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 211的大學生在社會上過得怎麼樣了?

王瑜瑜


畢業於985,211名校只是一個標籤和步入職場的敲門磚,如何變現是另一個問題。

分析這一個群體的收入及境遇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需要分很多種類型,但為了簡化起見,我就以原生家庭作為標準來展開吧。

第一種,家境貧寒及很普通的。

隨著階層日益固化,加上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平衡,根據這些年的錄取情況,985,211的學生,來自貧困之家的越來越少。

這部分畢業的學生,大部分有經濟壓力,因此選擇本科畢業之後繼續深造,壓力會比較大,因為得考慮教育回報和回報家庭。但是如果沒有學歷加成,僅僅本科學歷是不夠的。

相比而言,工科,金融等專業會賺的比較多,教育的回報週期也會短一些。

第二種,中產階層及以上的。

從樣本來看,大部分985,211學生來自於中產之家。這樣的話,不僅有家庭的經濟支持,還有相應的人脈資源。發展起來,會比較順利。

說白了,犯了錯,出了小事也可以兜得住,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整個人發展底氣也會足一些。這些年敢於創業並且成功的,都是有基礎的,沒有任何基礎去創業,基本沒賠的跳樓都算是運氣好了。

總體來說,畢業於985,211學校的大學生,雖然不能說全屬於精英,但是也是社會上的少部分。在當下市場經濟深化發展下,是有一定優勢的。只能說整體而言,過一個不錯的生活是可以的。必須反駁那些所謂讀書無用論的人,讀書如果沒用為啥這麼多人拼命讀名校?

但是好與不好,有多麼好,或者多麼差,因人而異,因能力而異,因家庭而異,甚至因性格而異,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秦右史


曾有一個流傳很廣的笑話,稱某某不抽菸不喝酒活了60多歲,某某隻抽菸不喝酒活了70多歲,某某隻喝酒不抽菸活了80多歲,張學良既抽菸又喝酒外加吸毒,活了一百多歲。

誰都知道抽菸喝酒吸毒對長壽無益,張學良只是個體差異,個案代表不了統計規律。

985和211畢業的人生活得怎麼樣?從個體而言當然有好有差,但從統計角度而言,他們當然過得比一般人要好,而且還要好很多。

985和211畢業生在全社會群體中佔的份額很少,但把控互聯網業的幾乎都是這類人,在其他掙錢多的行當裡,985和211畢業生的優勢同樣非常明顯。



無論是名校畢業的白領,還是沒有上過大學的打工仔,人格都是平等的,但他們生活的小圈子非常不同,形成了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是存在的族群效應,從而產生了價值懸殊的社會機會。

從小學到博士,各級同學聚會我都會參加。不論學識不論貴賤,同學之間只論感情,餐桌上大家都搶話,總是很熱鬧。

但事後回想起來,小學初中和博士碩士兩類同學聚會討論的話題非常不同。

小學初中同學討論的話題兩極分化,小到本地哪條街上的醬菜很好,花生豆給的特別多,大到特朗普為啥瞎折騰,什麼時候打臺灣了。要麼雞毛蒜皮,要麼不著邊際。

這沒有諷刺貶低的意思,席間閒聊本來就是道佐酒小菜,你一說他一聽大家一樂就完了,我其實挺享受這個過程的。

碩博同學聚會討論的話題多是本行業內的最新進展,每個人都先說說最近忙了些什麼,有什麼心得和新機會,經常會碰出火花,並找到新機會。

如果您還不信,那不妨舉個更加淺顯的例子,比如說有兩個村子,一個非常窮,一個非常富。在窮村子裡,即使你再努力拼命,發財致富的可能性也會很低。而在富村子裡,只要你隨著大流走,也能蓋得起二層小洋樓。這就是族群效應。

