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打賞都算知識付費了?還有誰沒有為知識付過費?

文|逍遙子

2016年可以說是知識付費的元年。

三年時間,知識付費從大眾的質疑到被越來越多的用戶廣泛接受,內容創業再一次火熱起來。2018年12月,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以4.35億銷售額收官,實現了較去年2.2倍的增長。

直播打賞都算知識付費了?還有誰沒有為知識付過費?

知識付費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知識獲取方式

知識付費的出現直接影響的是傳統出版行業,用戶線上學習的消費習慣已經慢慢在養成。線上學習使得用戶可以通過平臺與作者對接,作者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被互聯網拉近了。傳統出版行業的出版商環節已經不需要了。

雖然目前我國成人圖書市場大約600億,而知識付費的規模遠不及成人圖書市場,僅佔其10%。但是知識付費的行業還正在發展中,現在或許只是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的知識付費人群預計將會有3倍增長,未來3-5年,知識付費有望達到150-200億,佔到成人圖書的30%,所以知識付費還在路上。

直播打賞都算知識付費了?還有誰沒有為知識付過費?

互聯網陌生人信任體系基本建立

知識付費剛興起來的時候,用戶對於互聯網另一端的陌生人並不是完全信任,因為很多作者並沒有強大的背景作支撐。因此,互聯網有了專業度的評判體系,有了更精細的類別劃分。用戶可以找到"術業有專攻"的達人,為認可的用戶推出知識產品。由此可見,知識付費更像是一位專業的老師傳授更系統化的知識給用戶。

現在來看,知識付費主要以四大類型為主流,第一種是流量轉化型,以喜馬拉雅為代表。第二種是用戶精準型,有名的是羅振宇的《得到》第三種是工具切入性,以小鵝通為代表。第四種是以淘淘課為代表的社交傳播性。

直播打賞都算知識付費了?還有誰沒有為知識付過費?

每一種類型都對用戶進行了精準的劃分,而且劃分越來越小眾化。每一個用戶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自身的特徵。人群按興趣分割的顆粒度足夠細,知識付費產品才可以更豐富。

知識付費對用戶的精準化分,也是移動平臺為實現流量變現的必然做法。相比於遊戲付費、直播付費、內容電商之後,知識付費儼然成為第四種流量變現的方式。

直播打賞都算知識付費了?還有誰沒有為知識付過費?

互聯網產品對用戶時間的爭奪

流量時代,互聯網產品都在想方設法的爭奪用戶的時間。我們可以發現,用戶流量開始使用在圖文和長視頻,接著是到到音頻和短視頻的轉換。

這一流量遷移的變化反映出互聯網產品對用戶時間的爭奪。那麼對於知識付費行業來說,競爭對手不僅是同行了,抖音等短視頻才是其最大"敵人"。不過,小編認為,用戶對知識的追求永遠都是大於流行性娛樂的,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