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柏林戰役前夕英美法故意將柏林城留給蘇聯紅軍攻打,而自己不去攻打?

天翼用戶2326714


法國人早已投降,只有戴高樂領銜的自由法國運動組織,其實並無多大軍事力量,英國人卻非常想搶在俄國人前面打進柏林,卻被盟軍最國指揮官艾森豪威爾五星上將所阻止。

柏林戰役,蘇軍傷亡36萬人,德軍傷亡45萬人,盟軍沒有參與本次戰役,艾森豪威爾在戰後表示,之所以把柏林讓給蘇軍去打,是因為他知道攻打柏林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從軍人的角度考慮,艾森豪威爾擔心攻佔柏林,會給西線盟軍帶來難以承受的巨大傷亡,所以就做了個順水推舟的人情,讓斯大林的蘇聯紅軍去攻打德國首都。

但艾森豪威爾並未透露另外一細節,那就是1945年初,橫掃東歐的蘇聯軍隊在匈牙利戰役中取得勝利,東線戰場的最終勝利指日可待,斯大林與西線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經過協商,確定攻佔德國首都柏林的任務將交由蘇聯紅軍負責。

於是,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舉行的雅爾塔會議確定,蘇軍與盟軍對德國的佔領以易北河為界,易北河以東由蘇軍攻佔,這就意味著蘇軍將承擔攻克柏林的任務。

攻克伯林,是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標誌,雖然蘇、美、英三國有約在先,但到了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沒有人能阻擋喜歡出風頭的英軍蒙哥馬利元帥進攻的腳步。

此時,蘇軍大軍還沒出動,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第21集團軍已從易北河以西衝到通往柏林最近的道路上,而跨過了萊茵河的美軍也向東急速挺進,其前鋒已在易北河開闢了直指柏林的登陸場。

值此關係到東西方戰後政治利益瓜分的關鍵時刻,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將軍致電莫斯科,闡明盟軍的軍事行動僅限於切斷德軍南北的聯繫,這等於告訴莫斯科,同時也告訴了蒙哥馬利,盟軍並沒有攻克柏林的打算。

至於英國人想攻打柏林,是準備以此限制蘇聯在歐洲的擴張,使得英國在歐洲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所以德國戰敗後,丘吉爾就準備和蘇聯開火,卻又被美國人所阻止。

事實上,美國人的視野和大局觀遠超英國人,二戰結束前,就建立了《佈雷頓森林協議》,讓美元與黃金掛鉤;戰後創建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操控國際事務和金融體系等大手筆,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就只配給美國提鞋了。

當時,攻下柏林,對美國來說利益並不大,只能算為英國和歐洲國家做嫁衣,反倒不如讓蘇聯佔領,如此一來,就能讓整個西歐國家聽命於美國。

佔領柏林,美軍起碼會付出10萬人以上的生命代價,獲得一個解放者的虛名,對美國這個十分重視士兵生命的國家來說並不值得,即使佔領柏林,等到談判時還要重新劃撥給蘇聯,這種買賣老美絕不會幹,不如讓蘇聯人去充當英雄,果然,蘇聯紅軍經過浴血奮戰,把紅旗插到柏林國會大廈,同時也傷亡30萬人以上。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艾森豪威爾主要是基於四點原因的考慮。

第一,希特勒在阿登地區的阻擊遲滯了盟軍的進擊。因此,盟軍耽誤了6個星期的時間。結果當蒙哥馬利的北方集團軍群距離柏林還有480千米的時候,蘇軍距離柏林只有60km的距離。爭奪柏林的比賽盟軍已經輸了,所以艾森豪威爾倒不如干脆做個順水人情。


第二,強攻柏林首都會帶來重大傷亡,希特勒的困獸之鬥使得這塊骨頭不好啃。而且在雅爾塔會議上,英美蘇三國也劃定了各自在德國的佔領區,而柏林正是在蘇軍的佔領區。即使盟軍付出巨大代價佔領了柏林,最終也不得不還給蘇聯。所以美國高級將領不想為了政治上的威望而讓士兵付出巨大的無謂犧牲。
(蘇軍付出不小代價
後換取的榮耀)

