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臨近,各方亮牌WTO改革

臨近年末,如何改革已經運轉了20多年、覆蓋了全球98%貿易規模的WTO(世界貿易組織),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

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個WTO成員以各種方式提出了對該組織的改革立場或系統性方案:歐盟、加拿大提出了系統改革方案;美國、日本通過“美歐日共同聲明”等渠道聲明瞭改革主張;WTO十二國和歐盟代表(不包含中美)於10月27日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了關於WTO的改革會議並發表聯合公報。

距離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2018年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還有不到10天的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率先微調了此前“退出WTO”的調門,而中國則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改革立場。

23日下午,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發佈會上表示,在世界經濟深刻調整、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制遭受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中方支持對世貿組織進行必要的改革,以增強其權威性和有效性,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中方提出關於世貿組織改革的三個基本原則和五點主張。

值得注意的是,王受文首次提出,改革應該解決一些發達成員過度農業補貼,對國際農產品貿易造成的長期的、嚴重的扭曲;中方也反對一些成員否認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和對不同發展模式的歧視,不贊同將發展模式問題納入到世界組織改革,不同意將沒有事實依據的指責作為世貿組織改革的議題。

多位觀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隨著會議臨近,各方的表態均變得更加強硬,這通常也是談判的一種策略。

中國WTO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參與了數次涉及WTO改革的中外專家研討。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本次G20峰會將就WTO改革等全球經濟治理問題展開討論,中國提出WTO改革的原則和主張是完全必要的。這既是對中國立場的闡述和對中國關切的表達,也是對現已公佈的一些方案、主張的平衡與補充。

G20峰会临近,各方亮牌WTO改革

中方:世貿組織應尊重成員各自發展模式

如何改革WTO?各方都有不同的看法,且觀點分歧有擴大之勢。

中美關於WTO改革路徑的分歧,逐步浮出水面。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回應有關“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哈塞特稱中國作為WTO成員‘行為不端’,並稱要考慮是否把中國‘開除’出WTO”的問題時稱:“WTO是多邊機構,不是美國一家開的。”

幾天前,一位日內瓦資深觀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事實上,“除了個別北歐國家,其他發達國家都沒有認真履行承諾”。

王受文在前述發佈會上稱,WTO改革應該遵循協商一致的決策機制。改革的進程應該保證廣大成員特別是發展中成員的共同的參與,不要出現由少數成員說了算,也不要搞“小圈子”。

他說,改革應該解決一些發達成員過度農業補貼,對國際農產品貿易造成的長期的、嚴重的扭曲,應糾正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特別是在反傾銷調查中的替代國做法,這一做法對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造成了嚴重的干擾。改革應保證發展中成員的特殊與差別待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方願意在世貿組織中承擔與中方自身發展水平和能力相適應的義務,中方不允許其他成員來剝奪中國理應享受的發展中成員的特殊與差別待遇。

引人注意的是,王受文還提出WTO改革應該尊重成員各自的發展模式。改革應該取消一些成員在投資安全審查和反壟斷審查中對特定國家企業的歧視,要糾正一些發達成員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阻撓正常的技術合作的做法。中方也反對一些成員否認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和對不同發展模式的歧視,不贊同將發展模式問題納入到世界組織改革,不同意將沒有事實依據的指責作為世貿組織改革的議題。

商務部世貿司司長洪曉東進一步對在場記者解釋稱,目前有少數成員否定發展模式的多樣性,一方面指責其他成員的國有企業、產業補貼等正常的發展模式和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又限制正常的科技創新成果交流,實際上是希望維護自己的優勢地位,限制其他成員的發展空間。中國實踐證明,中國的發展模式和道路是符合當代國情的發展道路。“WTO成立以來,能夠包容包括中國在內所有成員的經濟和貿易發展,所以我們相信,未來的WTO改革也應該尊重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包括對中國發展模式的尊重。”他說。

