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這是一篇短文,分享的核心是:如果把保險交易流程倒過來考慮,對窮人是否更公平?

這是IAB物智鏈-保險數字化升級與轉型-第18講 。新保險篇 第11課 ,也是新保險的最後一課。以下是數字化轉型的分享線路圖,您現在所在的位置為序號❷的分享:產品創新之新保險篇。

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從馬雲提出“五新”之後,各行各業都開始在行業名稱前面加一個“新”字從而突出行業與技術的融合,所謂推陳出新,保險行業也不例外。從2018年初到現在,“新保險”三個字推的最狠的非眾安莫屬。數字化升級與轉型產品篇,我們也借用“新保險”三個字作為全篇的定調之詞。

新保險篇總共有十二篇主題內容,分別是技術即保險;保險的第一性原理;解決方案與過程管理;場景保險;智能化產品工廠;新健康;新財險;車險短期看技術長期靠模式;未來趨勢等,趨勢篇總兩篇,這是下篇為:把保險倒過來看的一篇短文。

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這是一篇短文,把保險交易流給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邏輯。

從資本的角度講,“富人”有資本,有足夠的資源緩衝風險,抗風險能力強;但是“窮人”的處境恰恰相反,沒有足夠的資本,抗風險能力較弱,於是就有了現行的保險體系。保險把“窮人”的錢聚集起來給“富人”,所謂的窮人就是你我這樣購買保險的人,錢不多,一旦失業就很可能無法正常的生活;所謂的富人,正如巴菲特老爺子一樣,一手是保險,一手是投資;一手賣的是抗風險的能力,收起來的是錢,另一邊則是把錢放進資本護城河,讓其產生源源不斷的複利。從目前保險的商品屬性講,雖然保險為窮人承諾了未來的某種確定性,但從資本的角度講,它促進了財富從窮人向富人的轉移,可謂資本主義的極致,不斷地放大資本的力量。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的觀點是:把保險交易流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服務的窮人邏輯。如果把保險倒過來,從B2C到C2B,是否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新保險的未來趨勢。

01 B2C到C2B

工業時代,每一家公司都在提“客戶第一,用戶至上”,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的寥寥。互聯網時代,才讓客戶第一,用戶至上成為可能,因為互聯網時代是真正用戶驅動的。這裡面分別代表了兩種模式,工業時代的模式更多的是B2C模式,而互聯網真正的用戶驅動就是所謂的C2B模式,前者也稱之為傳統商業時代,後者也成為智能商業時代。

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本質差別,為這個時代提供了新型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至少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體現:

1、連接一切。通過連接,我們可以實現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海量連接與互動,這是傳統工業時代所無法實現的。要知道,B2C時代,企業連客戶究竟是誰都是不知道的。

2、持續互動。在平行於物理世界的另一端,會形成一個全新的數字化世界。物理世界所有的狀態、行為記錄到數字化世界的過程,稱之為數據化,而數據化的前提是要和用戶形成持續互動的基礎。在數字世界裡,不僅記錄了用戶個人相關的所有數據,還源源不斷的產生各種交互數據,以及算法和算力加工處理後的各種數據。

3、數據智能。由於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可以把用戶以及用戶的行為數據化,之後利用人工智能、雲計算、IoT等手段進行計算,從而把用戶及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所有行為,甚至是感受全部記錄下來,並經過“反饋閉環”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由於反饋閉環的存在,不同用戶的體驗都是持續不斷的動態進化的。反饋閉環不僅讓每個人的體驗更好,每個人的交互行為又讓整個系統準確率更高。

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這就是智能商業時代的最大特徵,通過技術連接一切,形成數據世界,在數據世界中不斷的以客戶驅動為起點和基礎, 從而在商業鏈條上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逆向波浪式傳導,從而真正驅動B端進行改革,進而形成一個商業的大變革。

02 把保險交易流倒過來

如果傳統產業可以把交易從B2C模式倒過去,產生新型的C2B模式,那金融、服務,甚至資本遊戲,是否都可以把交易流程倒過來?答案應該顯而易見。黃錚將這種時代稱之為後資本主義時代,和曾鳴教授的智能商業時代,是一一對應的。

