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不造核動力航母?

用戶53479773293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明確:短時期內中國造不出核動力航母。一個國家如果需要重型航空母艦,那麼核動力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選擇。

但對於中國來說,建造重型核動力航母存在一定的技術困難。很多人認為中國既然有能力建造核動力潛艇,那麼中國能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是必然的,但這一想法並不成立。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在噸位和使用環境上完全不同,這導致兩者的核動力系統設計也差異巨大、特別是核潛艇的核反應堆在功率上遠低於核動力航母的反應堆。

若將潛艇的核反應堆以“堆砌”的方式達到重型航母所需的動力規模,很容易導致因佔用空間過大導致的設計問題——美國的“企業”號採用了8具核反應堆,為此其艦體長達342米,比最新一代的“福特”級都長;而法國的“戴高樂”號則由於艦體規格受限導致反應堆機組規模不足,使得該艦最大速度還不到30節。而如果開發全新的核動力機組和艦體,中國海軍又面臨“等不起”的局面。應該說,如果時間條件允許,那麼中國第一艘純國產航母被設計為滿載排水量8萬噸以上的核動力重型航母也不是不可能。但時間不等人,相比於蒸汽輪機動力的大型航母,核動力重型航母無論是艦體設計還是動力系統對中國的工業和設計機構都是更大的挑戰。如果中國首艘純國產航母為核動力重型航母,那麼相比於目前的002型完成設計建造至少要增加五年左右的時間,這對於目前僅有一艘航母的中國海軍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因此,中國海軍和中國船舶工業只能選擇先建造一艘大型蒸汽輪機航母作為“應急”、並在該航母的建造期間進行核動力重型航母的技術研究,然後再建造核動力重型航母。或者說得更簡單一點,不是中國不建造核動力航母,而是中國建造核動力航母的時機尚未成熟。


軍機圖


當今世界,有幾個國家能生產核動力航母的,僅僅只有美國和法國。為什麼只有這兩個國家?因為航空母艦作為海軍中建造難度最大,要求技術最高,資金花費最多的艦艇。不是你想造就可以造的。


我國不是不造核動力航空母艦,是因為凡事都得有個順序,不能一蹴而就。雖然我國僅僅花三年時間就建造了一艘“001A”號國產航母,但這艘航母還是有很濃重的蘇俄風格,而且還是常規動力的,核動力航母的建造難度比常規動力要高很多,並不是把核動力潛艇上的反應堆移過來就行了,法國的“戴高樂號”就是使用和核動力潛艇一樣的反應堆,導致後來航母在使用上存在諸多缺陷。所以航母這種吞金巨獸,一定要確保技術上沒有難度,資金上沒有問題,才可以開始建造。


就連財大氣粗的美國在建造核動力航母時也要經過總統,國會,五角大樓的層層博弈,才能開始建造。況且美國在二戰時期建造了成百艘航母,才敢挑戰核動力的。

而我國使用航母尚不足十年,各個方面幾乎都是一片空白,各個方面都要慢慢摸索


所以我國未來航母的發展順序,可能是這樣的

遼寧艦—類似於遼寧艦的國產航母—常規動力直通式甲板航母—核動力直通式甲板航母。(畢竟美國風格的航母才是未來航母發展的方向)

說不定在我國南方的某個船塢裡,我國建造的核動力航母已經悄然成型了呢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贊哦,關注什麼的最好啦


青年視紀


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的航空母艦。它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依靠核動力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情況下對別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中國目前建造了三艘航母,但是都是常規動力。之所以還沒有建造核動力航母,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中國在常規動力航母方面有積澱。中國引進烏克蘭航母“瓦良格”號之後,所進行的改裝工作,可以說是將常規動力航母的所有技術難點都已經吃透,利用這些經驗,中國又建造了國產航母001A,以往網絡上傳說的第二艘國產航母。中國不是不希望擁有核動力航母,而是航母建造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中國海軍迫切需要幾艘航母的情況下,以現有技術建造常規動力航母,最可靠也最現實。

