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葬的無頭屍(民間故事)

廣東西部有個灌陽縣,灌陽縣多山,附近的老大多靠開墾荒山和採石為業。鄰近其他一些縣的們也紛紛來到這裡,也靠著開山和採石謀生。

有個叫王乙的人,就是多年以前從外地獨自一個人來到當地採石場做工的。王乙有個遠房的侄子叫王大有,每年都來探望王乙,來了就住在王乙家裡,一般總要住上兩三個月才走。由於王大有常來常往,所以王乙的左鄰右舍都認識他。

有一天,日頭已經老高,大家都去採石場做工了,可是卻一直沒瞧見王乙來。午間歇工時,有幾個平常和王乙關係不錯的人怕王乙病了,便一同來到王乙家門口。大家一敲門,沒人答應,敲了一會兒,還是一點兒響動沒有。大家覺得挺奇怪,擔心他出什麼事,子是使勁兒把門撞開,湧進去一瞧,頓時嚇得目瞪口呆,只見一個遍體鮮血的屍首橫在床上,卻沒有腦袋,從腔子裡往外流的血已經凝成一大片黑紫色,看去不象剛死的,大約死去有些時候了。

大家瞧著眼前這番情景,不覺得又搖頭又吐舌頭,紛紛說:“不好不好,禍事到了,禍事到了!”

大家為什麼都嚷嚷“禍事到了”呢?這是因為當地一發生的案子,官府便要前來勘察。而官府一來勘察,工匠們便不能去採石場做工了,要隨時等著被官府傳訊、審問,還要為辦案人員供應吃的喝的以及住宿的地方,就這樣還免不了要被勒索敲詐。

大家越想越害怕,可是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這時,有個平素膽子就比較大的人說:“埋了吧。”大家聽了這個人的建議,議論了一會兒,覺得也只能如此,於是由大夥兒湊錢,買個把王乙悄悄埋了,然後大夥兒又聚到一塊兒,立下誓言,對外邊統一口徑,只說王乙得暴病死了,誰也不能說出真情,否則就會給所有人招來殺身之禍。

過了幾個月,忽然一夭,王大有又來探望王乙。們瞧見他來了,便主動上前告訴他,“你頭幾個月突然得了暴病死了,因為他是獨自一個人在這兒,又不知道你住在什麼地方,沒法通知你,我們大夥兒就湊了點錢把他埋了,也算盡了我們跟他一場的心意。”王大有聽了,頓時放聲大哭,十分悲傷。哭完了,又問了問他叔叔埋葬的地方,然後謝過大家便走了。

王大有一走,大家都感到心裡輕鬆了。可是萬萬沒想到,沒過幾天,王大有突然又回來了,而且將王乙周圍的鄰居挨個兒找了一遍,請他們在某天某時到王乙家吃飯。有的鄰居不明白他什麼意思,不想去,可王大有一個勁兒地請,也只好勉強來了。

等到大家都坐好了,王大有端起說:“我叔叔因為家裡貪窮,才扔下,到這裡的採石場做工。這些年承蒙在座的各位幫忙照應,得不錯,家裡的日子也寬裕了不少。沒想到老天爺不長眼,現在得了暴病身死,實在讓人。各位前輩代我湊錢買了棺材,埋葬了我叔叔,真是大恩大德,讓我給前輩們磕個頭,表達我的感激之情。”說完,王大有馬上趴在地上磕了一個頭。

大家連忙把他扶起來,都說不必如此,這是應當做的。王大有撣撣衣服,為每個人都倒上酒,勸大家喝,又再三表示自己對大家的感激。大家一瞧,覺得王大有是實心實意地,也就都放下心來,於是放開了大吃,個個面紅耳赤酒足飯飽。

等到吃盡喝光,王大有送大家出門時,他突然攔在門口,說:“我有一件事想麻煩一下各位前輩。”

“你儘管說,我們一定幫忙。”大家都點頭應允。

王大有瞧瞧大家說:“我想請你們到我叔叔的墳上走一趟。”大夥兒一聽,心裡雖然都不怎麼樂意,可剛才答應了又不好,只好隨著王大有到王乙的墳上來。

到了墳前,王大有又說:“我這回來的時候,我嬸囑咐我,要我把我叔叔的屍骨帶回老家埋葬。這件事還得請各位前輩幫忙。”真是語出驚人,眾人一聽就象掉進冰窟窿裡,渾身不住發抖,你看我,我看你,因為他們知道,棺材裡躺著的是一具沒有腦袋的。

這時有個人連忙勸他說:“你叔叔既然已經安葬了,又何必千里迢迢地弄回老家去呢?來來的搬弄屍體,又花錢勞神又讓死者不得安寧,何苦呢?不如你回去好好勸勸你嬸子,算了吧!”