第三,希特勒在盟軍進攻路線上的積極備戰。根本美國情報部門的信息。希特勒在德奧邊境的薩爾茨堡一帶山區,建立了所謂的“民族堡壘”,儲備了大量的彈藥和物資,準備糾結狂熱的納粹分子負隅頑抗到底。布萊德雷說:“在當時,傳奇式的堡壘在我們看來是完全現實和非常嚴重的威脅,我們不能輕視它。它一直嚴重地影響我們在戰爭最後幾個星期裡的戰術思想。”
(盟軍和蘇軍在易北河會師)

第四,就是基於雙方的政治利益考慮。

蘇聯自認為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頭號功臣,斯大林是絕對將柏林的征服視作蘇聯紅軍應享有的榮耀。同時,美國想爭取蘇聯參加對日本的戰爭,所以很多事情都在遷就蘇聯。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在蘇聯4月16日發動對納粹德國的最後一擊時,盟軍也沒閒著。4月19日美軍佔領了萊比錫,5月初英軍相繼攻佔了呂貝克和漢堡。加拿大軍隊解放了荷蘭,5月5日,荷蘭,丹麥和德國西北部的德軍向蒙哥馬利投降。


大唐安西節度使


這才是盟軍的英明之處。

所以說艾森豪威爾可以當總統。

柏林,德國首都,在最後的關頭,肯定是絕對防禦,困獸猶鬥,柏林守軍肯定會拼死一搏,盟軍絕對損失慘重。

所以肯定得留給蘇軍打,但要知道,最後無論誰打,柏林都得分兩半,蘇軍盟軍對半分,與其費力氣去打下必然獲得的柏林,不如去打德國其他地方獲得更多佔領區。

所以艾森豪威爾下令,對慕尼黑髮動進攻,獲得更多的佔領區。

政治智慧的體現😏😏😏😏

看完關注一下(確信)

謝謝😏😏😏😏


回形針行動


看了回答和評論,真是很有感慨,也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宣傳和思想戰的厲害。很多人接受美國說法‘珍惜士兵生命’,忽視英美實力問題。從諾曼底登陸到德國投降,德軍主力在東線,西線德軍戰鬥力不能與東線相提並論,在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幾百萬人磨磨蹭蹭一年多,才到德國西部,市場花園行動,名字挺好聽,結果卻是徹徹底底失敗。蘇聯與德國可以說不死不休仇恨,讓他們覺得柏林只能自己攻佔,別人不行,英美要攻佔,蘇聯會不惜先和英美過過招,誰贏誰去攻佔柏林,美國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就如他們對日本一樣,一定要由美國佔領東京,別人絕對不行。再加上早就商量好了,戰後利益分配,也樂的做個順水人情。英國人意見可以忽略,沒有美國支持,再好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子房奉孝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在雅爾塔會議中,英美蘇三國首腦在經過協商後,對柏林這一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即讓蘇軍完成攻克柏林的任務。不過此舉頗有一股“借刀殺人”的意味,美國既想提前取得戰爭的勝利,但又不想在歐洲戰場上付出巨大的代價,於是這一重擔自然就擔負在了蘇軍的肩膀上。不過有趣的是,丘吉爾認為這個任務應該交由英軍完成,為此他在會議期間和斯大林產生了一些矛盾,最後還是在羅斯福的調解和要求下,丘吉爾才在無奈中同意了這一提議。

事實證明,羅斯福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盟軍在軍事上準備的非常不充分。在1945年1月初,蘇軍早已進入德國本土進行作戰,並且已經到達了柏林外圍,對柏林進行圍攻只是時間問題,而對面的美軍剛剛吃過阿登反擊戰的敗仗,需要時間進行整頓恢復;並且盟軍在三月初才攻入萊茵河地區。因此在進攻事態上,盟軍是遠遠不如蘇聯的,因此將這項任務交給蘇軍來完成是最為合適的。其實對美國來說,進軍柏林事實上並沒有多少價值。早在雅爾塔會議期間,各方就已經對戰後對德國的佔領問題達成了一致,即將德國分成四個佔領區,由英法美蘇四國共同佔領,因此是否搶先佔領柏林也就顯的不是那麼重要。相比於最先攻下柏林這個“榮譽”,美國更看重實際利益,向其他方向發動進攻所獲得的利益可要比柏林大的多;像是巴頓率軍南進就在蘇軍之前搶下了大半個奧地利,保證了奧地利的“中立性”,蒙哥馬利則北上搶先攻佔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堵死了蘇軍北上的通道(實際上就是避免紅色勢力隨著蘇軍的腳步在歐洲擴張)。相對於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德國,盟軍顯然更注重這些在協議範圍之外的“小便宜”。

