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上墳由來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小長假了,很多人會選擇在清明節上墳,祭祀先人。上墳的時候,燒紙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那麼,為什麼上墳一定要燒紙?沒有紙張的時候,古人是如何上墳的?

清明節上墳由來

首先,我們說下清明節的來歷。

相傳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上面的故事,算是清明節來歷的一個傳說。其實,清明節氣一到,氣溫升高,萬物復甦,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在人們準備春耕的時候,期盼有個好收成,所以祭祖,也就是上墳。

如今,很多人上墳的時候,一定要燒紙。為啥燒紙呢?很多人認為,地下也如人間,同樣要花錢。子女們祭祀的時候,燒紙就如同給先人送錢一樣。究竟在地下的先人是否能花到這些錢,很多人也是心知肚明。其實,上墳燒紙這種習俗有很多傳說故事。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已經有了紙張的雛形。當時,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養蠶抽絲織綢,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後來,東漢蔡倫經過研究後,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造出了紙張。 因為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所以中國的開始普遍使用紙張來書寫。

清明節上墳由來

最開始,紙張只是用來書寫,後來賦予了更多功能。

民間傳說,上墳燒紙錢的習俗源自造紙術發明者蔡倫之徒尤秀才。據稱,尤秀才先假裝重病死去,再讓其妻告訴所有鄰居,若將紙張剪成銅錢形狀焚燒,賄賂神祇,死者即可復活。鄰居都不相信,後來尤妻一燒,尤果然立刻復活。於是燒紙立刻成為最暢銷的產品,人們爭相效仿。

這應該是上墳燒紙的一個傳說,不過都被認為是鄉野傳說。最開始記錄上墳燒紙的文獻是在唐代。據唐代《封氏聞見記》記載,古代埋圭、壁、幣、帛祭祀鬼神,漢代埋寶錢陪葬;從魏晉開始用紙錢送葬,燒紙錢則始於唐朝。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開始盛行燒紙錢送葬。

還有學者認為,上墳盛行燒紙的習俗發生時,與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差不多,堆測燒紙錢也有可能是受到印度或中亞習俗的影響。印度或中亞人認為,可以用火將祭品傳遞給鬼神,如婆羅門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傳遞物品的能力。

那麼,沒有紙張時候的古人,如何在清明節上墳呢? 根據資料記載,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

那時,人們在清明節上墳,主要是祭拜和獻食為主要手段。《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意思是說,祭禮起源於向神靈奉獻食物,只要燔燒黍稷並用豬肉供神享食,鑿地為穴當作水壺而用手捧水獻神,敲擊土鼓作樂,就能夠把人們的祈願與敬意傳達給鬼神和先人。研究文字的起源也會發現,表示“祭祀”的字多與飲食有關。

清明節上墳由來

不過,從魏晉開始,送葬開始燒紙錢,唐朝時候上墳燒紙錢開始盛行,一直影響到今天。

清明節,原來就是祭祀,後來又融入了很多娛樂活動。根據資料記載,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如今,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清明踏青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