1、後資本主義時代的關鍵:信用

後資本主義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是信用基礎設施,完備的信用基礎,個人違約的成本和代價要遠高於遵守承諾的代價。得益於技術的發展,分佈式賬本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1)In Math We Trust。區塊鏈時代的革命強度可能是互聯網革命的十倍、百倍。互聯網時代只是信息交換的時代,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的交換,我們可以產生數據的市場,每個人擁有自己的數據,然後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

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貨幣的價值在於共識,人類所有知識中,最容易達成共識的就是數學,用數學作為信任的機制,是最自然的做法,真正的區塊鏈時代,就是使得我們相互間的信任構建在數學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區塊鏈價值所在,可以是社會所有實體之間的信任構建在數學之上,各行業都在追求精準,實際上只有數學能夠提供真正的精準。

(2)公鑰和私鑰的組合。區塊鏈公鑰和私鑰的組合,就是建立在數論上面,而且是建立在一個更高層的數論上面,叫橢圓曲線。猜想費馬大定律的證實,也是建立在橢圓曲線上的。

(3)哈希函數。構成區塊鏈區塊的另外一個是哈希函數,它有一個單向性,任何的東西進去,出來都是一串隨機數。這跟黑洞很像,黑洞任意輸進去,出來的都是隨機數。

(4)零知識證明。第三個是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 。比如說我解了一個難題,但並不想把我的答案直接告訴你,卻要使你相信,我的確把這個難題解了。這是有解的。我可以給你一個比特的信息,我解了這個難題,但是不告訴你任何別的信息。這對整個數據的市場會是非常非常有用的,我可以一個比特一個比特把信息給出去,而不是一下把信息全部給出去。

零知識證明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數權的保護,在個人隱私數據上故意加一些噪聲,這些噪聲使得你辨別不出來這個數據到底是不是你自己的個人數據。在收集到這些數據之後,在大數據的環境下,這些噪聲就會相互抵消,我得出來的統計數據還是完全精準的,這個辦法就叫差別隱私( differential privacy )。

(5)形式驗證。理想情況下,想要保證智能合約能夠100%的正確,形式驗證可以確保某種錯誤的狀態不會發生。

2、AI與區塊鏈:流程倒裝的關鍵技術

目前的計算機科學,有兩個重大的趨勢,分別是AI和區塊鏈。AI解決的是生產力的問題,區塊鏈解決的是生產關係的問題。也就是說,AI是我們聰明的大腦,聰明的算法,但是數據被壟斷在中心的平臺上,這樣的話,AI 就不容易學習。你想出了一個算法,也不知道數據在哪兒。這時候就需要區塊鏈來實現了,有了區塊鏈,有了數據市場,就回到了我剛才所講的時代,我們能夠把所有的數據個人擁有。

這樣的話,把部分的個人數據,在保護自己個人隱私的情況下貢獻出來,在區塊鏈的時代,就能夠得到一定的回報,大家也就有了動力保護自己的隱私。有了隱私就有了價值,而一旦有了價值,再把這個數據貢獻出來讓AI學習的話,必然會帶來AI的突飛猛進的變化。AI突飛猛進的發展,就會帶來整個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

3、 把流程倒過來:從精緻資本主義到窮人邏輯

前面說的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後的另外一個極大的顛覆就是關於數權的重新再定義。讓過去中心化的數據所有權(暫不考慮經濟學所謂價值最大化),完全歸個人所有,B端的企業要想使用數據進行用戶分析,必須得到用戶授權。這才是真正C2B時代的起點。

這個思路放在倒行的保險流程時,黃錚是這樣描述的:

