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蒙古人把首都定在中國?

尚亷


蒙古人是一個籠統的概念。

由於不同的蒙古人建立了不同的政權,也就存在不同的都城。例如,在成吉思汗的時代,成吉思汗的弟弟合薩爾在他的封地也有都城,這座都城的遺址位於額爾古納河附近;成吉思汗本人更是在曲雕阿蘭(Kodege-aral)擁有大斡耳朵。

當然,談及蒙古帝國的都城,最著名的當屬哈拉和林(Qaraqorum),它位於今蒙古國前杭愛省西北角,自1220年起成為蒙古帝國的正式都城。根據《元史·地理志》記載:

和寧路,上。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諸郡,建都於此。

直到元世祖至元年間,元朝才將國都遷徙到大都,並相繼設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嶺北等處行中書省來管理和林故地。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13-14世紀的蒙古人而言,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將都城定在“中國”。

元大都所處的地方,是屬於“契丹”(Kitad)的故地,同時蒙古人接手的南部中國,則被稱作是“囊加歹”(nanggiyad)。在當時的蒙古人看來,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叫做“中國”的政治單位。

因此,題目所謂的“定在了我們古代中國”的說法,對於元朝蒙古人而言是毫無意義的。

最後,蒙古人還相繼創立了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和伊利汗國,分別建都於:葉密立、別失八里、拔都薩萊和蔑剌哈。


HuiNanHistory


第一,所謂的“大蒙古國”首都根本就不在今中國境內。第二,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的所謂“大蒙古國”和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大元”是有根本區別的兩個政權。

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個“首都”名稱:曲雕阿蘭。這個地方在今天蒙古國肯特省克魯倫河和僧庫爾河交匯處。後來窩闊臺汗又在哈拉和林建都,一直延續到蒙哥時期。這個地方仍然在今天蒙古國境內。



蒙哥戰死之後,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奪繼大汗之位。此時統一的大蒙古國已經分解成五個部分,包括伊利(爾)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大元王朝。忽必烈實際上對四大汗國只擁有宗主權。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稱“大元”,建都大都。因此只能說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建都於今中國境內,而不能說蒙古建都於中國。這是有區別的。


文史侃上天


這個問題問得太搞笑了。古代蒙古人建立過很多國家,有很多首都,成吉思汗在世時從來沒有把首都定在“當時的中國”。看得出,提問者分不清“蒙古帝國”、“蒙古四大汗國”和“元朝”的關係。


先說蒙古帝國。1204年,鐵木真擊敗了草原上最後一個強勁對手乃蠻部,乃蠻部的太陽汗被殺死,其兒子屈出律逃到西遼,其剩眾部眾被編入鐵木真的屬民。到這時候,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的進程基本上完成了,1206年在斡難河邊宣佈建國,被推舉為大汗,稱號是“成吉思汗”,國號叫“大蒙古國”,這個就是世界所熟知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當時的遊牧首都叫“曲雕阿蘭”,也稱為“闊帖兀阿闌”、“闊迭額阿剌勒”,成吉思汗在那裡設立了他的大斡耳朵(營賬和宮殿的意思),曲雕阿蘭在今天蒙古國的肯特省,位於克魯倫河和僧庫爾河交匯處。

成吉思汗在位時的大蒙古國遊牧首都“曲雕阿蘭”,在今天蒙古國的肯特省,位於克魯倫河和僧庫爾河交匯處

成吉思汗生前,以大汗王廷為中心,把征服的東部地區分封給兄弟及其後人,稱為東道諸王;把西部地區分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西道諸王。成吉思汗正妻有四個兒子,也就是嫡子,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拖雷得到的封地最大。因為蒙古人有幼子繼承家業的習慣,就把蒙古本部和征服到的漢地(金朝部分土地)留給了幼子拖雷。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時候病逝,三子窩闊臺繼位為蒙古大汗,繼承東征西討。窩闊臺在位時,1435年將首都遷到“哈拉和林”,簡稱和林,在今天今蒙古國杭愛省西北部。

