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觀認知是如何產生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概念一說出來,我們馬上就能領悟它是什麼意思,可是隻要一深究下去,就會發現這個概念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當多追問幾個為什麼的時候,我們的理解就很容易卡殼了。這種表現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都會存在,並且在社會科學領域通常要嚴重得多。例如意識、情緒、認知、主觀、客觀、主體、需求、需要、慾望等等概念,這些概念一說出來都知道它是啥,可要說清楚這些概念的本質,一時半會是很難給出結論的。

本文我們將探討其中的一個問題:什麼是主觀?主觀認知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較為客觀的定性或衡量主觀認知的性質表現?

下文將分兩個部分來對這些問題進行解釋說明,第一部分是涉及原理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則主要進行定性解析。如果第一部分難以消化,可以直接跳至第二部分。

人的主觀認知是如何產生的?

一、從人的學習機制說起

人有6個基本認知層次:本覺叢覺履覺弭覺勢覺虞覺。這6個層次定義了人的認知系統加工信息的基本處理機制,支撐這6個機制有效運轉的,是以小腦為核心的多級行為調節系統。小腦是認知的背景系統,大腦是認知的前景系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小腦的神經元數量是大腦的近4倍之多。

不過,人的許多認知並不體現明顯的行為邏輯,這是因為人的靈活學習機制。每一個認知層次均能夠進行遷移學習,遷移學習是個人基於一套既有的信息加工處理範式來不斷吸收環境內外信息,並生成事物關係認知的過程。

人的主觀認知是如何產生的?

上圖展示了6個層次的所有21個關係要素,其中每一個認知層次當中都有關鍵因子,(對應圖中的綠色加框要素)。每一個認知層次的遷移學習過程,就是以該層次中的關鍵因子為結構性參數,以該層次當中其它因子為自變量,然後在遷移學習時,以場景中的特徵信號以及歷史沉澱要素作為自變量賦值,然後組合加工生成一個新的同類關係認知。

簡單來說,就是關鍵因子保持不變,其他因子因場景而變化從而完成遷移學習。關鍵因子是所在認知層次的複合背景因子,在進行遷移的時候,必須有一套完整的作用邏輯來支撐整個遷移學習過程,而作為程序性控制變量的關鍵因子,它比同一認知層次中的其它因子的關係維度更高,它能夠包容其他的要素因子,這也是其能夠支撐一個個全新場景學習的原因所在。

上面簡要說明了遷移學習的基本機制,下面將切入正題,來說明主觀認知是如何形成的。

本覺基於感覺刺激信號而生成機體的敏感度區間,本覺不能判定刺激信號究竟是誰,它只能評判刺激信號是否適宜。本覺只有1個關係因子,它既是關鍵因子,也是基本因子,這種同一性導致本覺在遷移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明顯不同於其它認知層次的表現。那就是:本覺的遷移學習過程,是一個自適應性調節過程,只要未激發產生本能屈肌反射的傷害性刺激信號,機體就會逐漸適應這個刺激信號,從而生成新的敏感度區間。這相當於用新的賦值替代原有的賦值。

判定本覺關係因子屬性的,是人的機體本身。由於本覺只有一個因子,沒有其它因子能夠作為這個因子的同步參照,因此第三方無法直接獲取這個因子的實際屬性,也難以知曉該個體每種感受器的可能敏感度區間。人體皮膚和肌體內遍佈無數個感受器,每個感受器的敏感度區間會因為個人的經驗不同而出現差異,全身所有的感受器也必然會催生出每個個體獨一無二的可適應性區間,有的練就鐵拳,有的能夠冬泳,有的赤腳踩火炭,有的無辣不歡……雖然總體上來說,人類的可適應性大體上是有一個相對範疇的,但是在面對任何一個場景時,由於每個人敏感度區間的細微差異,引發的行為反應和關係認知可能完全不同,也正是這種難以量度的敏感度差異,催生了個人感受體驗上的認知差異,這是認知系統最為底層的表現。

從第二個認知層次開始,關係因子的數目逐漸增多,遷移學習方式也開始呈現指數級提升(見下圖)。這種多樣性也給了認知系統更多的信息參照,

人的主觀認知是如何產生的?

