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龍袍,為什麼包拯也能穿龍袍?

楊晨予


龍是皇帝皇室專屬圖案,他人不得使用。只有天子(皇帝)可以穿繡有龍紋的服飾(龍袍、龍衣),做龍椅,其他官員是不能穿繡有龍紋的服飾,否則就是僭越,輕者治罪,重則砍頭。包拯是宋代的高官,官至龍圖閣大學士,他是沒有資格穿龍袍,也不可能穿龍袍。蟒紋類龍紋,其所穿的服飾不是龍袍,是蟒袍,其紋樣像龍,引起了後人的誤會。

龍與蟒的區別在於爪與什麼身份穿著。1)龍紋與蟒紋很相像,一般不容易分辨,主要從爪上區別。龍是五爪,蟒是四爪,皇帝服飾上的龍自然是五爪龍,但是官員服飾上的“龍”是四爪蟒,注意不是龍。2)紋樣落在皇帝服飾上,就是龍,龍在親王服飾上就是蟒。親王的補子是團龍補子,注意是龍,也只能表現在補上,服飾的其他部位不能有龍紋,也不是龍紋。皇帝、后妃有龍袍,皇子有袍,不叫龍袍,叫蟒袍。

同屬蟒袍的還要飛魚、鬥牛紋,飛魚、鬥牛紋也類似蟒紋,都屬於賜服一類。對於龍紋、龍紋、飛魚紋的誤認,古人也有搞錯的。《明史·輿服志》記載:嘉靖“十六年,群臣朝於駐蹕所,兵部尚書張瓚服蟒,帝怒,諭閣臣言:尚書二品,何以服蟒?言對曰:瓚所服,乃欽賜飛魚服,鮮明類蟒耳。帝曰:飛魚何組兩角?其嚴禁之。於是禮部奏定,文武官員不許擅用蟒衣、飛魚、鬥牛違禁華異服色。”皇帝將飛魚紋誤認為龍紋了,而蟒紋更容易被錯認為是龍紋。

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經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皇帝,宋代對於皇帝服飾的龍紋,以及明黃色都有嚴格的規定。包拯雖然官至龍圖閣大學士,還是臣子,自然不會也不能穿上龍袍(龍袍加身就等同於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了),只是蟒紋袍服,因為蟒紋類似龍紋,後人誤會了,認錯了。因此設問“包拯為什麼也能穿龍袍”是不成立的。


黃強黃不息


感謝我不請自來。

包拯,宋代有名的官員,在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龍袍,那麼我們的包大人為什麼也能穿?

其實我們包大人穿的不是龍袍,而是蟒袍,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看到包大人威嚴霸氣,一身龍袍震懾他人。

其實在古代除了皇帝沒人敢穿龍袍,包括皇親國戚,就算是唱戲的戲班子,穿的龍袍也是有講究的,從漢武帝那個年代開始穿龍袍可是要砍頭的。

我們敬愛的包大人,在宋代穿的可是蟒袍,皇帝穿的衣服龍頭向上,蟒袍是龍頭向下。

再說包大人真敢穿龍袍,恐怕皇帝眼裡容不下他了。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包拯穿“龍袍”是“包公戲”亂用服裝。有人說,包公穿的是“蟒袍”,不是龍袍。這更是誤導讀者。因為,蟒袍是到明清才開始出現的。作為大宋官員的包拯,無論如何都不會穿“龍袍”或者“蟒袍”的。


蟒袍出現於明清時期,是一種官員的禮服。又名花衣、蟒服。

“蟒袍”屬於俗稱,來源於明清戲劇中。和皇帝穿龍袍的區別是,蟒袍的爪子為4爪(龍袍為5爪)。有“四爪為蟒,五爪為龍”的說法。不僅官員能穿蟒袍,受封誥命的婦女,也能穿女式蟒袍。也是因此,“蟒袍加身”,被用來形容官員在仕途上青雲直上(寓意:位極人臣,榮華富貴)。

