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在古代還有哪個朝代有明朝的氣節呢?你怎麼看?

菩薩我想對你說


客觀來說,明王朝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後世敬仰的地方。但是,這句“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有些言過其實了。



首先,“不和親、不納貢”這的確是明王朝很值得稱道的地方。漢唐再輝煌,也曾需要靠和親之舉;兩宋再富裕,卻要給予遼夏金歲幣。

唯獨大明,自立國時起便得以傲視天下。即便遭逢土木堡之敗,在國都被圍,天子被綁之境,也有熱血君臣挺身赴難,抗擊侵略,不輕言放棄。



但是,“不割地、不賠款”這就虛了!明朝雖承認不割地,卻再不斷失地。到明朝末年基本上就龜縮到長城以內,僅控制漢地十八省而已。君臣上下嘴皮上老是天朝上國自居,嚷嚷著要收復失地,但行動上卻很老實。

甚至八旗多次殺抵北京城下,滿朝文武、各地官軍多半目視敵軍燒殺搶掠。而過後又在朝上大放厥詞,搓手頓足,或者舉杯相慶。



這樣的醜態,於清末又有什麼區別?

至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更不值得稱道。這句話背後所折射的,其實不過是明朝的衰敗而已。

何為“國門”,國門就是往前一步就能跨出國界的地方。泱泱大國都城竟然淪為“國門”,這是值得自豪還是可悲?大家都不掂量掂量一下嗎?



想想西方的拜占庭,他們的都城就長期淪為“國門”。如果天子守國門能吹捧,那人家拜占庭的皇帝們能被捧上天來!

當然,最後的“君王死社稷”倒是值得我們敬仰。畢竟單憑崇禎這股勇氣和骨氣,就對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


這些歷史要讀


這個問題...可以說,沒有了,不是基本沒有,而是一定沒有!

畢竟你拿刀指著我,我只能違心地說你帥!要不然我能怎麼辦?

說到明朝的“不割地,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經多次分析過這個問題的本質。

所謂“不割地”是因為主動放棄;所謂“不和親是因為人家圖錢不圖公主;所謂“不稱臣”是因為對方不是統一政權,不在乎可有可無的名號;所謂“不納貢”是因為對方直接過來搶;至於“天子守國門”,在朱棣遷都北京前,明朝在長城以北還有開平衛等衛所,北京不是國門,而是大後方,到明宣宗時期退守長城才讓北京成了“國門”;所謂“君王死社稷”是因為士大夫的清高阻撓了崇禎的求生欲,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崇禎自縊前總不是心甘情願的!

從宋朝以後,“和親”、“稱臣”等都已經過時了,還拿來吹噓,就好像說現在的年輕人對當年價值不菲的大哥大不感冒一樣,誰要是捧著這個老古董招搖過市才是真的腦子有病;

如果說新瓶裝舊酒也就罷了,關鍵還有人將缺點也美化成優點,明明是跑不掉,非說成是統治者勇氣附身。如果明仁宗能多活幾個月,大明的都城也就返回南京了。如果不是那幫自命清高的東林黨阻攔,崇禎也就跑到南京去了,你讓崇禎死在北京,問過崇禎的意見了嗎?

在這裡,靜夜史想到一個非常著名的廣告詞,那是一個以五穀之一命名的手機,廣告詞也很經典:“為發燒而生”!明明是前期沒有克服CPU發熱的問題,如果潛心改進,消費者並不會加罪,但他們偏偏還恬不知恥地把問題說成優點,當消費者都是腦殘嗎?

更有意思的是,這句著名的駢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居然是很多人口誅筆伐的“清粉”閻崇年說出來的。這就奇了怪了,明明是巴不得這個傢伙立馬去世,卻拿著人家的話當名言。開著日本車抵制日貨,靜夜史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就分析過:作為我國曆史上一個普通的封建王朝,明朝並沒有太多特別的地方,單單是因為它的後面是清朝,前面是元朝,就將明朝抬到高山仰止的位置,最後摔下來,尷尬的還是自己。

關於那句著名的“不割地,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靜夜史只能說,明朝的氣節絕對是有的,這不可否認,但是這並不值得後人大吹特吹。畢竟:

  • 和親不總是屈辱

和親作為我國漢朝到唐朝的外交手段,並不總是很屈辱。雖然漢朝在前期多次和匈奴和親,但目的是為了漢武帝之後的揚眉吐氣;到了唐朝,和親開始變得平等,唐朝和吐蕃以及回鶻的和親,加強了兩個政權的聯繫,對於唐朝而言,屈辱的成分少了很多。而到了清朝和蒙古的和親,則直接是相互聯姻的形式。

