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交警總隊是什麼性質的部隊?

水生雲長2


1946年3月10日,抗戰剛剛結束的第二年,一個新單位在重慶成立,那就是交通警察總局,下設作戰、警務、總務、經理、秘書、軍法、政工、督察等8個處,還有電訊總檯等直屬單位,在外地設有京滬區、平津區等11個鐵路警處、8個警務組、7個公路警務室。

這個單位還擁有一支武裝力量,那就是交警總隊,編制為總隊17個、直屬大隊28個、水上總隊1個。

實際上,無論是交通警察總局,還是交警總隊,都是軍統在控制。

交警總隊的最早前身就是軍統1932年建立的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下轄5個支隊及特務大隊,1937年正式成軍,人數1萬多人。1938年番號改為“忠義救國軍”,直到抗戰結束後,改編為所謂的交警總隊,人數擴充為5萬人,全部都是美式裝備。

國民黨主要是讓這支部隊守衛鐵路、公路的警衛,分佈在京滬、浙贛、平漢、滬杭、膠濟、隴海、北寧、粵漢、津浦等9條鐵路動脈沿線,水上總隊負責在南京至吳淞口長江沿線巡邏。

然而,最後也是不堪一擊。


歷史有妖氣


首先要搞明白一點,交警總隊並非現在意義上的“交警”,而是一支打著交通部的旗號的軍統武裝人員。

民國時期除了國民革命軍外,還有很多武裝部隊

一直以來我們稱為國軍的部隊,是國民黨軍隊,或者國民革命軍,實際上這都是正規軍,除了這些正規軍之外,還有一些遊離在國軍之外的部隊,最有名的應該是稅警總團,那可比交警總隊厲害多了。

稅警總隊是宋子文擔任財政部長期間建立的用於緝私徵稅的非正規部隊,當時國民黨收稅的確是不容易,所以宋子文用每年攤還八國銀行集團借款的鹽稅剩餘款項做給養,不聽老蔣調遣,宋子文直接管轄的部隊。

大家可能會認為一個財政部下屬武裝能有多厲害,這麼說吧,稅警總團練成後,就是國軍中當年最厲害的德械師中的教導總隊都幹不過,教導總隊有的裝備,稅警總團都有,稅警總團的一些先進裝備,教導總隊卻沒有。在人數上稅警總團也是擁有三萬多人,一點也不虛教導總隊,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德械師打到南京保衛戰的時候基本就全報廢了,稅警總隊後來有一半被老蔣要走了,就是孫立人的那支,後來經過遠征緬甸撤退到印度受美式訓練,成為了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軍。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些稅警總團啊,交警總隊的武裝,背後的老闆不知道有多強。

交警總隊是怎麼回事?

交警總隊也很厲害,雖然成立時間上沒有稅警總團早,但是背後老闆卻挺硬,這個老闆就是國民黨軍統戴笠戴老闆。

軍統雖然是一個特務情報部門,但是涉及到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尤其當時所處的環境,讓軍統有了很多特權,像軍統四大金剛的趙理君在抗戰中就負責河南到山西的通道,名為洛陽專區行政警察專員,連中統的人都打死扔黃河裡了。

另外,軍統除了在職人員,還有很多外圍武裝人員,不但用於收集情報,還有的直接用來和日寇漢奸打仗的,這裡面就包括忠義救國軍,以及中美技術合作所等部隊,在抗戰勝利後,美國撤退了,戴笠這十來萬的武裝人員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另外不論是國民黨內部還是外部,都要求取締軍統,畢竟特務統治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人們不敢說老蔣,把氣都撒在了戴笠頭上。

戴笠想要把軍統編入到警察系統,自己當警察系統的老大,結果老蔣有點忌諱,沒有答應,戴笠隨即和交通部部長說定,在交通部成立一個交通警察總署在統馭全國的鐵路公路警務機構,錢由交通部出,人由軍統的外圍武裝來出,經過精挑細選,最後組成了8萬多人的交警總隊。