在明朝沈德符所寫的《野獲編》記載: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

在明朝,遇到重大慶典活動,例如“三節兩壽”,百官都要穿蟒服。因為蟒袍又叫花衣,所以這段時間也被稱為“花衣期”。

到清朝時期,更多的人可以穿“蟒袍”。

清朝時期,皇子和百官都能穿“蟒袍”,甚至雜役也能用蟒袍作為禮服。官員的蟒袍只能是藍色及石青色。皇子的蟒袍可以用明黃、金黃及杏黃。而且,根據身份地位不同,蟒袍分為三等。

第一等:親王、郡王、文武一品、二品,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額駙、奉國將軍、一等侍衛等,特賜繡四爪蟒9條。(特別受恩寵的皇子,可以穿金黃色“五爪蟒”!)

第二等,四五六品官、奉恩將軍、縣君額駙、二等侍衛可繡四爪蟒8條。

第三等: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可繡四爪蟒5條。

包拯被稱為“包龍圖”,是因為他領“龍圖閣直學士”的職銜。

包拯的官並不算頂級,他死的時候才被追贈禮部尚書。他的“龍圖閣直學士”位在“樞密直學士”下面,算從三品。明清時期,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稱他為“包青天”。

而且,在明代《龍圖公案》和清代《三俠五義》等小說中,將包拯更加神話。甚至在清代戲劇中,給包拯加上了“月形腦門”:臉墨黑如漆(清正廉潔),在腦門心的位置上用白色油彩勾畫出一彎新月(能判陰陽)。

給包拯加上“黑臉和月亮”,是因為民間認為包拯除了在白天料理人間的案子以外,還要在夜晚主持陰間的訟事!這“月形腦門”,就是包拯審理陰間案件的“通行證”!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在古代,皇帝與大臣之間所穿的朝服是有明顯的區別的,服飾的區別根源上是森嚴的等級制度,是古代王朝皇權的獨尊。



眾所周知,皇帝是穿龍袍的,不僅是皇權的象徵,還是皇帝的地位的彰顯。大多數龍袍上的龍形圖案一般為9條:前後身各3條,左右肩各1條,襟裡藏1條,而且從正面或背面看都是5條,這個就是展現皇帝為 “九五之尊”。而我們所見到的龍袍大都以明黃色為主,主要是源於隋唐時期,始於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宋太祖趙匡胤讓黃袍成為皇權的象徵,也是一種權利的象徵。

而有人說,包拯包大人為什麼穿的也是龍袍?其實,包大人所穿的並不是龍袍,而是蟒袍。

說到這兒,我們先了解一下包大人,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而在影視劇上,我們看到的包大人,身穿“龍袍”,其實那並不是龍袍,而是蟒袍。

蟒袍,古代官員的禮服。上繡蟒,非龍,只因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龍五趾,所以四爪(趾)龍為蟒﹐故稱為蟒袍,又名花衣﹑蟒服。

在唐宋至明清時代,皇帝為褒獎有功之臣,會特賜一種榮耀——蟒袍。在古代,龍袍是皇帝專用的,皇帝龍袍上的龍紋為五爪金龍。如有僭越,輕則殺頭,重則滿門抄斬。而當時被皇帝賞賜蟒袍加身,是大臣的莫大榮耀,因為那意味著位極人臣,榮華富貴。

而我們所看到的包大人身穿“龍袍”,自然也不是龍袍,畢竟包大人不能也不會僭越禮制,而身著“蟒袍”,也能看出在當時,皇帝對包拯包大人的重視和恩寵。


說與山鬼聽


蟒袍龍袍我不知道,我只想問問這哥倆誰是正確的



E名網友


你看,這就沒文化了吧!人家包公穿的可是宋仁宗欽賜的四爪蟒袍,那可是宋仁宗對包公皇恩浩蕩的象徵,哪是你說的龍袍,那不是扯大旗造反嘛!

影視的東西,都是逗樂大家的,拋開事實不說,咱今天就說包拯穿的“龍袍”咋回事吧!

