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曾到解放軍藝術學院演講 稱“解放”二字本就是種俠義精神

明天,是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一個月,我和無數的讀者一樣,十分懷念他。

作者:陸文虎(作者曾為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評委)

金庸曾到解放軍藝術學院演講 稱“解放”二字本就是種俠義精神

金庸先生與作者交談

接到我的信 金庸先生如期而至

我和金庸先生相識於2002年7月。當時,我作為領隊之一率解放軍軍樂團去參加香港迴歸5週年紀念活動。在參觀“學藝雙攜——饒宗頤書畫展”時,初次見面即被金庸先生的才華和風度折服。後來,他曾答應我的請求來解放軍藝術學院演講。

但是,他一直沒來北京。直到2007年6月,我聽說金庸先生要來北京大學參加會議,就趕緊寫了封信,請香港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孫立川先生轉給金庸先生。信的全文如下:

尊敬的金庸先生:

與先生分別有年,時在唸中。近從孫立川先生處獲知您將於6月中旬來北京大學出席國學研討會,無任喜慶忭躍之至。昔時先生曾慨允來解放軍藝術學院演講,因機緣不巧,迄今未克成辦,後學一直翹首盼望中。今特修此函,鄭重邀請您於6月17日下午2時30分蒞臨敝校演講並與學生座談,懇請撥冗出席為盼。

專此。敬頌

道安

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 陸文虎

二〇〇七年六月六日

金庸先生收到信,馬上表示同意。

6月17日下午,金庸先生在孫立川先生等的陪同下,如期而至。

他先給學院題詞:解放思想,武裝頭腦,建設文化。

他還親筆題簽,送給學院兩部著作:《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即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和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代表著他的全部作品。

那天,我還邀請三位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的軍藝畢業生莫言、柳建偉和徐貴祥到場。

我把春風滿面的金庸先生引進會場,對在場師生說:每次邀請到專家學者來學院演講,我都要向大家作介紹,今天就沒必要了。因為,有誰不知道金庸先生呢?時間寶貴,我說得越少越好。

談寫作聊希望 努力讀書有獨立思想

金庸先生隨即娓娓開講:陸院長希望我到解放軍藝術學院來講一次話,我想,我很喜歡部隊,但是解放軍的部隊我沒來過,所以不太瞭解。看到各位精神勃勃地站在那裡,我就很興奮,很高興。我剛才問陸院長,問各位將來會做什麼工作?他說各位畢業之後,都會到部隊去做宣傳文化工作。所以,我今天向各位隨便談談我的簡單想法。

金庸先生給大家提了兩點希望:第一點,要勉勵大家和勉勵我自己的,就是要讀書。你們現在剛加入部隊,還是二十幾歲,三十歲左右的。最好是在年輕的時候培養一種讀書的愛好。所以,第一點就是勸告各位培養愛好讀書的興趣,將來不管做什麼事情,在前線打仗也好,在後方整軍休息也好,或者將來年紀大了退伍也好,總之,就常常看書,不會覺得生活無聊。自己整個精神寄託在讀書中間,也不會對功名富貴、對名利太重視了。這是使人一生很快樂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點,我想講,各位在創作上,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想故事,想體裁,要很新奇,不要老套。寫作很容易老套,要避免。外國學者認為,全世界的故事,只有36種,不論寫戲劇也好,寫小說也好,你不管怎麼樣跳來跳去,總跳不出36種去,所以,寫小說寫出新奇的故事來很難。寫小說的人要常常想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這兩句話很重要。比如,寫一個故事,或寫一篇文章,寫得合情合理,人家看了之後,才會說“對對對,應該是這樣發展的”。但如果你寫得太合情合理了,就老套了。打仗、用兵,中國的用兵之道,其實就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敵人的統帥,他想象你們會這樣打,我就這樣打,大致差不多,但是,我會在某些地方變化一下,使他想不到。孫子兵法最重要的還是用奇兵,大概文藝創作也是這個道理。變化可以變化,但變化是要讀者想象不到的。寫武俠小說、寫詩、寫戲劇都是這個道理。要寫人家想象不到的,但想象不到,太奇怪的,不合情合理的,就是亂講了。所以,你得合情合理,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