大蒙古帝國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時期的首都“哈拉和林”遺址遠眺,在今天今蒙古國杭愛省西北部。


窩闊臺1241年去世,兒子貴由繼承大汗位。1248年貴汗病逝,汗位從窩闊臺系轉到拖雷系,由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為大汗。成吉思汗、窩闊臺、貴由、蒙哥,這四個大汗是全蒙古各部共同承認和擁戴的大汗,稱為蒙古四大汗時代。蒙哥1259年攻打南宋時,在合州(今重慶合川區)釣魚城下病死。後來,蒙哥的兩個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爭奪大汗位打起了內戰,阿里不哥雖然得到大多數蒙古宗王支持,但還是被打敗了,因為忽必烈封地是漢地,重用了很多漢族大臣,漢地也比較富庶。但忽必烈的汗位基本上是自封的,沒得到全蒙古承認,從此以後大蒙古帝國就分裂了,忽必烈統治的是蒙古本部和漢地,後來把首都定在大都(今天的北京),漢語國號叫大元,這就是元朝,然後元朝再攻滅了南宋。世界上也有人稱元朝為“忽必烈汗國”,準確地講,是忽必烈把他所管轄的封地的首都定在了當時的中國北京,建立了元朝。

大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的遺蹟。


再說蒙古四大汗國,朮赤系的金帳汗國,首都在“薩萊”,位於今天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首府以北120公里地區;察合臺系的察合臺汗國首都在“阿力麻裡”,位於今天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地區;忽必烈弟弟旭烈兀在中東建立的伊兒汗國,首都叫馬拉蓋,即今天的伊朗馬拉蓋市。

窩闊臺汗國比較早滅亡了,領土被察合臺汗國和元朝瓜分,窩闊臺汗國的首都在“葉密立”,即今天新疆的額敏縣。


段宇宏



古代蒙古人並不是一定把首都定在中國,只是那是後來的事,先前他們的國都在今蒙古國國都烏蘭巴托附近額爾德尼召,就是所謂蒙古核心地帶,代表過去輝煌的匈奴,鮮卑,柔然,回鶻,突厥的中心,當初他們的國都就位於這裡,可汗汗庭屹立在額兒渾河和土拉河之間,是個徹頭徹尾的草原帝國。恰好蒙古人也發跡於這裡,開始在鐵木真早期,乞顏部就位於克魯倫河源頭,肯特山之間,所以蒙古人肯定不忘自己的根,勢必要將國都遷移到這裡,他和之前漠北政權其實不無兩樣。


鐵木真建國初,大蒙古國國都在大斡耳朵,就是今天的蒙古國溫都兒汗,後來到他兒子窩闊臺繼位,還是將帝都移到今蒙古國境內,所謂歷代草原帝國首都聚集地,哈拉和林,在它建都的那一時期,蒙古還不是元朝,它那時國力處在鼎盛時期,拉開了向外擴張的風暴,說也奇怪,自從忽必烈南遷中原後,蒙古就再也沒有西征過,而是將目標投在統一中原身上。




在哈拉和林建都算起,1235年到1260年蒙古帝國經歷好多世界級大事,最突出的就是武功方面,第二次西征,橫掃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時正是在太宗窩闊臺時發動的,他在哈拉和林舉行庫裡臺大會,一面向西,又一面向南,直取南宋,可見蒙古當時已是世界帝國。第三次西征是憲宗蒙哥發動的,一路西征到阿拉伯地區,帝國疆域直指巴勒斯坦,也是在蒙哥在哈拉和林操刀的,那時同樣也忘不了宋朝,可惜大汗卻身死在四川。

