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隆紛爭看FF,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企業,難有作為

從銀隆紛爭看FF,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企業,難有作為

11月13日上午,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銀隆”)發佈聲明稱,公司的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10億元。目前,銀隆已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進行報案。而魏銀倉在接受騰訊《一線》採訪時回應說,“已經起訴她(董明珠)了。”

近兩年銀隆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董明珠的投資。外界認為,董明珠大手筆投資銀隆,主要是因為她有個造車夢。截至目前來看,董明珠不僅造車夢難圓,恐怕個人也有可能遭受重大資產損失。

從銀隆紛爭看FF,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企業,難有作為

忽略公司的內部控制,導致禍起蕭牆

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與董明珠的鬥爭還在繼續,我們不去評論商業合作中的誰是誰非,就此事所暴露出來的企業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制度問題進行探討,對公司治理具有共性價值。類似的情況在我國企業中具有一定普遍性,包括賈躍亭的FF公司與許家印的恆大公司的財務問題紛爭,無不指向財務失控,即大股東與管理層可能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

現代企業制度的最重要特徵,就是以股東為代表的所有權與公司管理層為代表的經營權分離,實行委託代理制度。雖然我國企業很早就引入了這一制度,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失控。

銀隆與賈躍亭FF公司所暴露出來的財務問題,其實是一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這是公司治理中最直接的體現。我國企業往往更多關注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宏觀環境的變化,忽略公司的內部控制,導致禍起蕭牆。

大力完善內部控制,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企業運作的保障,出發點是為了整理企業流程,明確企業各項業務,監督與規範管理層以及每一位員工的行為,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在不少學者關於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中也能發現,完善的內部控制結構對於公司的經營業績具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

首先是整體性原則。設計企業的內部控制應當做到涉及企業方方面面,不僅僅在於財務、生產,有關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應當有相應的監督措施,讓每一位員工包括高管在履行自己職權時都能感受到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盯著他們,阻止高管利用其職權,為自己或他人謀取私利,損害公司利益。

從銀隆紛爭看FF,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企業,難有作為

其次是適宜性原則。公司內部控制的標的物是公司本身,所以,相應的制度設計也要依據企業自身的情況而靈活改變,規模較小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較為簡單,而規模龐大,子公司較多,業務種類繁雜的企業則需要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結構。並且,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時代的不斷變化,相應的內部控制結構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隨勢而變。

還有一個原則是制衡性原則。此次銀隆高管被曝出職權犯罪,是新上任的董事會、監事會等發揮作用的結果。所以,在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設計中,在職能安排、職責分配、權力分配等方面,應當避免一人獨斷的現象,在橫向分工上做到各部門相互制約,互相監督,從縱向分工上做到下級對上級同樣有一定的監督約束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將權力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杜絕其濫用職權的可能。這也是現代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

無論是銀隆,還是FF公司所暴露出來的財務問題,最終的結果都需要相關方面給出足夠的證據來驗證。目前的紛爭留給外界一筆筆“糊塗賬”的感覺,只有加強現代企業治理機制尤其是內部控制,才能避免類似的狀況一再發生。這是目前銀隆以及FF紛爭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從銀隆紛爭看FF,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的企業,難有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