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汽車共享領域,一下又變得熱鬧起來。

就在上週,上汽宣佈退出移動出行品牌“享道出行”。這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網約車服務,更包括了技術平臺、運營車輛、維修保養、金融信貸、汽車保險等在內,成為完整的業務解決方案。

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無獨有偶,同樣在上週,戴姆勒和寶馬共享出行業務合併的計劃,最終通過了歐盟反壟斷機構審查並獲得批准。Car2go和DriveNow聯手,成為足以和Uber以及Lyft相抗衡的勢力。

於是,在共享出行領域,兩大陣營的劃分已經愈加明顯。一方是從互聯網領域切入的公司,以滴滴、Uber、Lyft為首;另一方面,則是戴姆勒+寶馬、吉利(曹操專車)、上汽這樣的車企玩家。

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雖然談到共享出行,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滴滴、首汽、神州等等,但是如果對共享出行領域有所瞭解,你會發現,涉足其中的車企玩家可真不少。吉利旗下有曹操專車、力帆投資了盼達用車、長安旗下有長安出行、長城汽車推出了歐拉出行,還有江淮的和行約車、北汽的華夏出行等等。

在不少人看來,車企做共享出行就是個噱頭,是為了讓車企看起來更性感一些,從而在投資人那裡得到更好的評價,拉高市值。理由是,國內共享出行的龍頭企業滴滴做了這麼多年了,不僅沒掙錢還惹了一身騷,整天負面不斷,這還是滴滴在國內已經佔據絕對市場份額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車企還要衝進來,是覺得目前車市的冬天還不夠冷麼?而且,共享出行的運營,很考驗企業的技術水平,對於思維固化的傳統車企,真能玩轉這麼有技術含量的大數據分析和運營?

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的確,單從運營本身的收入和產出來看,做共享出行確實是一件相當失敗的生意。滴滴成立了5年多,目前日單量在2500萬單以上,然而截至去年,滴滴的主營業務年虧損仍然在2億美元以上,累計年虧損將近4億美元。更有消息稱,今年上半年滴滴淨虧仍超過了40億元。顯然,滴滴的第6年仍然無法實現扭虧為盈。

然而,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為什麼連續虧損了5年多,滴滴仍然完成了17次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200億美元,估值將近700億美元?為什麼負面滿天飛,滴滴還是要把出行這件事做下去?

這是因為,出行領域確實有巨大的機會。分析機構的預測顯示,到2022年,僅中國的共享出行市場規模就將突破5000億元。而中國目前每天有11億次出行,即使體量如滴滴這樣的公司,滲透率也僅為2%。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企進軍共享出行,無論如何,似乎不是一句作秀就能蓋棺定論的。

那麼,車企做共享出行,到底有沒有優勢?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目前共享出行領域的兩種模式,筆者將其稱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就是像滴滴的基本模式,自身並不購入車輛,而是接入用戶的自有車輛,滴滴作為平臺進行運營和調度。而“中心化”的模式,則是自己保有車輛,招聘專職司機,比如首汽約車。

“去中心化”省去了車輛購置、維護保養環節的費用,可以較快擴大規模,但與此同時,車輛狀況各異,司機素質參差不齊,造成服務過程中用戶體驗的不穩定。一直困擾滴滴的負面事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滴滴對旗下的司機和車輛缺乏足夠的控制力。

相比之下,“中心化”由於自有車輛,且運營公司與司機之間有關係中心化的優勢,就是運營商對車輛狀況以及司機情況有更好的把握,從而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穩定,一致性更強的服務。而最大的問題,就是保有和維護車輛帶來的巨大成本。

對車企而言,由於車輛都是自家制造,不論是買車還是修車,都是實實在在的“出廠價”,在這方面無疑具有明顯優勢,因此,目前進入汽車共享領域的全部車企都是“中心化”運營。對他們而言,除了運營收入之外,這些車輛也是行駛的“名片”,成為企業品牌宣傳的一部分。

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除此之外,車企做共享出行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對車輛進行深度定製。我們知道,人們在選擇共享汽車出行時,對車輛的需求很可能和私家車並不相同。比如,帶著行李,需要更大的空間;再比如,拼車出行,陌生人可能不願意擠在一起坐。而汽車企業則可以對車輛進行定製改裝,實現更大的空間,或是在車內設置獨立座椅等。

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在共享出行的發展初期,“去中心化”憑藉速度優勢跑在了前面,而隨著用戶對出行安全性、車輛狀況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出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人願意支付更多的車費,使用“中心化”的共享出行服務。甚至連滴滴也開始進行自有車隊的建設,同時和車和家等汽車企業共同研發能夠更好適應出行需求的車型。這,正是車企做共享出行的機會所在。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滴滴作為互聯網公司,在大數據分析,智能運力調度等方面有很強的實力,車企賣了那麼多車,連怎麼用好車主產生的數據都還沒整明白,就算在共享出行領域砸錢,也很難做好。

上汽、吉利的共享出行業務是作秀?你也許對滴滴太有信心了

的確,單從車企本身來看,確實在大數據分析和運力調度上做得很差。但是,誰規定車企不能通過合作伙伴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實際上,目前在共享出行領域做的最好的車企——吉利,就採用了高德地圖提供的網約車解決方案,基於交通大數據和熱力圖,為司機提供智能調度和精準訂單匹配,提升運營效率。

所以說,車企做共享出行這個事,也許其中確實有個別企業只是希望作個秀,或者管理一下市值,但是不要認為車企做共享出行就是死路一條。如果覺得國內只有滴滴才能做好共享出行,那實在是有點信心過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