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死去的恆星嗎?

水貝草


從天體的形成過程來看,地球是行星,而恆星就是恆星,兩者有本質區別,地球不會是也不應該是死去的恆星!

不過地球(行星)與恆星的形成分不開,也可以說是恆星形成過程的一個“分支”。

我們都知道,恆星的形成是氣體雲分子在引力不平衡的背景下,氣體雲分子逐漸聚集,到達一定臨界值引發了核聚變!

由於浩瀚宇宙裡不僅僅有氣體雲分子,還有大量塵埃分子,而行星就是在氣體雲和塵埃分子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恆星的形成過程中產生的角動量分配給了行星,讓其一起跟著旋轉!

恆星死亡後會變成什麼?有幾種結果,類似我們的太陽質量大小的恆星死亡後會成為白矮星,質量更大的會成為中子星和黑洞!

而不管是白矮星,中子星還是黑洞,密度,溫度自己內部壓力都高得令人,特別是黑洞,甚至不能用我們熟知的物理定律能解釋的!


宇宙探索


地球不是恆星燃燒殆盡之後的殘餘物,地球從一開始形成就不是恆星。不過,地球確實包含了曾經死去恆星的一部分。關於這個原因,就要追溯到地球從何而來。

在包括地球、太陽在內的所有太陽系天體還沒有形成之前,整個太陽系還只是一團瀰漫在空間中的星雲,跨度可達數光年。太陽星雲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佔比為98%,它們來自138億年前宇宙誕生之初的太初核合成過程。另外2%是比氦更重的元素,比如碳、氧、硅、鈣、鐵,它們都是來自上一代恆星死亡之後的拋射物,因為只有恆星的核聚變反應、超新星爆發以及死亡恆星的碰撞才會合成重元素。

太陽星雲發生引力坍縮之後,中心會聚集大量的物質而形成太陽,而地球以及其他天體都是從環繞太陽的行星盤中形成。因此,地球上的重元素均是來自上一代死亡的恆星。這些元素後來又構成生命,這意味著人體血液中的鐵、骨骼中的鈣等元素曾經都是恆星的一部分。

總之,地球不是死去的恆星,但卻包含了死去恆星的一部分。雖然來自恆星的重元素比例很低,但它們對於生命來說卻是至關重要。沒有上一代恆星,就不會有地球生命。可以說,我們都是“星塵”。


火星一號


嚴格說來,地球是太陽形成後剩餘的殘渣餘孽聚集起來的,所有的行星都是如此。

恆星和行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恆星。恆星是由於中心核聚變產生巨大能量,自己發光發熱的等離子體,是巨大體積的天體;行星是漸漸冷卻,不發光發熱的小天體,依靠反射恆星光芒才能夠顯示其存在。

恆星的質量需要有至少7~8%的太陽質量,才能在中心引發核聚變,成為自身發光發熱的星球。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是木星,這是一個以氫氦為主要元素的氣態星球,其質量只有太陽的0.1%,還要增加70多倍,才能成為一顆最小的恆星,叫紅矮星。


任何恆星的起源都是從一坨巨大的氫分子云中誕生,這種星雲主要成分是氫元素和氦元素,還有極微量的其他元素。

這種分子云有原生分子云和次生分子云。原生雲就是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處女雲,重元素極少;次生星雲就是已經生成過一次或者若干次恆星,死亡後又迴歸太空的星雲,這種星雲包含了一定量的重元素。

不管原始星雲還是次生星雲,絕大部分都是氫元素,其他元素佔比非常小。從原子數量上來說,整個宇宙的氫元素佔比90%,氦元素佔比9%,其他元素只有1%;而從質量上來說,氫元素佔比71%,氦佔27%,其餘元素約佔2%。太陽系莫不如此。


