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壹心理主筆團 | 藍莓小姐


01

你以為你在表達憤怒,

其實只是在被憤怒表達


最近有人問我,“我很喜歡生氣,到底要怎樣才能剋制自己不憤怒呢。”

我問,你為什麼要剋制憤怒。

“不剋制不就吵起來了嗎?不能控制和管理憤怒,這是情商低的表現。”

深深記得《這就是鐵甲》錄製現場,鄭爽發飆的樣子。

鄭爽戰隊對戰吳尊戰隊時,現場裁判倒計時讀秒速度比平時慢兩倍。鄭爽聲嘶力竭不斷提醒裁判:“倒數!數數!讀秒!”

結束後,鄭爽怒喊 8 遍“讀錶慢了!”,沒有人理她。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鄭爽越說越生氣。直接站起來指著裁判,“剛剛讀秒讀慢了,有沒有聽到我說?你們有沒有人尊重我?”

還是沒有人理會鄭爽。

就連旁邊的吳尊、張一山和撒貝寧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表現得“冷靜理智”。

於是鄭爽坐下來冷笑一聲,生氣地說,“是不是別人一直不發火就當別人是傻子啊?”她抱著自己的雙腿在吶喊著“我真的生氣了!”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看到鄭爽如此“歇斯底里”,張一山冷靜地說了句“把椅子放下來” 。鄭爽的怒氣再燃一個八度:“為什麼我說的話你們聽不見,他的話你們就都聽得見”。

最後,讀秒慢直接導致鄭爽隊的鐵甲絕版零件損壞,就算贏了也不得不被迫退賽。

當時,不少網友被鄭爽發火嚇到。有人說她“太情緒化”“簡直像個瘋子”“被她嚇到了”“情商低”。

有人卻說她很勇敢,看到視頻裡的鄭爽,彷彿看到了自己。

的確,也許她還沒有學會如何非常正確的表達憤怒,但是有一點她做的非常好。

至少她知道:憤怒,一定要表達出來。

很多人認為,“憤怒是一種‘低級情緒’。還有人鼓吹:

厲害的人都非常冷靜”。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我也被這個觀念誤導了很多年。

或許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憤怒者的確很可怕。

有時候一個性格溫和的人突然可怕地發火,一個冷靜的人突然歇斯底里的咆哮,一個特別老實的人突然砍傷他人…… 極易憤怒的時代,頻發的惡性的社會事件,無一在“驗證”憤怒的低級。

但事實上,他們並非在表達憤怒,只是在被憤怒表達。

很多時候,憤怒之所以造成失控,正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壓抑了自己的憤怒。

從小沒有學會或允許表達憤怒的人,長大極易用攻擊來轉移憤怒,用傷人傷己的激烈方式爆發,怒火會變成毀掉生活的力量。而發洩完冷靜下來後,他們往往又會感覺自己剛剛變成另外一個人。

如何學會表達憤怒,而不是被憤怒表達呢?

必須要知道,憤怒絕不是一種“低級情緒”,它重要至極。

它不僅是一種保護你不受傷害的心理防禦機制,它還裝著你潛意識裡所有重要的信息,是解開你生命很多難題的關鍵鑰匙。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02

所有負面情緒深處,

都是被壓抑的憤怒


你的憤怒,可能顯示了你沒有正面應對你人際關係中某種重要的情緒問題。

它是一種信號:揭示你的某種心理需求和欠缺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它警告你:你在人際關係中付出過多,妥協過多。

憤怒這根線的盡頭,壓抑著你最內心深處的衝動。

小說《無聲告白》裡講了一個故事。

16 歲的少女莉迪亞死了,死於溺水。她獨自一人在深夜到湖裡划船,跳入湖中,因為不會游泳身亡。

為什麼一個 16 歲的原本開朗美麗的少女會突然“自殺”?