關於怎樣寫得更好,金庸先生強調說,寫文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修改。他說,魯迅先生指導人家的一個要點就是,寫好放在那裡,過一段時間再去看,覺得哪裡不好,把它改掉。有人請教朱自清寫文章的秘訣,他說秘訣沒有,就是修改。各位寫文章,訣竅有二:第一,可以寫得新奇一點;第二,文字要修改一下,儘量把不好的文章改到最好為止。他例舉了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時候,就是反覆修改,把稿子塗得一塌糊塗,世界上都沒人認識,只有他太太知道他寫的是什麼字,就把它重新抄了一遍。抄一遍之後,他又改,又把稿子改得一塌糊塗,他太太又把它抄了一遍。後來,他太太不肯再抄了,就拿去複印了。

金庸曾到解放軍藝術學院演講 稱“解放”二字本就是種俠義精神

孫立川 陸文虎與金庸(左至右)走近會場

“解放”兩個字本身 就是一種俠義精神

金庸先生還非常精闢地解釋了他小說中的“俠義”。他說,我寫武俠小說其中真正的精神是“俠義”兩個字,這是中國獨有的。人家問我,你寫武俠小說的目標在哪裡?我說武俠小說的主要宗旨就是提倡一種俠義的精神。各位,“解放”兩個字本身就是一種俠義精神。解放人民,人民受到壓迫,被束縛在那裡不能動了,你去解開束縛,把他們放出來,這個就是一種俠義精神。我這個“俠”的定義就是“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幫助人家的,解除人家痛苦的,使本來不公平的事情變得公平的,這就是一種俠義精神”。

金庸先生說,我講“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是最高的標準,實際上普通人都做不到的。有時在內地,有時在香港,人們見到我就很客氣地叫我“查大俠”,這個“俠”字不大容易做到的。真正的“俠”是解放軍,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這是最高的“俠”、最大的“俠”。所以,我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是很高的標準,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只要能主持公道,為社會上做一點好事,小的俠義行為也是好的。劉備臨終前說,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他的兒子是普通人,要做大的好事也不會做,一些問題不懂,後來慢慢年紀大了,讀書讀得多一點,想得多一點,就進步了。

金庸先生叫大家不要學韋小寶,他說,韋小寶不是英雄,我最後一部《鹿鼎記》的確跟我以前寫的武俠小說性質有點不同了。《鹿鼎記》是對不合理的社會有些批評的意思,韋小寶代表中國民族性當中一種不好的行為、不好的思想。

軍人喜歡我的小說 說明我對部隊有點貢獻

金庸先生說,解放軍同志喜歡看我的小說,說明我對部隊有點貢獻。因為毛主席號召,寫文章要給工農兵看。我自己認為,工人、農民、基層士兵真正喜歡看的還是我們這種完全中國化的,比較通俗的小說,而不是很高深的作品。所以,我想,武俠小說大概也符合毛主席的號召。

金庸先生最後還講到了電影、電視、小說和宣傳品的區別。他說,我認為,小說如果先有主題思想是寫不好的,最好寫小說是寫真實的事情,自己放縱想象,儘可能把故事寫得動人,人家喜歡看。電影也好、電視也好、小說也好,最好能夠不知不覺地感動人。小說的目的是感動而不是說服。

金庸先生演講結束,我發言對他表示感謝。我說,從今天熱烈的現場氣氛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金庸先生的非凡魅力。作為金庸先生的讀者,我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金庸先生是讀者最多的中國當代作家。那麼多讀者,有多少人能有機會當面聽他論劍呢?所以,我們很榮幸。金庸先生幾年前就答應來軍藝講學,只是這幾年他都沒有到北京來,所以我們一直等到今天才實現了這個願望。金庸先生的作品塑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使我們非常著迷。金庸先生說過,自己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鍥而不捨,在困難面前從不後退。81歲上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說不是為了學位,而是為了學問。這些話,使我們非常敬佩、非常感動。同學們畢業後將要從事軍隊文藝的創作或演出,這些工作和金庸先生創造的文學世界是相通的,讓我們努力向前輩大師學習,現在努力學習,將來多作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