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怕藩王搞事,明朝王爺不準進京,清朝王爺不準出京,哪個做法更好呢?

羊城歷史君


從結果上看,清朝的制度好像更好一點,明朝的藩王制度就比較尷尬:

說好的不準藩王進京,的確是平常沒進,但一進來就是成功奪權,搖身一變成為皇帝了。

靖難之役就是朱元璋同志對藩王制度設計掛萬漏一的惡果

從草根殺上來的朱元璋安全感較差,喜歡琢磨製度,希望用周密萬全的制度確保老朱家江山永固。但他還是失算了,雖然朱棣也姓朱,但自己設計的接班傳承規則畢竟被打破了。

按朱元璋的設想,一眾諸子藩王坐鎮邊疆要塞,為國之藩籬,應對外族入侵;同時規定藩王無詔書不得進京,不得結交中樞大臣,不得結交地方官方,無故不得出王府五十里,意欲確保皇帝的皇權不受皇家內部威脅。一切都看起來很美。

只是,老朱又多考慮了一層,假如皇帝被周圍的權臣或者小人給控制了,外人又靠不住,誰來勤王?於是他又規定,一旦京城有變,藩王可率兵進京。朱棣也正是抓住老朱最後打的這個補丁以清君側的名義,殺到了南京。老朱該向誰說理去?

事情都有兩面性,雖然王爺在京容易搞事,但在藩地更容易搗鬼

還拿明朝的例子來說事。協助老爹朱棣造反並立下大功的朱高煦,原本也有機會接朱棣的班。但因為朱高熾是朱元璋欽點的燕王世子,朱棣也只好讓朱高熾繼位,朱高煦也不好說什麼。

可問題是等到哥哥朱高熾去世,大侄子朱瞻基繼位,朱高煦就有點不平衡了。他也想重演一次靖難之役,像老爸一樣也奪了侄子的皇位。於是就在藩地造反了,只是被朱瞻基御駕親征給鎮壓了,他本人也被俘,最後給活活燒死在大銅鐘裡。

包括後來正德皇帝時寧王在南昌造反,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也失敗了。

清朝的王爺,在京城就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生活待遇不錯,政治上就別多想了

二百多年的事實證明,清朝的王爺雖然在京,卻沒一個能搞出亂子的,這就證明這項制度的成功性和合理性,啥都不用說了。

總之,明朝藩王制度的不合理性主要體現在對藩王定位的擰巴上:對外指望他們守護國門,對內又指望他們作為朱家皇權的最後一道保險,這就大錯特錯了。

清朝親王、郡王的定位就清晰多了,有能力的就在皇帝嚴密監視下做點事,無能的就享享清福得了。



歡迎交流,請關注@司馬砸光


司馬砸光


不準進京,不準出京,都是表,好不好要放在整體的宗藩政策裡看。

歷朝歷代看下來,清朝的宗藩政策是最科學的。

歷朝歷代對如何對待王爺,很頭疼,給點權力,就要造反,如漢晉;不給權力,就當豬養,到了危難之時指望不上,比如宋明。

清朝鑑歷代得失,推出了獨具創意的制度。只給俸祿莊田,不給封地,王爺們無法儲養實力;世襲降等,抑制有爵宗室無限制地增長,減輕財政負擔;考封制度,如果真是白痴,該你的爵位你也撈不上。

三管其下,於是在清朝王爺們沒有封地沒有屬吏更沒有有規模武裝力量,對皇權的危害可以忽略,而另一方面,朝廷也能給王爺們機會做實事,不會不讓出頭,不至於混吃等死。宗室子弟上馬管軍入朝理政,很多還是關鍵崗位,而且稍具才幹就會被重用,300年下來,名王倍出,如怡王允祥、恭王奕訢等,而宗室中就更多了。比如曾國藩早期的靠山肅順。

可以這麼說,清朝的滿人特權制度是失敗的,養出了一大堆寄生蟲,但宗藩政策比歷代都科學,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西坡李氏


