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圖謀中原,城濮之戰是如何邁出第一步的?

尹靈忠


對於晉文公城濮之戰中一舉稱霸成功,仔細想來,其實極為令人生疑。

晉文公在公元前636年回國,當時晉國國內惠公黨勢力還頗為強大。為了逃避惠公黨的暗算,晉文公一度再次逃往秦國尋求秦穆公的幫助,以清除惠公黨餘孽。晉國在晉惠公執政期間,不但在韓原之戰中大敗給秦國,內部由於多年黨爭,也是人心渙散、矛盾重重。自晉獻公以來,十多年來晉國都幾乎沒有任何發展。怎麼看,晉國都不像是有霸主的命。

此時,晉國的爭霸對手楚國,在楚成王率領下,不但熬死了上一任霸主齊桓公,還在泓水之戰擊敗了試圖稱霸的宋襄公,讓整個東周都聞之而色變!在楚國強大武力威脅之下,不但宋國被迫臣服於楚,鄭國、魯國、衛國、蔡國、陳國等等諸侯國也歸附了楚國。楚國不但牢牢地控制著整個南陽盆地,甚至還突破了淮河,直逼整個中原。

如此形勢之下,回國短短五年的晉文公,就敢於在城濮之戰中挑戰強大的楚國,並一舉而稱霸成功,他是如何做到的?或者說,晉文公是如何邁出這第一步的?


其實,晉文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戰中一舉而稱霸中原,首先得感謝兩個人。

晉文公需要感謝的第一個人是他父親晉獻公。晉獻公雖然晚年昏庸,誤殺太子申生並將重耳兄弟趕出晉國,但是他在位期間血腥清理了公族,使得大量異族、異氏、異姓大臣得到重用,並能在晉國人盡其才。城濮之戰前後,晉國三軍中的主要將領郤縠、郤溱、狐毛、狐偃、欒枝、先軫、胥臣等人,雖然姬姓不少,但絕大部分都是晉國遠親,不少還是異姓。如城濮之戰的主帥先軫,其祖上就很可能不是出自晉國公族。

如果不是晉獻公的清洗公族政策,不可能有這麼多能幹的異族、異氏、異姓大臣能夠湧現出來。

晉文公第二個需要感謝的人應該是他弟弟晉惠公。晉惠公執政期間,雖然大敗於秦國,而且製造出多起屠戮大臣事件,但是他所親信的一位大臣卻為晉國未來大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就是呂甥。呂甥在韓原之敗後,成功地在晉國推行了兩項重大的改革措施:“作爰田”“作州兵”。“作爰田”,是將晉國公田全部私有化,改為徵稅;“作州兵”,是把晉國徵兵範圍從“鄉”擴大至“郊”。前者等於是在晉國廢除了藉田制,廢除“公社”生產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生產效率,從而增強了晉國的經濟實力;後者則是將晉國兵源擴張了一倍,大大提升了晉國的軍事實力。這兩項改革後,晉惠公並未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晉文公在城濮之戰前,直接將晉獻公時期的二軍擴充至三軍;城濮之戰後,為了抵禦狄人,增設“三行”,事實上把晉國軍隊擴張至六軍。晉文公能這麼輕鬆地擴軍,全拜“作爰田”和“作州兵”兩項改革所賜。


所以,城濮之戰看似晉國突然就崛起,一舉而戰勝了楚國,其實早在晉文公回國之前,晉國已經在長期積聚實力了。因此說,晉文公之所以能邁出、而且敢於邁出爭霸的關鍵性一步,就在於他的父親和他的弟弟已經先於他邁出去之前,把晉國的基礎打得極為牢固了。

晉文公回國後,剩下的關鍵性事務就只剩一項:如何利用好晉國內部豐富的人才寶庫。如何用人,才是晉國圖謀中原的關鍵性第一步。

幸運的是,晉文公這一步走得相當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