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認知,能不能轉爲全方位的無限?

有限的認知,能不能轉為全方位的無限?

“一切剎土入我身,所住諸佛亦復然,汝應觀我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這個從宗教的語言上面來註解,說明宗教的殊勝性,佛境界的不可思議,好象力量是很足夠了,很能夠震憾眾生。但是真實的意義,不止這個樣子,因為這種說詞對我們來講,沒有實質的意義,你只是知道而已。

對一個修行者現在最重要的,你如何透過有限去達到無限的瞭解?我們在一個方位上所認知的部分,你能不能夠把它轉為全方位的無限?這個是很重要的。單一的局部的有限,這是凡夫的境界,你能不能透過這個侷限讓它去達到全方位的無限,不是單一方位的,也不是有限的全方位,而是全方位的無限、無限的全方位,能不能做到這一點?現在修行就修這一個東西,要不然你從那個語言文字上來看的話,那背一背就夠了,詞典拿來背一背,那你就佛學專家了,你能覺悟嗎?不能。

它就是要你去感受這個部分,我們手上所擁有的資訊都很有限,可以告訴各位,儘管你在家裡坐擁書城,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但你一天二十四小時你看得了多少?每天翻譯出來的新書有多少?新創作的新書有多少?告訴你現在的出版界,出了一版以後,很少出第二版,因為新書太多了。假如說這每一本書都擺上書架的話,我告訴你,那光是出新的這些就不得了了,誰看呢?那我們在這個時候就知道,我們所能擁有的資訊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片片段段的。

現在要的是,你用什麼辦法把你手上所收集到的,進入你腦海裡的這些片片段段的資訊,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把它展現出來,去窮盡這個世間無限的資訊,進而超越這個世間,達到無限的境界,這叫全方位的無限。要不然,你從有限的知識裡面,你要去做什麼?你沒有辦法。所以我們才告訴各位說,資訊本身只是材料而已,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正思維,你有了正確的思考方式,那麼這些有限的資訊,經過你過濾跟篩選以後,不一樣。好多人在學東西,教一個學一個,教兩個學兩個,一百個東西教九十八個,他就只會九十八個,另外兩個就不會,那個叫死人、傀儡。

一個具有生命能量的人,他不是這樣子。你從路上走過去,看人家在做什麼,你就自己知道了。你自己要去學,你沒有用過的,就真的沒有了?你不能說我沒有騎過馬,所以馬蹄印是什麼樣子,我真的都不知道,不能這樣講,那都是死人了。一個活人在學東西,你要能夠活起來,不是說這個人家講,你才做。有個同修大意,把包放在那邊,你看很多人把腳跨過去,就沒有人想到說,我把他包包放旁邊一點,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竟然那麼冷漠,幫他移一下不行嗎?不是說你不行,你根本視若無睹,對不對?

因為你的警覺性不夠,所以你不會想到說,我順便把它移一下,給人家多方便。尤其在我們大殿裡面看到好多這種情況,我就靜靜的看,每一個進來都手提包放下去,去拜了,另外一個進來拜下去就把那個手提包給踢掉了。第一個是粗心大意,第二個呢,更粗心大意,然後招待呢,無心也無意,對不對?這個都是你的警覺性沒有,你不會去培養那個警覺性。而你沒有警覺性,那就證明你根本沒有生命力。那你擁有生命力的話,就不是這個樣子,絕對不是。

你要知道,三寶弟子的手提包裡面沒有佛寶,也有法寶。假如你包包裡面這兩個都沒有,那你最好不要說你皈依三寶。那你想想看,假如就這樣腳放過去,這樣把它踢倒,阿彌陀佛就坐在裡面,所以說晚上睡覺你就知道。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太大意了,生命力非常的不夠,警覺性完全沒有,完全喪失了。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本能中的事,但是因為我們缺乏這種訓練,你感受不到。這個都是我們可以說,你從部分當中看全部的一種訓練。像這種情況我們在說理的時候,你反觀一下,在事相上見得太多太多了。這些東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只是你通常行之而不察。

一葉知秋,這是最最明顯的,落葉了,噢,秋天到了,落葉只是部分,秋天到了是全部,是吧?只是用語不同。十方一切諸剎土,一切剎土入我身。我身,是部分,我身在哪裡,從我眼睛見到落葉,那個就是一葉,就是部分。整個秋天都已經到了,是不是我感受到了,那是不是秋天入我身?你要感受到。有些人弄了老半天,秋天在哪裡,感受不到,就一定要去看楓葉紅紅,這個才叫秋天到了,你到哪裡看,森林那裡秋天,這裡不是秋天,那這裡秋天你要在這裡感受,是不是?現在春天了,你有沒有感受到?春雨綿綿,沒有啊,春天還沒到,雨都已經下成這個樣子了,快要發黴了,你還說春天還沒到?難怪你摹然回頭,春上枝頭已是十分,都是這種狀況,警覺性不夠。

擷自《世界成就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