當然,軍統也就搞搞情報還行,真要帶兵打仗也不行,緊接著戴笠就離奇死亡,軍統都被改組了,這支武裝力量能好哪去,後來基本都被我軍消滅了。


史論縱橫


國民黨統治時期,於1946年組建,名義上是交通警察部隊,實際上是軍統控制的強大特種武裝。

抗日戰爭結束後,戴笠等人為了保存多年苦心經營的軍統武裝,與鄭介民、毛人鳳、唐縱及馬志超、吉章簡、周偉龍等經過多次商討,向蔣介石建議將軍統武裝之精銳,改編為交通警察,以負責全國鐵道、公路、水運、航空的交通治安。組建方案於1946年1月呈報軍事委員會和國民政府,獲得批准。交通警察總局遂於1946年3月1日成立,吉章簡中將任總局長、馬志超中將和徐志道中將任副總局長。

交警部隊實際控制權在軍統局(後改為保密局)手裡,作為與解放軍對抗的一支武裝力量。交警部隊雖然對付中共遊擊隊很有一套,但在解放軍正規部隊的強大攻勢下,要麼起義投誠,要麼被全殲,要麼逃往臺灣,要麼被打散。


兵民情


說起國民黨的交警總隊,對解放戰爭不太熟悉的題友們可能瞭解的不多。但如果說起交警總隊的前身——忠義救國軍,想必很多人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這個忠義救國軍是樣板戲《沙家浜》裡,胡傳奎、刁德一所在的部隊。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從忠義救國軍以及忠義救國軍是怎麼演變成為交警總隊開始。

筆者一向不喜歡用流水賬方式寫說明類的文章,就擇要來講吧。

關於忠義救國軍,有四個要點需闡述:

一、1937年8月,淞滬會戰開始後,為廣泛調動民眾參戰,配合正規軍行動,蔣介石命令戴笠組建一支萬人編制的別動隊。(忠義救國軍前身)

戴笠很願意接手這個任務,他早就希望軍統能直轄武裝部隊,因而十分上心。

值得一提的是,別動隊的創始人裡還有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杜月笙也很配合,他樂於藉此機會擴充幫會勢力。

淞滬會戰中,別動隊發揮了積極作用,維護交通,襲擾日軍,救助難胞,並付出了2700餘人的傷亡代價。

二、1938年3月,華東地區已淪陷,蔣介石再度命令戴笠,在別動隊的基礎上擴編,收容滬杭一帶,在歷次戰鬥中潰敗下來的國軍,承擔敵後遊擊任務。為擴大影響力,戴笠決定以‘忠心義勇救國救民’作號召,將別動隊改名為‘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

三、從1943年10月開始,忠義救國軍再度擴充隊伍,同時部隊接受了特訓,學習爆破、擒拿、情報、電訊等技術,與軍統特務一般無二,忠義救國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特務部隊。到1944年春,忠義救國軍已擴編至三萬餘人。此時忠義救國軍的任務十分明確:一方面對敵作戰,收集情況,策反偽軍;另一方面監視新四軍動向,摩擦不斷。

四、抗戰勝利後,忠義救國軍卻面臨被裁撤的命運,原因有三:

國內要求結束特務政治的呼聲高漲,軍統及其武裝部隊首當其衝,此其一

國共雙方簽署了裁軍整編的軍隊國家化方案,忠義救國軍不是正規軍,自然在裁撤行列,此其二

國民黨內派系鬥爭激烈,忠義救國軍雖是雜牌部隊,裝備卻十分精良,陳誠、陳果夫、鄧文儀等人見不得軍統一家獨大,希望能趁機瓜分軍統勢力,此其三

戴老闆自然是不甘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他走了一招瞞天過海,與交通部商定,在其下屬成立交通警察總署,隨後將包括忠義救國軍在內的軍統武裝整合起來,統一改編為交通警察部隊。戴笠這樣做,自然是得到了蔣介石的首肯。

其實對於蔣介石來說,這也是他耍的一招瞞天過海,軍統武裝改為警察部隊,既不違反軍隊國家化方案,又保存了軍事實力。

再說句題外話,鬧了半天,胡傳奎、刁德一的頂頭上峰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戴老闆,這倒是出乎意料的。因為《沙家浜》裡的忠義救國軍人數不多,純屬地痞流氓、土匪惡霸的烏合之眾,而且他們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無惡不作,並且與日本人說不清道不明,實在是一無是處。當然,這是藝術加工後的忠義救國軍。

