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誥命夫人”是什麼意思?具體有什麼作用?

書俠劍客


所謂“誥命夫人”是封贈的一種。

古代王朝政府以推恩的方式,參照臣屬的官階和功績,將官爵或封號授予其父母、 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父祖存者稱封,死者稱贈

以明代為例,封贈有兩種,一種是常規考滿封贈,就是文官京官任職滿三年,外官任職滿六年,只要最後考核合格,就可以封贈父母;另一種是特例覃恩封贈,是在皇帝登基、上太后徽號以及嘉獎個人的功勞時對父母封贈。

封贈代數由文官品級決定,一品封三代,二品、三品封二代,四品至七品封一代。曾祖、祖、父封贈直接按照子孫官職,曾祖母、祖母、母則依據子孫品級授予相應封號:一品為一品夫人,二品為夫人,三品淑人,四品德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儒人,另外妻子也可有封贈(必須先封贈母之後才封贈妻)。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誥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敕命

所以嚴格說來,

誥命夫人僅指文官五品以上母、祖母、曾祖母的誥封

接下來再說說作用,其實作用不用說,就是光宗耀祖。有誥命在身,首先身份變化了,已經不再是以前普通百姓了,現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然後就是在家譜、地方誌等史書中大書特書。獲得誥封之後,一般會舉行盛大的儀式,然後地方官都會參加,一些文人、官僚還會以此慶賀。對於誥命,一般家族都會小心保存,在兒子分家時不作為共同財產,而是將原件保存在長子處,其餘兒子謄抄副本。

家譜記載嘉靖年間四川道監察御史毛奉韶妻子馮氏誥封淑人

說一個明代因為封贈而產生恩怨的小事例。成化年間河南巡撫、升任正三品南京刑部左侍郎的王恕,曾向朝廷乞求誥命以使他八十歲的老父親能夠在生前享受榮譽,但當時朝廷因他滿考三年未曾赴京述職為由拒絕,而同時期的正五品傳奉醫官太醫院使施安和正六品太醫院院判方賢均為母親求得誥命,不久王恕父親去世,王恕因為此事始終憤憤不平,所以在後來官至吏部尚書時,對這些傳奉醫官極力打壓,也算是另類的報復。這也可見明代文人對誥命的重視。


楚邾


誥命夫人是自唐代以來,朝廷對官員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的稱號。發展至明清時期,便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如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因此,“誥命夫人”的品級,是與其夫、其子的品級相關的。

當然,誥命夫人可並非只是一個榮譽稱號而已,她們雖然沒有實權,但卻是有俸祿的,而且還有朝服。這種誥封制度的作用,主要是為體現封建統治者對官僚階層的恩典。

同時,這也是官本位思想的一種深化。說句通俗點的,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中出了個朝廷命官,身為妻子或是母親,也能獲得殊榮和利益,這就是為何歷代以來不管是男是女,都熱衷於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在誥封制度之下,人們對女性的稱謂也產生了等級之分。如明代,對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就稱為“夫人”,嫡母稱為“太夫人”;同理依次遞減,三品的是淑人,四品的是恭人,五品的是宜人,六品的是安人,七品以下的是孺人。而那些無封無品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才稱為娘子。


這些歷史要讀


在戲曲中,誥命夫人出場,在場所有百姓甚至品級低的官員都要恭恭敬敬,那麼誥命夫人究竟是個什麼來頭?

誥命夫人,實際上是人們對封建社會中受到朝廷封贈的官員嫡母或正妻的一種習慣稱呼,也稱為“命婦”。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叫“誥”,“誥命”就是朝廷頒佈的命令。

為官員的妻、母授封號的制度,唐代以後才確立。從明代開始,“誥命”制度開始完備。一品至五品稱“誥命”,六品至九品稱“敕命”。


丈夫是一品官,正妻如果被封,就是一品誥命夫人,嫡母就是一品誥命太夫人。誥命夫人的品級跟隨該官員的品級而定。

明朝誥命夫人制度是一品二品為夫人,三品為淑人,四品為恭人,五品為宜人,六品為安人,七品以下為孺人,沒品的才稱“娘子”。

“誥命夫人”會有俸祿和賞賜,但沒實權。有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冠服,不同品級的頭飾和服裝不同。一定品級的命婦還可以參與宮廷大典、進入後宮等。她們對於社會公共事務也有一定的發言權。

