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和葛洲壩

長江與黃河,是孕育了中華燦爛文明的兩條河,分別是而無論是流量還是領域面積,長江都是遠超過黃河的,長江中下游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地,養活無以計數的華夏兒女;長江流域的經濟更是佔據了中國的很大一部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但是所有河流有個共同點就是有可能氾濫成災,造成重大的經濟和生命損失,為了使長江真正的為中國的發展服務,相繼修建了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當初計劃直接建三峽大壩,因為當時無論國力或技術都不足,最終把此方案推後。葛洲壩在下游,地理環境的不同,需要的技術和所需的資源相對少,所以先建造了葛洲壩,然後因為葛洲壩的成功積累了的經驗,使得三峽大壩建造更加順利。葛洲壩更近似於探路者,然後後來者才能獲得更加巨大的成功。

三峽和葛洲壩

三峽和葛洲壩

三峽和葛洲壩

​為了彌補三峽建高壩損失的水頭勢能,也需要在下游建一個低壩,同時也是為後來的三峽建設儲備經驗。三峽大壩靠重力發電,位於中國地理階梯交界處,水能豐富;葛洲壩主要是靠流量發電,因為他是低壩。兩者相結合,充分利用了水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