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導讀:

故老相傳,民間老人逝去以後,若子孫將已故之人葬到靈地吉壤,便可藉助寶穴風水,以靈氣養護屍體,只要不被破壞,非但所葬屍體不會腐爛,還可以庇佑後代子孫興旺發達。若是帝王葬在這種風水寶地,更可以護佑國祚綿長,永世不衰。然而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於是盜墓與反盜墓,就在王朝更迭和歲月流逝中,明裡暗裡較上了勁……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帝陵,卻是中國所有帝陵之中的一個異數,它不僅創造了埋葬人數最多的記錄,更是在建成之後,竟然將大門敞開42年無人敢動。這座陵墓,就是號稱“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的萬年陵寢——景陵。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康熙是一位在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皇帝,他不僅在位時間最長,也是中國歷史上皇權統一的傑出代表,他通過智擒鰲拜,削平三藩,收復臺灣,抗擊沙俄等一系列舉措,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同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不光文治武功可以稱得上千古一帝,他的后妃人數在明清兩朝也稱得上首屈一指,根據著名清史專家楊珍所著的《康熙皇帝一家》記載,到康熙46年時,他的妻妾中,僅答應就有209人。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然而,在清朝後宮的重要史料《后妃傳稿》中卻記載,康熙的后妃僅僅只有55人。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數量如此懸殊的情況呢?原來,《后妃傳稿》中所記載的人數,僅僅只是被允許葬入后妃陵園的后妃數量,至於那些等級低下的貴人,常在,答應等,則不在此列。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帝的景陵,一共埋葬了一位皇帝,五位皇后,48位妃嬪和一位皇子,這樣的規格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那麼問題來了,數量如此之多的人埋葬在一座帝陵中,雖然不可能埋在一座地宮內,也必然不可能是同時下葬。那麼康熙皇帝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康熙首開先例,採取了在景陵竣工之後,先將已故的幾位皇后靈柩遷至地宮之中,地宮門卻不封閉,直到自己駕崩後才將地宮徹底封死的做法。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如此詳細計算的話,從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建成,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康熙奉安於景陵,掩閉地宮為止,景陵地宮大門一直敞開了42年之久。這可是創了中國帝王墓葬史上的先例,但是儘管敞開著,當然也無人敢盜。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但是讓康熙皇帝始料不及的是,過了200年以後,大軍閥孫殿英以剿匪為名,先後盜掘了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和乾隆的裕陵之後,又把垂涎的目光,盯在了自己的景陵上。然而總算老天保佑,就在孫殿英命令手下士兵挖掘景陵的過程中,地宮之中突然流出大量黃水,不一會的功夫,就將地宮淹了二尺多深,迷信的孫殿英見此情況,趕緊率領士兵落荒而逃。

千古一帝陵墓地宮敞開四十年,誰也不敢盜,孫殿英炸一半落荒而逃

但是,儘管孫大麻子這次盜掘沒有得手,但是在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塵封200多年的景陵還是被當地土匪盜掘一空,地宮中的隨葬珍寶全部盜走,康熙皇帝以及五位皇后的骨骸散落一地,浸泡在地宮積水中,早已分不清彼此,真是慘不忍睹。

看來,無論多麼防範嚴密的皇陵,在花樣百出的盜墓賊面前,總歸是處於被動的位置,就算生前顯赫的帝王,死後也難逃被人毀棺拋屍的下場,真是可悲,可嘆,可惜!


本文參考文獻:《皇朝文獻通考》、《欽定大清會典卷四十二》、《東陵被盜紀聞》、《康熙皇帝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