莉迪亞的父親是一個因黃色人種備受排擠的大學教授,一生都在尋求社會認同感。他將這個願望放在了擁有藍眼睛黃頭髮的“白種人”莉迪亞身上,希望她成為學校的社交明星,以填補自己的

內心缺失

但莉迪亞在學校並沒有很多朋友。她只能經常假裝拿起手機跟朋友打電話,來騙父親。

莉迪亞的母親從小立志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夢想成為一個醫生。因為大學時意外懷孕而被迫放棄夢想。於是她固執的認為莉迪亞天賦異稟,一定能考上哈佛,成為一名優秀的女醫生。

她經常檢查莉迪亞的作業和分數,“循循善誘”她做一名醫生。

父親渴望融入人群,成為受歡迎的人,母親渴望與眾不同,成為優秀女性,這些他們自己無力實現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莉迪亞身上。

因為大多數孩子天然愛父母,依賴父母,所以內心有一個潛意識:

“我不能恨父母。”

於是,莉迪亞壓抑自己的憤怒,假裝一切都好。但生活如同酷刑一樣,鞭打著她渴望自由和真實的靈魂,讓她喘不過氣來。

特別是 5 歲時,經歷母親離家出走的創傷的莉迪亞,害怕母親再次離家出走。她從此壓抑自己的情緒,討好母親,滿足母親一切的需要和願望。

她一直扮演父母喜歡的那個“自己”,讓憤怒成為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最後深陷抑鬱。

這種巨大的憤怒,最後轉化為靈魂深處的無力,讓她“走”向湖中央。

所以,武志紅說,所有負面情緒的深處,都是被壓抑的憤怒。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03

壓抑自己的憤怒,

是在冒險傷害自己


壓抑自己的憤怒,披上“自我控制”的糖衣,是在冒險傷害自己。

有一個畫家,叫嶽敏軍

他創作的自我形象投射的“大笑人”系列,造型風靡公共場所,成為了當代藝術標誌性符號之一。

光怪陸離的背景下,一個個卡通化的男子咧著大嘴,露出整齊得讓人害怕的牙齒,扭動著身體做出擰巴的姿勢,使勁笑著。鬆散、慵懶、沒心沒肺。

笑咧了的表情過於誇張地鋪滿了全臉,以至於無法辨認被笑容擠垮了的五官。


但,我在美術館卻看哭了。在那個“可怕”的大笑人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知道我投射了自己在裡面。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嶽敏軍與他的“大笑人”畫作)


嶽敏軍說,“傻笑人是我們這個民族長期的一個狀態。”

從小被教育:“不要生氣”,“聽話一點”,“安靜下來”,“我數3秒,不要哭了”…..

於是,我們被馴養成一個“無法憤怒”的人。

長大後呢?

就成了嶽敏軍筆下看似快樂卻內心無力的“大笑人”。

“人在笑的時候最空洞。”所以,他重複地畫笑,就是想反映這個時代的精神空虛。

大笑,是空虛之下巨大的壓抑,對憤怒的壓抑。笑容底下,是一個憤怒的、無力的靈魂。

這些被壓抑的部分會成為“黑色能量”

,永無止境地吞噬一個人的生命力。

後來,嶽敏軍被問到期望自己成為什麼樣子時,他說:

“就只想成為一個更自由的,不要受太多東西控制和影響的人。”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04

憤怒在拼命提醒你

到底你想要什麼


為什麼家庭裡,會有那麼多被壓抑的憤怒?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提出自體客體這個詞。

自體是我,客體是指我之外的人。而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自體客體,來滿足內心的需要。

當一個母親(養育者)沒有自我照顧功能時,她會需要孩子來服從,什麼都要聽她的。孩子需要做她的“自體客體”,來滿足她心理的需要。

孩子害怕失去媽媽,所以服從;但天性又讓他渴望自由,所以痛苦。

莉迪亞在划向湖心時,有一段獨白:

“莉迪亞明白了要怎麼做,如何重新開始,從頭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

當她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她十六歲的雙手鬆開纜繩撐起那條小船駛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將重新來過。

她用生命告訴那個奮力想找到社會地位的家庭,想獲得社會認同的父親,想實現人生價值的母親:

我不能對你們憤怒,不能對你們說:我很生氣。我想要自由。想呼吸。

所以,我選擇離開。

她讓千千萬萬在關係裡壓抑了憤怒的人,得到第二次活下去的機會:

“我幫你們去死了,你們可以繼續活下去。”

