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和腔梗的區別是什麼?

天際梵語


腔梗是腦梗塞的一種類型,還是腦梗,是相對症狀較輕、預後較良好的腦梗塞。

腔梗:多發生在基底節區。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病變。因為其病變範圍小,一般在2-20mm之間,2-4mm最常見。梗死後的腦組織會液化、被吸收,然後就留下來很小的梗塞灶,故稱腔隙性梗塞。這類病人症狀相對較輕,有的人都沒有什麼症狀,體檢的時候才知道得過腔梗。有的症狀輕,神經損害少見,而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頭昏、頭暈等症狀多見,又因為往往是老年人容易得這病,高血壓、腦血管供血不足等病也可以引起上述症狀,不容易引起重視。有的症狀相對較重,有神經損害的症狀,如一側面部和上下肢體麻木、乏力、言語不清、行動笨拙、飲水嗆咳等,然後恢復也比較快,有的人可以恢復的以前差不多。腔梗反覆發作的話,會影響腦功能,導致智力進行性衰退,最後就是血管性痴呆。

建議腔梗也要積極治療, 平時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拜阿司匹林、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可以血栓的形成;調節血脂、穩定斑塊的要,如立普妥(貴);活血化瘀、營養神經;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積極進行肢體康復訓練。


日日野


前兩天老家的哥哥給我打電話,電話那邊焦急的說:“我得了腦梗塞了,會不會偏癱、不會說話什麼的啊?”我讓他把頭顱CT的結果發過來我看一下,結果不出所料是“腔隙性腦梗塞”。結果,我給他回電話告訴他“不會有偏癱等嚴重後果,但是需要特別注意了。”那麼,到底什麼是腔隙性腦梗塞呢?

腔隙性腦梗塞指人體腦組織分支及深穿支動脈閉塞造成的腦組織深部小軟化灶,一般直徑在0.2~15mm之間。好發部位多在橋腦基底部、內囊、基底節。

通俗的講,我們老百姓常說的腦梗塞,一般是那種大中型腦動脈發生堵塞之後,人體同時會出現肢體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病變的情況。這種腦梗塞或者致死或者致殘,危害極大。而我們今天所說的腔隙性腦梗塞一般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很小的梗死灶。這種腦梗塞說的通俗一點就跟芝麻粒一樣,非常小,發生後患者也未必能夠感受到。很多人直到體檢時,做頭顱CT,才發現存在腔隙性腦梗塞。其實即使發現了腔隙性腦梗塞,也不必過分緊張,這跟平時所說的腦梗塞不一樣,不會有那麼大的破壞力。

但是,也應該特別指出的是,一旦發現腦梗塞,還是需要特別注意一些事情的。畢竟發生了腔隙性腦梗塞雖然不會有大的危害,但是這就像一個警笛,它在提示你,你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健康了,你的血壓和血糖可能控制的不好等一系列的問題。


張之瀛大夫


腦梗和腔梗是神經內科常見疾病,中老年人為多發人群。很多患者對這兩種疾病不太瞭解,經常誤認為是一種病。在病房碰到很多患者拿著頭顱CT或頭顱核磁的診斷報告問我“大夫,我腦梗了,是不是命不久矣?”。當我接過報告發現上面寫的是腔隙性腦梗死,不必過於擔心。下面為大家簡要的科普一下這兩種疾病。

腦梗醫學上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我們常說的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都屬於這個範疇。腦梗塞主要是由於腦組織中局部動脈血流的減少或中斷,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從而引起壞死、軟化等。腦梗死發病時可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偏癱、運動感覺性失語、雙眼向病灶一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吞嚥困難、飲水嗆咳甚至昏迷等一系列大腦神經系統病變。

腔隙性腦梗死主要是由於長期高血壓導致大腦深部小動脈/微小動脈病變,引起管腔閉塞進而導致缺血性的微小梗死。由於大腦深部的微小動脈供血範圍有限,因此其閉塞後所造成的危害也比較小。壞死組織囊性病灶一般只有血管直徑大小,並且壞死組織可慢慢被吸收,僅殘留有小囊腔。因此,有腔隙性腦梗死的患者不必過分擔心,每年定期複查,規範飲食即可。

腦梗死及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病原因主要是長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飲食上嗜食油膩食物,體質較胖的人群易發此病。因此,平時生活中要將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飲食清淡為主,少吃肥肉、油炸類食品,低脂飲食。保持心態的平和,忌大喜大悲等情緒上的波動。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