概括起來,作為中原王朝和邊疆的外交手段,和親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二者的聯繫,為中原王朝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 割地不總是無能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勝者為王,失敗者則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比如土地,所以割地,這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過程。而失敗者則可以利用割地遲滯敵人進攻,臥薪嚐膽,等到實力恢復可以再次擊敗對手將土地奪回來。

單純地以一兩次的失敗作為無能的體現,並不全面。

  • 稱臣納貢不總是卑賤

在實力不濟時,稱臣納貢不僅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比如唐朝前期對突厥稱臣,目的不是為了讓突厥當爸爸,而是為了當他們的爸爸。果然,經過十多年的韜光養晦,唐朝一舉消滅東突厥,徹底洗刷了納貢時的屈辱。

隱忍是為後發,只要有成功的結果,所有人不會注意曾經的屈辱。

當然,對於南宋對金的稱臣納貢,就是真正的屈辱了。


  • 天子守國門是必然也是無奈

在古典王超說時期,帝國沒有明確的邊界線,烽燧所至,即為帝國邊疆。這導致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隨著國力衰退,先期開拓的大片疆域被主動放棄。於是疆域越來越小,都城距離邊界的距離越來越近。

明朝在朱棣1421年遷都時,長城以北尚有開平衛,也就是說蒙古距離長城還有上百里的距離,北京根本就不是“國門”,只是在1430年明宣宗內遷開平衛之後,長城以北全線失守,北京才成為真正的國門。

天子守國門,古來有之,秦漢隋唐定都的關中地區,和西部的吐蕃等距離太近,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真正的國門,歷史上的南北對峙時期,南方政權多以長江邊上的南京作為都城,這也是該政權的“國門”。

等王朝衰敗,最後只剩下都城周邊地區,無論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還是內部的農民起義者打過來,統治者據守的都城都是真正的“國門”。

當領土喪失殆盡,國門也是最後的據點,不想社稷覆滅,成為亡國之君,就只能“天子守國門”。

  • 君王死社稷有被動也有決絕

在敵人打到家門口時,作為統治者應該怎麼辦?是苟且偷生還是抵抗到底?這是個複雜的問題。

1644年的崇禎,面對無力迴天的局面,並非沒有想過出逃南京,但是被正義的東林黨人阻攔,最終失去了所有逃生的機會。

然後,先前義憤填膺的大多數東林黨人都望風歸附李自成,只剩下孤零零的崇禎。

就好像蘇聯解體後,西方社會接納了蘇聯的小弟,卻不肯接受俄羅斯一樣。作為帝國的統治者,如果崇禎落入敵手,多半會受到侮辱。這還不算太嚴重,關鍵是如果反對者利用崇禎的聲望,做出和明英宗撞門一樣的舉動,那麼不只是崇禎,整個大明的臉面都要被丟盡。

人要臉,樹要皮。

紛紛擾擾的亂世,苟且偷生並不能延長多久的壽命,卻能完全顛覆一個人的形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君王死社稷成為保留最後的尊嚴的方式,儘管他不一定出於自願。

而且但凡王朝傾覆,末代君主失去性命的,基本都算是君王死社稷。


作為被強行賦予了各種氣節的王朝,明朝君臣何嘗不知外交要有彈性,治國要有張弛,但是最終他們還是被所謂的氣節生生地將自己推向了滅亡的境地!

氣節雖好,可不要貪杯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要說明朝有氣節,沒什麼毛病。但是雖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是明朝的漢奸也是真的不少,比如說洪承疇、范文程、吳三桂這些,下手比滿清還狠。

明亡的時候,大批大批的文臣武將都集體投降,使得死難者反倒成了少數。閻應元在城頭上那一句“有降將軍,無降典史”,正是反映了這種情況。

而另一個被譏諷為“弱”的王朝,卻展現出了難得的氣節,它就是宋朝。

崖山之戰戰敗後,宋朝從太后、皇帝到丞相再到平民,其氣節是難以想象的——

陸秀夫走衛王舟,王舟大,且諸舟環結,度不得出走,乃負昺投海中,後宮及諸臣多從死者,七日,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楊太后聞昺死,撫膺大慟曰:「我忍死艱關至此者,正為趙氏一塊肉爾,今無望矣!」遂赴海死,世傑葬之海濱,已而世傑亦自溺死。

不久以後,釣魚城的最後一任守將張珏被俘,這座堅守了三十餘年的堅城終於陷落。而張珏,則選擇了一根弓弦結束自己的生命:

