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語和英語中“媽媽”的發音很相似?

淨心V



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立的一套發音規則。但在這麼多人類語言當中,表達“媽媽”含義的詞卻驚人地都擁有相似的發音。事實上不僅英語和漢語的中表示“媽媽”含義的詞發音極其相近,其他語言表達“媽媽”含義的詞的讀音也十分接近。

例如德語的Mutter,法語的Mere或Maman,日語和荷蘭語的Mama,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的Madre,希臘語的Mámmé等等。隱藏在這一語言現象背後的其實是語言表達的最初意圖。

語言學家指出,新生兒在咿呀學語之時,便能自然地發出多個元音,又以元音a為主。這是因為世界上大多語言都有a這個元素,而且發a音時,口腔呈自然張開狀態,是嬰兒最容易發出的一個元音。加之嬰兒發音的特點通常是以疊音的形式出現。因此,語言中出現mama這個音節是符合嬰兒發音的特點。


事實上,嬰兒發出的“mama”這個音節起初是不具有任何意義的,這只是嬰兒開始發音時最容易發出的一個音。但是嬰兒本能地發現,每當他發出這個音時,媽媽都會走到搖籃邊看看自己,餵奶或換尿片,於是每次需要媽媽時都會發出“mama”的音節。後來人們逐漸用mama來表示母親的含義。就這樣,mama作為“媽媽”的意思便固定了下來。由此可見,各種語言當中“媽媽”一詞發音的相似性絕非偶然,它符合嬰兒早期發音的特點,符合語言規律,屬於語言的一種普遍現象。


在英語當中mama,mummy,mom都是一些比較口語化的表達,並且都屬於兒童用語。而“mother”是個比較書面和正式的用法,相當於漢語中的“母親”。英語中“mother”的詞源可以追溯到日耳曼語系(Germanic group)。北歐、中歐(德國、奧地利、盧森堡等)、西歐(英國、比利時、荷蘭),以及歐洲之外的英語國家和地區使用的語言都屬於日耳曼語系,這也解釋了為何日耳曼語系地區表達“媽媽”一詞的發音會如此接近,因為它們都源自於日耳曼語系的詞根ma,因此都包含[m]元素。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漢語中“媽媽”這個詞的歷史發展。現代漢語的 “母”和“媽媽”的讀音表面上完全沒聯繫。其實,這只是語音變化的結果。根據百科資料顯示,"媽"字一詞最早記載於《廣雅·釋親》:“媽,母也”。在古漢語中,“母”一開始是發ma音的,後來,“母”的發音中的a漸漸變成了u,讀作mu,但口語當中,人們還是將“母”讀為ma。於是為了區別“母”字的書面語發音mu和口語發音ma,人們創造了“媽”這個字來表示“母”字的口語發音。《康熙字典》中對此也有解釋:"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


總的來說,在人類的各種語言中,Mama的發音是用來稱呼母親的,因為這是人學會的第一個音節,這就是為何在如此多的人類語言當中,表示“媽媽”的詞具有相似發音的主要原因。


回答到這裡。如果覺得回答不錯,可以點贊關注一波喔~


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英語乾貨鋪”。瞭解更多新奇有趣的英語乾貨知識,每天都會跟你分享關於口語、四六級、考研等英語乾貨,讓學習英語更加輕鬆。


粉筆英語


中文“媽媽”和英文“媽媽””的發音一樣

的確是這樣的,兒子去的美國寄宿家庭,聽他們的孩子喊媽媽也是“媽媽”,不是mother、mom、mami等。德國朋友帶孩子回國時,聽到孩子也是喊“媽媽”。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覺得應該是來自於人類的本能。不管哪個國家的孩子都要母乳,母乳時,嘴巴做的最多的動作就是mamm。

當嬰兒三四個月時,沒人教他說話,但是他餓極了,就會本能的發出mamm的聲音,表示要吃飯。

不同的人聽到這個聲音感覺是不同的,我感覺就是manman的聲音,接近媽媽。以前見過很多孩子,很大了叫媽媽還是man。

聲音最初就是根據最原始的發聲演化而來的,因為母乳的原因,各個國家叫媽媽的發音就是一致的。

為什麼媽媽的標準稱呼又有多種

雖然人的本能稱呼是一致的,但是等孩子學說話的時候,大人又按照自己沿襲的叫法教了孩子另一個稱乎,如母親、娘、媽咪、阿媽等。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您是怎麼想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也是經驗豐富的育兒問答達人,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凝媽悟語