在世時叫封為誥命夫人,死了後叫追贈,封贈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


第一,官員擔任官職必須達到一定年限,並且政績較好。若官員有貪汙腐敗行為,則其母妻不可能得到封贈。

第二,被封贈的婦女必須是良家出身的明媒正娶的正妻。若生母尚未受封贈,則官員之妻不得先封。即使是正妻,其地位也低於所生庶母。

第三,被封贈的命婦不得改嫁,一旦改嫁,則既會被追奪封號,還要被判離異,相當於兩罰並施。因為一紙封贈,命婦的再嫁資格被法律正式剝奪。

雖然“命婦”有一定的政治身份,躋身於社會上層,但依然是從屬和依附於丈夫或兒子。她們主要還是由於相夫教子持家取得了成績,才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封贈。


朝廷也正是通過這一形式,將女性在家庭中的功能加以固化和推廣,使得廣大社會女性自覺地以綱常禮教約束和規範自身。  

所以古代婦女若想要成為有一定政治地位的“誥命夫人”,就得鼓勵丈夫好好當官,努力升到五品以上,爭取當上夫人;


從小教育兒子,把“封妻廕子”作為人生目標,做老媽的才有可能被封為“太夫人”。


有書博物館


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封xx為一品誥命夫人”的畫面。那麼,這個“誥命夫人”是個什麼意思呢?

其實很簡單,你丈夫是什麼品級,你就是什麼品級的誥命夫人。不過,這個僅僅侷限於正一品到從二品而已

所謂的“誥命”,就是皇帝在對官員的遷改職秩、追贈、貶乏、封贈其祖父妻室時所採用的文書形勢,一般都寫在特製的材料上,明清兩代主要是寫在絹帛上。而“誥命夫人”,自然也就是皇帝批准你為夫人了,從此可以稱之為“貴婦”了。

但是“誥命夫人”只能授予一、二品官員的祖母、母親和妻子,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因此,“一品誥命夫人”、“二品誥命夫人”是對的,“

三品誥命夫人”就是錯的了,應該是“三品誥命淑人”。

至於這個“誥命夫人”有什麼用,其實也沒什麼用,因為這只是等於官方認證你是你家官人的正房老婆而已,你丈夫什麼品級你啥品級,你這個品級該享受啥待遇就享受啥待遇。只是誥命夫人們還有一項特權,就是可以在皇后舉行宴會或者其他活動的時候前去參加而已。



青言論史


看到誥命夫人,就想到了那部孫儷主演的熱播劇《那時花開月正圓》,由清末一品誥命夫人周瑩的事蹟改編而成,這一品誥命夫人究竟是什麼封號呢,又有什麼權利,聽我慢慢道來。

古代男人的世界有三六九等,而女人也因為身邊的男人分出了三六九等,妻以夫貴,母以子貴。誥命夫人,是歷史上皇室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在漢朝時,王公大臣的妻子母親一律統稱為夫人,而“誥命夫人”則是從唐朝才開始加封的,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結束。


誥命夫人的誥命文書,簡稱誥書,是古代皇帝封贈身邊文武官員的專用文書,但是也有品級之分,一品至五品官員的封贈文書才可稱為誥書,而六品到九品官員的封贈文書則可稱之為敕書。誥命夫人的品級跟丈夫兒子的官職相關,老公或者兒子是一品大員,娘子或母親自然就是一品誥命夫人了。!

凡事都有例外,清末的陝西女首富周瑩,也曾被慈禧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因為那時慈禧躲避八國聯軍,四處逃竄,周瑩出手不凡,捐了10萬兩白銀。後來《辛丑條約》條約簽訂,她又捐贈了不少,慈禧就看在銀子的份上,才賞賜了個一品誥命夫人加坐家道臺,這坐家道臺也是虛銜,有工資沒實權,但可以世襲,這可是一種恩寵,算是周瑩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嘉獎吧。



這誥命夫人不過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只領工資不管事,沒有實權。有時為了籠絡外邦勢力,一些少數民族首領的夫人或者母親,或者一些友好國家的夫人和母親,也會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她們只不過在重大的節日慶典,有權利參加在後宮由皇后主持的宴會,無非可以多多得到皇家的賞賜而已。

