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1895年11月8日,倫琴發現了“X射線”,這一神奇的射線使人類對疾病的認識發生了改變。為了紀念倫琴,而將這天定為“國際放射日”。

聽說做完X光,半年都不能備孕唉,輻射大的來~

那還是CT吧,聽說看的更清楚,輻射也還好呀。

OMG,小夥伴們,X光、 CT 還是核磁,傻傻分不清楚的小編徹底凌亂在風中。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个能把你看透?

為啥不直接做CT檢查呢?

X光片和CT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X射線的穿透作用,通過組織密度不同的人體後形成輻射線衰減強度不同的影像。

為啥不直接給我做CT檢查呢?

CT較X光平片,它在價格上更昂貴、患者所接受到的輻射劑量會更大一些。

所以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慮,一般因為外傷來醫院骨科就診的患者,我們都會首選進行X光片的檢查,一般情況下可以明確診斷。

但如果在平片上發現可疑的病變影像,又不能確診時,會再建議給予CT檢查作為加強輔助。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个能把你看透?

CT能確診X光片上所懷疑的病灶?

如果真的沒有骨折,只是一些皮外傷,CT檢查是可以幫助排除X光片上所懷疑的病灶的。

但是,如果真的是一種在X光片上所不能清晰發現的隱匿性骨折或撕脫骨折時,CT絕對是你的一根救命稻草!

因為X光片的影像是一幅二維重疊的影像,相對比較片面。

而CT的影像是由一系列斷層的圖像構成的,它相當於把組織結構一層一層的剖開來,清楚並逐一地顯示更多的細節和結構,而且分辨率更勝X光片。然後還可以針對病灶做很多個性化的後期重建處理,從內到外、從各個方位來發現和觀察病灶。

我們來舉個例子吧!

我們現在把X光片的影像看作是後面那個還未切開的吐司,在最上面一層隱約可以看見

一些小黑點,但不是很清晰。

我們再給吐司做一個“CT檢查”,把它切開成一片一片的。做完檢查之後發現,裡面竟然別有洞天!

剛剛不確定的小黑點原來是一顆一顆的葡萄乾,而且當中還有若干的葡萄乾。

核磁共振(MRI)又是啥?

核磁共振,英文簡稱MRI,是目前能用於人體身上最為精密和昂貴的醫學成像設備之一。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其實就是中學物理的法拉第定律,導電線圈可產生磁場。人體在磁場裡面,就會有一部分原子和外界磁場的脈衝磁信號產生“共鳴”,被接收器的“千里耳”聽到。

計算機對微弱的共振信號進行後處理,就產生了黑白分明、精細複雜的人體解剖圖像。

X光、CT、核磁共振 究竟哪个能把你看透?

so,問題來了,MRI有輻射嗎?

磁共振效應最早是用於觀察晶體內部結構的後來被聰明的科學家移植到了人體身上。

這不僅是因為磁共振能精緻的繪出人體的細微結構,而且還在於磁共振沒有電離輻射,對任何嬌嫩的人體組織都不會有傷害。

但核磁共振價格較高,禁忌症較多,且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如:對肺小結節、骨骼結構的細節表現、骨折等。

注意!

強大的磁性會讓金屬物品發狂,一枚小小的硬幣會像子彈一樣飛起來,更不用說輪椅、輸液架和手推車了。還有,強磁場會讓信用卡消磁,眼鏡架子變形,心臟起搏器失效,神經電極繞彎彎。

所以全世界任何一家磁共振室門口都有一幅圖片,用不同的文字標示著大大的警告。

知識小結

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都是放射科的立家之本,三者都是輔助臨床的重要檢查,它們之間互相彌補、相輔相成,但其原理及臨床適應症又各不相同,所以請患者朋友相信醫生為您選擇的放射學檢查!

原標題:X光、CT、核磁共振,究竟哪個能把你看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