言歸正傳,再來看看交通警察部隊有幾個要點需闡述吧。

要點一:編制人數

1946年3月1日,交通警察總局成立於南京,下轄18個交通警察總隊和1個直屬大隊(1948年又組建了4個交警旅),總計7萬餘人。每個交通警察總隊(加強團)的下屬編制十分健全,總計3800餘人,轄4個步兵大隊(營),4各直屬中隊。每個步兵大隊(營)轄3個步兵中隊(連)和1個重機槍中隊(連)。

要點二:裝備精良

每個步兵中隊(連)配備步槍90支,輕機關槍9挺,卡賓槍10支,衝鋒槍20支,步兵炮3門,重機槍中隊(連)則有重機關槍。

要點三:隸屬關係


交通警察部隊名義上歸交通部,交通部卻只管發錢,國防部只管後勤補給,但真正的實權如行政、認識、訓練、作戰還是在軍統(後為保密局)。

要點四:作戰任務


交通警察部隊本身承擔著交通安全保衛工作,投入作戰後,往往承擔保衛鐵路、公路交通線的任務;再者,由於交通警察部隊由軍統掌控,依然有特務性質,不斷對付共產黨地下游擊武裝;此外,也有交警部隊擴編成師,編成正規軍參加內戰。

要點五:實戰表現


交通警察部隊編制全、裝備好、機動靈活,那實戰表現如何呢?實戰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在華中、膠東半島、遼西、營口、昌黎、塘沽、上號、湖南,交通警察部隊均有總隊建制被消滅的戰績,1950年,殘存的部隊改編為了三個師,退往臺灣。


龍七公子


這個歷史知識比較冷門,知道的人並不多。只看名字很容易被誤導,實際上所謂交通警察總隊一開始就不是交通部隊。國民黨交通總隊最初隸屬於軍統(保密局)直接管轄,由軍統頭子戴笠一手創立。

與此相關的還有宋子文的財政部稅警總隊,皆是戰鬥力強悍的武裝力量。不過直屬財政部的稅警總團在1938年之前是經濟武裝性質,確實承擔緝私收稅職能;而交通總隊的前身在1946年之前是淪陷區特務與遊擊武裝性質,與交通事業毫無關係。國民黨軍統大佬(四大金剛與三劍客之一)沈醉,在其《軍統內幕》裡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了交通總隊的來源、演變與結局;胡繩先生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中也提到:中原突圍後不久,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在蘇中地區七戰七捷,林梓戰鬥中殲滅國民黨六個旅和五個交通警察大隊,共五萬餘人;在著名戲劇《沙家浜》中,也有不少描寫。

日軍發動全面侵華,為應對抗戰期間的情報需求和國內穩定,1937年底,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成立。淞滬會戰失敗後,9月4日,蔣介石電令在上海成立蘇浙行動委員會,屬於敵後秘密組織。

1938年5月,戴笠在蔣介石支持下,將蘇浙特別行動委員會中的抗日別動隊改名為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簡稱忠救軍),自己擔任總指揮,這就是後來交通警察總隊(簡稱交通總隊)的前身之一。國民政府在長三角地帶開始轉變對抗策略,意圖在淪陷區滲透與發展。

忠救軍是為抗日是做了貢獻的。他們在淪陷區,收容、整訓國民政府正規軍被日偽打散擊潰的部隊,並在敵後襲擊、騷擾日偽軍;策反汪偽官員,對個別日偽人士、漢奸進行制裁,從而殺雞儆猴;對盤踞在各據點的小隊日偽發動突襲,干擾其正常運作;在日偽佔領的工廠發動群眾進行破壞;在日偽佔據的城市張貼抗敵除奸的海報等,對日偽政權實施心理戰術;

有時也會輔助正規軍作戰,如破壞錢塘江大橋、浦陽江大橋等,以減少正面戰場的壓力,進行特種戰爭。當然,其組織也兼具集聚民間反日力量,以忠心義勇救國救民為口號,有感染和呼喚愛國人士的功能。

因此,早期忠義救國軍的成分複雜且多元,戰鬥力相當低下,農工大眾、土匪流氓、散兵遊勇與民間幫派力量大致居多——也包括少數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與共產黨在地方上也都有交火與摩擦。對情報、諜戰與淪陷區工作來說,信息渠道不好掌握,需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故而缺乏統一指揮,一直也不怎麼成氣候。

