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過年(情感美文)

回老家過年(情感美文)

老公說:今年回老家過年。語氣堅定得不容辯駁的樣子,魚兒聽了,一張臉就拉成了長苦瓜。

老公說的老家在山西。和魚兒結婚後,老公就搬進了魚兒在河北的家。起初,魚兒是非常願意回老家的,因為隔了省,魚兒說:像是在旅遊。可是隻“旅遊”了一次,魚兒就再也提不起精神了。

老公十歲的時候,父親車禍去世,寡居的婆婆帶著五個孩子艱難度日。經常聽老公講起婆婆的不易,魚兒內心裡很是尊敬婆婆,心裡想著,一定要做個孝順媳婦。

雖然剛進門的時候,婆婆對魚兒拋了無數個冷臉,可是魚兒仍笑盈盈地跟在婆婆屁股後面,媽長媽短地叫著,愣是叫得婆婆的一張長臉掛上了六月的暖陽。婆婆笑了,笑了的婆婆於是牽了魚兒的手,說起這個家的以往來。魚兒謙恭地站在婆婆面前,臉上掛滿笑意,認真聆聽婆婆的教誨。婆婆對魚兒的態度很是受用,大受鼓舞之下,講起來也自然倍加慷慨激昂。

豈不知如此一來卻苦了魚兒。為啥?方言!平時說話的時候,婆婆語速故意放慢些,魚兒勉強還能猜得懂,可是婆婆一激動,方言再加上村裡的土語,魚兒就雲裡霧中了。好在魚兒聰明,雖然聽不懂婆婆說什麼,但魚兒知道,態度很重要,於是魚兒顯得更加謙恭。不曾想到,婆婆冷不丁問魚兒:你說是不是?魚兒懵了,什麼是不是?是?不是?不是?是?魚兒暗自叫苦,都不知道問的是什麼問題咋回答呀。婆婆卻等得不耐煩了:說呀!當機立斷,魚兒衝口而出:是!為了表示肯定,魚兒還把自己的頭點了幾下。不想,婆婆聽完拂袖而去。丟下魚兒自己猜測:對了還是錯了?

拂袖而去的婆婆把老公拉進廚房,掩上門,悄聲問兒子:你媳婦腦子有問題?老公說:沒發現呀!婆婆說:肯定有!我問東她答西,還一個勁兒傻乎乎地衝我笑,不是缺心眼是啥!

魚兒大呼冤枉啊,我比竇娥還冤哪!

讓“竇娥”沒想到的是還有更鬧心的事在等著她,吃!

婆婆是個勤快的老太太,每天天不亮就在廚房忙乎。等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從被窩裡爬出來的時候,老太太已經盆啊碗的擺了一大桌子。可是對著這一大桌子飯菜,魚兒卻下不去筷子。原來地域的間隔不只表現在語言,也在飲食上。就比方這粥。河北人熬粥講究粥要熬得黏糊,可是山西人的粥,卻能照見人影。婆婆說,你撈稠的,我們喝稀的。婆婆雖是如此照顧,魚兒仍覺得碗裡的米粒能數得出個數。

婆婆炒菜不喜多放油,說是要健康飲食。於是吃著婆婆炒的土豆絲,怎麼吃就都有一股乾鍋崩的味道。婆婆說,肉不能多吃,血脂會高。全家人皆點頭稱是。魚兒發現,自己的眼睛一天比一天綠了。

終於,婆婆說:明天吃肉包子。魚兒便像個孩子樣歡歡喜喜地盼著。

早上的時候,婆婆買來肉,切成厚片,撒上鹽,在水裡煮,完了將煮熟的肉片切碎拌在剁好的白菜餡裡,說:中午吃麵,晚上再吃包子,省得炒菜了。魚兒聽了不由得嚥了口唾沫。

晚上的時候,期待已久的包子終於上桌了,魚兒衝上去抄起一個就往嘴裡填,只一口,就發現包子餡酸了。一家人瞪著眼睛望著魚兒:酸嗎?

大伯哥說:不酸。小叔子也說:不酸。婆婆說:怎麼會酸呢?

為了證明包子餡真的沒有壞,老公連吃了五個包子。臨了,拍著肚皮喊:真香!當晚,第N次坐在馬桶上的魚兒問自己:真的不酸嗎?事實是那晚,除了魚兒,沒有人拉肚子。

痛定思痛,魚兒開始檢討自己,最後發現,問題真的就出在自己身上。老話常說:要吃順心飯,自個下手幹。於是魚兒宣佈:我要給大家做一頓正宗的河北菜。

折騰了整整一個下午,魚兒把桌子擺得花紅柳綠,眼巴巴地等著婆婆來鑑定。婆婆倒揹著手,捅捅這個,點點那個,咂咂嘴,搖搖頭:沒見好在哪啊。大伯子小叔子也湊過來,嘻嘻笑著:沒有咱媽做得好。婆婆的臉上於是又有了勝利者的微笑。

雖然沒有得到認可,魚兒卻混了一頓飽飯。拍著肚皮,打著響嗝,勝利者的微笑不一定都在臉上———河北菜真香啊。

都說情緒是會傳染的,魚兒信,要不然兒子咋和魚兒那麼像呢。

老公問:你倆倒是跟不跟我回去?魚兒不答話,只悶著頭咬自己的指甲,已經有四個指甲被她咬禿了。

老公又湊上來,像在商量:要不,我帶兒子回去?不想,兒子一蹦老高,大聲嚷嚷:我不回老家!奶奶說話我聽不懂,奶奶家的飯我不愛吃。

兒子和魚兒迅速形成了統一戰線。

兒子,那是咱的老家,咱的根在那!老公開始給兒子講道理。

兒子很乾脆:不去!那不是我的家!兒子一步躥到魚兒身邊,拽著媽媽的胳膊喊:那沒有媽媽,有媽媽的地方才是家。

有媽媽的地方才是家?魚兒怔住了。

有媽媽的地方才是家?老公一遍又一遍嘟囔著兒子的話,漸漸地,眼裡就蓄滿了淚。終於,老公蹲下身,抱著頭,嗚嗚咽咽地哭起來。

有媽媽的地方才是家!魚兒也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兒子的話:有媽媽的地方才是家。

突然,魚兒一把扯過兒子,再踢踢老公的屁股:別哭了,別哭了,收拾收拾,咱回家,和咱媽一起過年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