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的能力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就已逐漸形成,你引導對了嗎?


語言學習的能力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就已逐漸形成,你引導對了嗎?


語言,作為交流的信號,不僅是人們進行交往的思維的工具,也是幫助幼兒認識世界的工具。如果沒有語言世界上萬物就沒有了名稱,那麼世界不知將會發生怎樣的混亂。人們正是靠了語言,才能再認眼前的事物,並喚起眼前並不存在的事物的表象。說到幫助嬰兒學習說話,關鍵不在於父母說了多少,而在於父母怎麼說。


語言學習的能力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就已逐漸形成,你引導對了嗎?


用一種被稱為“父母語”的說話方式直接對嬰兒說話——緩慢而清晰地說話,常常帶有誇張的元音和語調——似乎能促進嬰兒的語言能力發展。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學習怎樣說、為什麼說父母語的父母可以對孩子的詞彙量產生直接影響。

“30多年的研究表明,嬰兒更喜歡父母語,而不是標準的語言,而且在家裡接觸更多父母語的嬰兒學步時詞彙量更大,”語音和聽力科學教授、I-LABS聯席主任帕特里夏·庫爾說。“我們想探究父母是否能夠通過調整自己的說話風格而受益,以及這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

在這項發表在《發育科學》網站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參與研究的家庭典型週末的錄音。父母被隨機分配到干預組或對照組:對照組的聲音被記錄下來,而干預組不僅被記錄,並且參加了個別的家長指導課程,在這些課程中,父母收到了來自Vroom的卡片形式(卡片上有“嬰兒大腦發展”技巧)的語言互動技巧,並與指導人員討論了他們的錄音。接受了指導的父母的嬰兒在14個月大的時候明顯更會說話。

父母語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嬰兒話”。後者通常是由無意義的單詞和聲音混合而成,而父母語是一種完全符合語法的語言,包含了真正的單詞、拉長的元音和誇張的音調——它聽起來很開心,傳達出與孩子完全互動的信息。研究人員稱,直接對孩子說父母語,在多種語言中使用父母語,能讓嬰兒產生共鳴,有助於嬰兒融入父母的活動,並激勵嬰兒與父母說話,即使只是含糊不清的字詞。

語言學習的能力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就已逐漸形成,你引導對了嗎?


父母語的幾個特徵

1、長元音,即拉長元音;

2、短促而又清晰的輔音;

3、語調高低起伏,富有變化;

4、慢速有旋律,有音樂特徵;

5、模式誇張,就像唱歌。


“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孩子聽到的語言量很重要。我們通過指導與他們分享的是,他們如何與孩子交談可能更重要。”I-LABS的研究科學家、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納賈·費揚·拉米雷斯說。“我們向他們解釋了父母語背後的研究,並確保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語言輸入,尤其是他們的說話風格,與孩子的語言輸出之間的聯繫。”

拉米雷斯說,研究小組決定要研究“指導”的作用,因為父母對嬰兒如何學習說話以及自身在嬰兒語言發展中的作用的理解存在很大差異。因此,研究對象故意包括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家庭。

這項研究涉及77位父母及其嬰兒,這些嬰兒在項目開始時只有6個月大。所有家庭都配備了一臺輕便錄音機,錄音機安裝在嬰兒身上特製的背心裡,並被要求錄下嬰兒6個月、10個月和14個月大時的整個週末。該設備可以記錄嬰兒聽到和發出的聲音,因此研究人員可以跟蹤父母和嬰兒所說的話。個別指導課程分別在六個月和十個月時進行。研究人員評估了兩組家庭的錄音。

語言學習的能力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就已逐漸形成,你引導對了嗎?

干預組的指導課程提供了相關具體溝通策略——使用父母語,直接對孩子說話,並在一對一的互動中融入語言——的課程和反饋。在課程中,指導人員播放特定語言風格的錄音,並將父母自己的錄音與兒童語言發展的研究目標進行比較。然後,研究人員向父母提供了一些建議,教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溝通策略,比如孩子吃飯或洗澡的時候。

根據這項研究,在嬰兒6到14個月之間,干預組父母增加了對孩子說話的次數,並增加了15%的父母語。對照組的父母在使用這兩種策略方面的增長較低,平均約為7%。

為了測試兒童的語言技能,研究小組將嬰兒的錄音歸類為“咿呀學語”——使用元音、輔音-元音音節和一連串類似單詞的聲音,以及清晰可識別的單詞。在本研究中,所有參與的父母的主要語言都是英語。

研究人員發現,干預組的孩子平均有43%的錄音時間都在說話,而對照組的孩子僅在30%的錄音時間說話。此外,從記錄和父母報告來看,在14個月大的時候,干預組嬰兒比對照組嬰兒說出了更多的詞彙。

一個關鍵的結論是,任何父母都可以在日常活動中採用這些溝通策略——使用父母語,與孩子互動。

寶寶語言發育的特徵

7個月左右:

無意識的ba,ma,da,或baba,mama;

12個月左右:

輔音+元音或元音+輔音的單詞句,愛重複同一音節,比如“爸爸”,“媽媽”,“抱抱”;

1.5-2歲:

兩三個詞組合,常表現為“電報句”,比如“媽媽鞋”、“姥姥抱”;

2.5-3.5歲:

簡單句階段,比如“把那個給我”;

3.5-6歲:

複合句階段,比如“因為我很不高興,所以我不想吃飯”;

6歲:

一般都能學會流利說話。


語言學習的能力在寶寶還不會說話時就已逐漸形成,你引導對了嗎?

費揚·拉米雷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幫助孩子學習語言,比如換尿布、去雜貨店購物或一起吃飯的時候。

日常互動真的很重要,父母可以創造更多這樣的時刻,並更有意識地關注孩子的語言學習。”她補充道,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語言是可塑的,這適用於各種社會經濟背景的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老師,我們很高興地發現,父母可以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早期的語言技能是孩子學習閱讀和在學校成功與否的重要預測因素,父母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結果。”

這項研究由Overdeck家庭基金會和I-LABSReady Mind項目資助。這項研究的其他作者有I-LABS的外展及教育主任薩拉·萊特爾和研究生梅蘭妮·菲什。

教孩子說話,的確是一項很艱鉅的工作。但是隻要我們明白言語訓練在早期教育中的位就能持之以恆了。人類之所以優於其他動物而取得今日的成就,就是因為人類使用了其他動物所不具有的語言,從而促進了人類智力的發展。基於這一道理,更應該及早教給孩子人類社會這一獨特的工具 --- 語言。

參考: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1/181126123348.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