前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上週六的一個演講中稱,對於中國而言,全球經濟治理規則體系的改革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要堅持原則、認清利弊、分類對待。所謂原則就是反對保護主義,推進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堅持非歧視原則,強調民主決策。在具體事務上,對我國關注的出口管制、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要據理力爭,堅決維護我國利益。對發達國家關注的市場開放、產業政策、補貼等問題,要結合國內改革進程,逐步推動解決。

這也讓人回憶起久拖未決的“多哈回合”的癥結。2001年11月,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WTO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啟動了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又稱“多哈發展議程”或“多哈回合”。多哈回合談判涵蓋大約20個議題,包括農業、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服務業、規則、貿易便捷化等。其中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被認為是最關鍵也是世貿組織成員分歧最集中的兩個議題。這兩個議題不解決,其他議題的談判便無法取得進展。

主要分歧來自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之間,主要原因是雙方發展水平不同,利益和需求也不同:美歐等發達成員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打開發展中成員的工業品和服務市場,而發展中成員則希望美歐降低農業補貼並開放農業市場。

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在“多哈回合”談判開啟之時,由於在上一輪“烏拉圭回合”談判中,發展中國家在統一知識產權標準和服務貿易開放方面做出了較大讓步,發達國家出於補償心態,更樂於通過政策傾斜促進對方發展。但伴隨著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等因素,這種傾斜的意願逐步消減,2008年美國與印度農產品特殊保障措施談判破裂,隨後金融危機爆發,談判成功的可能性變得越發渺茫。

隨著會議臨近,WTO總幹事阿澤維多又發出了新的警告,這次是針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

22日,WTO最新公佈的對G20的監測報告顯示,新的進口限制措施數量已經達到新高。自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約4810億美元的貿易額被G20經濟體出臺的這些新措施所影響,這大約是上一個報告週期的六倍多,這也是自2012年發佈報告以來的最高值。這份報告也顯示,新增進口促進措施覆蓋規模(2160億美元)在這個時期顯著增加,但還是比貿易限制措施的一半還要少。“報告的發現形成了一個嚴重關注的源頭,我呼籲馬上採取行動來緩和目前的局面。”阿澤維多說。

此前,他已經和很多國家的領導人提及了WTO的改革問題。他稱,包括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加拿大等很多成員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重點,比如,解決爭端並更快速有效地達成協議、解決一系列目前體制沒有或只是部分覆蓋到的貿易扭曲行為、避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行為、推進目前工作、提升告知和透明度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否或如何將這些議題推進,還沒有達成共識。”阿澤維多認為。

G20峰会临近,各方亮牌WTO改革

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中日韓自貿區或會率先達成

在預備WTO改革談判的同時,中國對外自貿區談判和對內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此前的信號顯示,包括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自貿協定、中歐投資協定在內的多個自貿及投資協定談判加速。這其中,中日韓或許有望率先突破。

近日,商務部國際司有關人士在接受中日韓三國記者採訪時表示,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重要意義比以往更加凸顯,已進行13輪談判,各議題磋商全面展開,取得積極進展。三方確定了談判議題範圍和領域,並設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貿易救濟、電子商務、競爭、知識產權、環境、合作、法律事務等14個工作組同步推進談判。

一位接近談判的智囊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經過多年的溝通,三方在技術層面的談判幾乎沒有障礙了,此前最大的問題是政治互信。目前的談判框架是以日版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的共識做模版,目前看來,大有希望。“此談判即便在三國政治關係最差的時候都還保持低限度的接觸,從沒中斷過。現在的國際形勢都面臨特朗普帶來的不確定性,希望能一氣呵成。”

國內開放的進展也在加快。

銀保監會25日發佈消息顯示,銀保監會持續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各項開放措施落地實施,受理和批准了多項市場準入申請。在完成富邦華一銀行有限公司籌建重慶分行、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籌建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公司籌建分公司等10項市場準入申請審批後,近日又批准香港集友銀行有限公司籌建深圳分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將成為我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23日,《國務院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稱《若干措施》)下發。《若干措施》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需要,在營造優良投資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推進人力資源領域先行先試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權和開放力度,給予政策扶持,體現特色定位,提出了53項切口小、見效快的工作措施,著力打通有關工作的“堵點”和“難點”,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