軍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開辦各種臨訓班,然而效果並不好。到了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後,部分忠義救國軍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幫助下,接受美英裝備和訓練,初步建立了指揮系統,戰鬥力、凝聚力有所提升。1944年春,共擁有三個縱隊,五個行動總隊、若干地方支隊獨立大隊,官佐員兵三萬一千餘人。其勢力在最高峰時,包括地方保安團、發展對象等各種人數,總計有10萬餘人。

到了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後,忠救軍怎麼處理就成為一個問題。這與當時的國共談判與協議相關,大量冗餘軍事力量要裁撤與編遣,忠義救國軍自然也在範圍內。為了偷樑換柱,加緊搶佔地盤,於是決定改為交通警察部隊,最恰當不過了。至少在字面上屬於交通警察,而非不符合規定的特務武裝。

1946年3月1日,國民政府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在南京正式成立,下轄18個交通警察總隊(特種團)和1個直屬大隊。由軍委會別動軍、軍委會忠義救國軍、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班、軍委會交通巡查部隊、汪偽稅警總團等武裝共同改編於組成,總計7萬餘人。

黃埔系將領吉章簡被任命為交通警察總局長,自此交通大隊合法進駐鐵道、公路等部門,佔據要道,維護交通。忠救軍的最早形成與之後發展受到了戴笠個人意志的影響,1946年3月17日,戴笠飛機突然失事去世後,軍統局徹底交出了忠救軍這支武裝,改編交通警察部隊,交通部正式接手。之後逐步編為正規師,分別投入東北、華北、蘇中與西北等戰場。宋子文創立的財政部稅警總隊戰鬥力相當強悍,抗戰期間就被編入了正規軍序列。而交通總隊的兵員平素主要完成特務與敵佔區任務,搞情報收集、暗殺、爆破等特務工作,沒有建立起科層化的指揮系統與成熟的組織結構,一直不屬於正規軍範疇。雖然有的大隊裝備精良,包括衝鋒槍、卡賓槍等先進武器,身著美式軍裝。但在大型會戰中,沒有重型武器,缺乏軍事訓練和作戰經驗,許多兵員士氣也不高,所以戰鬥力相當有限。

交通總隊在解放戰爭期間,屢次出現在大兵團作戰中,掩護重要交通線路與港口。在東北,國民黨把交警13,14總隊合編為169師,編入新6軍,號稱美械部隊;營口解放時,殲滅城防司令部及交警總隊2000餘人;淮海戰役中,國民黨二十五軍一四八師和交警第十六總隊等萬餘人駐守宿縣;睢杞戰役中,蔣介石為紓解區壽年兵團被圍殲的危機,先後調動了32個正規旅及1個快速縱隊、1個交警總隊,共出動兵力27萬,實行會戰;

國民政府為防止蘇聯介入內戰,西北地區的交通總隊的伺機而動;1949年5月,滬杭一帶的交通警察部隊在上海戰役中大部被殲;在山東地區,更是以還鄉團面孔出現,實施特務工作;不過,交警總隊的近戰火力很強、意志堅定,衝鋒槍,火箭筒,迫擊炮較多,機械化程度很高,當年與東北民主聯軍對抗時就展露其素質與實力。

拼湊、雜糅而來的部隊,指揮失靈與協作無序,不可能有強大的戰鬥力。1949年,粟裕部在蘇中地區殲滅五個交警大隊後,繳獲了一房間的手銬,可見其本身的治安與特務性質,而非一支正規作戰力量。

實際上,國民黨把改組後的交通總隊送到戰場上,也是無奈之舉。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些歷史中看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多麼複雜和不易。


秦右史


國民黨交警總隊的前身其實就是內戰時期戴笠手下得軍統特務武裝——忠義救國軍,1946年戴笠去世以後,軍統面臨改組,在老蔣的壓迫下,軍統被迫交出了一部分武裝,其中忠義救國軍就被改為交警總隊。


其實早期的忠義救國軍,它的前身是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組成成分比較複雜。它以軍統和黃埔的人員為骨幹,同時又糾合了愛國的知識青年,土匪流氓等各類人士,人數眾多但戰鬥力低下。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英派人裝備和訓練的忠義救國軍,戰鬥力得到了改善,還配備了衝鋒槍,卡賓槍等武器。

改名為交警總隊的忠義救國軍其實還是有軍統色彩,他們名義上接受交通部的管轄,實際搞得還是特務武裝,粟裕後來在解放華南地區的時候剿滅了一支交警總隊,解放軍繳獲了一屋子手銬。

