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初到底是善還是惡?對此你怎麼看?

荊楚傳媒


我認為人性本惡,也有人說人性本善,洋洋灑灑寫那麼多,我這裡沒有什麼大道理,我是從一件日常生活中發現人性本惡的。我的小閨女八個月了現在我抱著她不高興了她會拍我,抓我,吃東西從來不會和我分享,我一張嘴她的表現是護食和很緊張,我說這就是狼羔子。我媽說我小時也這樣,為了護食會把她奶頭咬破,我想這就是人性。

現在雖然我不是大孝子,但是我也知道,我的母親是我生命中最值得愛的人。所以我的感悟是後天得來的。並不是先天性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大概是說三四歲時的小孩子。這麼大的小孩人性相對來說比較單純。所以才有了這句話吧。但是如果說人的本性的話,我覺得還得從完全不懂事的時候看。那時的人,他會顯示出自己的本性。在接受倫理和道德的影響之後。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善良的。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鑫


我個人還是認為《厚黑學》裡面講的很對,人性本是無善無惡,也即是可以為善,可以為惡。《厚黑學》中不認同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

孟子言性善是由兩個故事而來的,分別是“孩提之音,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孟子的意思是我們任喊一個當母親的,把他親生孩子抱出來,當眾試驗,母親抱著他吃飯,他就伸手來拖母親之碗,如不提防,就會落地打爛。又母親手中拿一糕餅,他見了,就伸手來拖,如不給他,放在自己口中,他立刻會伸手從母親口中取出,放在他的口中。小孩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哥哥走近前,他就用手推他打他。五洲萬國的小孩,無一不如此。

孟子所說愛親敬兄,都是從

為我之心流露出來的。

如甲圖: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人,第五圈是本省人,第六圈是本國人,第七圈是外國人。

由此圖可得規律:“距我越近,愛情越篤,愛情與距離成反比例。”

所以說人之天性,以我為本位。

如乙圖: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友,第三圈是他人,第四圈是犬,第五圈是花,第六圈是石

由此圖可得規律:“距我越遠,愛情越減,愛情與距離成反比例。”

孟子站在甲圖裡面,向外看去,見得凡人的天性,都是孩提愛親,稍長愛兄,再進則愛鄰人,愛本省人,愛本國人,層層放大,至愛人類愛物類為止,因斷定人之性善。孟子喜言詩,詩是宣導人的意志的,凡人只要習於詩,自然把這種善性揮出來,這即是孟子立說之本旨。

荀子站在乙圖外面,向內看去,見得凡人的天性,都是看見花就忘了石,看見犬就忘了花,看見人就忘了犬,看見朋友,就忘了他人,層層縮小,至好友都忘去就剩自己,因斷定人之性惡。

荀子喜言禮,禮是範圍人的行為的,凡人只要習於禮,這種惡性自然不會現出來。這就是荀子立說之本旨。

甲乙二圖,本是一樣,自孟子荀子眼中看來,就成了性善性惡,極端相反的兩種。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意即曰:導之以善則善,誘之以惡則惡。

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合而為一,就合乎宇宙真理了。二說相合,即是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之說。

《厚黑學》中也表達過一個觀點“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人的心理,不外相推相引兩種作用,自己覺得有利的事,就引之使近,自己覺得有害的事,就推之使遠。

這個原理與告子所說:“性猶湍水也。”是一致的,水之變化,即是力之變化,人性本無善惡,是人為的影響所帶來的結果,同一件事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也是無法分清善惡的。

例如你的朋友和人打架,我總是希望你的朋友打贏?你說這是善是惡?

