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體質」有學問,挑選主要靠玄學!

在剛剛過去的Intel紐約秋季桌面新品發佈會上,Intel正式發佈了全新的第九代酷睿處理器。這次一共發佈了三款處理器,都還是基於Intel 14nm製程工藝,性能方面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由於目前八代酷睿處理器已經漲到天價,所以相當一部分持幣觀望的同學們已經準備轉投九代酷睿的懷抱了,畢竟沒貴多少錢。但是作為一個沉迷於撿各種洋垃圾而無法自拔的非資深垃圾佬,他們卻對新品絲毫提不起興趣,他們的目光正停留在那些土豪們替換下來的拆機件上面,那些大佬們淘汰的處理器中一直不缺乏他們感興趣的好東西。


CPU“體質”有學問,挑選主要靠玄學!

而在垃圾佬的圈子中,關於洋垃圾CPU一直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那就是CPU的“體質”問題。同一個型號、同一個批次的CPU,由於CPU“體質”的不同,會導致非常明顯的個體差異。體質好壞的判斷標準是,在CPU-Z之類的測試軟件上查看運行時的核心電壓。核心電壓越低,就說明CPU“體質”越好,只要適當地增加電壓,就會達到更高的工作頻率,所以CPU“體質”是喜歡超頻的玩家比較關注的。甚至一些參加超頻比賽的CPU,就是Intel或AMD精心挑選出來的“體質”超棒的產品。

CPU“體質”有學問,挑選主要靠玄學!

有一種說法是,由於CPU有一道工序是從晶元上面切割,而越接近晶元中心切割的CPU,其“體質”就越好。但是這也是坊間的傳言,沒有多少實質證據的支撐。

CPU“體質”有學問,挑選主要靠玄學!

不過倒是CPU盒裝和散裝的“體質”差異有一定的根據,畢竟Intel也想把“體質”好的產品賣給出價更高的消費者。關於怎樣挑選“體質”好的CPU,那就更多是靠運氣和玄學了,我們普通用戶不用那麼在意恐怕也無用,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