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创业不成功就当做公益”的公司你敢投吗?

■文 | 李威

至今天早上凌晨4点美股收盘,趣店报收26.52美元/股,股价大跌19.64%,逼近24美元的发行价,其股价在上市首日曾一度超过35美元/股。趣店上市后就不断有人在网络上质疑其商业模式,但是最终引爆众多媒体和媒体人不满的却是趣店CEO罗敏在回应质疑时说得那句:“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

投资人:“创业不成功就当做公益”的公司你敢投吗?

罗敏言辞中透露出的“慷慨”或许并不符合金融公司高管身份,也被许多人视为是暴露了趣店在风控方面的巨大问题,是对投资人的不负责任。创始人以“做慈善”的口吻来回应媒体和他人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在近两年并不鲜见,“创业不成功就当做公益”竟成为创业圈中一句很时髦的话。

最先说出这句话的是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虽然胡后来改口称“只有成功,才是真正的公益”,但是,她的这一说法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拥趸。投资3亿元入局共享充电宝的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在一场争论中也说出,“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甚至,创业失败的悟空单车将这一口号付诸了实践,不再去找失踪的一千多辆单车,“就当做公益了”。

创业者有做公益的志向,当然值得鼓励,年轻时就实现巨额财富的“科技慈善家”更是被人视作为人类带来的富足的关键力量之一,美国的盖茨、扎克伯格,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巨头的创始人都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但目前国内的一些创业者,他们每次嘴巴上的公益是不是都发自内心,那就值得考究了。特别是在共享经济概念走红之后,选择这一领域的创业者往往会把自己的创业项目在降低社会成本、能源消耗上对社会的贡献进行一番包装。但其实,不少公司不过是借此来提升公司和个人曝光度,或弥补自身商业模式上的某些缺陷。

如今,公益的外延在一些创业公司的口中变得越来越宽泛,甚至让人感觉有点夸张:在一个小镇投放几百辆自行车,就把该小镇定义为“全国首个绿色骑行公益小镇”;发布一款新自行车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展现”;卖上一点正常的蔬菜就宣称在“(企业)初生之时,就带有公益色彩”……

公益不能异化成创业者为自己加戏的手段“创业失败就当做公益”其实是一种看上去正确的谬论。从没有人仅用直接的公益捐赠来衡量创业者对社会的贡献。创业的本质是一种商业行为,创业者的成功是通过满足某种市场需求、补足社会服务的某种不足来实现的,是一个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的过程。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其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可能比直接捐赠的积极效果大得多。

在上市之后,罗敏表示将捐出520万股趣店ADS股票成立慈善基金,也因其校园贷业务而被媒体质疑,甚至有文章的标题直接写作《你愿意接受趣店CEO罗敏的捐助吗?》。这也在提醒创业者们,做好自己的本职才是根本。创业项目难免有瑕疵,但不是把自己包装成“公益戏精”就可以掩饰的。创业就是生意,还是踏踏实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