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深化國企改革新實踐」去“僵”攻堅 一企一策破解難題

美國經濟學家彼得·科伊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經濟學概念——“殭屍企業”。在哈爾濱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中,這個概念伴隨著一個個歷史遺留問題的妥善解決而高頻出現。

這是時代的抉擇。哈爾濱正處在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一批喪失自我修復和自我發展能力、必須依賴非市場因素生存的國有企業,逐漸僵化、僵死,發展之路進退維谷。

妥善處置“殭屍企業”是增強哈市國有經濟活力的保障、提高國企市場競爭力的前提。2017年8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兆力在《關於清理“殭屍企業”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報告》上做出批示: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和主管部門管理責任,明確任務和時限。

破除改革路上的急難險阻,只有做好“殭屍企業”處置工作、減輕企業沉重負擔,才能甩掉包袱,輕裝上陣,才能保證市屬國有經濟在百舸爭流、大浪淘沙的市場競爭中激流勇進、有所作為。

制定處置“殭屍企業”實施方案,明確處置“殭屍企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去“僵”攻堅,哈爾濱正向難而行。

甄別認定,結合實際界定兩類“殭屍企業”

一段時間以來,在國家產業政策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日益激烈的市場細分中,哈市一些或市場競爭乏力,或技術落後,或坐享政策紅利的國有企業,淪為“殭屍企業”。

“在哈爾濱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中,一直著力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市國資委主任於得志說,去年以來,哈市國企改革中統籌推進具有全局性的專項攻堅改革,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時,推動“殭屍企業”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處置“殭屍企業”,前提是甄別認定。2016年9月,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對於扭虧無望、已失去生存發展前景的‘殭屍企業’,要破除障礙,依司法程序進行破產清算,全面清查破產企業財產,清償破產企業債務並註銷企業法人資格,妥善安置人員”。

依據國家關於“殭屍企業”的認定標準並結合哈市實際情況,市國資委明確界定了納入處置範圍的哈市“殭屍企業”標準,即喪失自我修復和自我發展能力、必須依賴非市場因素生存的企業。這些企業,又細分為“關停企業”和“特困企業”兩大類。

“關停企業”即完全處於關閉或停業狀態兩年以上、職工已安置或者仍有部分留守人員的企業;無人員、無資產、無場地的企業;無人員、無資產、無場地且有債務或欠稅的企業。“特困企業”則是連續一年以上停止生產經營活動,資產負債率超過100%且連續3年以上虧損,主要靠政府補貼或銀行續貸等方式維持生產經營;或連續3年以上欠薪、欠稅、欠息、欠費;或陷入“兩鏈”(資金鍊、擔保鏈)風險,導致資不抵債且解套無望、非季節性長期停產且復產無望的企業。

摸清家底,22戶“殭屍企業”處置收官

處置“殭屍企業”,是一場摸著石頭過河的“攻堅戰”。

2017年,在國家和省、市尚未出臺相關處置標準及政策的情況下,市國資委本著依規有序、不等不靠、積極推進的原則,根據專家學者和外省市對“殭屍企業”的定義,結合哈市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和哈市制訂的“殭屍企業”認定標準,在全市開展了國有“殭屍企業”基本情況調查,摸清了哈市國有“殭屍企業”基本情況。

調查顯示,哈市國資出資的8個企業集團中,共有“殭屍企業”114戶,分佈在哈建投集團、哈藥集團、哈水投集團、哈工業資產經營公司、哈供水集團、哈投集團、哈西部開發建設集團、哈住建集團。“殭屍企業”資產總額42.9億元、負債總額47.2億元,涉及在冊職工4245人、退休職工28767人。

此前,市國資委為加快推進“殭屍企業”退出,於2016年已在困難企業最多、“殭屍企業”也最多的哈工業資產經營公司所屬部分“殭屍企業”進行過先行試點。試點中,企業集團、委託監管部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在人員安置、政策支持等方面積極配合,探索出處置“殭屍企業”的一些寶貴經驗。

到了2017年,經過市國資委及出資企業集團的共同努力,當年哈市國資出資企業集團共完成15戶“殭屍企業”處置。今年以來,市國資委繼續加強推進力度,截止目前,又有7戶“殭屍企業”處置完美收官。

分類退出,破解錯綜複雜遺留問題

“殭屍企業”都是有“故事”的。

兩年,22戶。這組數字的背後,是哈市改革者們從不同維度演繹的一個個革故鼎新的“好戲”。

根據實際狀況,去年以來,哈市各國資出資企業集團採取“分類實施、一企一策”的方式,積極探索和推進“殭屍企業”出清。目前已完成清理退出的22戶分佈在6個出資企業集團。主要採取集團託管、銷號退出、清算解散、改制重組、破產清退五種方式退出。

哈工業公司所屬部分“殭屍企業”欠稅較多,一段時間以來無法辦理稅務和工商登記註銷。對此類企業,哈工業公司採取集團公司集中託管的方式,使“殭屍企業”不再發生費用支出,待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出臺明確的處置政策時,再辦理銷號。此種方式,也是廣州、瀋陽等城市處置“殭屍企業”普遍採取的一種方法。

在哈供水集團、哈水投集團、哈西集團、哈投集團等,有10戶資產負債比較清晰、企業基本不欠稅的“殭屍企業”,對這類企業,通過先清算解散,再辦理註銷稅務和工商登記方式,完成企業銷號。如哈給水工程規劃設計建設總承包有限公司、哈三家灣土方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興濱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均是以這種模式退出市場。