明朝與清朝是歷史上最後兩個封建王朝,對於宗室藩王的約束辦法也是完全不同。明朝將宗室分封到全國各地作為諸侯王,卻不允許諸侯隨便離開封地;而清朝將宗室全部留在了京城,沒有允許覺不允許離開京城

澹奕個人認為,清朝的做法更加有效,而歷史事實也證明了明朝對於宗室的做法實在是意義不大


西漢有“七國之亂”,晉朝有“八王之亂”,同室操戈血淋淋的教訓並沒有讓明太祖朱元璋看清分封制的巨大弊端,仍舊一意孤行恢復了分封制度,將自己眾多子孫分封到了帝國各地

當然,一場“靖難之變”估計讓朱元璋的棺材板壓不住了。

成祖之後,大規模削弱諸侯宗族的權利,將宗族諸王約束在自己的封邑之內,沒有詔諭不得踏出封地,更加不得進入京城,也不得從前士農工商等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這種作繭自縛的規矩,使得明朝宗室大規模膨脹(沒事做只能生孩子了)明朝末期,龐大的宗室無法支援中央的同時。崇禎帝殉國之後,紛繁複雜的宗室陷入權力爭鬥——實力強大的南明硬生生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


清朝繼承了明朝很多的傳統制度,然而並沒有將明朝的分封制度延續下來。愛新覺羅氏家族,將龐大的宗族全部約束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沒有詔諭不得隨便離開京城

除此之外,清朝施行“降等承爵”制度,除了少數鐵帽子王能夠世襲罔替之外,大部分的清朝王爵過一代就會降低爵位,最終成為閒散宗室

一個不讓藩王入京,一個不讓藩王出京,但最後的實際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明朝不讓藩王入京,可畢竟“天高皇帝遠”,如果藩王真那麼聽話,朱允炆就不會那麼著急去削藩,最終還丟了皇位。

皇城畢竟是皇帝自己的地盤,再怎麼著藩王也很難在京城跟皇帝叫板,更何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盯著,也不敢有什麼越距行為。就如同當年明成祖奪位之後,還是感覺南京始終不是自己的地方,遷都自己的老巢北平鞏固勢力。


澹奕


其實明朝和清朝都是比較善於總結前朝經驗的國家,如果清朝覺得明朝好用的制度肯定都留下來了,所以朱元璋這招畫個圈圈住藩王的制度,清朝是沒興趣的。朱元璋曾經總結過最容易引起國家政權問題的幾大害:女人、太監、外戚、權臣、藩王、蠻夷。所以在對待藩王的問題上,他也下了一套功夫。

  • 藩王“不臨民”、“不裂土”。斬斷了他們造反的經濟基礎。
  • 堅持嫡長子繼承製。意思是其他人想都不要想了,你們誰上都得位不正。朕的嫡子死了還有嫡長孫。
  • 不許隨意進入京城,藩王之間,藩王和大臣之間不可私自交流心得,交流就是造反。

這樣一來,造反必須需要的幾點:錢,人,還有官員的支持,彷彿都被死死牽制住了。但是別忘了,藩王是有軍權的,而且天高皇帝遠,所以明朝藩王還是有造反現象的,最典型的就是朱棣了,朱棣利用的是清君側的名義,而且當時藩王和官員們對朱允炆非常不滿,朱棣一打進京城就沒怎麼受到反抗。在實踐之後,朱棣深切地領悟到了藩王制度的漏洞,趕緊將它修補完全。

明朝的藩王制度控制造反的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他的弊病也是很大的,甚至於可以說就是這些藩王拖垮了明朝。他們在地方時作威作福,又不受法律制約,瘋狂生育越來越多,每一個帶著老朱家血液的小孩,明朝皇帝都要硬著頭皮去養著。而且某些藩王在地方上為非作歹,激化了政府與平民的矛盾……種種劣勢讓清朝連連搖頭,決定反其道而行之。