珏至安西趙老庵,其友謂之曰:"公盡忠一世,以報所事,今至此,縱得不死,亦何以哉?"珏乃解弓弦自經廁中,從者焚其骨,以瓦缶葬之死所。

這種氣節,從前沒有,此後也沒有。



青言論史


不知道為什麼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最受不了的就是明吹,還故意邀請我?是故意的挑事呀!手國門的是永樂,死社稷的是崇禎,和其他人無關。畢竟明朝最開始定都是南京,遠離國界。而且漢,唐,宋,國都和邊界一樣不遠,所以沒什麼可吹的,元清因為領土太大了,同樣的北京對明朝就是國門,對元清就是腹地。死社稷,英宗被俘了,都不敢自殺,其他的,嘉靖,萬曆呀,天啟呀!都不上朝,,,還好意思說嘛?而且自殺殉國的,也不僅僅是一個崇禎。不和親,這是真的,沒什麼可說,比漢唐,清要強,畢竟不拿女人說事,是本事。至於說錢的問題,每年給林丹汗的錢,僅僅是變了個說法而已。至於說骨氣或者氣節,其實簡單點說,明朝要是有氣節何來清朝?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那十幾萬八旗。有氣節就不會投降帶路黨不計其數,就不會有什麼嫌水冷而不跳湖的人了。順便多說一句,明朝是唯一個被自己統治下的流民推翻的朝代。可見其統治多麼不得人心。


alex1988


光有氣節,沒有辦法和措施,造成漢民族被奴役300年,錯過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時機 ,明朝統治階層揹負的責任與過錯不大嗎?

遷都沒錯,天子守國門表明了態度,但是從明太祖開始就按理想模式治國,穿衣著裝嚴格規定、等級劃分嚴格、大搞家天下,養豬式養幾十個藩王吸取民脂民膏。廢宰相 但是皇帝自己又懶政,惡政,盡幹些奇葩事。爛到骨子裡的官宦階層,一味盤剝農民,治國方略連兩宋都不如,財政收入連兩宋都不如,南宋滅亡尚有十萬軍民以身殉國,崇禎帝只有一個太監陪葬,可不可悲,喊口號喊的連大臣都不相信,爭先投降,明朝整個政治、經濟、軍事體系完全失敗,可不可悲!

可以說明朝大搞家天下逆潮流而動,又沒有滿清刀子狠,朱家敗得一點不冤,可恨連帶輸掉了漢民族氣運!


峰的顏色48


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朝代,它沒有漢朝的豪邁氣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也沒有唐朝的繁榮昌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也沒有宋朝的殷實富庶,“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但是,它恪守“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這就是明朝。

1421年,剛登上皇位不久的永樂帝朱棣,就毅然決然地將首都遷往北京。當時明朝建國尚淺,而北方還在受後元餘勢的威脅,為了穩定局勢,免受蒙古南襲,朱棣選擇了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的北京作為國都,表明了明朝對外族侵擾絕不妥協的決心,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即使皇帝被抓,敵軍直逼京師,明朝還是選擇了強硬。1449年,”土木堡之變”震驚了當時的明朝廷,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三萬精銳被“殺掠殆盡”。瓦剌企圖以明英宗勒索明朝,以求獲得大量土地、牛羊等財物。然而,明朝還是那麼一根筋,你俘虜我們的皇帝可以,要強迫我們納貢割地,沒門!大不了再立一個皇帝,於是在二流官員出身的于謙同文武官、內外臣擁立朱祁鈺稱帝,是為明景帝。瓦剌軍見此,惱羞成怒,大軍兵臨北京城下,明朝君臣依然不為所動,全力抵抗。明景帝命令于謙全權負責守戰之事,于謙親上戰場設陣殺敵,明朝將士士氣大振。不日,北京保衛戰得以大捷。瓦剌軍悉數敗退。

然而到了明朝末期,帝國已經危在旦夕了。內有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外有滿清強悍無比的八旗軍虎視眈眈。真可謂腹背受敵,崇禎帝和明朝廷也沒有想過妥協,向其中一方割地賠款。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死前留言,即使將我分屍,但求不要傷百姓分毫。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明興替安阿哥



明天你會回來


不和親,不納供,不割地,不賠款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唯我大明朝

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光明仙君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對明王朝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的歷史事件的形容。明朝統一全國後,北方邊患仍然十分嚴重。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然而至崇禎皇帝時,明王朝內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但當時後金的軍隊多被擋在山海關之外。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寧說百態


這個問題已經沒有回答的必要了,明朝的皇帝已經用事實詮釋了答案。說的再多被蟎遺和包衣奴才們噴的就越多,只要一說漢人的朝代、蟎遺們就會無理由的噴!蟎遺們就是屎💩裡生出蛆蟲,就這樣了還能把自己說成世界的救世主。噁心🤢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