王大有這時卻將臉色一變,態度十分強硬又不近人情,不管大家如何勸說,一定要將棺材運回老家。大夥兒眼瞧著勸他沒用,也就只好幫他把棺材從墳裡搬出來,看著這口棺材,大家一個個腦袋冒汗心裡發毛,膽戰心驚,就怕王大有打開棺材看破真相。

王大有把棺材看了半天,又在棺材旁邊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地查看了好幾回,突然說:“我要開棺!”

“這何苦呢?”有人勸他。

王大有卻說:“我叔叔一向窮苦,我要看看他安葬得怎麼樣。衣服鞋襪是不是整齊,日用之物是不是夠用,這樣才能盡我們叔侄的情份。”話音剛落,王大有便將棺材蓋兒猛然一掀。

大家見了一愣,不禁齊聲喊叫起來,膽小的嚇得扭身就跑。

王大有往棺材裡一看,頓時將臉往下一沉,厲聲問道:“頭在哪兒?”

沒有一個人回答。

王大有兩眼兇光四射,厲聲盤問眾人:“你們既然說他病死,怎麼他的屍首的頭會不見了?”

大家實在沒辦法,只好將事情真相告訴了他。

王大有一聽,又放聲大哭起來,哭完了,說:“照你們這麼說,我叔叔一定是被人,並把頭弄到了別處。既然是這樣,我就只能將這件事報告官府。雖然這樣做會連累你們大家吃官司,可我也顧不得了。”

大家聽了都非常害怕,便商量著給王大有一些金銀財物讓他別告發。可是剛把這個意思跟王大有一提,王大有就連連搖頭,不肯照大家的意思辦。後來經不住大家左勸右勸,好說歹說,有人甚至以利害相,最後王大有迫不得已,只好答應了。但是接下來談金銀財物時,王大有要的數目過高,鄰居們一時拿不出來,後反覆與王大有商量,王大有卻一步不退,堅持說一文錢也不能少,雙方僵持住了。

正在這時,不知誰將此事洩漏了出去,當地也聽說了,便派衙役將眾人和王大有一齊抓到縣衙,雖然嚴刑拷打,眾人仍然答不出王乙的腦袋在哪裡。於是縣令更加懷疑王乙是被眾人所殺,將腦袋藏到了什麼地方。認為不動大刑,這些刁民便不會招供,便越加嚴刑逼供。有的人受不了酷刑,便承認是自己殺的王乙,但一問王乙的腦袋在哪兒,仍然說不出。說不出又捱打,捱打挨不過,就亂說一個地方,縣令派衙役去找,依然蹤影不見。王乙的腦袋找不著,不能結案,眾人們只好在獄裡苦度時光。日久天長,有兩三個年歲大身體不好的人因為連氣帶怕,竟然病死在獄裡了。這件案子便成了一件久懸未決的疑案。

幾個月過去了,灌陽縣換了個縣令,新縣令叫杜耳,手下有個師爺叫劉世蘭。劉世蘭精明強幹,遇事深思熟慮,杜耳解決過不少疑難問題。劉世蘭跟著杜耳來到灌陽後,一直忙著幫杜耳處理前任縣令留下來的各種疑案。

有一天,當他翻到有關王乙一案的卷宗時,不禁沉思起來。經過再三思考反覆推敲,他去找杜耳,並對他說:“我看此案有可疑之處。”

杜耳間:“何處可疑?”

劉世蘭很有把握地說:“眾人為王大有一案被捕下獄,都曾被嚴刑拷打,甚至還有幾人為此案病死獄中,但王乙的腦袋仍然沒有找到。看來鄰舍們確實不知情,不應當再去拷問他們,應從另一方面著手。”

杜耳又問:“你看該從哪方面入手?”

劉世蘭說:“我看王大有這個人賊眉鼠眼,面帶奸詐之色,不象忠厚的人。再說,王大有也是一個身無分文靠賣力氣為生的窮苦人,他哪裡有孝心、有錢財把他叔父的屍體千里迢迢運回老家安葬呢?但是他卻一再堅持要將棺木從墳中弄出並且開棺看視,可見他心裡恐怕早就知道棺中是一具無頭屍體。如此看來,王大有也有可能是殺害其叔父的兇手。再說,王乙雖然死了,卻沒有頭,那麼又怎能知道這個無頭屍一定是王乙呢?左鄰右舍以為屍體一定是王乙,不知他們根據的是什麼。”

於是杜耳把在押的眾人召來,問道:“你們怎麼斷定死人就是王乙?有沒有對他的身

體進行查驗?”

眾人異口同聲地說:“小人們一見王乙被殺,都嚇得暈頭轉向慌了手腳,倉促間沒顧得上仔細辨認。小人們又愚昧無知,不懂得查驗身體,只是看身上穿的衣服是王乙的衣眼,便認定死者是王乙。”

杜耳聽了,揮手讓眾人退下,然後到後堂對劉世蘭說:“那些人說死人的衣服是王乙的。”

劉世蘭接著又問:“除了衣服,還有其他旁證可以證明死者是王乙嗎?”