經過一番徹頭徹尾的發洩憤怒後,我們都會重新開始,找尋自己原本的樣子。

如果無法掙脫社會規範與他人期待,無法做自由又真實的自己,這種憤怒會代際傳遞,永不進步。

所以,憤怒背後藏著你最真實的想法。

它在拼命提醒你:

看看吧,你到底想要什麼。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05

每個人,都一定有“怒商”


我們常常提到情商(管理情緒的能力),財商(管理財富的能力)重要,卻沒有人認識到:

我們都要有一定的怒商——表達憤怒的能力。

美國資深心理醫生貝弗莉•恩格爾認為,憤怒是一種正常、健康的情緒。重你的憤怒,將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最具解放性的改變。

知乎上有一個熱貼。

一個兒子長大後給父親寫了一封信,描述少年時被父親打罵的一次經歷,兒子要求父親道歉。

父親在提問區堅定地認為自己不會無緣無故打孩子,為什麼兒子現在會這樣對他?

父親第一感覺不是內疚和後悔,而是維護自己的權威。

雖然結果並沒有如兒子所願。但這個兒子無疑是勇敢而幸運的。

他找到發洩憤怒的有效和良好的方式。

“那是唯一一次正面表達憤怒的嘗試。我該多寫一些的。高中離家前那些恐懼、憂慮、羞恥的日日夜夜塑造了現在的我。”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認為:“你要理解你的憤怒,最終才能觸及它的核心。如果你確切地知道什麼讓你生氣、你在和誰生氣,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場與事情的重點,以及該如何在情感上加以處理。”

發現自己的“憤怒方式”,識別是什麼原因觸發了自己的憤怒,修正消極攻擊型行為,轉變投射攻擊型憤怒方式。

同樣面對別人的憤怒,你也可以識別對方憤怒的來源,從而更好的應對。

而對於所有的批評、攻擊或辱罵,都有兩種健康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一是自信型憤怒方式。

直截了當的對讓你憤怒的人說出你的煩惱:“你這樣做,讓我很生氣”

擺脫受害者的形象,不要用責備、挖苦和蔑視的態度對你憤怒的對象進行情感虐待。但一定要聲明:你在以後不會再容忍對方這樣傷害你的行為,堅定地樹立你的立場:“我希望你以後不要這麼做。”


二是沉思型憤怒方式。

在憤怒的當下,關注到你內心的潛在情緒,告訴自己“的確,我真的很生氣,我可以這麼生氣”。給自己一點時間平靜下來。

關注憤怒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如此憤怒?是完全是對方的原因嗎?有沒有我自己的原因?”

,思考“我的憤怒想要告訴我什麼”“我可以學到什麼”?

將憤怒視為自己的老師,並避免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最後,最高級對待憤怒的方式是 —— 轉化。

我們可以將憤怒轉化為支撐自己生存和自我實現的強大內在力,激勵自己完成更多的目標。

《犯罪心理》中 BAU(行為分析科)Boss艾倫·霍奇,從小就有一定程度的“反社會人格”,因為被拋棄,他內心壓抑了太多對他人的仇恨。但他沒有因此去傷害他人成為殺人犯,而是把這種憤怒轉化到偵破案件的過程裡,成為最頂級的連環殺人犯專家。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BAU小組主管:Hotch(Aaron Hotchner)


每個消極的心懷憂慮的人,都有一顆怒不可遏的心。每個竭力避免憤怒的人,都有一個暗地以憤怒審視世界的靈魂。

托馬斯·摩爾說,憤怒,給予你力量和動力,讓你生命的每一分鐘都具有創意,每一分鐘都能表現出你自己的風采。沒有憤怒,你就會在不適當的地方屈服,就會手足無措。

無論如何,尊重你的憤怒。這樣,你才有可能,超越你的憤怒。

而學會表達憤怒後,你發現自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 一個全新的、更真實、更有力量的自己。


藍莓小姐今日薦書: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貝弗莉·恩格爾《尊重你的憤怒》

願你成為一個擁有“怒商”的人


- The End -

鄭爽當眾發飆罵人卻圈粉無數: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怒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