如果喜歡文學歷史對聯,請關注一煙水闊文史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一煙水闊文史號


什麼是誥命

古者上下有誥,秦始皇時期把誥改為了制。漢武帝時期又用上了誥,但是沒有用來命令官員。到了唐朝又稱制不稱誥,宋朝則是用誥命來命令庶官,還是就是追贈死去的大臣、貶謫有罪、贈封其祖父和妻室這些不宜在朝廷宣讀的都用的是誥命。到了明清,五品以上的官員受到封贈稱為誥命,六品以下則是赦命。

誥命夫人

誥命夫人雖然在唐宋時期就有了,但是這時候一般都是官位比較高,且受皇帝喜愛的官員才能享受到所以數量也沒有後來那麼多。到了明清時期,五品之上的官員都可以受到誥命,其妻室也跟著受到封贈,這時候誥命夫人已經多了起來。所以《紅樓夢》裡面也就有了“惟恐各誥命來往,虧了禮數!怕人笑話”的話語。


至於“誥命夫人”有什麼作用,其實就是一個名譽和富貴的象徵,也是一些活動的入場劵。比如古代的節慶日,皇后會舉辦一些活動,這時候不僅有妃子參加,這些誥命夫人也在應邀之列,還有她們平時交友也是看這個標準來的,不然紅樓夢裡面也不會那樣寫了。


淡看天上月


誥,上告下曰誥。命,語下命者,制令也。《賈子·禮容》

夫人:在漢代以前只有諸候之妻,帝王之妾能稱作夫人。漢代以後官從“執政”以上的,其妻均可稱為夫人。




誥命夫人之稱始於唐朝,是泛指受有朝廷封號的貴婦人。其不一定是妻子,也可以是母親。大凡對朝庭有貢獻的官員,其妻子,嫡母都有機會獲得冊封,其中一品至五品官員的冊封一般以皇帝名義封贈,謂之誥命。(六至九品稱為敕命夫人)。

誥命夫人主要是在唐、宋、明、清有冊封,一般都是從夫(子)的官位品級。其有俸祿,沒有實權,實質是一種榮譽象徵。而各朝的制例亦稍有不同。



如由宋徽宗政和二年起,定外命婦封號開始分為九等:

一等國夫人:宋朝封宰相,使相、三師、三公,王,侍中,中書令之妻、母。

二等郡夫人:宋朝於光祿大夫、太子少保、節度使以上之母或妻封為郡夫人。

三等以下則不稱作夫人,而稱作淑人、恭人等。

明、清的誥封則多以宋製為基礎,即一品二品官員的正妻叫做“夫人”,嫡母叫做“太夫人”。三品稱作淑人,四品稱作恭人,五品叫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無品則叫娘子。


筱靜詩詞書院


每當那些影視劇上出現某位“一品誥命夫人”的時候,總是能給人一種這個女性很“威武”的感覺,讓他人不由得畏懼三分。其實,所謂“誥命夫人”,就是舊時對一些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之後的稱呼,也是唐、宋、明、清各朝等官方稱呼的“命婦”。

其實,為官員的妻、母授予封號,是在唐代以後才形成的制度。像

《國語·魯語》中說:“命婦,成祭服。”韋昭注:“命婦,大夫之妻也。”宮廷中嬪妃稱“內命婦”,外廷官員的妻、母稱“外命婦”。其實,“誥命夫人”的等級與待遇,跟其丈夫的官職級別高低有關。並且,她們雖然享有一定的“俸祿”,卻沒實權,也就是不能像丈夫那們以自己的官級與處理或管控一些事情。

唐代,對於“命婦”的定製分為三個等級:一品為國夫人,三品以上為郡夫人,四品為郡君,五品為縣君;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命婦的定製又有了一些變化: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

據《大清會典事例 吏部 封贈》裡,清代的誥封制度,“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正從四品,母,妻,各封贈恭人。正從五品,母,妻,各封贈宜人。正從六品,母,妻,封贈安人。”所以,“

誥命夫人”是有嚴格的品級之分的,級別最高的待遇更高,如“一品誥命夫人”可在重大節慶日子等時候,受到皇帝或皇后邀請,到後宮裡去參加一些由皇后主持的宴會等。而以下級別的誥命夫人,往往沒有這種資格。

