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更勇敢?

蘭怡C


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其中家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很多的孩子會有膽怯的毛病,比如很怕人,不敢在人多的場合表達,不敢自己去做事等等。

很有很多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或者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而不敢還手。那麼孩子膽小該怎麼辦呢?

  1. 有的時候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的花朵。

    很多孩子膽小其實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經常會說,不要碰到杯子會被燙著,不要靠近桌角,會磕著,不要去玩土,會把衣物弄髒,什麼都不讓孩子碰,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結果孩子什麼都不敢去摸。

    家長應該照看好孩子的同時,放手讓孩子去體會,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物件,才能有所成長。

  2. 家長不可過於溺愛孩子,也不要要求過於嚴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不要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安排好,應該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自己一個人獨處一會,可以讓孩子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學會獨立使用小工具,小刀、小剪子等。

  3. 家長教導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說不。

    遇到不講理的小朋友,家長總是會擔心孩子捱打不還手,其實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告訴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處理,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軟弱,或者找到對方的家長或學校大鬧。

    應該讓孩子保護好自己,對自己不喜歡的行為及時制止,對欺負人的孩子大聲說住手、說不。如果不能阻止,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解決。

  4. 多親近大自然,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耍。

    長期悶在家裡,孩子就會形成自閉的狀態,不願與人交流,應該多讓孩子去人多的場合,多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同齡的孩子更容易玩到一起去,不要總讓孩子在家看電視,玩遊戲,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室外的活動,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膽大了。

  5. 讓孩子學會跟陌生人打招呼,勇於表達。

    帶孩子多出去走走,見識的多了,自然也不會畏首畏尾了,多去不同的地方旅行,鼓勵孩子跟陌生的人打招呼,進行自我介紹,這樣孩子就不會怕生了,而且能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

    鼓勵孩子見人打招呼,多說謝謝,對不起。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開朗樂觀。

  6. 可以選擇一些冒險點的遊戲,鍛鍊孩子的膽識。

    可以帶孩子去玩一些遊戲,前提是保證孩子的安全。比如可以練習翫滑板,輪滑鞋,孩子都會非常喜歡,慢慢練習熟練之後,孩子就喜歡去寬敞的地方去玩,會鍛鍊孩子的膽識。

    可以玩一些冒險的小遊戲,但是要掌握好適合什麼年齡的孩子玩,比如過山車等。

  7.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小林子啦啦啦


1.父母對孩子不可粗暴行事,以免使孩子常常恐懼不安,害怕與人交往。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從小熱愛集體,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培養開朗的性格。對孩子在社交中出現的合群行為應該表示獎勵,逐漸增加他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克服退縮行為,養成勇敢刊慣。2.父母應經常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開闊孩子的胸懷,開拓孩子的眼界,陶冶孩子的情操。比如說爬山、游泳、攀巖等,都能鍛鍊孩子的意志,認識自己的能力,增強孩子的信心,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變得勇敢了。3.父母要讓孩子能夠比較寬鬆地生活和學習,給孩子留下充分發揮潛能的餘地。還應該從思想認識上真正明白,嬌寵孩子會使孩子形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懦弱性格的信心,只要教育得當,措施有力,就能計孩子成為勇敢的強者。4.父母要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辦事能力、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當“救世主”,而要計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當然,開始的時候父母應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情。如果父母一開始就撒手不管,孩子就可能一下子感到手足無措,反而會陷入各種心理恐懼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