並且,美國在當時還有求於蘇聯,希望蘇聯能夠參與到對日本的打擊當中,所以美國在進軍柏林這一事態上更加註重蘇聯方面的反應和要求;而蘇聯想要的無非就是“攻克柏林”這頂帽子。所以,與其付出巨大的傷亡和蘇軍爭奪“攻克柏林”這給帽子,倒不如拱手將其相讓,最終實現雙贏。不過尷尬的是,蘇聯在戰後並未及時響應美國要求對日作戰的請求,讓美國又吃了幾個月的苦仗;結果到了八月,第一枚原子彈都扔下去了,蘇軍才在遠東地區集結優勢兵力,南下向關東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頗有一股搶功和報復的手段。但有趣的是,儘管在會議中確認了柏林將交由蘇軍攻克,但巴頓卻仍舊請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同意讓他和佈雷德利率領第三集團軍及第一集團軍向柏林發動進攻。艾森豪威爾還算冷靜,很快便拒絕了巴頓的這一請求,畢竟兩個集團軍區區50萬人的兵力怎能攻克有著上百萬德國守軍的柏林呢?蘇軍為了攻下柏林動用了三個方面軍三百多萬人,光在柏林戰役中造成的傷亡就達到了將近30萬人之多,比他巴頓的一個集團軍兵力還多;倘若巴頓在天有靈(巴頓在蘇軍勝利前出車禍逝世了),聽到這樣的戰報,估計也會慶幸當時遵守了艾森豪威爾的命令。


二戰吐槽君


艾森豪威爾考慮到戰後的政治局勢,主動放棄攻打柏林。

1945年3月,在盟軍和蘇軍兩線夾攻下,納粹德國接近崩潰的邊緣。

此時,以艾森豪威爾為首的盟軍已經抵達柏林西邊的易北河畔;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已經抵達柏林東邊的奧得尼斯河一帶。柏林近在咫尺,誰先攻下柏林,在政治上意味著誰將主導戰後的歐洲局勢。

但艾森豪威爾主動放棄攻打柏林,並向斯大林表示,盟軍將不會進攻柏林。原因如下:

一,進攻柏林必然會對盟軍造成嚴重的損失,而且此時盟軍後勤供應不足。

二,戰後歐洲的東西方陣營劃分線將從易北河將德國一分為二,盟軍攻下的柏林也將還給蘇聯,因此得不償失。

在蘇軍的數十萬大軍的強攻下,“第三帝國”的末日即將來臨。


五味社


這個不存在什麼美英法故意將柏林留給蘇聯紅軍的說法,對於盟軍來說,不管是英法美還是蘇聯,對於攻佔柏林的興趣都非常的大,因為柏林是德國的首都,誰先攻佔這裡,誰就等於是在二戰結束後獲得更多的勝利果實和話語權,所以是不太可能會放棄搶先佔領柏林的。

但是最終蘇聯首先攻佔了柏林,這與柏林的地理位置以及美英法與蘇聯軍隊之間的實力差距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

柏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蘇聯的手能先美英法一步伸到這裡。

從二戰後期的軍事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德國首都柏林位於德國的東部地區,這裡距離二戰時期的蘇聯邊境要比距離法國邊境近的多。

蘇聯從1944年開始的大反攻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裡就突破了德軍在蘇聯戰場上的防線,並且蘇軍很快就挺近到了德國的本土。等到1945年1月的時候,蘇聯軍隊實際上已經挺近到了德國法蘭克福一線,距離首都柏林相當的近了。