這個觀點肯定會令一些人反感,認為我在搞學歷歧視,其實歧視是客觀存在的,我說不說它都存在。

歧視本身並不重要,更關鍵的是族群效應,名校畢業生有著更高層的社會圈子,能得到更多機會,更容易比一般人過得好,這一點不服不行。


奧卡姆剃刀


我是阿狗,生活教育類專家。我認識的朋友主要是985的。我就講下他們過得怎麼樣吧。

1、進高校的

不少師兄師姐去了高校,主要是211、普通一本,也有去地方學院的。整體而言,他們的收入在當地私中上等。

如果沒有特別的追求,壓力也就不是很大。比如一個師姐,一年就上上課,發一兩篇文,基本就沒事了。比明粉還閒,關鍵是收入是明粉的幾倍。

可當年勸明粉明粉讀博,他不聽。

高校,目前來說是性價比很高的地方。

2、進企業的

周圍不少同學都去了企業,諸如央企、外企,許多基本在省級總部。混的應該都不錯。

上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說他有同學畢業三年,現在到手三十萬。不是技術崗,可以了吧。

也有在國企的,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沒有多問,看樣子應該不差。

3、進體制的

體制包括教師、公務員、事業編等。這個地方收入不算高。

周圍不少朋友去了北京重點中學當老師,也有去了中央部委。還有不少去了省直機關的。

整體去的層次應該不算錯。

總結:

整體而言,985的一般不會差到哪,雖然許多人也不會好到哪。可這個世界,多數人從來就不會好到哪。


一枚明粉


越是在社會混的越久,你就能明白,學歷在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對你的收入有著重大的影響。

每年的秋招和秋招,大型的知名企業,往往在進行校園招聘的時候,只會選擇去985,211的學校裡面招收新的大學畢業生。

這時候,有很多專科學校的學生,就開始為自己打抱不平了,為什麼自己在學校裡面,成績非常好,各項指標都能達標,卻被企業排除在面試之外呢?

很簡單,因為大型的企業知道,985,211學校裡面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學生,但這並不意味著專科學校沒有,只不過概率會低很多而已。

這樣一來,985,211學校的學生,在校園招聘這個環節,其實就已經領先很多普通本科學校的學生,更不用說什麼專科學校的學生了。

去到大型的企業,比如說騰訊和阿里巴巴這些企業,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工資更高而已,

更重要的是,進入到這些企業的學生,擁有比其他學生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未來的發展機會。

我們都知道,一個一畢業進入到騰訊或者阿里巴巴的大學畢業生,只要他足夠努力認真的話,工作3,4年以後,一般都能混的不錯,收入絕對要領先於其他同齡人。

不僅如此,只要他願意的話,將來他離開騰訊或者阿里巴巴,去到一些小型的企業,或者回到家鄉發展的時候,他開啟的,將是我們常常說起的「降維打擊」。

所以呀,不要總是認為985,211的同學混的不錯,絕大概率上,他們都混的不錯,而且將來他們的子女,很大的概率也會擁有和他們,甚至高過他們的學歷水平。

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曾少賢


前段時間看到一張圖,文章的標題就是“一張圖告訴你考一個好大學有多重要?”

這些都是互聯網和IT行業大佬,有騰訊馬化騰、京東劉強東、小米雷軍、滴滴程維、今日頭條張一鳴、美團王興等等。

那麼這些人都是畢業於什麼樣的大學呢?下圖揭曉:

嗯,基本都是985、211,因為互聯網畢竟是屬於知識型行業,要玩得轉本身多半還是屬於高學歷人才、好學校畢業的學生。

除了,這些創業成功的外,也有些給大公司打工的,見下圖:

有調查表面:48%的上市公司高管出身於985高校。

所以,千萬別說讀大學沒用,好學校不重要了,真的還是蠻重要的。

如果你說以上都是屬於混的好的,那我們來看普遍的大多數吧。

下圖是2016屆清華大學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單位和去向:

基本上也都是在一流民營企業和國企、央企。

下圖則是北大的:

情況其實也差不多。

所以,總的來說,985、211院校的大學生在社會上普遍確實還是相對不錯的,多半屬於中上的位置吧,當然,成為CEO或者創始人的,肯定還是少數的。

另外,畢業院校更多的其實是初次就業的門檻,到後來,混得究竟如何,其實更多地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家庭關係和背景以及機遇和運氣了。

總的來說,都是過著白領生活吧,大家都是普通人嘛,不過可能收入稍微高一點,工作相對體面一點,大富大貴離普通人還是太遙遠,不管你是什麼學校。


馮起升


1:不得不承認,自有人類社會以來,就有階級的存在,在遠古時期,強壯的人會獲得更多的資源,取得更高的族群地位。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體能漸漸成為次要的東西,而大腦則成為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更重要的東西。

2:就當下社會而言,衡量大多數人的標準還是成績,同樣都是本科文憑,清華、北大與普通大學的差距,就能讓你在同樣本科畢業後,收入差距達到5倍以上,甚至更多。當然,清華、北大全國僅此一家,但是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985、211學校無疑要高上一個檔次。

在當今社會,有很多人不承認學歷的重要性,並舉出很多成功人士並非重點大學的例子,然而,事實上,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有名校背景的,例如:劉強東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張朝陽畢業於清華大學,李彥宏畢業於清華大學等等,出身於名校的成功人士比例遠高於普通大學畢業。

3:不得不承認985、211的大學生與普通院校大學生相比,往往具有很多優勢。

首先,與普通院校相比,985、211大學的師資力量更強,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更好,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

其次,與普通院校相比,畢業於985、211大學,就擁有了進入500強企業和優秀外企的敲門磚,無論你是否承認,這個門檻都在那裡,而進入職場後平臺的差異,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將產生更大的差異。

最後,目前的社會還是精英社會,精英永遠只願意幫助精英。所以,很簡單,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大多數情況下未來的生活質量都超過了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


我是張小桃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和田玉)不想去說那些大家都熟知的一些名人,我想題主應該更關心我們身邊這些985、211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的現狀。

往往國企和好的單位將“985、211”設置為一個門檻,所以這類院校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在一些不錯的企業或單位,並且有很多在發展幾年後很多也得到了快速的職位提升。某省國企在2012-2013年期間招進了一批重點院校的高材生,其中不乏清華、南開、中國政法、南大、廈大的學生,他們也被作為了集團的重點培養對象,可以說只要你進入企業後認真努力的工作,並且適應國企的氛圍,那麼大部分的人都得到了提升;清華大學畢業的這位現在已經是集團下一家全資公司副總兼總助(年薪50萬左右),其他人雖沒有他的職位高但也做到了部門總經理的職位(年薪30萬左右);對一個畢業五六年的職場人來說這樣的成績也是相當可觀的。

再來說一下我身邊那些上世紀90年代初,作為前幾批從“985、211”院校畢業的老大學生,那時候國家已經沒有畢業包分配一說了,但是這批人現在的社會成就也是很好的;小編所在企業的高管大部分都是那個時期的畢業的大學生,同時也是企業業務的核心。

說完了這些成功的人士,我身邊也不乏一些混的相對“不像樣”的朋友,S廈大研究生畢業,不知是什麼原因,在當時就業競爭並不是很激烈的情況下,去了一家縣城的私企,工作一年後又換到了一家小企業,工作六七年到現在還是個小職員。所以,985/211雖然為很多人的工作選擇設置了門檻,但是進入社會後誰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還要看個人努力;一位資深人資經理曾說,重點大學的名號在你進入社會之初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後期就要看個人能力和努力了。


首席投資官


有些人去當了保安,賣了豬肉——但你也別抬槓,就算有些人過的不好,也完全不能夠否定從985211出來的大學生在社會上總體上過的還是比較好,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事實。

因為社會是分層的,你別再提什麼讀書無用論——讀書有用無用,我們有時候千萬不要從這個讀的內容本身來看,可能我們畢業之後一輩子也可能用不到橢圓定律以及拋物線定理,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當每年有上億的學生都在學習橢圓和拋物線的時候,讀書的有用無用,已經不需要再用我們這輩子是否會需要橢圓定律以及拋物線店裡來衡量,這個時候讀書的意義只在於一個,那就是分數。