在“後資本主義”的時代裡,假設錢的有效再分配和積累同樣重要。我不禁在想,有沒有可能同樣用保險和複利,或者說是倒過來的保險和複利來讓財富分配更均勻一些呢?存不存在一些機制能讓窮人也能賣“保險”給富人,窮人也能賣一些自己的“軟實力”、自己的意願、抗風險能力給富人,從而實現更精細化的反饋,週期更短的錢從富人向窮人迴流的循環呢?比方說,有一千個人在夏天的時候就想到在冬天的時候要買一件某種樣子的羽絨衣,他們一起寫了一個聯名的訂單給到一個生產廠商,並願意按去年的價格出10%的訂金。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工廠是願意給他們30%的折扣的。因為工廠從他們的聯名訂單裡獲得了一個工廠原來不具有的一種需求的確定性。這種確定性可以轉變為利用生產計劃低谷進行生產的便利,也可以轉化為採購原材料時的篤定。工廠甚至可以進一步把這種確定性進一步售賣給上游和配套廠商來換取工廠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從交易形式上來說,這個交易就像是一群人一起各花1塊錢買了3塊錢的限時抵用券,然後工廠因為賣出了這些抵用券,也可以進一步向上游和配套廠商去買類似的限時抵用券,比方說花一千買三千的限時抵用券。如果這一千個人有一定的信用記錄,他們一起下了一個聯名訂單,表達了意願但沒付訂金,那工廠願意給他們折扣嗎?我想大概也是願意的,只是可能不是30%,但8%可以嗎?
這就好比工廠用自己發行的限時折扣券,向普通消費者購買了一個保證在未來購買的保險。如果進一步去想,其實還有好多形式可以讓普通人的意願以及普通人對自己未來需求的確定性市場化、產品化、貨幣化。假設系統給了每個人只有一次表達買棉衣意願的機會,那就好像給了每個人一張棉衣意願券(這個意願券可能是他用累計的信用換的),那這個意願券是否對開廠的資本家來說值錢呢?這裡的價錢怎麼定呢,雙邊的交易應該有什麼限制呢?這裡的本質是,每個人(無論窮人和富人)對自己的意願,對於自己在未來某個點的需求和規劃往往是比其他人要清楚得多的。而且這種每個人的規劃和意願,以及個體對自身某個行為的確定性的把握,對滿足需求的供給方往往是有價值的。它可以降低組織生產的不確定性,可以幫助實現資源以及資本的更有效配置。為此,我猜想資本家、富人是願意向普通人、窮人購買這種反向的保險的。這種反向的保險能讓每一個普通人的信用和意願變現,這種反向保險不再是窮人積累信用和錢向富人借錢付利息(在借貸的情形下,窮人因為借了錢,要付利息。因此他買的東西反而要比富人買的貴)或者是花錢給富人買生活的確定了。而是反過來,富人、資本家出錢給普通人、窮人買他的生產資本配置的確定性。前面一種保險和金融借貸產品,錢是從窮人流向富人的,而這種反向的保險錢是從富人流入窮人的,這裡應該有質的差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把每個人(無論富有貧窮)的這種自己對自己意願行為的確定性產品化;如何讓它能標準化,像折扣券一樣流通;如何來創造形式表達意願;如何創造產品來實現這種確定性的傳遞;又如何給這種確定性的傳遞金融產品化、貨幣化。除此之外,應該考慮讓這種確性傳遞的產品化過程去中心化(因為它場景太多,情況太多)並且要能在這種相對去中心化的“確定性產品”生產流通的過程中避免欺詐,能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循環。不知道區塊鏈是不是適時為這種“反向保險”而生……

文中提到的幾點和保險流程倒過來有關:

(1)工廠向消費者購買了一個保證在未來購買的保險。消費者利用自己的信用,給資本家(生產廠商)“銷售”了一個保證未來購買的保險,而確定是否有需求,是可以通過AI等計算來計算獲得的。例如冬季羽絨服,確定性事件是今年冬天依然會很冷,人人需要羽絨服;不確定的是夏天過後,這個人會不會變胖?流行的款式和顏色是否是預定的款式與顏色,實際上,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機器計算的。

(2)每個人對於自己在未來某個點的需求和規劃往往是比其他人要清楚得多的。第二個是,到底人更瞭解自己,還是機器會更能瞭解自己,弱人工智能時代,肯定是人自己;但超級人工智能時代呢?這個境況就會大不一樣,或者準確的說,恰恰相反。這也是AI和區塊鏈、持續交互的重要性。技術帶來的確定性可以讓富人、資本家出錢給普通人、窮人,從而去買富人的生產資本配置的確定性。

4、真正的C2B時代

真正的C2B時代,更多的是基於機器信用時代下,有機器(暫且叫機器助理)助理利用計算結果,反向定製,基於全中國14億或者全球76億的人口基數,當C2B定製的產品數據加總超過某個可生產區間時,工廠生產線啟動。當然,對於保險產品而言,這個加總的數值很可能可以做到最小整數1。

截止目前,所有新保險系列11篇文章全部更新完畢,希望你有所思考~~~

趨勢:把保險倒過來,從資本主義極致到窮人的邏輯|新保險十一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1、黃錚《把“資本主義”倒過來》;

2、曾鳴《智能商業》;

3、張首晟《區塊鏈世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