  • 清朝親王沒有絕對的世襲制度,除了鐵帽子王,其他的每生一個後代就降一級,你沒有實力拿功勳,最後越降越低,皇帝也不認你這個親戚。
  • 清朝的親王全部留在京城集中管制,離開京城60裡外沒有上報的話就必須給予警告。
  • 親王手下只有侍衛,沒有兵權。
  • 和明朝一樣,親王和親王之間,親王了大臣之間的交往是在嚴密監控之下的。

很顯然,清朝這套親王制度就是建立在明朝的教訓之上的,也沿用了一些可以沿用的地方。總體來說,清朝的親王制度更加健全一些。不過無論是哪個朝代,肯定有一部分豬一樣只知道吃國家的、絲毫不知進取的皇親國戚在,這個是避免不了的。


木劍溫不勝


明朝的藩王離京叛亂,清朝的王爺在京九子奪嫡,沒有那個做法更好,只是清朝的不差。

(明代該藩王分佈圖)

從歷史上看,分封制和郡縣制是兩個歷史階段的產物,分封制是依照親親的原則來處理國事,郡縣制是依照國事的原則來加強集中統一的國家管理。對於一般的士大夫而言,家事與國事就不同了,不能以親情來攪和國事,但是對於皇帝和君王來說,就必須得分清楚了,圍繞大位的爭奪,在一環的皇子中破濤洶湧,在二環的諸大眾中暗流湧動,有時候他們把家事當國事來處理,有時候把國事當家事來處理,很多悲劇也就因此而生,分封制在歷朝歷代都有反覆,導致外戚諸王之間不斷自相殘殺,使中央政府機構不斷分崩離析,自相瓦解。

(分封制)

以明代為例,朱元璋在建國之後就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後事,並把《皇明祖訓》頒佈諸王,想處理好國與自己家的親親關係,“外衛邊陲,內姿夾輔”。但是裡面有明顯的漏洞,就是一條“凡王所守者祖法,如朝廷之命合於道理,則惟命是聽。不合道理見法律篇十二條。”

(皇明祖訓)

所謂朝廷的命令不合道理,是指朝廷出了奸人,法律篇十二條是這樣說的“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既平之後,收兵於營,王朝天子而還,如王不至,而遣將討平。其將亦收兵於營,將帶數人入朝天子。”這就為後來藩王叛亂“清君側、除奸臣”提供了依據。

(靖難之役)

朱元璋在世時,尚能平衡朝廷與掌握兵權的諸王之間的關係,兒子還不敢與老子對抗,太子朱標還活著,兄弟之間還有情分,但是到了建文帝,叔侄之間就免不了猜忌了,最終只能兵戎相見,以戰場勝負決定成敗了。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第25篇)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分成五個方面來討論。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藩王總是容易搞事?
第二個問題,歷朝歷代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第三個問題,明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第四個問題,清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第五個問題,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清朝的親王制度有什麼優缺點?

先講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藩王總是容易搞事?

一是皇帝和藩王的待遇差別太大。皇帝權力無邊,福利無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都是同一個爹生的(媽也許不同),為什麼兄弟之間的差別會那麼大呢?可以說,藩王們雖然貴為王爺,其幸福指數可能是最低的。


二是藩王們缺乏人生目標,不能有人生理想。建功立業,在來到世上短短的幾十年裡,搞出一些聲響來,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藩王卻不能建功立業,不能搞事。藩王完全沒有成長空間,只能當一個富家翁,當一個閒王,這日子過著有什麼意思呢?