哈拉和林應該算是統一時期的蒙古帝國首都,擁有歐亞大陸的龐大疆域,蒙古西征將西方戰勝國的俘虜和財寶,還有國王家眷都聚集到和林,以顯示國威。《元史》明確說了成吉思汗當年滅了花剌子模後,將摩訶末沙母親,徒兒罕太后俘虜到和林,還有之後的征討西方各國國王的毛髮做成蘇魯定立在和林汗宮中,甚至有的不停話的國王也被安置在這裡。在和林城不是有一個回回城,就是因此得來的,但畢竟工匠佔主位。在西方掠奪同時,又對中原掠奪,佔領金國後,皇后,妃子,宮女,財寶難逃一劫,就像靖康之恥一樣,一併帶到蒙古和林,所以蒙古還是以根本地為自豪,搶來的東西都往家裡放。他們的皇帝肯定也以草原可汗為榮,認為他們是傳統的草原帝國。


至於蒙古帝國為什麼遷到中國境內,那還得從1260年之後說起,大汗蒙哥一死,汗位空懸,肯定有人繼承汗位,最後一次西征也為此被耽擱,沒能成功進入非洲。在中原呆久了的忽必烈出面了,他畢竟是在漢地經營多年,已對漠北不感興趣,於是繼承帝位,首先考慮的是遷都問題。可漠北汗庭仍在,他們不得不讓少弟阿里不哥出面,於是事來了,蒙古出現了兩位皇帝,成了守舊派與改革派的爭奪。
最終忽必烈勝出,他那時還是不忘根本之地的,於是建都在和老家相似的地方就是今內蒙古多倫,所謂上都,開金蓮花的金蓮川,開平,名字很多都是一個地方。忽必烈自立門戶,改變了蒙古帝國一切,將帝都後來又遷到今北京,所謂大都。目的就是有利於治理中原,交通發達,水路暢通,經濟發達,處於草原與農耕之間,所以蒙古之所以遷都一步步往南,也是有過程的,即艱難又辛酸!


龍文說史


蒙古人在滅宋之前已在蒙古高原先後建立過幾個都城,如哈拉和林、曲雕阿蘭等。忽必烈在滅宋建元之後,又分別建立了三個都城:上都(在內蒙錫林郭勒)、中都(在張北)和大都(今北京)。其實忽必烈後半生以及以後的元朝皇帝大部分時間都是住在大都(北京)的,中都和上都只是有時作為消夏的行宮(如同清朝皇帝夏天去承德)。元朝為何把京城定在大都(北京),而不在蒙古高原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大都(北京)地處漢人生活區域,在人口眾多的漢人地區建都有利於對漢人的統治。第二、漢人地區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可為蒙古統治者的生活提供諸多便利,如茶葉、水果、蔬菜、布匹綢緞等的供應。第三、大都(北京)居住條件優越,那裡早在戰國時期就是燕國的國都,後又經秦、漢、晉、隋、唐、宋歷朝建設,規模已相當可觀,絕非蒙古高原上那些曾經的都城能比的,這與蒙古人作為遊牧民族不善於搞土木工程有關吧?


用戶5509181792


不和題主糾結四大汗國的問題,直接回答題主想知道的答案。那塊地當時屬於元朝的,元朝設置首都的地方是自己的國土,不存在設置在其他國家一說。題主你要糾正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古至今還未有任何一個國家把首都設置在其他國家的先例。如果有也只能是同一時期,比如當今韓國現在把首都設置在平壤,這才是把首都設置在別國。如果按題主的思維,那首都設置在別國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宋朝之前把首都設置在金國,西夏把首都設置在中國,趙國把首都設置在秦國之類的情況多的去了。


遊途道標


蒙古人統一了中國後建都在今天的北京,也就是故宮的前身是蒙古大都的遺址。後來明朝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在蒙大都遺址上建了今天的紫金城故宮。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為何統一中國後不建都在蒙古,反而建都北京?主要是遊牧民族想與農耕民族融合在一起。還有一個原因是繼承大統,承認漢文化漢制度,與清朝進關繼承漢制度和祭拜明朝皇帝朱元璋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不承認漢文化漢制度怎麼繼承大統?你的政權和皇位就不合法化,就會有更多的人起來反對和推翻你。