地球就是由次生星雲中的重元素組成的,是太陽形成時留下的一點渣渣。

太陽是50億年前由一坨約2光年直徑的氫分子云聚集而成,隨著中心引力凝聚作用,星雲急劇向中心坍塌,巨大的壓力和熱量引起了氫核融合,核聚變爆發了。

核聚變的巨大能量張力抵消了引力巨大收縮力,取得了一個平衡,就成就了太陽的主序星狀態,這個狀態可以維持100億年。

太陽生成後,凝聚了99.86%的星雲質量,剩餘的0.14%殘渣餘孽被恆星風吹佛遠離太陽。但恆星吸積盤的角動量依然維持著,這些殘渣餘孽在各自的軌道碰撞聚合,漸漸就形成了一個個行星胚。

經過幾千萬年的運行,把軌道上的所有渣滓都吸附到自己身上,科學術語就是清空了軌道,這樣行星就誕生了。

這也是地球誕生的過程。地球質量只佔太陽系的0.0003%,所以與恆星風馬牛不相及。

因此,地球就是一顆伴隨著太陽系形成而誕生的小崽子,是恆星之子,與恆星性質完全不同,而且永永遠遠都不要奢望成為恆星。

時空通訊觀點,歡迎討論點評。


時空通訊


地球是一顆行星,但地球絕大部分都是由於恆星物質形成的。

星球的形成,一般先是由重元素聚集形成固態物質,然後再匯聚成小行星,小行星在和其他同類的碰撞融合中形成較大的星球,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吸附氣體了,這個時候的星球已經到了行星的級別,比如我們的地球,其地表上面就有濃厚的大氣層,但是地球的引力還不足以吸附較輕的氫和氦元素氣體。




大質量行星可以吸附氫氣和氦氣這兩種輕元素氣體,比如木星、土星等,當這種星球的質量達到一定的規模(通常為木星質量的13倍)的時候,其內部的高溫高壓就足以啟動氘(氫的同位素)核聚變,這個星球就成為一顆褐矮星了,如果褐矮星仍能不斷的吸收物質增大質量,達到一定規模(通常為木星質量的80倍)的時候就可以形成恆星了。


我們的太陽系被認為形成於一片原始星雲中,這片原始星雲隸屬於銀河系,其中一部分屬於銀河系的原始物質,但也有一部分屬於恆星死亡爆炸後產生的物質,基本上除了氫和氦兩種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物質都是來自於恆星死亡時的超新星爆發,部分重金屬來自於中子星碰撞。



一般認為我們的太陽也並非宇宙第一代恆星,而是第二乃至第n代恆星,所以它本身雖然氫和氦元素很多,但是也有並非自身形成的重元素,太陽本身質量並不足以產生促使它形成氧以上元素的條件,但是太陽本身的重元素種類很多,質量也很大,說明它正是吸收了其他死亡恆星的物質的。


我們所在的地球就更是如此了,地球是一個巖質行星行星,含有大量的重元素,這些重元素就是來自於一個或一些死亡恆星。由於地球是由宇宙中的很多物質重新組合形成的,所以我們不能說地球是一個死去的恆星,但是又由於地球是由於恆星死亡後的物質形成的,所以我們卻可以說地球是由死亡恆星形成的。


科普大世界


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並不是死去的恆星,但地球和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一樣,具有的元素都來源於上一代死去的恆星所遺留的物質。

地球和太陽以及太陽系的其他天體一樣,都來自於有氣體塵埃組成的星雲,旋轉的太陽星雲中心的氣體聚集,最終形成了太陽,而距離太陽較遠的低溫區域凝結出不同元素,通過碰撞和合並形成了地球這樣的行星。

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也會有終結的一天,當恆星的生命進程取決於它們的質量,對於太陽大小的恆星生命週期在100億年左右,最終會成為紅巨星繼而轉變成白矮星。比太陽質量更大的恆星有著不同的演化路線,例如成為中子星或者黑洞。所以並不會有恆星會轉變成地球這樣的行星。

但在上一代恆星的老去過程,會拋射和形成新的元素到太空中,給新的恆星以及行星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例如:恆星形成中子星的過程中間會經歷超新星爆發的階段,會把恆星的外殼拋向宇宙空間,這樣的爆炸會產生比鐵還重的元素,大量古老恆星中的物質和元素會被拋向太空,極大豐富了宇宙中的物質成分,給後來新生的的恆星和行星以豐富的物質來源。