這其中,“銷號退出”的哈興濱房地產開發公司是哈西集團2015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元。當年成立這家公司是為了承接哈市部分地區建設回遷安置房的任務。後因計劃調整,原計劃的部分項目不再列入建設計劃,興濱公司陷入無房可蓋的局面。根據市國資委相關要求,哈西集團對興濱公司進行註銷,員工轉移至哈西開發公司。這也是哈市深化國企改革中,壓縮企業管理層級、合併同類或相近企業、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和效益的有效舉措。

而更多的“殭屍企業”,遺留問題跨世紀、跨行業,錯綜複雜,“去僵攻堅”難度非常大。哈投集團所屬哈廣發房屋置換有限公司、哈第五燃料公司、哈第六燃料公司、哈煤炭機械廠等8戶“殭屍企業”就屬於這種類型。

在對這些“殭屍企業”清算解散過程中,哈投集團累計妥善安置人員300多人。提起這個過程,哈投集團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用“難中之難、堅中之堅、困中之困”來形容。

工作人員說:“哈投集團成立於2013年,成立之初接收了原市房產住宅局、原市物資局等單位的許多附屬企業,有的甚至是附屬企業的“孫輩”機構。經過多年變化,有些企業已經是空殼,連留守人員都聯繫不上,情況極其複雜。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這些附屬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可以說跨越時間長、改革難度非常大。”

提起查找企業的歷史檔案,當時情景還歷歷在目。“有的企業成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檔案紀錄遺失,主管單位的電腦裡也沒有上世紀的記錄。我們一層層查找,甚至到區市場監管局的管理所求助,管理員和我們一起在故紙堆裡一頁頁翻”。

最終,哈投集團採取“吸收合併”的方式,妥善處理了這些“殭屍企業”企業的債權債務,更為重要的是妥善安置企業職工,將這些職工全部在哈投集團內部其他同類崗位上再就業。

並非所有的企業都會“臨僵而亡”。“如果企業還有一定資產,基本不欠職工各種費用,對於這樣的企業,我們不是一銷了之,而是利用企業有效資產與同類企業重組或混改,不但人員能夠合理安置,企業進行改制重組後還能重新煥發生機。金宇監理公司就是這樣”,哈建投集團工作人員說。

哈建投集團所屬金宇監理公司因為甲方欠款多,導至企業發展停滯。改革中,哈建投集團將金宇監理公司與同屬哈建投集團的市政監理公司重組。合併後強強聯合集中優勢力量,新的市政監理公司不斷髮展壯大。

三年“去僵”,劃定有序推進改革時間表

“去僵攻堅”不是一蹴而就。在已取得一定成效基礎上,哈爾濱又劃定了有序推進的時間表。

根據國辦發“全面開展處置殭屍企業專項行動,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處置殭屍企業各項工作”的要求,哈市確定了“殭屍企業”處置的完成時限,即2018年完成20%,2019年完成60%,2020年完成20%。哈市正加緊制定處置“殭屍企業”相關政策,相關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確保在2020年以前基本完成全市“殭屍企業”處置工作。

按照這個時間表,雖然哈爾濱“殭屍企業”的處置正穩步推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人員安置難”“資產變現難”“依法破產難”成為處僵“三座大山”。

有些企業拖欠職工債務較多,無力償還;有些企業資不抵債,資產評估後的淨資產無法滿足償還欠費、人員安置的費用;有些企業現有存量資產中,有證房產、土地大部分被查封或由於缺少確權材料等原因無法變現。剩餘部分資產分散,變現價值不高;部分企業歷史拖欠稅款無力清償;有些企業還涉及經濟案件法律訴訟,導致企業無法正常辦理工商銷號……

重重困難面前,國資、財政、人社、土地、稅務、工商等部門在資金缺口、人員安置、土地確權、稅費減免、工商註銷等方面積極謀劃、密切配合,正在探索有利於企業減負的新舉措,為“殭屍企業”處置提供政策保障。

處置“殭屍企業”,哈爾濱任重道遠。

堅定信心啃掉國企改革“硬骨頭”

哈爾濱日報評論員

國企改革難,處置“殭屍企業”更被形容為國企改革的“難中之難”。哈市在去“僵”攻堅戰中,兩年妥善處置了22戶“殭屍企業”,取得了一定成績,收穫了一些經驗,但改革之路仍任重道遠。

哈爾濱市作為老工業基地,歷史包袱沉重,部分領域產能過剩、結構扭曲,部分企業連年虧損淪為“殭屍企業”,不僅拖累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更佔用著大量的經濟、金融資源,延緩改革的推進。因此,要搞好國有企業改革,加快處置“殭屍企業”刻不容緩。

“殭屍企業”由於大都屬於國有企業,且一般體量大,牽涉人員眾多,形成困境的原因錯綜複雜,個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決定了處置“殭屍企業”必然是一個龐雜的系統性工程,決不能搞“一刀切”,只能針對每戶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退出或重組的策略。集團託管、銷號退出、清算解散、改制重組、破產清退,哈市國資部門巧妙運用多種去“僵”舉措,解決了人往哪裡去、錢從何處來、債務怎麼銷的難題,充分體現了有關人員的決心、擔當和智慧,為我市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開了個好頭,積累了經驗,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搞好國企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值得點贊。

但我們更應看到,儘管去“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全市還有近百戶“殭屍企業”有待處置。處置“殭屍企業”沒有現成的規矩可循,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壓實責任,明確任務和時限,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智慧搬走“絆腳石”,啃掉“硬骨頭”,為哈爾濱市全面振興發展開路架橋!

記者:張鳴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