解放戰爭中的交警總隊雖然配的是美式裝備,但他們訓練跟不上,又很少有實戰經驗所以他們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弱的。在解放戰爭中,老蔣後來無兵可用的時候將交警總隊改成十幾個師派到戰場上,最後卻被解放軍打的潰不成軍。


雖然這支部隊已經在歷史長河中塵歸塵,土歸土,但是它在抗日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我們是不能磨滅的。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我的看法呢?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一樹梅花一放翁


國民黨的交警總隊,即交通警察部隊,不是站馬路維持秩序的交通警察,而是隸屬國民政府交通部,卻由軍統(保密局)掌控,可以直接參加作戰的武裝力量。

一、交通警察部隊的前身

要搞清楚交通警察部隊的歷史淵源,要從軍統控制的“忠義救國軍”講起。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急需擴充軍事力量。1938年3月,蔣介石命令戴笠,要他“收容整編流散浦東及京滬,滬杭沿線的國軍,加強敵後遊擊工作”,戴笠遂以自己原有的“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教導團”為基礎,廣募散兵遊勇,隊伍擴大至1.6萬人。

1938年5月,蘇浙別動隊經批准改名為忠義救國軍。1940年夏,忠義救國軍擴充到4個縱隊,1個南京行動總隊,共轄28個大隊,總人數近3萬人,後來隨著抗戰形勢的發展,人數不斷擴充,最盛時多達10萬之眾,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武裝力量,成為交通警察部隊的重要前身。

二、交通警察部隊的組建

抗戰期間,戴笠及其軍統的權勢達到巔峰,他不但擁有數萬名特工,更直接擁有裝備精銳,作戰力頗強的忠義救國軍,自然招致國民黨內外各方強烈反對,加上國內要求“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的呼籲十分強烈,後國共兩黨經過談判,協議大幅整編軍隊,國民黨軍隊要由原有的380萬減少到180萬,編為90個師,戴笠控制的忠義救國軍難逃縮編。

時任軍政部長的陳誠看到忠義救國軍都是精銳的美械裝備,便起了私心,想要藉機將其吞併到自己的嫡系部隊,因而把忠義救國軍列為第一批“復員裁軍”的對象,陳果夫、陳立夫、鄧文儀、康澤等軍政要員,也想趁機瓜分軍統勢力。

戴笠何許人也,肯定不會束手就擒,萬分精明的他設計了一個“化整為零”的方案,與交通部張嘉王敖部長商定,在交通部成立一個交通警察總署,來統領全國鐵路、公路系統的警察隊伍,並要求將軍統所轄的全部武裝力量改編為交通警察部隊,歸屬交通警察總署管轄。

這招“瞞天過海”的方案得到蔣介石批准。1946年3月1日,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在南京正式成立,下轄18個交通警察總隊和1個直屬大隊,主要來源為軍委會別動軍、軍委會忠義救國軍、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班、軍委會交通巡查部隊、汪偽稅警總團等武裝改編,總計7萬餘人。

二、交通警察部隊的編制、裝備和隸屬關係

1個交通警察總隊的編制相當於1個陸軍加強團,整個總隊約有3800餘人,下轄4個步兵大隊和迫炮、平炮、通訊、特務4個直屬中隊。1個步兵大隊相當於1個步兵營的編制,下轄3個步兵中隊和1個重機槍中隊。由此可見,交警總隊的編制是十分健全的。

交通警察總隊裝備十分精良,清一色的美械裝備。1個步兵中隊配備衝野式步槍90支,輕機關槍9挺,60步兵炮3門,卡賓槍10支,衝鋒機槍20支。重機關槍中隊配備重機關槍4挺,步槍40支,卡賓槍10支,衝鋒機槍20支。這樣的精良裝備,讓正規作戰部隊都十分羨慕。

交通警察總隊設總隊長1名(一般為少將,也有個別上校),副總隊長1名(上校),設政工、督察、軍需、軍械、軍醫、副官、書記等7個室,室主任一般為中校軍階。下轄的大隊長一般是上校軍階,中隊長是少校軍階。與其它武裝部隊比,交警部隊的官銜是較高的。