與本覺不同的是,後續認知層次的關鍵因子與基本因子是不一致的,由於關鍵因子的機制明確性,以及作為遷移學習背景的程序不變性,這為不同個體之間相互交流建立了統一的關聯參照,不過,這種參照只是邏輯上的和程序上的,它並不代表認知結果的完全一致性。這是其一。

其二,由於認知機制的多樣性,以及遷移學習的多樣性,面對同一個場景,不同的人激活的可能是不同的關係認知處理邏輯,而其他人並不能有效明瞭具體激活的是哪種處理方式,甚至是個人自身也因為習得關係的歸一(任何複雜關係認知一經習得就會沉澱為一種關聯性融合認知,並因為特徵出現而快速喚醒,這種表現通常稱之為直覺),個人也不清楚自己實時產生的認知是怎麼觸發的。這種關係處理邏輯的差異性和難以辨識性是造成人的認知主觀性的第二種主要原因。

二、意識的主觀性

總體來說,意識的主觀性,本質上源於認知參照系的獨立性!

這種獨立性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認知體系的最底層——本覺敏感度區間的差異,二是認知體系的實時處理邏輯的差異性。第一部分的解析意味著主觀性差異一定程度上能夠進行量化。

每個人的身體(注意不是大腦),就是洞悉世界的信息解碼器。每個人的生存環境不同,每個人的生活閱歷不同,意味著每個人所吸收的信息有所不同,由此造成每個人大腦神經網絡的內部連結必然是獨一無二的,而意識就誕生在這個網絡當中。雖然每個人的大腦總體功能結構是一致的,但是存儲在其中的價值庫是各有不同的,當面對同一件事物時,不同個體間多少會存在感知焦點的差異、感知程度的差異、當前行為狀態的差異、當前背景條件的差異等等,由此不可避免的形成要素關係處理的差異性,理論上來說,這種差異是難以杜絕的。

面對同一件事物都是如此,當面對不同的事物串連時,必然存在更大的認知差異性,這種建構於絕對差異性之上的個性化的認知表現,其本質上就代表著認知的一種主觀性,假如每個人的認知總是一模一樣,那麼就不存在印刻著個人印記的主觀性啦,因此,意識的個體差異性決定了意識的主觀性

。主觀認知的差異性並不意味著不同主體間就沒有認知的一致性,一致性的達成通常需要嚴格的邊界條件限定,而一般的開放條件下,差異性則成為常態。

意識的主觀性,等同於關係處理路徑的無限可能性,神經網絡錯綜複雜的連結支撐了這種無限可能性。假如一個自主系統被人類完全“摸透”,我們會認為該系是可控的、可期的、程序化了的,而不會認為該系統存在主觀性,例如我們對電腦的理解。只有那些我們摸不透、猜不著的自主系統才會被我們賦予一種主觀特性,因此,一些哺乳動物也會被人們套上主觀標籤,同時很少會說細菌有主觀性。

支撐“主觀”這一認知的背後,是一個有著理解能力極強、性狀表現無比豐富、運算邏輯極其複雜的系統。以此為基點來延伸思考,假如有一個系統,它能夠清晰簡明快速的計算人腦的各種可能運行情況,以及各種結果表現,那麼人腦相對於該系統,就不再是“主觀”的存在。

理論上來說,人類的一切觀點、看法、思想都是帶有主觀性的,所有的知識成果,都是從人的意識當中蹦出來的,這種來源就決定了知識存在一定的主觀性,這其中,包括所謂的科學。

愛因斯坦指出:“科學作為一種尚在制定中的東西,作為一種被追求的目的,卻同人類其它一切事業一樣,是主觀的,受心理狀態制約的。”

普利高津對此做了更深入的解析:“由於隨機性、複雜性和不可逆性作為實在知識的對象而進入物理學,我們正在離開這個認為在我們對世界的描述和世界本身之間有著直接聯繫的十分天真的假定。科學所給出的描述不再能和我們提問的活動分開,因此不再能被歸因於某個無所不知的存在物。”

下一遍文章將重點探討“客觀”這一概念,包括哲學上對客觀涵義的錯誤理解。敬請留意。


更多精彩文章:

【哲學進階系列】

【認知原理系列】

【心理學批判系列】

【意識解密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