中文“媽媽”和英文“媽媽”的發音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你要度一個視頻,『母親節感人短片:各國語言千差萬別,但“媽媽”一詞各國發音驚人相似』。你就會發現,不僅僅是英語,世界上有5000多種語言,只有媽媽這個詞發音是出奇相似。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要從人類語言的形成來說。最早,媽媽這個詞一定是嬰兒和媽媽之間產生的。

嬰兒出生的日子接觸最多的那個人,是撫養他的媽媽,而對於小嬰兒而言,學習發音,學習說話時,最容易發的音就是“媽媽”。——我兒子出生時,哭的聲音都是“mua~,mua~”

就這樣,時間久了,也就約定固定成了“媽媽”的稱呼了吧。



我是愛兒童心理和繪本的二寶媽,曾經的英語老師,現在的育兒達人,歡迎和我一起共同探討科學育兒。

晨光微曉


當幼兒(大人也一樣)在全身肌肉鬆弛的時候,舌頭舒展,嘴唇自然閉合,這時,只要想出聲,發出的聲音一定是“ma”,重複發聲,當然就是mama了。只不過用不同的文字來表示罷了。
其實“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自然的結果。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各國語言之間的差異甚遠,但例外的是對“媽媽”發音是極其的一致,這主要是由嬰兒發音的特點和對溫飽基本本能需要的一致性造成的。

目前,人類6000多種口語中中有許多發音相近,意義類似的名詞,特別是像“媽媽”“爸爸”這樣這類指代親屬的詞。一些語言學家推測,這些詞彙從古人類語言開始形成以來傳承至今,至少已經被說了5萬年。但是由於這些專家沒有確定上述詞彙在關係疏遠的語系中出現頻率,所以無法證實以上論斷。
然而,當嬰兒兩隻眼睛的視線逐漸形成了焦點能看清東西,並且視線的接觸範圍也開始逐漸擴大時,就開始了對環境認識的過程,首先第一個就是感知溫飽的來源-媽媽。其實各國語言對於媽媽的發音及其相似主要是因為嬰兒發音的特點和對溫飽基本本能需要一致性造成的,此時媽媽的含義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媽媽”,而只是乳汁和溫暖的象徵,當隨著嬰兒對環境的識別能力加強,這些基本的本能需要逐漸和特定的環境、對象結合在一起;隨著發音器官的發育,嬰兒有一天一張嘴,無意間發出了“ma”音,一般最先聽到這個聲音的總是擔任哺乳任務的母親,於是母親就會主觀的認為這是孩子在叫自己,於是就會做出驚喜的反應。而這個發音“ma”就會固化了嬰兒對環境的認識,也出現了安全的需要,就會用“mama”來表示自己的任何情感。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各國語言差異那麼大,卻在媽媽這個發音上極其相似的原因吧。


祉凝英語小站


其實不僅僅是在中文和英文裡面媽媽的發音是相似的,世界上各大語系各門語言發音差異甚大,但令人震驚的是 “ 媽媽 ” 發音竟是驚人的一致,世界上有70多種語言中“媽媽”發音是相近的,只是發音略有差異。中文有“媽媽”、韓語中發作類似“歐媽”、英語類似“媽母”、法語中的媽媽則近似“媽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嬰兒在剛出生時,由於不會講話,很多音根本就不會發。全世界的嬰兒生理及結構基本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能發出一些簡單的音。媽媽一詞,由兩個音組成,m和a。第一個音,m是一個雙唇爆破音,只要能呼吸,這個音就能發出來。雙唇本來是緊閉的,氣流從肺裡出來之後,到達口腔,由於雙唇是緊閉的,那麼氣流只能從鼻腔出來,對於發出了一個鼻音m,而我們呼吸一般都是用鼻子呼吸,你只要可以用鼻子呼氣,就能發出這個音。所以嬰兒們發這個也是非常簡單的!另外a這個音,只要孩子一張嘴,就能發出這個音,所以這個音在世界各大語系中是非常普遍的。再有,孩子們哭的時候一般是,張大嘴巴發聲,很容易就把這個元音a給發出來了。而嬰兒在哭之前一般是閉著嘴,安安靜靜的,也就是說,一開始是緊閉嘴唇的,這就具備了發鼻音m的條件,然後一張嘴發出元音a,這個ma的音就出來了。這是從生理方面,發音的原理來解釋這個問題。



