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的北三所是什麼地方?為何後宮妃嬪十分忌諱?

非常茴香豆


北三所其實就是冷宮,何為冷宮,冷宮就是皇宮中圈禁妃嬪的地方,也就是說先皇或者是在位的皇帝,遺棄的一些不被得寵的妃嬪們居住的地方。




冷宮具體的說是沒有特定的地方,泛指有妃子住過的地方就叫冷宮。比如說清朝光緒年間,光緒最寵愛的珍妃,當年就是被慈禧太后關在了景祺閣北頭的一個叫“北三所”的小院。大概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紫禁城中的那個北三所吧!

珍妃因為支持光緒帝維新變法而得罪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將珍妃杖刑之後,摘去了她身上所以的金銀首飾,把她囚禁在了景祺閣的北三所。有專人看管,不准她出門,而且還特別規定,以後珍妃不得在見光緒皇帝。

可憐的珍妃和光緒帝,一個被幽禁在了中南海的瀛臺,一個被囚禁在了景祺閣的北三所,這一切都是慈禧太后造成的。


據說北三所在明朝的時候和南三所一樣,裡面住的是當朝宮中的奶媽子,這些奶媽子因為有功與皇宮,所以到了老年,就被安置在了這兩個地方住,算是在此頤養天年啦!當時這個地方並不荒涼,只是比較偏僻罷了,後來由於珍妃在此住過,這裡就被傳說的特別陰暗悲涼,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冷宮。

人們提到冷宮就會聯想到那些不受寵的妃嬪們,而聽到北三所這個名字,也就自然會想起珍妃來。

北三所是紫禁城中比較偏僻的一個地方,那裡很少有人來往,住在那裡的人,一般都是被囚禁失去自由的人,每天有專人負責她們的吃喝拉撒,整天被關在屋子裡,難免會寂寞空虛,所以後宮的妃嬪們十分忌諱這個地方,誰也不想被打入冷宮。她們明白只要被帶到這裡,基本上就是這輩子就毀了,在這裡住著就算不被害死也得憋屈而死。

就像珍妃的結局那樣,雖然沒了老死在北三所,可是最終還是被害死在了那口枯井裡面。

所以,冷宮,成了後宮裡妃嬪們最不願提及的地方,也被後人視為印象中特別不吉利的地方。


任馳贏天下


首先我們得知道“冷宮”這一個詞。

歷史學者翻閱明清史料,發現故宮並沒有“冷宮”的匾額。可見,冷宮其實不是指具體的某一個宮殿,而是根據時間或者突發事件,散落在宮廷裡的眾多角落。


而在清朝,紫禁城裡的北三所就類似於冷宮,傳聞珍妃死之前就被關在景祺閣北邊的北三所。不過現在北三所已經塌毀,所以我們會對這處地方比較陌生,而北三所其實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

那麼後宮的妃嬪為何會忌諱或者說害怕北三所呢?

前文也提到過,北三所就是一處冷宮,而在古代,妃嬪被打入冷宮,也就意味著被廢,換句話說,就是已經不再是帝王的妃嬪了。


除此之外,一般“冷宮”的所在地,都是一些偏僻的宮室,甚至有時一些妃嬪還可能被廢為“庶人”,這是比較慘的一種情況,因為會被囚禁在一個陰暗的小房子裡,跟囚犯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比如,唐高宗的蕭淑妃、王皇后等妃嬪,在與武則天的宮廷鬥爭失敗後,就被貶為庶人,囚禁在暗室裡面。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古代後宮的妃嬪為何會對北三所、冷宮等地方如此忌諱,蓋因為在後宮中,一旦爭寵失利,極有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也就可能想象為何宮裡的妃嬪心計會那麼深!

有時候,後宮妃嬪之間的“戰爭”,絲毫不遜色於真正的戰場。


金兔歷史


後宮失寵、犯錯嬪妃安置於此,以思己過。相傳,曾有嬪妃在西門井中溺斃,夜晚常聞幽怨歌聲傳來。紫禁城一夜風雪,催開枝頭掛霜無數。慈寧宮傳來旨意:雪路難行,後宮妃嬪不必往慈寧宮定省。得了閒的空兒不忍辜負,一早便有了出門走走的想法,礙著鄂榮嬛、東昇等宮人不停的勸阻未能成行,只待夜來上燈,屋裡憋悶了整天實在無趣,冷了臉不許眾人跟著,自往外頭走走散心。便是今日,才省得紫禁城的大,到底意為何,走了這許多時候依舊有綿延的宮牆,似是沒有盡頭。七拐八拐裡將自個兒的好奇心徹底勾了起來,竟然到了處不知名的所在裡,鮮少有宮人經過,便是有亦是步履匆匆。斷恆殘垣,很是破敗。】


亮叔在上海


北三所應該說的是冷宮吧?

至於後宮為什麼十分忌諱,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冷宮的生活環境比較差,沒人願意去住。

2.冷宮就意味著失寵,從此就暗無天日了。

3.進了冷宮就要在這裡生活一輩子。沒有人能走出去。

4.後宮經常鬧鬼,所以大家都比較忌諱。


古大少爺


沒去過故宮。剛才看了一下簡介應該是那個冷宮。什麼不好的的其他情況人呆的地方吧。


可可潘琴


據說是紫禁城東北角景祺閣北面的三所,其中就有關珍妃的一所小房子 當年珍妃就被太監推進附近的一口小井中,被活活溺死!後來這口井被命名為“珍妃井”!北三所應該就是當年的冷宮吧,所以後宮妃嬪十分忌諱,都不敢來這裡!


SNCEL旅拍


北三所就是我們熟知的冷宮,現在已經不在。

後宮嬪妃為何十分忌諱,冷宮是嬪妃被懲罰之後關在的地方,基本上被打入冷宮的嬪妃已經沒有再翻身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