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穆青那樣「接地氣」

像穆青那樣“接地氣”

2015年10月31日,筆者在鄱陽採寫通訊《鄱湖水 清又清》時情景。

希臘神話中,安泰俄斯力大無比,不可戰勝,但有一個致命傷,如果離開了大地,就手無縛雞之力。後來,赫拉克勒斯發現了安泰俄斯的這個秘密,設法將其舉到空中殺死。一個寓言故事,給我們的啟迪是深刻的:我們不可以離開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因為這塊土地給了我們生命和力量,一旦離開這塊土地,我們將一無所有。

結合新聞界如火如荼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我們每一個新聞從業人都應該深切地認識到,只有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全身心投入風生水起的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置身於激情燃燒的當代生活之中,才能找到好題材,發現好新聞,寫出好作品。

有一個很通俗很生動很形象的詞,叫“接地氣”。要成為一個稱職的記者,成為一個優秀的記者,寫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名篇佳構,就必須“接地氣”。如何“接地氣”?我們不妨重溫一下《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作者之一穆青的故事。

像穆青那樣“接地氣”

2017年9月22日晚,筆者在分宜縣洞村鄉程家坊村採訪黎掌妹老人。

當年穆青一行在蘭考採訪焦裕祿的事蹟,行程5000多里,遍訪焦裕祿生前去過的120多個村莊。聽著焦裕祿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穆青他們一次次聲淚俱下。只有自己被感動了,才能感動別人。深入細緻的實地調查和採訪,使得穆青等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和細節,然後七易其稿,使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的活生生的縣委書記的形象,出現在億萬中國人面前。

穆青交了很多百姓朋友,最多的朋友是農民。在河南,穆青七訪蘭考、八下扶溝的故事廣為流傳。據報道,穆青曾4次採訪植樹模範“老堅決”潘從正,在那個小小的農家院落,他們結下深厚的友誼。“老堅決”的堂屋裡擺放著穆青的照片,苗圃里長著一棵他們合種的泡桐樹。“老堅決”彌留之際,還用微弱的聲音不停地喊著:“穆青,穆青!”穆青和植棉模範吳吉昌也是很好的朋友。吳吉昌到北京開會,是穆青家的常客。據報道,有一年,吳吉昌拿出兩斤試驗田裡長出來的棉花,送給穆青做棉絮褥子。他對穆青說:“絮個褥子鋪在身下,你暖和了,俺心裡也暖和了!”正因為心裡有人民,雙腳不離開大地,穆青如椽的大筆,才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像穆青那樣“接地氣”

2017年10月22日,筆者在分宜縣鈐山鎮採訪。

對照穆青,眼觀當下,毋庸諱言,有些記者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有的人一想到什麼題目,先在電腦裡搜索,然後採取複製、粘貼的辦法,加上一點打打電話、發發郵件瞭解到的東西,再開始無厘頭地“注水”,也算是一篇“稿件”了。有的人靠會議材料、工作總結寫稿,或者是在通訊員寫好的稿件上塗塗改改,就變成自己的“作品”了。有的人雖然也“下基層”,卻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在酒桌上聽介紹,在賓館裡找人採訪,不願到田間地頭去,不願到工廠車間去。你不去基層,你不接觸生活,怎麼能瞭解到鮮活的東西?當然,現在通信發達了,手機、QQ、電子郵件、傳真等都可以為我所用,為新聞採訪所用,但我們切不可忘記,要像穆青那樣,寫出鼓舞人、教育人、引導人的東西,要抓“大魚”、抓好新聞,就一定要到一線去,到現場去,要多接觸各方面的人,和他們交朋友。

隨著新春的來臨,在新一輪“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我們一定要像穆青等老一輩子優秀新聞工作者那樣,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為友,拜群眾為師,向群眾學習,深入生活,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生機勃勃的火熱生活,日新月異的滄桑鉅變,是等待記者開採的“富礦”,是有著我們寫不完的新聞素材的。我們要像穆青他們那樣,不僅把記者工作當作一門職業,更當作一門神聖的事業,為之不懈努力,奮鬥不息。

永遠不離開腳下的大地,我們就會有著無窮的力量和智慧;一旦離開了腳下的這塊大地,我們就會庸庸碌碌,一事無成。腳踏大地,向著太陽,為時代放歌吧!

(2013年2月4日江西日報)

像穆青那樣“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