也,創作乃以新面貌作業矣。淺顯的理解,感知若是書寫與臨帖的面目一樣,不叫創作,依然是集字,不是自己的創作,證明仍然沒有離開帖子,只能說入帖而遊刃有餘了,熟帖於心手而已。當然這也是學書法的一個重要階段。沒有入帖階段,就沒繼承古典法度。

例子,米芾首先也是薈萃古人字,也叫集字。經過一段時間,感覺脫不了魏晉二王風度,於是自己變筆法,成就了自己的獨有的四面出鋒的米芾書體。

當然在原來魏晉的基礎上而變體。常人亦乃如此,在帖子的法度基礎上而成自己的創體。

沒有創損原來的體形,就不會有自己的真正的創作。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的理解如此,不吝賜教指正。



狂喜淡墨a


書法創作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從臨帖到創作是一個緊密相連的關係。首先,臨帖要得法,得法有兩個標準,一是形像,達到相似度越高越好,為了求形似,古人總結說“讀帖、對臨、背臨、實臨”等方法,都可以在書法臨帖中不斷練習;二是神似,在形像的基礎上,不再拘泥於原帖細節,而是取其精神的某一方面,進行練習,即為意臨,以便更好地表現自己的個性面貌,這是創作和學習結合起來的一個有效途徑。但需要注意的是,意臨還是“臨”,要有被牽著“鼻子”走的感覺,不能隨心所欲匆匆行書,這一辦法使用得當,是培養書法創作的有效方法。另外,古人還用擬古,此方法是以替別人寫的“贈答”以及唱和、步韻等多種方式的創作活動,也是熟悉前人創作手法,瞭解前人創作規律的最好辦法。還有,集字創作,以所臨碑帖現有字形為範本,集成一幅書法作品。例如王羲之的《聖教序》就是集字而成。還有仿作,仿作是在吃透臨帖精神面貌的基礎上,進行初步創作,這是經驗對原帖掌握情況於靈活運用的能力,為完全獨立創作的最有效的演習。總之,創作是對之前漫長而艱辛的學書過程效果的一個檢驗,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陋石書藝


書法創作,是書法藝術工作者按照書法藝術本身的技法、審美表現規律,結合創作者自身的閱歷、感悟、審美理解所進行的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行為及其結果。

寧做我 出自《世說新語》“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

理論上來講,書法創作是應該拋開字帖的,但是不是完全拋開,這個問題比較難確定。一方面,是不是字帖臨到足夠到位,有拋開的必要;另一方面,你有沒有能力完全拋開?



書法藝術本身的技法和審美表達規律來自於什麼?臨帖。臨帖,幾乎是獲取這些的唯一途徑。因為憑個人再去創造一套書法藝術的技法和審美規則體系,是不可能的。現在的成果,是無數人,用幾千年的時間才積累起來的,哪怕一個人窮盡一生,也是不可能。


那麼字帖應該叫“法帖”,即書法藝術的技法和審美規則體系的載體。臨帖,即“入帖”。只有進的去,才能拿的到。“創作”,即“出帖”,有句話叫“入帖容易出帖難”,就是說學習別人的既有成果相對容易,創造屬於自己的書法藝術作品很難,這也正是幾千年來數得著的開一代風氣的書壇盟主級的書法家不過了了。

但是連進都沒進去,哪來的拋開?

就算是這些盟主級的書家,也不能完全拋開字帖。因為完全拋開字帖,相當於放棄既有的規則體系。當然這是廣義的、泛指的理解。

狹義一點的,即是拋開所臨之帖的影子,借用所臨之帖的技巧技法和審美趣味,實現自己的審美表達——這是通常的理解,是可以做到的。

那些盟主們至少做到了這一點,所不同的是又進了一步,形成了能被廣泛認可的新的風格和氣象。


關於入貼和出帖,還有一句話叫做“以最大的耐心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沒有勇氣和魄力,是出不了貼的。歷史上有多少書家擋在了門外!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那就不要奢望完全拋開字帖了啊。

我們師門的傳承經驗告訴我,老老實實地臨帖,寫到一定程度,自然會體現出自己的面貌,原因很簡單,你不是原帖的作者,不可能完全再現原帖。所以也不需要刻意拋開,尤其是刻意創作——我老師說了,那不叫創作,那叫做作。



我老師還說了:“所有不以臨帖為基礎的創作,都是耍流氓”。



如果認為本文尚有可取之處,請關注昭明書館,那裡還有。


昭明書館


書法創作,其實可以和繪畫創作視為同理,本人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書法藝術普及,才能讓書法得到發展,允許各種流派存在。

當然創作是需要一定的碑帖基礎,但一定要有新意否則就不叫創作了。縱觀一些書家,年輕時候寫的很好,在同齡人裡是驕者,但往後就衰落了,就是因為沒有創新,沒有否定自我,成了寫字的了,而沒有融入個人的東西(這其實是基礎匱乏沒有對文字及文字書寫上下求索探究的結果,終身以書法為生的一定好搞懂這個上追秦漢,至甲骨文)。

其實上面說了兩個創作所需的東西:一是基本功;二是感情的融入也就是創新,融入激情感情的創作其實與基本功有關係,而與創作裡有帖無帖關係不大了。


YIZHIMI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名家輩出,書法創作是在經過大量臨帖、眾採各家之長的基礎上形成的獨俱個性風格的書法創新活動。沒有通過臨帖而繼承傳統就進行隨心所欲的書法創作是非常幼稚的。這種書法創作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今出現的醜書現象究其原因大都莫過於此。


岒南隱者


學書的過程,就是做人的過程,一個人,從小到大,都在不斷的學習,各門各類,林林總總.書法創作,就是人生學習的發揮,把你所學過的東西揉合在一起,寫出不同於他人的作品,否則就不叫創作,是臨習或者複製。

節法創作,要獨闢奚徑,突出自我,最重要的是寫出情境,書法之高,情境為上,學書之大要耳!


苦廬居士


書法創作,指運用毛筆準確的書寫作者意欲表達的思想內容,併發揮書法功力潛能,努力展現較完美的、甚至超出想象的藝術效果。

《書譜》曰:無間心手,忘懷楷則。意思是創作時手及筆尖皆為心,使情感在瞬間留露於筆下,如條件反射似的剎那靈動,自然無暇思考字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