杜耳回答:“沒有。”

劉世蘭點頭說:“既然如此,死者到底是誰還不能肯定。不過,據我對此事的分析來看,王大有未開棺前已知棺內是一具無首之屍,其中必有原因。因此可以從審問他入手,尋得案情真相。”

第二天,劉世蘭又把自己設想的一整套計謀詳細說給杜耳聽,杜耳聽完,不禁大喜,連忙照計行事。

第三天,杜耳召集衙役,命令他們排列整齊,並告訴他們要如此這般。然後杜耳端端正正威風凜凜地坐上太師椅,召王大有上堂,跪在左邊;又召眾人上堂,跪在右邊。

接著,杜耳說:“這件案子,經本官勘察及用心推算,早已瞭如指掌。現在我開始審訊,誰敢不說實話,當堂用板子打死!”隨後,杜耳命令衙役將刑具取來。

杜耳的命令剛一出口,堂上堂下的衙役們立即響起一片應和之聲,聲音響亮無比,震得屋瓦亂響,連房樑上的塵土也紛紛掉下來。一轉眼,刑具也取至大堂,帶班吏目頭領上前稟報,兩班衙役數十人又是一片響亮的喝叫之聲。眾人嚇得兩腿發抖,王大有也面無人色,不敢抬頭。

杜耳先問眾人:“王乙之首現在何處?”

眾人一聽。不覺號陶大哭,答道:“大人饒怒小民,小民們實在未曾殺害王乙,所以不知道他的腦袋在哪兒。”

杜耳聽了,點點頭說:“我知道你們確實不知王乙之首在何處。”

緊接著,杜耳厲聲向王大有說:“你知道!”王大有猛然一驚,愣住了。

杜耳不容他有思考對策,緊接著厲聲呵斥道:“你殺的王乙,你當然知道他的頭在何處。”

王大有低著頭說:“絕無此事。”

杜耳把驚堂木一拍,大喝道:“大膽刁民,尚敢強辯!你是窮人,根本無錢送你叔父歸葬,若不是已知棺中之屍無首,就不會主張啟棺看屍。你一定要啟棺,用心何?”

王大有渾身哆嗦,一時答不出話來口杜耳轉頭吩咐衙役道:“給他動大刑,不怕他不招。王大有就是謀殺他叔父的兇手。”

王大有聽了,渾身如篩糠一般,過了半天,才說:“息怒,小人願招,小人願招。”

“速速招來。”

“是,是。小人實未殺叔父,叔父現今仍在。”

杜耳一聽,內心也不覺大吃一驚。但他鎮靜了一下後,馬上說:“我早就知道你叔父沒死。現令他在何處?”

王大有答:“在小人家。”

杜耳又問:“你家離這裡多遠,都有什麼人?”

王大有說:“我家在某縣某鄉,有二百多里路。家中有,還有一個小兒子。”

於是杜耳令王大有在供詞上畫押,收人牢房,然後對眾人說:“連累你們吃苦了。”

眾人的冤獄今天得以平反,不禁紛紛落淚,一齊給杜耳磕頭謝恩。

杜耳又說:“此案雖然王大有已招供,但王乙尚未被捕,所以案子還不能了結。你們既然都認識王乙,誰願意幫著去捉拿他?”

眾人聞言都吵嚷著要去,杜耳從中選了兩人,又親自從衙役中挑了四名精幹的捕快,馬上出發。同時又行文給鄰官,請其協助緝拿。

捕快們連夜出發,天快亮時,到了王大有家。一敲門,裡邊即有人來開,大家一看開門的人正是王乙。眾人當下將其一把揪住,套上枷鎖,帶回本縣。進了灌陽縣界,一路上約有數千人圍著觀看,紛紛叫道:“王乙沒死!王乙沒死!”

王乙被帶進縣衙後,杜耳立即升堂,王乙知道賴不過,便將事情全部招出。

原來,幾個月前,有一個男子,也不知來自何方,一天夜裡碰上大雨,想找個人家躲避一下。剛好他走到王乙門前,便敲門進去投宿。正巧那天王大有也在王乙家,偶然看見這個男子身上帶了不少,便和王乙商量謀財害命。二人等夜深人靜,客人睡熟之後,用刀將客人砍死,然後給他穿上王乙的衣服,把客人的頭割下來,埋到別處,然後叔侄二人攜銀逃到王大有家。過了一段時間聽說當地人沒將此事報官而只是私自掩埋了事,王大有便想再趁機敲詐一番,於是就發生了上面的。

案情真相大白,按照王乙供出的埋頭之處,死者的頭也找到了,往屍身上一合,果然是一個人,案子到此結束,王大有、王乙按照謀財害命律治罪,得到了應有的處罰。

從此,當地人紛紛傳揚杜耳如神,只是過了很久以後,人們才知道那原來是劉世蘭的推斷和計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