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走紅 互聯網保險再引熱議

八成用戶是8090,最多一人買了15張保單

孟女士最近在琢磨給孩子買份保險,每天空閒之時就開始刷屏保險產品。“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已經給我買了份重疾險,現在看來保額太低了,所以我想給孩子好好選一下。”

像孟女士這樣的“保二代”,父母為其買過保險並享受過保險保障和理賠的新一代年輕人,正成為保險購買主力。根據騰訊旗下保險平臺微保發布的大數據顯示,80、90後尤其是“保二代”群體正在成為保險市場的主力軍,相較父輩,年輕人更偏好互聯網保險。“相互保”的走紅,也讓互聯網保險再度引發熱議。

買保險會上癮

有人最多買了15張保單

上述報告顯示,“保二代”裡有33.8%購買過保險,未來一年購買保險的意願也高達41.7%,均遠遠高於我國平均保險購買水平。相比父輩一般通過傳統保險公司或保險經紀人瞭解併購買保險,年輕人偏愛互聯網保險平臺。互聯網的普及,讓年輕用戶更便捷地接觸保險,並願意為之買單。

24歲以下的互聯網用戶中,有近四成的人購買了人生的第一張保單。其中,80%的用戶是80後、90後,最小投保者僅18歲。買保險也會上癮,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事實上,這並非奇談怪論,上述報告中,48%的用戶在購買保險後重復回訪,平均每人擁有3.5張保單,最多一人購買了15張保單。

“相互保”成熱點

並非越多人買越便宜

相較傳統的保險,互聯網保險優勢頗多,簡單、方便、有趣的保險產品層出不窮,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近期最熱的莫過於主打幫助他人、守護自己的“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成立40天就有2000萬人加入。

這款產品有兩個很關鍵的數字:0元加入、每個賠付案例人均扣款不會超過0.1元。信美相互總精算師曾介紹,按照他們的計算,預計一個人每個月會被分攤6.6塊。

有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在‘一人生病、眾人相助’的宣傳之下,不少人會產生定式思維,即越多的人加入‘相互保’,單人分攤的費用就會越低,卻忽略了保險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重疾發生率。”她提醒, 一般來說,只要客戶數超過100萬以上,就可以用大數據法則來計算重疾發生率。也就是說,2000萬人加入了相互保,人均分攤的費用並不會1000萬人要少一半。在大數據法則下,人多了賠案也會相應增多。保險不是拼單,越多人買就越便宜。

本報記者 林海燕 王燕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