再講第二個問題:歷朝歷代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秦朝的藩王制度還沒建立起來。秦始皇的兒子們還在京城裡,而且都沒有人封王,秦始皇採用高壓政策,誰也不敢翻浪子。

(劉邦劇照)

藩王問題從漢朝開始出現,劉邦剿滅異姓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分封藩國,但立刻出現嚴重問題,以至於在漢景帝的時候就爆發“七國之亂”,因此後世不斷削藩,到漢武帝採用“推恩令”,削藩才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效果。

晉朝建立後,晉武帝為了抑制朝中權貴,打擊豪強勢力,又開始大肆分封藩王,結果又造成“八王之亂”,直接把西晉給亂亡。

唐宋兩朝的藩王,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封王不封土,並把王與公侯伯子男並列,作為人生的一種榮譽。而且王還同時擔任地方官。不過也不敢讓他們實際去做事,大都只是掛一個名。主要還是怕他們搞事。而且唐朝藩王被誅殺的情況太多了。宋朝大約是子嗣不蕃,因此藩王大都還能善終。

再講第三個問題:明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由於出生草莽,非常忌憚功臣,怕他們造反。因此他採用了劉邦的方式,大肆屠殺功臣,同時大肆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藩王。不過,他也吸取了劉邦封藩的一些教訓,對藩王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一是不許藩王隨意留在京城,避免他們交通大臣。

二是不許幾個藩王同時到京城,避免他們聯合造反。

三是不準藩王互相來往,必然他們互通信息,交換造反心得,商量造反事宜。

四是對藩王封藩不封土,避免他們做大。

五是藩王無權任命官員,官員都是中央任命,並且藩王有錯,藩地的官員要受到同樣的處罰,這樣就把藩王和部下隔離開來。

再講第四個問題:清朝是如何處理藩王問題的?

清朝的藩王,和明朝截然不同,有哪些不同呢?

一是準確地說,清朝沒有藩王,只有親王和郡王。因為王爺們沒有藩地,不到地方上就藩,全部擠在京城裡。

二是親王們只有在皇帝派遣下,或者跟隨皇帝,才到地方上去,平常不準隨意到地方上走動。

三是親王們要參與政事的,這是從清朝在關外就傳進來的規矩,叫做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後來從康熙開始,這種制度有所削弱,但親王們依然是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

最後一個問題:明朝的藩王制度和清朝的親王制度有什麼優缺點?

明朝的藩王制度,因為藩王們有軍權,又在地方上,這使得他們很容易造反。整個明朝期間,藩王造反的現象層出不窮。但是,由於防範得法,沒有一次是掀起了大浪的。

有人說,朱棣不是就掀起了大浪嗎?朱棣是一個特殊現象,是明朝的藩王制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的事情。後來朱棣上臺後,對藩王制度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從此就再也沒有掀起過浪子了。

(康熙劇照)

清朝的親王制度有好處,親王們都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皇帝對他們的情況瞭若指掌。同時親王不帶兵,造反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因為親王們都集中在一塊兒,因此很容易搞事。康熙年間慘烈的“九子奪嫡”現象,就是這樣搞出來的。若親王們都在藩地,斷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已經證明,清朝的做法好使,但問題關鍵不在於進京還是出京,而在於權力。

先看明朝對付藩王的辦法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為了江山永固,真是操碎了心,他既汲取了西漢、西晉同姓王尾大不掉,導致七國之亂、八王之亂,以及唐朝玄武門之變、藩鎮割據的教訓,又汲取了宋朝杯酒釋兵權、強幹弱枝的經驗,制定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藩王制度。

朱元璋首大封諸子為藩王。他認為作為自己的子孫,朱家自己人總比那些異姓王或開國工程值得信任,所以沒有必要像宋朝那樣把皇室子孫全都關在京城,讓他們無所事事,醉生夢死,不如讓他們在地方帶帶兵,培養一下軍事能力,關鍵時刻還能幫皇帝一把。

朱元璋限制權力提防藩王。老朱又害怕藩王實力太強,會像七國之亂、八王之亂一樣起來造反,給後世子孫留下隱患,所以他嚴格限制藩王的權力,允許他們擁有一定兵力,但僅限於自衛,一般不超過3000人,承擔邊防任務的兵力可以多些,但也不能超過1.9萬人。