問孟子定會說道:這是性善之表現。友人與他人打架,與你毫無關係,而你之願其打勝者,此乃愛友之心,不知不覺,從天性中自然流出,古聖賢明胞物與,無非基於一念之愛而已。

問荀子定會說道:這是性惡之表現。你的朋友是人,他人也是人,你不救他人而救友人,此乃自私之心,不知不覺,從天性中自然流出。

我們所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結果也不同。

所以人性本無善無惡,引人向善便為善,引人向惡便為惡。

如果大家還想看關於人性的問題,還請大家查閱我的頭條文章——《厚黑學》系列,帶你瞭解人性的秘密,學習處世的秘訣。

關注小書生,帶忙碌的你每天閱讀一點點~


偉大航路小書生


我還是認同荀子在《荀子·性惡》中開宗明義地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天性有欲,心為之制節

記得國外有個女人,做過一個人性實驗,她將自己麻醉在床上,宣稱任何外人對自己產生的行為不用負任何責任,整個過程被攝像頭拍了下來。

女人醒來後觀看全程,毛骨悚然,有人對她吐口水、潑髒物、拽頭髮,扒衣服,還有人拿槍要殺她,幸得為人阻止。

然而這些人只不過是一些陌生人,與試驗者毫無瓜葛,卻在沒有道德約束的前提下,人性本惡暴露無遺。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經開篇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初”到底持續了多久?

個人理解就是2-3年,如果你跟我說2歲以前的嬰兒是“惡”的,我絕壁不信。

他們甚至連“惡”是什麼都不知道

2歲的小孩,就像寵物貓狗一樣,說小狗會看你不順眼故意咬你?顯然是不成立。

寵物貓狗的智商就相當於人類2-3歲,而大猩猩聰明點的能達到6歲,所以說有的大猩猩會作出一些五六歲小孩做的“小壞事”:扔便便到旁觀者身上

這就是“惡”的最初體現,人類隨著成長,智商發育,見的多了,經歷的多了,其“性本惡”便體現的淋漓盡致,趨利避害的本能讓他們“無師自通學會了欺騙”,自私、懶惰、暴力等等,便逐一實現,萬幸的是人類文明畢竟是“文明”。

“善的本質”是道德約束,觀念俞強俞善,觀念俞弱俞惡。於是有了法制的出現,

就是用來約束“道德觀念弱的惡”。可惜的是,法制也是由人來實施的,有“文明參與”就有“善惡之分”,於是惡人也不一定有惡果。

如果沒有了這些約束,因為有文明有智慧,人類可以做出比野生動物大自然更加兇殘的事,這一點,我絕不懷疑。

個人理解“惡”和“智慧程度”有必然聯繫,因此,人類作為高等級的智慧生物,人性本惡

。動物無善惡之分,其智慧程度決定了它們只有“本我狀態”,沒有“刻意的惡”。


小屏窺人生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人性善惡的標準是什麼?

今天我們終於給它定性了:人性本善,沒人性本惡;人不一定都有人性;交換、票決決定人性,是人心變善的制度沒計的唯一路徑,否則萬惡滔天。 古往今來,中國和世界,一些人說人性本善,一些人說人性本惡,誰也說服不了誰,說不清楚好睏惑!成了世界性難題,使世人“從善如登,從惡如奔”。萬惡之源頭就在這一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搞不清楚的問題上,使制度設計處於兩難境地。搞清楚這一問題,使世人變善有了統一的認識、方法路經,是中國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做出的一個具體貢獻,具有重大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搞不清楚,主要問題出在人、性、善、惡沒有可操作的鑑定標準。那麼,人性善惡的標準是什麼 ? 按照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的原理可知:

人的標準是:自己的主導意見,與對方的不同意見求同存異,求出共識候選意見為“人”。

否則,以自己的主導意見壓制對方的不同意見的類似人為“獸”。自己提不出主導意見,也不會不敢提不同意見,逆來順受,任人壓制、宰割的類似人為“禽”。

以自己的主導意見,與對方的不同意見求同存異,求出共識意候選見為“人”還不能說是有人性,必須把自己與對求同存異,求出的共識候選意見的“人”為意見定“性”:付交換、票決,一錘定音,不能變更、再提不同意見(性)。 這樣的“人性”本善,反之為沒人性,本惡。所以,家庭、集體與國家必須以此設計制度,從人性出發,就能使人人棄惡從善。否則,勸善無力,萬惡滔天。