當然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不可能永遠繁榮昌盛。天下常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一個民族也是盛極而衰弱,再由衰弱到強盛。

但值得慶幸的是,自春秋戰國秦朝統一中國後,再由漢朝盛世強化了民族和國家的大一統精神,再也沒有一個帝王或者諸侯分裂中國,心裡想的都是大一統。包括蒙古也是想的大一統,雖然它是遊牧民族,一心想入主中原當皇帝,但它想的是繼承漢文化漢制度,成為合法的皇帝。

所以元朝建大都在北京,就是繼承漢文化漢制度統一中國。


小魚在殿堂


你說的其實是蒙古帝國分裂瓦解後分離出來的元朝,跟大蒙古國不是一回事,大蒙古國是世界帝國,元朝只是統治東亞和北亞的的一箇中國王朝,不管你承不承認,元朝就是中國的一段歷史,與蒙古人同源的鮮卑,契丹都是中國毫無疑問的一份子,到了蒙古這裡入主中原就不是中國的了,這邏輯明顯就是厚古非今,以古為是,以今為非,南北朝能統一最重要的還是借重了鮮卑的發展制度與尚武風氣,沒有這些就沒有隋唐的強盛,唐朝的紛亂,不是任何一個漢族人能夠消解的,朱溫不自量力妄圖取代,結果因好色被兒子殺死,沙陀人建立了李唐和後晉,也沒有什麼作為,後漢更是一堆爛泥,只有500年一出的傑出聖王郭榮,才稍微改善了中原的政治氛圍,如果不是他常年南北親征,積患勞疾,英年早逝,三十年肯定能開闢一個輝煌的大周王朝,對於他的死,只有可惜可嘆來表達歷史的無情,繼起的趙宋,己未先達已經開始自廢武功,留給中原的只能是外族輪番入侵的屈辱,這一切似乎沒有終結,遼宋夏金吐蕃各自糾結不清,有都無力單方面改變東亞局面,只能等待最可能的強者來改變,也就是被消滅,而蒙古這個幸運兒,恰逢其時的強大起來,恰巧又遇到了東亞國家的集體衰落,成為了天選之子,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國,其後各位大汗又發揚光大,將之擴建為世界帝國,不過大汗卻不是直接繼承,而是有黃金家族集體選舉,忽必烈雖建有軍功,但沒有必選的優勢,於是先發制人,自立可汗,並與阿里不哥決裂,這也標誌著蒙古帝國的分裂瓦解,因為蒙古本地並不是忽必烈的大本營,漠南中原才是,所以在穩定政治形勢後,他就直接遷都北京,以作居中協調,而不可能在本部蒙古遙控中原,須知忽必烈的發家崛起都在中原,這才是他的根本,長期脫離中原,不利於其鞏固自身權勢!


夢旖江南月


成吉思汗的子孫先後成立了中央汗國和四大汗國,1259年,阿里不哥成為正統的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開闢了中原地區,並和阿里木哥爭奪汗位獲勝,為此其它汗國並不承認忽必烈的宗主地位,因此忽必烈的勢力範圍只包括蒙古、中原和西藏,當年正統皇帝阿里木哥建都哈拉和林,忽必烈不可能再回去,所以只能選擇中原地區建都。


星光臥薪藏膽


對不起,這個標題有誤。蒙古或者元朝的首都是在和林,稱為上都。北京是大都,就是大一點的辦公地,是蒙古或元朝的行都,也就是臨時辦公地。

我們的歷史書,告訴我們元大都,卻沒有告訴我們大都是什麼意思。也沒有告訴我們,還有上都。上都,就是高一級的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