二是常規動力航母能夠滿足中國海軍作戰需求。中國海軍的航母運用經驗可以說只有短短的5年,而美日等國海上力量使用航母已經有80年之久。目前中國航母的主要任務,是加強訓練,熟悉航母作戰的規律,然後達到熟練操作航母編隊的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三艘常規動力航母基本上能夠滿足需求。

三是中國核動力航母還有一些技術需要探索。比如,建造10萬噸級的船體、比如核動力裝置的引進或研發,與核動力配套的船電系統、維修保障系統等等,都需要慢慢地摸索,在無法直接引進外國核動力航母技術的情況下,如果貿然上馬那必然不是科學的選擇。


利刃軍事


這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不是我們不造大型核動力航母,而是我們現在還沒有這個技術,或者說我們暫時還沒這個能力。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有製造大型航母的能力,但是在航母核動力方面,我們正處於研發階段,還不具備上艦的能力;我國的電磁彈射系統、蒸汽彈射系統都已經研製成功,並且已經達到了上艦的要求。

根據央視的報道,我國的全電系統也達到了上艦標準。在CCTV4的節目中,我軍事專家杜文龍大校、尹卓將軍等已經透露出相關的消息:國產第二艘航母003的排水量在8萬噸,採用直通甲板、常規動力、全電推進、電磁彈射等新的技術。而且,尹卓將軍在接受電話採訪時還證實了彈射型殲15B已經進行過“成百上千”次的陸上彈射試驗。小道消息稱“003將採用核動力”,儒道之主認為可能性不大:我國水面艦船用核動力系統的研製仍在進行中,003已經開工許久,時間上來不及。



我國的遼寧艦為001,科學試驗艦。國產第一艘航母002,2017年4月26日下水,27日的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我發言人證實其為002。換句話說就是,沒有001A這個型號,001A是我官方未公佈002型號前的叫法,目前已完成第二次海試,距離服役還需要一段時間。003航母已於2015年3月在江南造船廠開工,期間一度停工,2017年9月繼續建造,進度到底如何?還沒有官方消息。


根據我國中船發佈的戰略規劃,下一艘航母應該就是核動力航空母艦,時間最遲是在2025年前建造完成。雖然我們早就有了核潛艇,但核潛艇的動力系統與水面艦船所用的核動力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雖然也可直接把核潛艇的動力系統(核反應堆)直接“照搬,但卻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應用的凱旋級反應堆,本為潛艇所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但用在了航母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動力不足。

對一艘航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動力——航母上所需的所有能量皆源於此。戴高樂號不僅航速慢,只有25節,而且動力系統也存在著水土不服的問題,閒著沒事經常罷工。彈射起飛是航母的發展方向,可惜戴高樂根本無能為力。我國已經有了2艘航母,第3艘也早已開工,從戰略需求上來說,已經能夠滿足短期之內的需要。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有時間完善我們的航母用核動力系統、檢驗我們的全電推進系統、電磁彈射系統等新技術、新裝備。

使現有的技術更加成熟、完善,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儒道之主認為,從002到003已經是有了很大的跨越。正常來講,為求穩妥,一款新研製的武器裝備應用到的新技術、科技等不宜超過30%。如果超過這一比例,很容易出問題,比如美國的朱姆沃爾特。雖然我很希望早日見到我們自己的核動力航母,但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



儒道之主


這個問題問的太不節約了,說的就跟中國想造隨手拿來就造似的。雖然中國的軍事裝備發展速度非常快,但不代表想要啥就有啥。任何技術都是一步步攻堅出來的,不是憑空跑出來的。

核潛艇和核動力航空母艦雖然都是核動力,但是二者存在非常大的差別,你可以圖省事直接把核潛艇的反應堆移植過來,雖然能用但是效果很感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戴高樂號採用凱旋級核潛艇核反應堆,在潛艇用反應堆中算是很厲害的了。但是放到戴高樂號上小馬拉大車,總功率8萬馬力,最高航速只有25節,比10萬噸級的尼米茲還要慢5-7節,蒸汽彈射器也拉不起來,出去跑跑就壞,簡直是坑了法國一把。也就是說實際上有能力設計並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個。

