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倌”搖身成了生物公司老總 這名海寧人57歲二次創業種起“軟黃金”

2018-12-10 16:11 |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褚晶君

61歲的姚生良,袁花談橋人,在當了16年的“豬倌”後,毅然放棄自己的養豬場,在自己57歲的時候選擇二次創業,從普通農民轉型成為高科技生物公司老總。

改革開放40年,如春風吹遍大地,人富了,水清了,天藍了。在波瀾壯闊的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史中,姚生良不僅見證了海寧美麗鄉村建設所帶來的變化,還在思路上、行動上成為鄉村的“美化人”。

“猪倌”摇身成了生物公司老总 这名海宁人57岁二次创业种起“软黄金”

展示桑黃

“第一桶金”用來裝電話機

1978年,安徽小崗村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帷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以此為起點,中國農村,堅冰融化,大地回春,開始富起來。

“把農田包產到戶,大家都有了積極性,幹起活來也賣力!”生活在海寧農村的姚生良深刻感受到了這一變化帶來的好處,家家糧食倉滿,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大包乾”解決了吃飯問題,無工不富,要發展還得辦企業。村子裡也開始有了企業,有的年輕人選擇打工,有一些做起小生意來,大家的“錢袋子”慢慢鼓起來了。

18歲那年,姚生良去自家附近的窯廠幹活。憑著不怕吃苦的勁頭,不出一年,他就當上了廠子裡的小領導。後來,口袋裡錢多了,姚生良就用積蓄給自己家“裝”了一部電話機。

“上世紀90年代時,農村人家裡有一部電話機並不多見。”姚生良笑著說,當時村裡有些人知道後,都很不理解他的做法,覺得農村人沒必要裝電話機,純屬浪費錢。

姚生良卻不以為然,他用工作賺的錢,開起了一個百貨小商店,正好利用電話機,每天和外面的商家聯絡進貨、賣貨。這一來二去,賺回了電話機的本錢不說,姚生良還給自己積攢了不少人脈和資金。

1999年,正值尖山海塗圍墾二期完成,姚生良便去承包土地從事養殖行業,接著又回到袁花繼續養殖。多年的發展,使得姚生良的養殖場一度升級為國家畜禽標準化規模示範養殖場,年產商品豬近兩萬頭,成為海寧最大的生豬養殖戶。這期間,姚生良更是探索了水稻和豬混養的新模式,在海寧和嘉興都小有名氣。

關閉養豬場謀劃二次創業

在當時,像姚生良這樣自己創業富裕的屢見不鮮,也印證了我市農村經濟高增長。但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背後,是不藍的天、不清的水、不綠的山,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2011年,海寧以深化提升“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為契機,全面推行美麗鄉村建設。2013年,對全市進行生豬養殖減量提質。為了響應全市生豬提質減量的號召,姚生良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頭關停養豬場。2014年3月開始,姚生良主動退養,兩個月後1.8萬頭生豬全都賣掉了。

“不養豬,我能幹什麼?”面對空蕩蕩的豬棚,姚生良心底燃起了一種莫名的失落感,摻雜著對未來的迷茫。

“當時很多人都勸我一大把年紀了,趁著這機會提前退休吧,別再折騰了!”不光是街坊鄰居,就連老姚的妻子和兒子,也都這麼勸他。可姚生良卻不這麼想。就在這時,市農經局牽線搭橋,向他推介了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的人工種植桑黃項目。姚生良對桑黃的認知,只限於知道這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別怕,我們給你找專家,手把手教。”看出了他的猶豫,農經部門工作人員告訴他,近年來,省農科院積極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通過路演拍賣、轉讓、作價入股等,使科技成果與市場、產業有效對接,從而發揮農業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如果願意嘗試,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會給你提供技術支持。”

這之後,姚生良數次趕到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參觀考察。專家告訴他,桑黃是一種寄生於腐爛桑樹上的真菌,被稱作“軟黃金”,市場前景可觀,就是人工栽培技術很難掌握,國內才剛起步。有挑戰,才有動力。2014年底,姚生良註冊成立了“海寧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於2015年初與省農科院蠶桑所簽訂了“桑黃人工栽培技術合作協議”,他自己也從一個“豬倌”成了生物科技公司的總經理。

“猪倌”摇身成了生物公司老总 这名海宁人57岁二次创业种起“软黄金”

展示菌棒

辦起千萬元規模桑黃基地

2015年,與省農科院蠶桑所合作的第一年,姚生良就嘗試培養起了1萬棒桑黃菌。然而,萬事開頭難,桑黃菌喜歡陰涼潮溼的環境,這就對大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姚生良不惜血本投資了1000多萬元,改造大棚、添置設備、引進人才……此外,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專門指派了研究人員給予全程技術指導,姚生良則像學生一樣,不停地向專家請教培育菌棒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這樣的轉型值得嗎?姚生良算了一筆經濟賬:以前養豬,行情最好的時候年產值可以達到2000萬元,但也會遇見行情不好的時候,甚至會虧本。而現在,基地裡的桑黃年產值已達數千萬元,而且他計劃3年內種植規模再翻兩番,前景十分廣闊。

在他心裡,還有一筆環境賬:以前人們經過養豬場時都是掩鼻而過,而現在種植桑黃,不僅沒有臭味,還沒有汙染。“桑樹枝以前用來當柴燒,我們現在每年會向周邊農戶收購1000噸桑樹枝,大大緩解了這一農業廢棄物的汙染問題。同時,我們採收後的桑黃菌棒還能用來做花卉基質,每噸可以賣200元。”姚生良自豪地說。

如今,在姚生良的基地裡,80多個溫室大棚連體成片,120畝面積的棚頂實現光伏發電;一個個“神奇”的桑黃菌棒通過流水線離開菌種培養室,大棚裡控溫控溼生產加工全部實現自動化;菌棒規模從1萬棒到40萬棒再到2017年的90萬棒,產量從2015年的幾十公斤到2018年的1萬公斤……姚生良看在眼裡,甜在心裡,其產品已在浙江、東北、廣西、四川等地逐漸打開市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前我理解得不是很深,現在我知道,護美綠水青山,才能做大金山銀山!”姚生良笑著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