朱元璋不允許藩王留京城。老朱擔心有實力的藩王會像李世民一樣,藉助在京城的便利突然發動兵變奪位篡權,所以把藩王全部打發出京城,以免他們覬覦皇位。即便他們起兵造反,但想要打進京城也很不容易,皇帝可以從容調兵應對。

朱元璋不允許藩王隨意進京。老朱規定,除非有聖旨進京勤王,藩王一概不得擅自進京,確有需要必須向上請旨,被批准後才能進京,一旦有所異動,皇帝便可大棒伺候,發兵攻打。

朱元璋不允許藩王結交群臣。老朱規定,藩王只能在地方老老實實待著,不能和朝中高官大臣勾勾搭搭搞曖昧,不然就是意圖不軌,皇帝隨時可以下旨查辦。

老朱這一套方案几乎是完美的,但也給藩王留下了很多自由空間,比如朱棣就可以利用防禦蒙古的機會,招兵買馬,壯大實力,朱允炆上臺後聽從老師的建議著手削藩,並非瞎胡鬧。

只是朱允炆自己在對付燕王朱棣的事情上經常腦袋抽風,屢出昏招,否則他本有機會接近完全成功,朱棣靖難成功後果斷廢除藩王的各項權力,徹底化解了藩王的威脅。

接下來看清朝對付藩王的辦法

清朝有一個獨特優勢——可以借鑑前朝對付宗室親王所有的經驗教訓。

清朝在未入關和統一全國之前,宗室親王的勢力很大,滿清八旗基本上都由可汗(皇帝)的親兄弟們分別控制,這是因為他們需要藉助兄弟的力量,把整個部落整合起來。

但這也導致可汗(皇帝)缺乏絕對權威,無法像漢族政權一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清朝前期的皇位更迭,每次都充滿兄弟、叔侄之間的鬥爭。

一旦清軍入關並統一全國後,就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皇帝決不允許強大藩王的存在。

清朝對付皇室宗親的辦法跟明朝恰恰相反——不允許親王出京,這套方法跟宋朝相近。

順治和康熙時期,明朝降將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均被封為藩王,這是清廷為了拉攏人心的選擇,絕不會讓其長期存在,因此康熙很快下令撤藩,導致“三藩之亂”,但康熙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平亂後,擁有屬地的藩王就不存在了。

至於親王、鐵帽子王,都是封給忠誠於皇帝的旗主,而且只是空頭爵位,儘管地位尊崇,但沒有封地,也沒有財權、兵權和民事權,只能老老實實在京城待著,根本成不了氣候。

到了清朝中後期,對王爺防範更加嚴密,滿清皇帝寧可重用漢人,也不允許王爺把持大權,惟一具有相當才能的恭親王奕訢始終處在慈禧嚴密監控之下,最後仍被慈禧罷黜。

由此可見,清朝對王爺的控制比明朝更加有效,因為清朝完全不允許藩王存在,對宗室管理之規範與嚴格大大超過以往任何朝代,這也使得清朝宗室無從謀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雖然是簡單的“進京”與“出京”,但是背後涉及的內容卻有很多,明清兩朝對待宗室的政策是有很大不同的。

既然有“進京”與“出京”,那麼很顯然,明代藩王是出京就藩的,即使再怎麼控制,明代藩王總是有自己的封地、府邸,雖然對封地沒有實際的統治權,但天高黃帝遠,藩王總可以在地方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甚至有時候藩王是可以直接上奏懇求給予大臣加官晉爵的,再怎麼控制,明代藩王起兵反抗中央的事例並不是沒有,除了朱棣外,還有寧王朱宸濠。

