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筆者前幾天寫了一篇八十年代電影回顧《笑破情網》,一個簡單的回顧引來無數追憶,有人追憶臺詞,有人追憶劇情,有人追憶當年的明星。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還有位網友“輕靈彥博”則在評論裡追憶了自己的父親—一位鄉村電影放映員,讀來讓人動容。

網友的追憶也讓筆者回憶起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場景,那是一個夏天,我和幾個小孩子爬上了高高的麥稈垛,我們坐在上面目光穿過聚集在打麥場上的人群,在我們的對面是一面雪白鑲著黑邊的銀幕,鄉村孩子最期待的露天電影就要開始了!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不論是七零後還是八零後,不論你是在鄉村還是城市,在記憶深處總會有一些關於露天電影的回憶。

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每次放電影都像是過節一樣,很少有全村人這麼集中的時候,鄉村娛樂有限,尤其到了晚上。電視機雖然開始慢慢普及,但有限的電視節目總是不夠看,而且還存在著爭臺的問題。大人們愛看《血疑》《阿信》《誹謗》,可那不是小孩子喜歡的,也不是老年人愛看的。

只有到了有露天電影的時候,一切紛爭都結束了。全村人扶老攜幼浩浩蕩蕩奔赴放映場一起看一場有滋有味的露天電影。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我們村的電影放映場一般有兩個,村委會大院是常規性質的,在這裡放映的影片最多,不過這裡的放映計劃是固定的,總會有一些小孩子不愛看或者不能看的電影。比如筆者同學說他小時候看過《苔絲》,我們都驚為天人,那個小孩子能看嗎?!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而打麥場是小孩子最喜歡去的。村裡有一些人家結婚嫁女辦喜事的時候,有時會包一兩場電影放映,地點都選在打麥場。由於不像村委會那樣有宣傳教育任務,私人包場的電影都會選擇鄉親們愛看的類型,尤其是武打片和槍戰片。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打麥場地方寬敞,通風涼快,而且不用帶凳子。大人們往往直接席地而坐,愛乾淨的人則拽過幾把麥秸稈鋪在地上。孩子們都跑到後面的麥秸稈堆上,雖然距離遠,可坐著躺著舒服不說,還沒人會擋住視線。

那時候孩子們最敬畏的人有兩個,一個是電工,另一個就是電影放映員,他們的工具和機器都是孩子們覺得最神秘的。每次放映前放映員都會警告孩子們不要去碰放映機,說實話你讓我們碰,我們也不敢,萬一碰壞了就等於得罪了全村的人,回家一定會挨一頓胖揍的。

露天電影的畫質新片子就挺好,老片子就差一些。尤其是老片子總有有一些黑條一樣的東西一閃而過。後來才知道,那是膠片斷了,放映員拿黑膠布給粘在一起導致的,那些銀幕上的黑塊就是黑膠布。

說一說筆者小時候最愛看的或者說印象最深的幾部電影吧。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第一部就是家喻戶曉的《少林寺》,雖然從電視上已經看過好幾次了,可每次露天電影放映的時候還是會很激動。當時村裡也有學武術熱,一些武校也建立起來開始招生。筆者就有同學跑到很遠的梁山去學武,據說後來還上過春晚。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有些人說《少林寺》裡的牧羊女就是他們年輕時候的初戀,可惜,不是筆者的。筆者喜歡的是另一個少林寺的。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第二個就是同樣精彩的《南北少林》,這部片子的武打更好看一些,而女主角司馬燕就是筆者最喜歡的。當智明知道司馬燕是自己的未婚妻卻又無法相認的時候,躺在麥秸稈堆上的筆者第一次為了電影裡的人物命運傷感落淚。旁邊的小夥伴問我怎麼了,筆者就學著電影臺詞告訴他:我只是眼睛裡進了沙子。

當然,現實中的婚姻有時候比電影裡的橋段更為殘酷和現實一些。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那一段劇情讓人感傷可能還和這首憂傷的插曲有關

小河,小河,在我心飄過,把悠悠的心事,泛成縷縷春波。。。—《小河在我心飄過》演唱者:呂方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第三個還是武打片,不過已經開始動用機槍大炮了。

那時候很少見的沙漠槍戰電影《海市蜃樓》,這部片子結結實實給上小學的小孩子們科普了一下物理學,等到初中學到折射的時候,物理老師問你們看過海市蜃樓嗎?大家異口同聲回答看過!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還有就是那個驚豔狠毒冷血最後慘死的女主角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當然不能忘了那個感動全村人的角色,帶著全身的火和沙匪同歸於盡的阿毛。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第四個已經是現代戰爭了《閃電行動》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這部片子讓孩子們震撼的橋段有兩個,一個是最後主角小分隊隊長指揮我軍炮火對敵人進行的地毯式轟炸讓人振奮。另一個就是小分隊工兵用人體趟地雷,他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最後時刻那一聲“你炸吧!”讓人現在想起來還非常震撼。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等到九十年代以後,隨著電視機的普及,電視節目的增多,尤其是有線電視和VCD的出現,露天電影成了雞肋。村委會有時候還會放一些,可是以前不用說話,把銀幕一扯就會自動有人滿村子宣傳的時候過去了。現在就是拿大喇叭喊人也不再有多少人去看了。

科技的進步,經濟發展的騰飛,總會帶來一些美好的事物,帶走一些陳舊的東西和往日的回憶。

筆者現在住的小區樓下有一個小廣場,在大媽們跳廣場舞的一角,夏天的時候還會有公益項目過來放露天電影,觀者寥寥,似乎已經成了儀式化的東西。有一次路過那裡聽見密集的槍聲,筆者趕緊快跑兩步去看看是不是又在放《閃電行動》。可惜,連放映員都快不記得這些老電影了。

有時候真希望一覺醒來發現自己還躺在麥稈堆上,電影已經劇終,鄉親們三三兩兩離開,耳邊響著母親焦急喚著乳名叫我回家的聲音。

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兒時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PS:“看著電影的時候已看不見星星”來自一首歌曲《露天電影院》,作詞作曲演唱:鬱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