交警部隊的各級官員大都接受過中美特種技術合作訓練班和軍統各種訓練班的專門培訓,其前身組成部隊的別動軍、忠義救國軍,在抗戰期間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綜合上述情況,交警部隊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素質優良、機動靈活的精銳部隊,為國民黨其他正規武裝部隊所不及,一向被視為蔣介石的“袖珍王牌軍”,有“親信之親信,心腹之心腹”之美稱,只是較少為人所知。

交通警察部隊名義上隸屬於國民政府交通部,但交通部只負責撥付經費,國防部只負責後勤補給,其他一切事務包括內部行政、人事任免、軍事調動、軍事訓練、指揮作戰等權力,全部都由保密局負責。因此有人形容說:“交通部是交通警察部隊的老爸,只管給錢;國防部是交通警察部隊的老媽,只管衣食;保密局卻是交通警察部隊的老公,擁有對交通警察部隊的完全支配權。”

三、交通警察部隊的戰場表現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開始全面進攻,交通警察部隊也被陸續投入各個戰場,只是如此精良的部隊在面對我人民解放軍時的表現實在乏力,幾乎被徹底打殘,他們的表現如下:

1946年蘇中戰役,被殲滅5個大隊3000餘人,第7總隊總隊長熊劍東陣亡。

1947年山東戰場,第15總隊被殲滅,總隊長張古良、副總隊長陳嵩偉被俘。
1948年山東戰場,第1總隊被全殲、總隊長黃錫疇被俘。

1948年東北戰場,第13、14總隊被改編為陸軍第169師,在遼西被殲滅,師長張羽仙被俘;第3總隊在遼寧營口被全殲。

1948年華北戰場,第5、8總隊在河北昌黎被殲滅,總隊長周銘勳,李資深被俘;第10總隊在河北塘沽被全殲。

1949年,交通總局機關撤至上海,僅剩6個總隊和2個大隊,擔任上海市區守備任務。

5月下旬,上海解放,交警部隊大部分被殲滅,少部分主動投降。

10月中旬,第9總隊在浙江舟山桃花島被殲滅。

11月,第13、14、17、18總隊先後在湖南被消滅。

12月,滯留四川的交警部隊被殲滅。

1950年3月,殘餘交警部隊被集中改編為陸軍第43、11、118師。至此,國民黨的交通警察部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縱觀交通警察部隊數年的歷史,他們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但在面臨我人民解放軍時卻一敗塗地,充分證明了只有正義的力量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國民政府時期,交警還沒有現在這麼明確的定義,畢竟那時候的交通還是非常落後的,有車的人也很少,而交警卻不是指揮交通的警察,它代表的是國民黨中的一股間諜勢力,那便是戴笠的軍統,而在他的大肆擴充下,軍統的在編人員一度超過了十萬之眾,因而在其後的整編中,有了交警總隊這一概念。



其實這交警總隊的前身是軍統的特務武裝組織,當時的名字叫做忠義救國軍,在1946年的時候,一代梟雄特務頭子戴笠因飛機失事遇難,而本來由他指揮的特務武裝力量最終被改編。在被改編之後大概組建了十八個國民黨交警總隊,成為了當時除正規軍外的一股擁有作戰能力的部隊,主要維持鐵路及公路等治安問題。



而這交警總隊的戰鬥力,其實還是非常強的,因為裡面大多數軍官都是科班出身,而且接受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訓練,是一股有著戰鬥能力和偵查能力的組織。其所擁有的裝備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好的,幾乎清一色的美械裝備,除沒有重型武器之外,幾乎可以和老蔣的中央王牌軍媲美。



而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老蔣因為在戰場上不斷損兵折將,所以把交警總隊也派往了戰場,在解放戰爭後期,交警總隊已經改編成為了以師為單位的作戰部隊,但是最終伴隨著國民政府的潰退,這一支成立於抗戰時期的特殊部隊也最終煙消雲散,被我人民解放軍全殲。


歷史之絕唱


首先,“交警總隊”肯定不是現在的“交警”。現在給這支部隊的官方定位是“特務武裝部隊之一”,也就是說,這支部隊不是用來維持交通秩序的(當然,交通暢通也要管),而是用來打內戰的,而且還是特務組織!