而在這個時候的美英法三國聯軍,則剛剛越過法德邊境,並向德國領土縱深挺近。一邊是距離柏林數十公里的蘇軍,而另一邊則是數百公里以外的美英法三國聯軍,那麼在這個時候誰先打進柏林,不用想都可以知道。

當蘇軍在1945年4月20日向柏林市區開炮的時候,美英法三國聯軍還在一百多公里開外和德軍防禦部隊糾纏不休。等到兩邊軍隊會師時,蘇聯早已經將柏林全部拿下,並越過這裡打到了漢堡地區的易北河一帶了。

所以從地理位置上看,即使兩邊軍隊推進速度相通,蘇聯軍隊也會先美英法盟軍一步抵達柏林,而斯大林同志對於攻佔柏林當然是很感興趣,所以不等美英法聯軍到齊就先行佔領,也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二戰時期的美英法聯軍的實力很成問題,這也是聯軍在西方戰場推進緩慢的主要原因。

在二戰時期,美英法軍隊實力究竟有多強,實際上大家都很清楚,法國雖然是一個陸軍強國,但是從德軍39天就滅亡法國來看,法國陸軍的實力也就那樣,而英國是一個海軍強國意外,陸軍實力也是一般般,美軍就更不用提了,除了火力足夠強大,其他完全不行。

因此在二戰時期的歐洲西南部戰場,德軍實際上軍對素質上是對美英法聯軍佔據著優勢的,雖然到了1945年以後,美英法聯軍總體實力已經超過了德國,但是想要像蘇聯軍隊那樣能夠大範圍、快速度的殲滅德軍部隊,還是不太可能的。

事實上到了1944年以後,德軍的主力精銳已經全部被調到了東線,去抵禦蘇聯軍隊的進攻,而駐守在西線的主要都是二線部隊,有的部隊甚至還是童子軍。

但是就是這樣的軍事部署,美英法聯軍從1944年6月到1945年1月大約半年的時間裡,英法美三國聯軍僅僅只是光復了法國全境,而在這期間聯軍甚至還被德軍在阿登地區打了一個反擊,如果不是德軍補給跟不上,聯軍差點全線崩潰,由此可見聯軍的整體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了。

因此在1945年的時候,並不是說什麼美英法不想去攻佔柏林,而故意把這個“骨頭”丟給蘇聯,二戰是一場世界大戰,美英法三國在歷經數年之後,終於和蘇聯一起擊敗了德國軍隊。

而在這時候只要有一點機會,他們都不會把首先攻佔柏林這個機會交給蘇聯軍隊的,因為在這個時候佔領柏林不僅僅是一項光榮的任務,佔領之後也還有各種實際上的利益,因此除非美英法聯軍都是傻子,否則都不會主動讓出這個機會的。


落下m


這說法是錯的!當時並不是美英不想進攻德國柏林,美英蘇三國曾有約定說要一同進攻德國柏林,但是蘇聯貪功心切想要獨佔德國柏林不想讓美英參與,這才提前發動進攻。

諾曼底登陸以後德國敗局已定,美蘇都在爭奪二戰的勝利果實,目的是佔領儘可能多的地盤,防止這些地盤落入(美/蘇)對方手裡。雙方几乎將自己的戰爭潛力發揮到極點,差別是美英聯軍本身在陸軍方面兵力到戰鬥力都不足,在歐洲戰場只有大約230萬人左右;而同期的蘇聯陸軍有650萬人左右,這就使得蘇聯在歐洲的推進速度會比美英來得快,並不是說美英兩國故意消極避戰的。

蘇聯方面在柏林戰役犯下了一個大錯誤!當時的蘇聯最高統帥部給蘇軍前線部隊下了作戰任務就是儘可能快急行軍,儘快趕到柏林城下。這使得蘇聯在柏林城下集結了250萬部隊,但是基本上都不是成建制的,大部分只到達了百分之三十左右,部隊與部隊之間同屬性也很差,打仗配合不起來,這使得蘇軍的戰鬥力被嚴重削弱。結局就是蘇聯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30多萬蘇軍陣亡,陣亡人數比德國還多三倍;近百萬人受傷,是德軍的2.5倍。