不僅是你需要這個分數,我們社會,這個國家,這個制度也需要這個分數。

高考真正意義上的本質在於把人分類分層,把高分的送入211985,把低分的送到三本專科。

於是當他們出來的時候,不同的人就會被輸送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肯定是各種985學生的歸屬。

其實這樣一說,我們也就明白了,BAT平均薪資確實是很高的,那985211的學生到了這些平均薪資很高的企業裡面,而三本學生,專科的學生是很難進去的,或者進去的人是比率是很小的,那麼這不就很好的說明985211的學生收水平更好了,不是嗎?

這就是現實,我們不能單看個人,三本和專科裡面也有賺上大錢得,你以此來說讀書無用其實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你也要看到211985裡面轉到大學錢的人更多,比率更高。

所以能夠去211985的人就儘量去吧,他們總體上都過的更好。


白詩詩


就拿互聯網領域的大佬們來分析吧,先來看看各位互聯網大佬究竟是什麼學歷和背景。

1、 馬化騰:深圳大學主修計算機及應用,獲得深大理科學士學位。在創辦騰訊之前,馬化騰曾在中國電信服務和產品供應商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是一枚不折不扣的資深程序員。

2、 張小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曾開發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加盟騰訊公司後開發騰訊微信,被譽為“微信之父”。

3、 李彥宏: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之後在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公司資深工程師。

4、 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之後進入金山公司,也是從事開發工作,曾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的職務。

5、 周鴻禕:大學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計算機系,後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學讀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研究生,畢業就職於方正集團。

6、 劉強東:雖然這位大佬大學讀的是人民大學的社會學習,但是大二的時候就迷上了電腦編程,為了學習編程,經常是在機房熬通宵。學會編程之後他給老家的政府部門編了一套電力管理系統,給瀋陽的快餐店編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所以技術能力和專業開發人員不相上下。

7、 張朝陽: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並於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繼續博士後研究。

8、 王興: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畢業、美國特拉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碩士。後來在讀博士期間,中斷了學業,回國創業。

9、 張一鳴:畢業於南開大學軟件工程專業,曾參與創建酷訊、九九房等多家互聯網公司。

肯定不少人又會抬槓,說北大清華出來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小學文化也有當大老闆的。確實,這都是存在的事實。

不是所有名牌大學畢業的最夠都能成功走上人生巔峰,但是我們就從大數據來說,985和211大學等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至少在學歷這個篩選維度上,是比專科或者其他二三類學學校的生源來說,具有部分優勢的。

特別是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沒有工作經驗和項目成就等作為加分籌碼,招聘公司的HR在篩選候選人簡歷的時候,優先考慮的就是畢業院校,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舉一些極端的例子,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這並不是否認非重點大學畢業的就過得不好。

這裡只是討論學歷在找工作時作為敲門磚的作用。人生成功的途徑有很多種,幸福也有很多種定義。無論是什麼學校畢業的,只要能用自己的行為方式,創造價值和快樂,本質都是一樣的。學歷和學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動力。


獨角獸工場


社會學有個普遍的理論,即在現代社會,決定人們向上流動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受教育程度。

多年前美國的社會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社會調查,受到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們之間一生所得到的收入的總和究竟有多大的差別。具體記不清楚了,但大概是一生之中,高中生比初中生多掙三十萬美元,大學生比高中生多掙三十萬美元,研究生與大學生比又多出三十萬美元。

請注意,第一,這是多年前的調查研究,初中生大概一生可以掙六十萬美元,幾十年過去了,這個數值肯定不能準確反映現在的收入總額。第二,這不是個人的調查,而是整個社會普遍的調查。不必說某個沒怎麼讀過書的人如何成為鉅富。

中國社會大概也不會例外,不同的大學整體上也有差距,就我所見,這些重點大學的學生普遍在社會中佔有比較有利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