相反,清代嚴格意義上已經沒有藩王了,因為宗室沒有封地,甚至清代宗室的封號也不再是傳統的“趙、燕、韓”之類,代之的是“禮”“肅”等寓意吉祥的封號。

再者,明清宗室的分封也有很大不同,明代只要是皇帝的兒子都是親王,親王的兒子出了承襲爵位,其餘的都是郡王,後面依次類推,但是清代不一樣,清代皇帝的兒子不一定都是親王,親王的兒子也不一定都是郡王,嚴格控制親王、郡王高等爵位的數量。

綜上,雖然二者各有其背後的制度因素,但兩相比較,清代應該更優於明代,至少清代沒有出現宗室問題,宗藩問題恰是明後期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楚邾


同樣是為了害怕藩王威脅皇權,明朝和清朝採取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做法。事實證明,清朝不允許王爺出金的做法更有道理。

明朝依周禮,分封藩王,以達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的目的,但事實上,明朝中前期先後發生了三次藩王叛亂。第一次就是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第二次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學老爹造自己的侄子宣宗朱瞻基的反結果被殺。第三次發生在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年間,燕王朱棣與寧王相約造反成功後平分天下,結果朱棣造反成功後,閉口不提平分天下的事兒,反而壓制寧王。正德年間,寧王的後代朱宸濠藉口武宗荒淫無道,在江西造反。然而舉清一代沒有哪個親王能夠發動武裝反叛。


出現這種情況,與明朝將藩王分封四方有很大關係。雖然明律對藩王就藩時的官員、衛隊的配置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地方畢竟與京城不同,缺乏監管。有野心的藩王,只要瞞過幾個監視他的官員,就可以私自擴大武裝,從而集聚造反的能力。


而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這就斷絕了親王擁有私人武裝的可能性,同時在京城有文武百官無數雙眼睛盯著這些親王,莫說造反,就是隱私也很難保住。



當然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斷絕了武裝反叛的危險,但也增大了政變奪權的風險。比如在康熙晚年,康熙皇帝安排諸皇子分別管理朝廷六部,幾個皇子利用這一機會,大肆培植個人勢力,形成九龍奪嫡的局面。雍正皇帝究竟是康熙指定繼位的,還是通過政變奪權的,歷史已經很難給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從雍正以後,吸取了康熙皇帝的教訓,採取秘密建儲的方式,很少再安排多個皇子同時參與政務,基本上斷絕了政變奪權的可能。因此可以說,還是清朝不允許親王出京,集中管理的方式更加科學。


衝擊時評


我認為清朝的做法好使,進京不進京咱先不說,但是做法都來自皇帝的權力。

一、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口氣將自己的20多個子侄分封到各地為藩王,“各有爵封,分鎮諸國”。這是一件多少有些“逆時代潮流”意味的事情。

因為自秦漢以來,歷朝歷代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加強郡縣制、削弱分封制。少數被分封的潘王,不再擁有行政權、財政權和軍事權,變成了只食俸祿的富家翁。而朱元璋分封的藩王,享有高度軍事自主權,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手下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受朝廷節制。藩王擁有監視地方臣民的權力。

朱元璋之所以要分封藩王,主要有兩點考慮。

1、外御蒙古。

當時雖然元朝已被推翻,但蒙古人在河西、漠北一帶還擁有較大勢力,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同時,國內仍然存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參與勢力。一旦國內有變,兩股勢力裡應外合,將動搖大明王朝的統治根本。朱元璋本著“皇子守國門”的策略,讓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帶領軍隊駐守邊疆,成為朝廷的可靠屏障。

2、內穩朝政。

朱元璋子嗣眾多,他們大多數都經歷過戰火的磨鍊,具有一定的實力,手下也各有一班人馬。如果要將他們全部留在京城,一山不容二虎,難免會發生“玄武門之變”這樣的人倫悲劇。朱元璋在世之日,或者還能壓制諸子。當他撒手人寰後呢?與其讓諸子留在京城,形成一顆顆不定時炸彈,不如將他們分封外地,遠離政治中心。