人、人性、善、惡的標準已經清楚。只要我們按人性這些標準辦事,世界將變成真善美好的人間。(詳細論據、漢字造字規則,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的“說明”。)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這個可以肯定的回答,人性本是善良的。

初生的嬰兒猶如白紙,一塵不梁,沒有心機,更不會有坑害和防犯人的心。

這張白紙隨著環境,教育,經歷的推移會逐漸產生些變化。

有人貪婪成性,有人利慾薰心,有人強取豪奪……

有人仗義疏財,有人宅心仁厚,有人腳踏實地……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上一百行行色色。不要因一時之利忘掉做人的本性,不要把別人的憨厚當成傻,人活一世不過百年,是非功過自有人評說。

人家怎樣是人家的事,做好自己,懂得感恩,有因必有果,不爭一時長短。真誠,真心對家人,對朋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用心走出無愧人生。





豫魏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竊以為”人之初始,性無善惡”,可能有人會質疑,你算老幾,膽敢挑戰權威?

君不見,自打孟子、荀子兩位中國古代先賢提出正好相反的兩種觀點以後,“性本善”與“性本惡”論的贊同者們就互不買帳,嘴仗打了幾千年,誰也說服不了誰。故此,難道就不允許出現第三種觀點?呵呵。

我們來看一看剛出生的嬰兒吧,你能看出他(她)是善還是惡嗎?餓了要吃,飽了就睡。不然,就哭。除了吃,就是睡。1歲以後,吃、喝、玩、睡,就是幼兒生活的主旋律。我實在看不出他(她)有什麼善什麼惡來。可以說,嬰幼兒這種“本無善惡”的狀態一直持續到3歲。

自3歲開始,善惡就開始初露端倪了,比如有些孩子不讓別的孩子吃自己的食物、玩自己的玩具,不許父母抱別家的孩子,甚至開始知道打人了,這些都是惡或小惡的表現;而有些孩子剛相反,是善的表現。從7歲開始,善惡就已經顯露苗頭了,諸種表現,這裡不敘。

所以,民間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之說。打一個比方,就像一張白紙,白紙上畫什麼畫,是後天畫成的。人之初始,本無善惡,善惡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後天形成的。準確地說,一個人的善與惡,是這個人後天的主觀見之於客觀雙向作用的結果。



清風朗月zgh


大家好,我是寫的了文章,獲得過大獎,走遍五湖四海,閱盡萬卷書海的小朱是也。

“人之初,性本善。”現在三歲小孩都知道,但是荀子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其實我個人認為《紅樓夢》中提到的觀點很有趣,書中認為人都是秉正邪兩賦之氣而來,就像最近有部電影的名字一樣,叫邪不壓正,我相信人的正氣還是多一點的,但是人身體裡面的邪氣如果不加以引導,就會發生許多危害社會的事情。

有個故事蠻有趣的,有兩個小孩,一個小時候品學兼優,是大家眼裡的暖男,另一個小時候不學無術,抽菸酗酒,喜歡打架,問他們長大後會怎樣?答案卻令人出乎意料,那個品學兼優的暖男成了臭名昭著的希特勒,而那個不學無術的小流氓成了英雄首相丘吉爾,到底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我想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我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會對這個世界有一些抱怨,畢竟大家是人不是神,如果這些抱怨長期得不到排解的話,就一定會越積越深,到時後連自己都無法控制,做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來,這個世界並不完美,但是我們還可以拯救自己,所以並沒有所謂的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有的只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就像五祖慧能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人的成長環境對人的世界觀是有影響的,要不當年孟母也不會選擇三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很重要,不要讓孩子生長在一個成天辱罵毆打的世界裡,那隻能證明父親的無知,即使沒有良好的物質條件,也請讓他活在快樂之中。如果自己的心理扭曲,就去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運動,讀書,登高望遠,如果有條件就去餵馬劈柴周遊世界,當你的眼界變開闊了,也就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了,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不要去凝視深淵,因為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所以如果帶著惡意去看待世界,這個世界也會對你抱有惡意,除工作之外,找些能讓自己快樂起來的事情吧,或者努力朝著小目標前進,你會發現,其實生活沒你想象的那麼遭,相信明天會更好。