話題回到中國上,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第三艘航母(也就是第二艘自建航母)依舊採用常規動力。至於為什麼不造核動力?就是因為船用核動力系統技術沒到位,所謂技術沒到位你可以理解為沒完成各項試驗,畢竟核反應堆是個高科技玩意,牽扯到太多技術和學科了,這東西不能湊合,要是核反應堆用著用著出了事就是大麻煩。下圖是福特號的A1B反應堆,你可以參考右上角幾個人對比尺寸。

不過,來個好消息,6月21號中國核工業集團招標建造一艘核動力破冰船,這個核動力破冰船被認為是為航母核動力的實驗船,根據核動力破冰船使用和實驗在進行改進最終會移植到航空母艦上。這個辦法不光中國,以前美國、俄羅斯都建造過很多核動力民用船隻,為核動力艦艇積累的很多經驗,這次中國的核動力破冰船應該也是這個作用。所以應該說中國的核動力系統陸上實驗應該已經沒問題,剩下的就是實際應用試驗了。

所以,我們離核動力航母應該是不遠了,但是也不至於到想造就造不想造就不造這種程度。

現在不造就是因為技術沒到位,就這麼簡單沒必要過多解讀。


雛菊西瓜Peterpan


中國目前才剛剛掌握航母的研製和建造技術,要開建核動力航母面臨不少的難度。在當今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擁有核動力航母,即美國和法國。其中美國有著數十年的核動力航母建造與使用經驗,積累非常成熟,而法國則僅有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實力相對而言要弱很多。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直接採用核潛艇的反應堆,導致其最大航速無法超過27節,核動力航母的優勢沒能得到真正體現出來,更類似於一個反面的典型。在“戴高樂”號之前,法國就擁有過建造和使用常規動力航母的經驗,而面臨核動力航母這項大工程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障礙,足以見得其難度不小。

我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才下水後不久,海試也是得等到明年才有的事情。而今年年底,中船重工一舉展出了四種核動力艦艇方案。這些方案既有服務於我國現代化建設需求的目的,同時也有為未來建造核動力航母積累技術和經驗的意圖。很顯然,我國航母的技術發展路徑,也將採用類似於驅逐艦那樣的“小步快跑”戰略。這樣做的技術風險要低很多,會少走很多彎路。

與此同時,如果算上國產航母,我國已經擁有兩艘大噸位的航母,全球排名不是第二就是第三,僅位於美國之後。短期內,擁有2或3艘航母就足以保障我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而隨著技術的累積,運用航母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再開始建造核動力航母,其難度就要比當前小得多。因此,不是我國不建造核動力航母,而是目前技術基礎還不夠雄厚。等到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核動力航母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全文完,謝謝閱讀。


現代艦船雜誌社


就我個人來看主要有三點原因:

1.對經濟發展長遠的目標來看:中國目前主要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目標,致力於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把軍隊建設放在次要地位,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國不重視軍隊的建設。軍隊建設要慢慢來。正所謂“三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一百年海軍”,特別是海軍的建設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的來。

2.所需要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核動力航母的關鍵在於反應堆,雖然我們的研製核潛艇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核潛艇的反應堆與核動力航母的反應堆不在一個層次,就像法國的“戴高樂“號一樣,裝備的是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K15”反應堆,雖然官方稱其航速可以達到30節,但其實只有25節。

3.黨和政府的戰略考量: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不像美國一樣搞侵略擴張,充當“世界警察”,就目前來看,建造4艘常規動力航母就足夠了,當然核動力航母還是要建造的,2艘就足夠了,一共6艘航母可以幫助實現中國海軍從近海防禦向遠海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


雙武次位面




君山自在遊


目前,各國海軍中,僅美國和法國兩國,擁有核動力航母。其中,法國唯一的一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在當時設計建造時,為了節省寶貴的資金,就對航母的一些性能作出了調整,所以它的滿載排水量僅為42000噸,比中國的遼寧號常規動力航母,還要小那麼一大截。