量子實驗室



恆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一種天體,但是不同質量的恆星的壽命是天差地別的,最小的紅矮星壽命可達上千億年,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壽命在一百億年左右,而超大質量恆星的壽命只有幾千萬年甚至幾百萬年。

質量不同的恆星死後的結局也不一樣,但是沒有哪個恆星在死後會變成地球這種渺小的岩石星球,一般來說太陽這類黃矮星在壽命結束的時候會膨脹為紅巨星,紅巨星之後會坍縮為中子星或者白矮星。


而超大質量恆星在死亡之後由於自身強大質量帶來的強大引力,天體會被引力不斷的壓縮,慢慢的把原子核緊緊的壓在一切,再後來把原子核壓碎進而把中子壓在一起,由於引力太大,慢慢的中子也會被壓碎,中子之後就再沒有任何物質可以抵抗如此大的引力了,所以這個天體的引力就會把把光都吸進去,也就是說大質量恆星最後會變成黑洞。

我們的地球是在太陽之後形成的,最開始是太陽從星雲中坍縮而成,而彌散在太陽周圍的稀薄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凝聚成大塊的石頭,這些石頭經過漫長的碰撞最後形成了若干星球,其中就有我們的地球。



所以說我們的地球絕對不是死去的恆星,恆星死後會根據質量的不同,變成黑洞或者白矮星和中子星,但是不會變成地球。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準確的說,組成地球的絕大多數物質都來源於恆星死亡後的殘骸。

在宇宙大爆炸後,宇宙逐漸冷卻下來,一些基本粒子組成了最簡單的元素-氫和氦。此時,宇宙中絕大多數的原子都只有這兩種元素。在天文學裡也把氦以後的元素稱為金屬元素。

圖:宇宙大爆炸模型

氫和氦元素組成了最原始的星雲,星雲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向中心匯聚。越來越多的氣體聚集在一起,使氣體中心的壓力和溫度急劇上升。這樣就點燃了氫的核聚變,第一代恆星就此誕生。

圖:正在形成的恆星



恆星的內部不停的發生著核聚變,將氫轉換成氦、氦轉換成碳……大質量恆星才能夠提供足夠的壓力和溫度使元素聚變到鐵。由於鐵元素的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小於維持聚變反應吸收的能量,於是恆星內部開始急劇冷卻。輻射壓再也擋不住恆星的萬有引力,恆星開始向內部極速收縮,並在中心位置撞在一起,形成了超新星爆發,超新星爆發的能量使鐵以後的元素產生,並且將這些重元素拋灑入太空之中。

圖:超新星爆發後形成的蟹狀星雲


這些重元“汙染”了原始的太陽星雲。又過了無數的歲月,星雲逐漸在重力下坍縮,新一代的恆星-太陽形成。太陽裡面就含有了天文學意義上的金屬元素。一部分星雲物質組成了行星,這裡面就有地球。

圖:正在形成的星系

類地行星(地球、火星、金星、水星)形成於內太陽系,這裡溫度較高,易揮發的如水和甲烷分子難以聚集,所以這裡形成的微行星只能由高熔點的物質形成,如鐵、鎳、鋁和石狀硅酸鹽。這些石質天體會成為類地行星。


講科學堂


地球是死去的恆星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球確實是死去的恆星....但我們卻不能如此形容,恆星的屍體一般就是指三大類: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而地球充其量只能算是恆星在死前脫的那一層皮中那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恆星的幾個典型結局,而超新星爆發後形成了黑洞與中子星,並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白矮星也不是,因為那脫的一層皮不夠形成新的恆星!只有超新星爆發後拋灑到宇宙中的星雲物質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因為超新星爆發後,假如是黑洞的話,一般為3.8個太陽質量左右的黑洞,而中子星則為1.4倍-1.6倍左右,也就是說80%以上的質量將回饋宇宙.....

