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菜市場只能手機支付?拒收現金違法

原標題:停車場不收現金,菜市場找不開零錢……手機支付方便,就能拒收現金?

“您好,用微信還是支付寶付款?”如今,我們在消費時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支付方式悄然改變,買東西從原來用紙幣、硬幣變成現在一部手機搞定。不過,近日有讀者向半島記者反映,有商家不收現金,只能微信支付,給消費者帶來不便。專家認為,移動支付極大方便了人民生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但不能因此堵住現金支付的門,消費者應該有選擇的權利。

停車場標明不收現金

青島市民林先生向記者反映,今年9月,自己在山東路上一家銀行辦理業務,需要在旁邊的停車場停車,卻發現停車場公示牌上除了寫著“5元/小時”的價格外,還標明只能使用手機支付,不收現金。雖然自己微信上有錢,也用手機掃碼支付了1個小時的停車費。但林先生也提出了擔憂:萬一微信裡沒錢或者手機沒電怎麼辦?

11月7日下午,半島記者來到山東路上的這處停車場。停車場入口處立著的公示牌上類別一欄中清晰地寫著:手機微信支付。在下面說明中又再次重申:本停車場採用微信支付方式收費,不收現金。

而在停車場的另一端,每當有車要駛出時,出口處的工作人員就會站起來,拿出收款二維碼讓司機用手機掃碼支付停車費,工作人員再用遙控器抬起擋杆。記者看到,5分鐘內駛出停車場的3輛車無一例外,均使用手機掃碼支付。

記者以車主的身份向工作人員詢問:停車場是否只能通過微信支付而不能使用現金?他向記者解釋,公示牌上標註的並不準確,該停車場也收現金,而且他們一直以來也是這麼做的。寫此說明只是提倡使用手機支付,原因是比較方便。

隨後,記者又來到距其2公里的延吉路上一處停車場。在這處停車場,記者發現出入口處均立有寫著“微信和支付寶付款不收現金”字樣的標誌牌。

“因為我們是私人停車場,收現金沒有辦法報稅,比如一個月收10萬,收現金的話報2萬,相關部門不讓。我們的微信和支付寶系統是與稅務系統聯網的,現在要求手機支付,我們每個月繳稅的時候人家一看就知道了。”停車場工作人員解釋道。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手機支付一年多,司機和管理部門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手機沒電或者不會用微信也不能不讓出去,交現金請準備金額正好的,因為沒法找零。”工作人員說。

停车场、菜市场只能手机支付?拒收现金违法

菜市場七成顧客手機支付

不收現金的現象,在島城其他商圈的商家中是否也存在呢?

記者來到位於漳州二路上的一家奶茶店。店內的付款二維碼都放在較為明顯的位置,除了微信、支付寶二維碼外,還有一家銀行的二維碼。

記者點完一杯11元的奶茶並拿出100元現金想要支付時,店員先問一句能否手機支付,在記者明確表示不能後,工作人員在翻遍兩個抽屜並把抽屜內最後一枚硬幣也給了記者,才算找足89元現金。“我們這兒每天好幾百單,用現錢的每天不超過10單,真沒幾個年輕人像你這樣還用現金的。”店員說。

同樣感受到現金支付變少的還有新貴都農貿市場的商戶王愛榮。

王愛榮在市場內賣菜已經超過5年,從去年開始,她明顯感受到來買菜的人使用手機支付的變多,不少人都會問一句“能不能使用手機付錢”。原本對手機支付一竅不通的她,為多招攬顧客,在換了智能手機後,又讓家人給安裝了微信和支付寶,並在店裡掛出兩個收款二維碼。

“原來每天要準備一兜子幾毛幾塊錢給人找零,現在比原來少多了。”王愛榮告訴記者,現在每天買菜的人用手機掃碼支付比例能超過70%,多數以年輕人為主,再加上支付寶等平臺還不斷推出優惠活動,使用手機支付的顧客就更多了。

在新貴都農貿市場,每個商戶都在攤位最明顯位置懸掛著微信和支付寶的付款二維碼,他們也都很推崇這種支付方式。雖然沒有拒絕現金支付,但收取現金的比例卻越來越低。

《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2017年,國內商業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超375億筆、金額超20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06%和28.80%。非銀行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超2390億筆、金額超1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6.53%和106.06%。

老人拿現金買菜“碰壁”

然而,使用手機支付在給顧客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很多不便。

“現在去很多小店買東西用手機就交錢了,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難了,這麼大年齡也學不會了。”家住江西路的李阿姨今年63歲,她說,兒子曾經通過微信紅包給自己轉錢買菜,但學了好幾次也弄不明白,還怕一不小心按錯把錢都花了,最終換回了非智能機。

她告訴記者,自己有一次拿著100元紙幣出門買菜“碰壁”,原因是商家找不開零錢,最終在商家去隔壁求助後才找齊。她說,現在有些商家都覺得收現金太麻煩,因為自己不會用微信,所以現在都要提前計算好買的東西大概需要多少錢,再帶現金出門。

李阿姨的“遭遇”並非個例。今年9月23日,黑龍江雞西市67歲的謝大爺在超市買了8.8元葡萄,結賬時店員告知不收現金只能用微信,雙方因此起了爭執;今年9月22日,廣州市的一位老伯打車後給50元現金支付車費,但司機說沒有零錢讓他掃碼支付,大爺說沒有微信,雙方起了爭執,老大爺一怒之下摔門就走,司機下車追罵……

記者在南京路上隨機採訪了10餘位老年人,發現他們中有超過七成在消費時依然用現金支付。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僅佔5.2%。這意味著仍有很多老人並未享受到移動支付帶來的生活便利。

商家為什麼不愛收甚至拒收現金呢?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王愛榮所說的找零問題,還有商家因為擔心收到假幣、避免收款人員的道德風險,或認為安裝POS機系統成本太高,所以更青睞微信和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

對於使用手機支付,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種方式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對於只接受手機支付的行為,消費者均表示不方便,特別是在手機沒電或者微信沒錢等特殊情況下,希望能有多元化方式支付。半島記者 張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