我們再來從心理方面來解釋下這個問題。嬰兒沒發現每次發出ma這個音的時候,媽媽總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比如說,他要吃奶啦,要尿尿啦,有人就來滿足他的需求了。長此以往,嬰兒們就會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就是一旦有需求,只要發出ma ma的聲音,就會有人能滿足他的需求,久而久之,他也就學會了叫媽媽,起初, “ 媽媽 ” 的含義並非真正意義上的 “ 母親 ” ,只是乳汁和溫暖的象徵。時間長了他就把媽媽這兩個字,和能夠滿足他的需求的這個人,也就是母親掛上鉤了,這就產生了媽媽。



其實,在各門語言當中,除了媽媽一詞的發音相似度最大,爸爸的發音也非常相近。爸爸和媽媽這兩個的發音差異就差在第一個音上,他倆都是雙唇音,一個是b,另一個是m。前者為雙唇爆破音,爆破音只要會呼吸就能發出來,氣流從肺裡到達口腔,這時雙唇是緊閉的,雙唇只要一打開,氣流便會衝出口腔,形成爆破音,這就發出了雙唇爆破音b。而後者則是雙唇鼻音,這兩個音只是,發音方式和發音部位不同而已,卻都屬於雙唇音,比較容易發。所以爸爸媽媽,這兩個詞,在世界各門語言當中,發音是驚人的相似。


外世網


我是開開爸爸。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漢語中的“媽媽”。我們知道,最早出現的與“媽”意思相同的是“母”。“媽”是“母”的音轉。可以這麼說,雙音節的“媽媽”是作為“母親”的通俗稱呼而出現在現代口語中的。

再來說,英語中的“媽媽”,即mum或mummy,是“mother”的口語。

漢語和英語中“媽媽”,兩者的發音方式都是嘴唇閉合,即“m”音。

對於孩子,尤其嬰兒來講,發“ma”“pa”“ba”比較容易。而且,孩子是大多時間跟母親在一起的,關係比較親暱,從某種程度上會受到薰染或教育“媽媽”一詞的發音。



開開漢學堂


不僅中文和英文的“媽媽”發音差不多,全世界的語言發“媽媽”的音都差不多。

mama的發音其實就是寶寶吸奶的聲音,大家腦補下那個畫面。其實媽媽對於小寶寶來說就是一堆吃的,好多語言中“媽媽”這個詞也有乳房的意思。寶寶看見吃的就發出這個聲音,而這堆吃的就是媽媽。所以他看見媽媽就喊“媽媽”。當然寶寶發這個音也是因為它簡單,ma唇音➕元音。


不學英語


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生後都會哭泣,具體什麼原因暫且不論,也不討論怪力亂神的軼事,這裡,我們只關注嬰兒哭泣時候的發音:“啊”,a這個音只要張口吐氣就可以發出。

然後你會發現,幼兒最先學會的詞語,是媽媽(mama),爸爸(baba),他們都含有a,這是家長強化教育的結果麼?平時也會教孩子哥哥姑姑奶奶姥姥,為什麼奶奶(nainai)姥姥(laolao)最後才能說的標準。難易有別。

嬰兒會說爸爸媽媽,是天賦,是本能

前一陣母親節的一個視頻就可以看到,全世界好多民族媽媽的發音近似甚至一樣,其實爸爸也差不多,英語中,papa就是爸爸的意思,你非要抬槓說father,那我還說muther呢。

是自然選擇,讓人類達成共識,嬰兒學會的第一個詞彙是mama或者baba 。因為這是最容易掌握的詞彙。


錢淮28


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都有同一個祖先媽媽,這個媽媽被稱為線粒體夏娃,我們人類有共同的線粒體,這個線粒體只能從母親那裡獲得。

祖先媽媽就好像傳說中的女媧,女媧當時讓所有孩子們喊她媽媽,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傳下來了。


愛米歡


翻譯過來了,以前我們稱媽媽為母親或者娘!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