當然,朱元璋也深知藩王權力過大的隱患,作出規定,禁止藩王隨意進入京城,規定3年才能進京一次,以免與朝廷大臣發生勾結。也不準藩王之間互相聯繫,特意錯開他們的進京時間。這就是通常所謂的“不準王爺進京”。

1398年,朱元璋病逝之前,頒發遺詔,下令“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不準藩王進京弔喪。從遺詔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深深地擔憂皇太孫建文帝無法服眾,生恐藩王進京搗亂,因此特意叮囑一番。

二、

1644年,清軍揮師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清朝在許多制度構架上,沿襲了明朝的舊規。但在如何處理皇子的問題上,清朝採取了與明朝完全不同的做法。清朝只是在初期冊封過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少數藩王,不過這屬於歷史造就的特例,他們也和愛新覺羅一族沒有血緣關係,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皇室藩王。在平定三藩後,從康熙帝到末代皇帝溥儀,清朝再也沒有冊封過一名藩王。

不僅如此,愛新覺羅一族的皇子們,不管是親王還是郡王,都不能隨意離開京城。除非是為皇帝出差辦事,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開北京。否則都只能在京城老老實實地待著。至於到外地去當潘王?門兒都沒有,想都別想。

舉一個例子,1860年,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咸豐帝倉惶逃亡熱河。由於驚嚇過度,第二年,在簽訂了《北京條約》後,咸豐帝就病死了。按照遺詔,權力落到了八大顧命大臣手中。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有意奪取大權,便緊急將咸豐的親弟弟、恭親王奕訢招到熱河,秘密商議大事。按照清朝皇室祖制,奕訢是絕對不能擅自離開京城的。怎麼辦呢?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所記載,奕訢是化妝成“薩滿”才得以離開京城,悄悄地去熱河見了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一面。

三、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這兩種做法誰更好?

其實,這兩種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相當於一個硬幣的兩面,難分高低,沒有優劣。畢竟,這兩種做法都是通過限制王爺的權力、達到穩定統治的目的,出發點都沒有問題。

具體而言,這兩種做法都有明顯的優點,但也有明顯的弊端。

先看明朝不準王爺進京。

明朝將藩王分封在各地,隔斷藩王與朝廷大臣的聯繫,禁止藩王之間的聯繫,苦心造詣地維護皇室正統的統治,效果是很明顯的。有明一代,都沒有出現“玄武門之變”那樣的內亂和骨肉相殘事件。至於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實在是因為建文帝操之過急,破壞了皇權與藩王之間的微妙平衡而致。

同時,藩王在各地發展,猶如蒲公英一樣,成為皇權的重要分支。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佔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後,正是各地藩王,如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鍵、桂王朱由榔、寧靖王朱術桂等人延綿明朝國祚,長達40年之久。

如果明朝所有王爺都留在京城,怕是會被李自成和清朝一網打盡吧?

當然,這樣做也有明顯的弊端:容易造成地方勢力過大,破壞中央集權。朱棣也注意到這一弊端,進一步採取辦法削弱藩王權力,給他們優厚的待遇,剝奪他們的行政權、財政權和軍事權,藩王們這次消停下來,高高興興地過他們的安樂日子。

再看清朝不準王爺出京。

在清朝,王爺們的日子比明朝“苦”得多。他們不單是被嚴格限制在京城,其爵位都是一代降一等,如果後世子孫沒有為朝廷立功勞,最終會被降為平民。只有12個鐵帽子王不受限制,世襲罔替。在這種情況下,朝廷不用擔心王爺在外地興風作浪,也不必為了養著王爺而耗費巨大。

因此,總體來說,清朝王爺沒有明朝王爺那麼跋扈囂張,動不動就操刀子打進京城。

但清朝不準王爺出京,一樣也有弊端。王爺扎堆留在京城,容易與大臣們勾結在一起,干涉朝政。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咸豐時期的“辛酉政變”,都有王爺積極參與的身影。

(參考資料:《明實錄》、《明史》、《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