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爲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看到印度電影《嗝嗝老師》這個名字,一時陷入疑惑:何謂“嗝嗝”?

只知道吃飯吃太飽會打嗝,女主角奈娜一出場就在不停抽動身體,發出陣陣“嗝”聲,置身於面試的場景裡,不免帶有幾分戲謔色彩。

但緊接著她就自我解釋:

“我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症,那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一旦腦部的傳導發生短路,就會產生無法剋制的反射動作。”

一番科普說得鎮定自若,雖然面試官還是拒絕了奈娜應聘老師的申請,但她仍然笑道:我在幾分鐘內就讓你知道了圖雷特氏綜合症,所以教學生也不是難事。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有點意外,《嗝嗝老師》並不是那種我們看膩了的勵志故事——備受歧視的主角從苦大仇深到積極向上;奈娜是一登場就早已完成了心理建設,是個成熟健康的人,她的自信風采與時時“打嗝”的滑稽姿態形成鮮明對比,造就獨特的“反差萌”魅力。

電影沒有打雞血灌雞湯,縱然奈娜再怎麼陽光堅強,能力超群,也還是求職無門;只有一所學校把最難帶的9F班交給了她——在此之前這個班已經換過無數次班主任——完全是死馬當活馬醫。十幾個學生想盡辦法捉弄奈娜,差點把教室炸飛。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可是奈娜竟作出驚人的回應:在校長面前把9F班所有禍事都攬到自己頭上。無條件呵護學生。

真的有人能善良到這地步嗎?況且我們習慣的模式是——學生必須尊重老師,否則就該被懲罰。奈娜是否太過於軟弱了?難道不會寵壞了這群搗蛋鬼?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然而這背後卻並不是毫無來由的。原來那些學生都是出身貧民窟的窮苦孩子,藉助政策福利就讀於這所名校,本該是幸運的事,可現實卻遠沒有想象中簡單,上層階級的學生完全看不上這群貧民窟孩子,對他們處處排擠、歧視。以至於讓9F班徹底自暴自棄,甚至抱團對抗整個學校。

被歧視後作惡,作惡後更加被歧視——無疑成為了一種惡性循環。沒有老師能在9F班呆得住。

假若奈娜不是身患圖雷特氏綜合症,從小就理解那種邊緣人的心情,恐怕她也早被氣跑。畢竟,如果一個表達有障礙的女人都可以成長為一名老師,那世界上還有什麼不可能?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這是奈娜反覆強調的。她能健康成長,就是有幸在童年遇到一位好校長,在奈娜險些無學可上時接納了她——用對待正常孩童的方式。

我們看過無數身殘志堅的勵志電影,主角有四肢不全的,有面容醜陋的,都自帶一種悲壯的氣氛。而圖雷特氏綜合症卻自有其特別的色彩——奈娜的抽動、打嗝是無法控制的,而且隨著情緒變化而變化的,她越激動,抽動越頻繁。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有人說過,3樣東西無法掩藏——咳嗽、貧窮和愛。把“咳嗽”替換成圖雷特氏綜合症的抽搐,同樣合理。

換言之,這病症並不影響奈娜當一個正常人,反而讓她變成一個更真實的人。她完全無法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開心就是開心,悲傷就是悲傷,一陣”嗝嗝”就暴露了一切。

正如9F班的孩子,他們的貧窮也無法掩飾,一望而知。靠著打壓、歧視,只會不斷拉大彼此的鴻溝。

她身患疾病表達有障礙,卻成為一代名師,憑藉的是什麼?


一干名校名師都帶不動9F,倒不如奈娜以最真誠的“嗝嗝”打動人心——最要緊的是愛,然後才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寓教於樂……等等手段。

孩子們也首先是愛奈娜,進而愛上了學習。

從職場歧視講到教育問題,從階級分化講到社會矛盾;《嗝嗝老師》可謂是一副印度風俗畫,揭示了種種現實,蔚為大觀,然而最後的落腳點只是愛——一個備受歧視的老師和一群貧民窟孩子用彼此間最真誠的愛化解了所有難關,這是最溫馨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