其實,“誥命夫人”這種女性稱謂,從唐朝一直延續到了清末的民國時期。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女主周瑩,因捐資有功,被慈溪太后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那麼,我國最後的一位“誥命夫人”是誰呢?其實,她是一個“蒙旗時代”的女性——大福晉烏雲陶德,由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親自封授,她的丈夫是草原上的“末代王爺”——成吉思汗第三十二代嫡孫——奇渥溫·孛兒只斤·雍仁諾日布,又叫奇世英。據說,烏雲陶德與末代王爺雍仁諾日布的相遇結合,到成為“誥命夫人”,還有一段感人的佳話呢:

在1946那年的夏天,內蒙古“烏審王府”突然傳下一道“諭旨”,要“普選美女”與王府的小王爺——“多羅貝勒銜位”的雍仁諾日布“成親”。

為烏審小王爺選美娶親,當時可是全旗最大的事情,整個“烏審草原”都為之轟動了。於是,草原上有名有貌的美女,無一不爭相報名。初選結束後,在眾多美女中篩選出來十二名,小王爺的母親大福晉拿出這些美女的照片,讓小王爺看看喜歡誰,然後從中挑選三個,之後再請請重審一下這三個人的生辰,才可以從中確定最後的一個,與小王爺成親。可是,小王爺雍仁諾日布,卻氣呼呼地說:“給我娶媳婦,不讓我看本人,從照片上能看出什麼好賴,我不要看!”說完就將照片丟在了地上。

原來,烏審小王爺當時正在省城裡讀中學,頭腦裡接受了新時代的人生觀念,所以他要追求婚姻自主。什麼自主婚姻,大福晉自然是不同意,只是她自己也拗不過自己的兒子。最後,由“令管旗章京”向小王爺傳達了旨意,允許他可以自己去尋找心儀的成親對象,但是必須得有仕官陪同。

於是,烏審小王爺在仕官等人的陪同下,便四幾處到大型廟會上,親自去“選美”。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叫“烏審召”的廟會上。小王爺先去大殿裡進香,但當他走上臺階的時候,突然感覺眼前一亮,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從對面淺笑盈盈地走來……女孩雖衣著簡樸,卻有著無法用形容的美麗神態——讓小王爺不由怦然心動……

這個女孩當時只有十五歲,名字叫“烏雲陶德”,是烏審旗一個貧苦牧民家的女孩,父親早喪,只有母親領著她和個哥哥,給人牧羊為生。但貧苦的生活,也給她善良幸運與美麗,使她一下子成了多少烏審草原女少們夢寐以求的小王爺的意中之人。

烏審小王爺雍仁諾日布,要成親了。仕官們與大福晉等,趕緊召見參領、佐領等相關人員,詳細瞭解了烏雲陶德的家庭背景及情況,最後在眾人的見證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小王爺雍仁諾日布和美麗女孩烏雲陶德,在佛像前抽了籤,兩人終於合緣要結婚了。

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對烏審小王爺的婚事格外看重,總統蔣介石特意命人送來賀儀。隨後,蔣介石又發來親筆簽發的賀函電傳,授多羅貝勒雍仁諾日布的福晉烏雲陶德“誥命夫人”尊號,並撥款二十萬元作為國民政府的賀儀。於是年方十五歲的,烏雲陶德成了蒙旗時代最後一位誥命夫人,也是我國的最後一個“誥命夫人”

關於,烏審小王爺和福晉烏雲陶德的愛情故事,曾一度成為人們的美談。據說,

多年以後,已經當了爺爺的小王爺奇世英還在自傳裡動情地寫道:“……那一刻,天上的月亮掉在了我的跟前,我一下意識到是萬能的長生天把她送給了我”。


超能博士


“誥命夫人”的加封為唐、宋、明、清時期,是受朝廷封號的貴婦人,跟其丈夫的職位有關,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誥書。“誥”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義諭眾叫誥,是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誥命夫人”只有俸祿,沒有實權,只是在其丈夫權位下罩著的光環而已。


於無聲處6465


就是領導家人的意思,給你發工資,但沒有權力,

明清有誥封制度,給予文武官員家人爵位時,聖旨的起頭,有誥命和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時以誥命授予,稱誥封;六品以下授時以敕命授予,稱敕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