優己


這個問題在頭條號以史為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保存實力

英法等歐洲盟國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歐洲作為兩次大戰的主戰場,國內有生力量大幅衰竭,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進行攻堅作戰。

二戰中,斯大林格勒等城市作戰,雙方動輒數百萬的傷亡,可以說殘酷的事實讓本來就缺乏實力的英法等國要仔細思量。

2、補給困難

法國在二戰初期就已經投降,戴高樂的流亡政府沒兵沒將;

英國經歷了倫敦轟炸,國內實力受損嚴重,兵員、武器裝備都不足;

而美國雖然實力強大,但從大西洋遠距離進行作戰,對後勤補充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不願意蘇聯太強勢

二戰之所以爆發,主要是英法綏靖政策。綏靖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法西斯和蘇維埃互毆,蘇社會主義蘇聯太過強大不符合歐美等國的意願。為了消耗蘇聯實力,進攻柏林這樣的攻堅戰自然樂意讓蘇聯人先試試。

4、蘇聯的報復心理

二戰中,德軍對蘇聯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經過戰略反攻後,蘇聯人上上下下都憋著一口氣準備報仇,明知道歐美等國意圖消耗實自身實力,但報仇雪恨的想法佔據了上風。


5、德軍的想法

德國人也是很清楚自己的命運,所以西線德軍流傳著一句話就是:“前面狠狠的擋住蘇聯人,直到美國人來踢我們的屁股。”

德軍都知道自己和蘇聯人之間是不死不休的私仇,投降也沒有好果子,乾脆死扛到底,等著美國人趕緊打過來好向美國人投降。

整體上二戰末期雙方的心理就是這樣。所以歐美蘇德都默契的將攻打柏林的重任讓給了蘇聯。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首先,將戰後德國分區佔領,這是美英法與蘇聯在《雅爾塔會議》上達成的一致意見。

執行四國分區佔領的分別是

蘇英美法,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一起夾攻,德國東部肯定是蘇聯紅軍的主攻方向和使命必達之任務,本身責無旁貸。德國首都柏林位於德國東部,就應該是屬於蘇聯紅軍的菜。

基調已經定下,後來的戰線發展基本按照這個規劃來就行了。

再說戰鬥意志。

美蘇英法中,美英沒有被德國登陸過,仇恨較小,犯不上讓本國子弟兵豁出命去搶地盤,跟德國人拼命,對他們來說,搶了也沒有什麼實際用處。

法國人很想長驅直入,報一下前仇,但現實比理想更骨感,有心殺賊無力迴天,自身實力不濟。

蘇聯人最渴望報復,斯大林甚至還夢想把希特勒抓回莫斯科紅場遊街示眾去,多佔地,也意味著多搶劫,蘇聯人迫切需要德國的工業設備和科學家,時不我待,越早越多越好。

所以,蘇聯紅軍為了復仇,他們的戰鬥意志最為堅定,往往不惜代價,以期達到精神物質文明雙豐收。

再說戰鬥進程。

別看盟軍口口聲聲分分鐘就能踏平柏林,其實言過其實,在1944年底德國人組織的阿登反擊戰,在西線戰場上給了盟軍很大難堪,居然被德軍反突擊一百多公里,但即便如此,在1945年4月,在與柏林距離方面,盟軍與蘇軍的推進速度基本是一致的。

蘇軍距離柏林60公里,盟軍的先頭部隊距離柏林則是100餘公里,雙方差距並不多,但盟軍方面只有一個集團軍,蘇聯紅軍至少有三個主力方面軍,真正有區別的是雙方的後續動作。

蘇聯紅軍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展開推進,不惜打亂編制,不惜人員傷亡,簡單說就是不惜任何代價。

盟軍卻在集結中糾結於研判攻克柏林的過程究竟會送掉多少人命,他們預判是至少10萬人。他們的預測並不過分,實際上,為了攻克柏林,蘇聯紅軍付出了30餘萬人的傷亡代價,比失敗一方的德軍還慘。

大勢已定的情況下,盟軍缺乏面對這種高昂代價的勇氣。這也是蘇軍最後能攻克柏林的最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