作為全球部署的戰略海軍,美國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包括10艘尼米茲級和剛服役的1艘福特級,福特級新航母系美國海軍最大核動力航母,本級艦計劃在2058年之前建造10艘,全面取代尼米茲級成為美國海軍艦隊的新骨幹。

中國也是世界上少數擁有航母的國家,2016年12月遼寧艦突破第一島鏈,首次前往西太平洋海域,進行為期數日的海上訓練,標誌著遼寧艦已經形成基本戰力。

今年4月26日,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綵帶,周邊船舶一起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

目前,中國的兩艘航母都是常規動力、滑躍起飛,但據權威軍事專家稱,中國第三艘航母可能會採用核動力,預計開工時間在2020年左右。

核動力航母,是造船工業上的皇冠,需要強大的設計能力、造船工業水平、艦船電氣化水平等,其中的核動力反應堆,是重中之重,當下,僅美、法、俄掌握了水面艦艇的核動力技術。

但法國製造的那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在服役後,似乎事故不斷,經常去船廠檢修,原因是將核潛艇上的反應堆直接嫁接到航母上,還有很多難題未真正

解決,為此法國人吃了不少苦頭,導致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經常爬窩。

俄羅斯,建出了大型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達25000萬噸,已相當於先前的戰列艦的排水量了,但終歸沒有真正製造出核動力航母,可見建造核航母的艱辛。

只有美國真正掌握了核動力航母的技術,其11艘核動力航母的規模,放眼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店,難怪美國海軍傲視群雄,大有君臨天下,孤獨就敗之感覺。

核動力航母,遠沒有軍迷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倘若沒有成熟的技術體系,像法國那樣,在沒有掌握大功率核動力反應堆的前提下,貿然將核潛艇上的核反應堆挪到航母上作動力,最終還是小馬拉大車,導致事故不斷,時常爬窩,這是深刻的教訓。

在未充分掌握核航母動力系統的前提下,中國絕不會輕易建造核航母,法國人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所以,中國海軍方面對此寧缺毋濫,先裝備常規動力的航母,先取得航母的使用等經驗,要比急匆匆擁有核航母,來得更穩妥、更安全。

但隨著中國海軍發展戰略的轉變,海外貿易的拓展,海外利益的延伸,人民海軍迫切需要裝備航母,造船科學技術的進展,特別是掌握了高性能反應堆,電磁彈射技術,本人判斷中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即將呼之欲出。

目前,國內網站已有這方面的消息流露出來,國產第一艘核動力航母,有可能與2020年左右,出現在全國人民面前,讓軍迷們期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我們相信中國終將擁有核動力航母,馳騁大洋,保家衛國,揚威海外。


國平軍史


政府不差錢,就差技術。技術條件達到的情況下,核動力航母毫無疑問是要造的。我國現在已經有了兩艘常規動力航母,與常規動力航母的核動力航母造價要高很多,日常運營維護中核動力航母對人員素質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核動力航母顧名思義就是依靠核反應堆產生動力,而常規航母則需要燃油。



首先來講是空間的節省,航空母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本來就是一個海上的機場,可謂是寸土寸金。航空母艦空間極其珍貴,如果用核反應堆來代替燃油,能節省下來更多的空間來裝載其他物件比如彈藥。核反應堆的動力和續航能力都比燃油要強很多,這也就意味著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續航能力要比常規航母強長,關於危機的響應速度也要比常規航母快很多,再加上速度快機動性強,能夠對危機做出迅速的部署和反應。在戰場上時間就是優勢,誰能比敵人快一步反應,誰就佔據了戰場上的優勢。


另外在艦載機的應用方面,滑翔起飛有諸多限制,一般都使用電磁彈射。但是電磁彈射耗能高的驚人,核動力航母比常規航母更加適合電磁彈射。目前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國家只有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美國納米自己航母和俄羅斯的斯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都經歷過核潛艇動力系統、核動力破冰船的過程。


而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直接將核潛艇的反應堆應用於航母,直接的後果就是核反應堆的功能達不到,動力不足。航母的最高速度不到二十節,彈射方式也十分落後採用的是蒸汽彈射,作戰效率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