四散的恆星物質將是未來形成新的恆星和行星的基礎

這就是恆星的誕生所在,這些物質在千百萬年後又將被某個質心所擾動,最終形成恆星與行星!因為恆星的質量不同,所生成的元素也各不相同,因為越重的恆星能形成的重元素比例就越高,當然只要能形成超新星爆發的恆星理論上都能形成幾乎所有元素,而差別在於重元素丰度的高低!

行星的形成,而形成過程則很關鍵,如果處在塵埃物質密度比較高的區域,則有可能生成氣態行星,而在距離恆星過近,則容易形成比較小的行星,因為提早燃燒的恆星會將塵埃物質從附近吹離,失去成長機會!

早期地球,已經成型,但地球的軌道上依然存在大量的塵埃與小行星,一顆合格的行星將逐漸清理乾淨自己的軌道!

清晰同心圓的行星軌道,據測算上圖是一顆巨星氣態行星的同心圓軌道......

從此地球正式開始奔向生命之旅.....因此要認為地球是恆星的屍體,至少是屍體的一部分仍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要搞清楚一點的是,地球在上一代恆星的比例中,真的佔了極小的一個比例!比如太陽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在這剩下的0.14%,木星佔了2/3以上,還有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巨星氣態行星,還有各大行星與他們的衛星,輪到地球實在已經是少得可憐!但這佔據太陽系不到0.01%質量的地球,孕育出了萬千生命,無數的悲歡離合正在這上面發生著,甚至從地球上有著無數的思想觸角正在思考著宇宙......您不覺得神奇嗎?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並不是恆星死去後形成的天體,地球就是由形成太陽後殘餘下來的部分星雲盤形成,和恆星的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恆星質量巨大,必須依靠自身核心的劇烈核反應釋放能量才能夠抵禦自身巨大壓力。在恆星演化的後期,核心的聚變已經由氫聚變為氦,氦聚變為碳,一步一步聚變成了鐵。鐵再聚變的話就需要吸收能量,這樣恆星不進不會得到額外能量反而會失去抵抗引力的能量,所以這就會導致恆星發生坍塌。當然了,在恆星內部元素聚變成鐵前後,恆星的核聚變會變得不穩定、不可控,導致發生體積劇烈膨脹甚至爆炸(超新星爆炸,產生鐵以上的重金屬元素跑向宇宙空間)。不過,等恆星慢慢穩定下來後仍舊會坍塌,最終根據恆星質量大小變成白矮星、中子星、夸克星或者黑洞。所以說,恆星最終的命運不會是變成一個像地球一樣的行星。



恆星的形成是有一個最小的質量限度的,太小的質量無法提供足夠的壓力使星核內部點燃核聚變。而地球的質量僅僅只有太陽的33萬倍分之一,是在實在是太小了,根本不可能是恆星後期的產物。



根據太陽系的演化學說,整個太陽系都是由一塊巨大的星雲形成:在這塊星雲周圍曾經發生過一次超新星爆炸,這顆超新星產生的能量波衝擊,給了星雲聚合在一起的動力。該星雲大部分物質形成了太陽(99.86%的質量),剩下的少部分物質演變成了太陽系內的行星,而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地球就是這麼來的,而和恆星沒啥關係。


科學探秘頻道


地球並不是死去的恆星,按照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整個太陽系都是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


恆星家族中質量相對較小、但是數量佔比很多的紅矮星,由於質量較小引力小,內核處核聚變非常緩慢,壽命極其長,例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就是一顆紅矮星;

而類似於我們我們太陽這樣的恆星是黃矮星,壽命百億年左右,最終的結果是白矮星;

更大質量的恆星壽命會更短几千萬、甚至百萬年,它們到生命末期會經超新星爆炸後會變成中子星或者黑洞。

所以說絕對沒有任何一種恆星死亡後能變成行星。


當然換一句話說形成太陽系的原始星雲必然有宇宙中已經超新星爆炸的恆星的饋贈,太陽形成後,周圍相對質量集中的地方隨著時間物質會聚集的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八大行星及其它等天體。

所以說地球並不是死亡後的恆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