清嘉慶有位文壇大神叫做石崑玉,寫了《三俠五義》,裡面有個北宋黑臉包公,坐鎮河南開封,為官清廉,斷案鐵面無私,有皇帝欽賜龍頭鍘一座,上斬昏君,下斬奸臣,好不神氣。最主要的是,他區區從四品開封知府,動不動穿著一身黑銀“龍袍”,讓觀眾直呼晃眼睛。那時候,只要一看到包公器宇軒昂邁著外八步出來了,你知道那是壞人要遭殃了。


其實,包拯的“龍袍”可不是真龍袍,而是蟒袍。自孔子創禮教以來,歷朝歷代均有禮制不可僭越,漢武帝更是開始把大臣、平民私藏龍袍定為謀逆、造反的大罪,是要誅九族的。所以,從規矩上想想就知道包拯再嘚瑟,也不會穿龍袍出來抖的。

那麼,包拯的“龍袍”是咋回事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電視劇裡有包拯斷“狸貓換太子”一案?

沒錯!此劇情正是源自《三俠五義》,包拯替宋仁宗破了“狸貓換太子”一案,救下了宋仁宗與李宸妃所生之子,仁宗為表彰包拯,特加其為龍圖閣直學士,加賜四爪蟒袍一件,以示皇恩浩蕩。


(狸貓換太子)

所以,答案揭曉。包拯所穿的正是這件四爪蟒袍。它與龍袍存在以下不同。

蟒袍為四爪,龍袍為五爪。蟒袍或銀、黑、紅,龍袍為代表皇權的特有黃色。蟒袍龍頭朝下俯衝之勢,龍袍龍頭朝上仰升之狀。蟒袍在臣工最多為四爪三蟒,龍袍則是代表九五至尊的九龍騰雲。



當然,以上只是演繹,當不得真的。實際上,北宋仁宗時,官服是很簡單大方的,前後也沒有花鳥走獸的補子圖案。那時候文官官服五品以上為紅色,三品以上為紫色。包拯時任開封府知府,為從四品秩,穿的應該是紅色官服,與那個砸缸的司馬光應該都是一樣的。


當然,歷朝歷代也有皇帝為了表彰臣工豐功偉績賞賜蟒袍,乃至龍袍。蟒袍尚且可以穿出來嘚瑟,龍袍便只能放在家裡供奉起來,沒有哪個二愣子會穿出來招搖過市,一個不濟被人參一個意圖謀逆,那可不是開玩笑的。06年5月,北京石景山玉泉路奧運射擊館施工現場不小心挖出來的一個明末清初的古墓,墓主人黃拙吾就穿著清朝皇帝賞賜的四爪蟒袍與五爪金龍袍。


不書公子


只能說電視劇誤人子弟,為了提升包拯在百姓心中地位,特意給包青天穿上更顯地位的龍袍。有人說包青天穿的是蟒袍,五爪為龍,四爪為蟒,而電視劇中包青天的服裝確實是五爪無疑。其次,蟒袍設定是到了明朝時期才作為大臣的朝服,清朝時期才放開政策,允許隨便穿,只是顏色,蟒數有一定限制。



用戶61367112532


包拯穿的不是龍袍,是蟒袍。



蟒袍,又叫花衣,是官員在慶典的時候才穿的,屬於一種禮服。

明《野獲編》裡記載: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凡有慶典,百官皆蟒服,於此時日之內,謂之花衣期。

也就是說,皇帝身上龍袍上的龍有五個爪子,且每個爪子是五個趾;而普通官員身上的花衣,也是外表像龍,但是四爪四趾。



花衣期一般很短,例如萬壽節,前三後四為花衣期,所以影視劇裡包拯每天穿著花衣上朝,在真實歷史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明離子


不請自來,包大人穿的是蟒袍並不是龍袍,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龍只能是皇家獨有,皇帝可穿,皇后可穿,皇子可穿,除此之外都是死罪。

在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到了明朝蟒袍才開放一點,但是有區別限制,龍是五爪,蟒是四爪,顏色等。小時候看戲的時候我們通常,中國戲曲服裝都是四爪的,蟒袍。



命理師小生


包拯不是龍袍,是蟒袍,大長蟲而已,蛇進化成蟒,蟒進化成蛟,蛟進化了才是龍,差著輩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