這支部隊是怎麼成立的呢?這其實是戴笠的手筆,因為抗戰時期戴笠的軍統發展到一個很龐大的程度了,其中有很多的武裝人員,現在抗戰打完了,那自然要裁撤一部分,比如你一個特務組織,弄這麼大的武裝編制不合適吧。

不過戴老闆多聰明啊,他想了個化整為零的辦法,就是把軍統控制的各種武裝力量(什麼忠義救國軍、別動軍、軍事委員會水陸交通統一檢查處)混在一起,合併為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編為18個交通警察總隊,3個教導總隊(解放戰爭末期,國民政府又將各地鐵路、公路原有交通警察編入交通警察總隊或交通警察旅),蔣介石也批准了。

簡單點說吧,交警總隊就是戴笠的軍統所控制的特務武裝力量,那為啥叫個“交警”的名字呢?那是因為戴笠和交通部部長張嘉璈說好了,成立個交通警察總署來管理全國鐵路,公路的警務系統,所屬部隊都改為交通警察部隊了,畢竟也要“師出有名”不是嘛。

1946年3月1日,這支部隊成立了,人數達到7萬多人!這支部隊裝備精良(美械裝備),人員素質極高(很多軍官都受過美國的特種訓練),戰鬥力很強,被蔣介石視為“袖珍王牌軍”。

然而,畢竟大勢已去,內戰時期,交通總隊不是被我軍消滅了,就是起義投誠了。


國史拾遺


國民黨的交警總隊,是抗戰時期由戴笠控制的軍統武裝轉變形式的延續,主要成份有三:“軍委會別動軍”、“忠義救國軍”和“汪偽稅警總團”,以及戴笠與美國人合辦的“中美技術合作所”掌握的少量武裝,它的主要指揮機關由原“軍委會別動軍”改編而來,並非是以忠義救國軍為主。

別動軍是戴笠1942年與英國人合作籌建的產物,後來又成為與美國海軍合作的特種作戰部隊,建立目的是為了配合美軍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登陸(沒有實施),主要負責在兩廣、兩湖等地區的敵後作戰,編有10個縱隊,別動軍第一任司令是軍統老牌特務周偉龍,次任司令徐至道後來成為保密局副局長,這是戴笠最嫡系的特務武裝。



(周偉龍)

抗戰勝利後,鑑於軍統勢力的過度膨脹,在蔣介石暗中支持下,陳誠、陳立夫等軍政大佬同時要求裁撤軍統武裝,尤其是陳誠盯上了大部裝備美械的別動軍和忠救軍,以軍政部長的身份要求上述各部到指定地點集中復員,實際是想兼併到自己的土木系部隊中。

為了保存實力,戴笠玩起了瞞天過海的手法,與國府交通部談妥,擬將上述各部改編為交通部“交通警察總局”所轄的警務部隊,經過戴笠的不斷努力,1946年3月1日,交通警察總局成立,軍統武裝全部塞進該機構,成立了18個交通警察總隊,後期又成立了4個交警旅,總兵力約8萬餘人。(當月戴笠就掛了)



交警部隊名義上的隸屬關係歸交通部,但交通部卻只管出錢,人事和內務完全由軍統負責(後改為保密局),調動和作戰又歸“參謀總部”負責,完全是一個怪胎,次任交警總局局長就是別動軍司令周偉龍中將。

每個交警總隊是一個加強團的編制,總隊長一般為少將軍銜(個別上校),一般轄四個步兵大隊和炮兵通訊兵等四個支屬中隊,步兵大隊轄3個步兵中隊和1個重機槍中隊,中隊以下為三三制,總兵力約3800人,與日軍的野戰聯隊兵力相當。但一色美式裝備,以一箇中隊為例,編制內步槍90、輕機槍9、卡賓槍10、衝鋒槍20、六零炮三門,速射火力和近戰火力遠超日軍,但炮兵略弱、正規野戰能力一般,畢竟是特務武裝改編而來。



全面內戰爆發後,由於機動兵力不足,各交警總隊紛紛被投入戰場,一般配屬給野戰兵團擔負要點守備任務、鐵路和公路交通的警備任務,思想反動,意志較強,但是在國共大兵團決戰中,由於戰鬥力不強且分散使用,基本是炮灰角色,各總隊逐漸被解放軍殲滅,僅有3個總隊因為擔任在奉化附近的警衛任務而免遭覆滅,撤至福建後改編為陸軍部隊,至此,國民黨的交警部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周偉龍因準備開赴湖南起義,1949年2月被保密局逮捕,1950年槍殺於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