喜歡文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歡迎各位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


奇譚說今古


孔子的“原始儒家”蘊含著豐富的發展可能,到戰國晚期時,儒家出現了對峙的孟子學派和荀子學派。

同為儒家大師的孟子和荀子之所以“掐起來”,其焦點便在於人性的“善惡之辯”。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而作為晚輩的荀子在繼承了孟子思想的基礎上,在人性的問題上卻提出了“人性本惡”的觀點。

孟子將人區別於動物的屬性看成人性的合理之處,並認為其具有善的根性,也就是說,孟子認為道德是一種先驗的東西,是人性固有的,並非經由外力灌輸。只要對人性原有的“四端”(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小心培養,就可以通向仁、義、禮、智四種“常德”,推向極致之後,甚至“人皆可以為堯舜”。

相反,荀子卻在《荀子·性惡》中開宗明義地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他認為人生好利多欲,內中根本不存在禮儀道德,一切符合善的行為都是後天理性思考之下的選擇,所謂“天性有欲,心為之制節”。人之所以收起了自己的本性,完全是因為道德規範以及法制的約束;之所以做一些符合道德的行為,也只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先秦學說諸說並作,各執一端,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想提出一種救治時弊的主張。孟子與荀子人性論的不同,其實與兩人的政治主張密切相關。孟子的“性善說”是為其“仁政”的政治主張尋找人性基礎;而荀子的“性惡說”則是因為看到戰國末期秩序混亂、人慾橫流。因此力斥孟子的“性善說”,希望強化秩序的作用。兩人不約而同從“人性”而非神性尋找價值的支撐,則共同體現了一種人本主義思想。只是孟子從一種唯心主義出發,是一種理想主義;而荀子則出於一種唯物主義,提出的是一種更具操作性的現實主義主張。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答案。於筆者而言,人性是極其複雜的,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一面,不能用“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簡單概括。


蕾蕾情感


僅代表個人觀點。

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其實都是站在成人的是非觀念的角度去審視“人之初”的。如果能拋開這種成人的是非觀,就不難發現,“人之初”,本是“無善無惡”的。

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在他們的眼裡,黃金與塑料並沒有價值上的差別;獻出和爭奪並沒有目的上的衡量;微笑與吵鬧並沒有有意的控制……所有的一切都是“率性而為”,都是“無心之舉”。既然無心,又何來善惡。

所以這方面,道家看的很清楚,老子的主張之一,就是希望人們能達到這種“無心”的境界,即所謂的“復歸於嬰兒”。

所以與其去糾結人性之初的善惡,還不如去認真探討環境與教育對人的影響。更何況“性善論”與“性惡論”本身的目的也是基於此。


教育有話說


我給一個你們可以自行驗證的方法吧。

首先,人性,是在社會中的說法,倘若在自然中,那叫做獸性。

社會中的人性善,是指,人身處於人群當中,大家有普世的價值觀,正義、公平、公正、幫助弱小等等。

性惡吶,不過是說一些破壞正義、公平之類的。

怎麼說吶,人之所以能夠表現出性善、性惡,是因為他/她是在一個人的大環境下。

善惡是沒有標準的,只有一個底線,社會的法律,而社會的法律又是在變動當中的,是因為有些人挑戰了道德底線,最後道德底線變成了法律法規。

所以說,善惡是變的,是在規則下的產物,破壞規則,惡;遵守規則,善。當然,這也是普通的看法,不與之深刻討論。

驗證善惡的辦法是,合作。

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看看他們與他人合作是採取什麼樣的方法。

善,正規的途徑;惡,呵呵。

算了,不多說了,沒有善惡。

人與人,只有合作,為了大家更好的合作,才有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