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的山東名將,誰能排第一?

歷史知事


作者就是山東人,提起近代山東名將,中國人都知道的是張自忠、王耀武、宋哲元、于學忠,等等,因為他們都是響噹噹的抗日名將。不把張自忠將軍排在近代山東名將第一,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山東人民嗎?



張自忠,山東臨清人,中國軍魂,民族英雄,被日軍尊稱為“活關公”

山東臨清屬於聊城,作者就是聊城人,我驕傲!我自豪!

張自忠將軍最高職務是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上將銜陸軍中將。張自忠立志報國,全面抗戰爆發以後,張自忠將軍堅決抗日,先後率軍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張自忠將軍親自上陣搏殺,身中數彈,又受多處刀傷,不幸犧牲。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日軍為他舉行戰地葬禮,廣播稱之為“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

我軍搶回張自忠將軍遺體後運回重慶,途徑宜昌時,宜昌十萬軍民恭送將軍靈柩,日軍飛機三次飛臨,群眾無一人躲避,無一人逃散。




將軍靈柩到達重慶後,蔣介石親自到船上迎接,為張自忠將軍扶柩痛哭,扶靈穿越重慶全城,併發布國葬令,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舉報國葬,將張自忠牌位入祀全國忠烈祠,列為第一位,追授陸軍二級上將銜,成為二戰時期盟軍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他的夫人李敏慧悲痛欲絕,絕食七日而死,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張自忠將軍的英勇事蹟感動全國,毛主席、周總理亦為其題詞致哀,周總理題詞是“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新中國成立後,批准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烈士”,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城市均設“張自忠”路紀念。


如此贏得國共兩黨、全國人民,甚至日本侵略者的尊重,近代史上還有誰?把張自忠將軍稱為“抗日第一勇士”,也不會有太大爭議!

王耀武,山東泰安人,抗日名將,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說

說起王耀武,大家都知道解放軍“打進濟南城,活捉王耀武”的口號,但說起抗日,中國沒有幾個人比王耀武更能幹。

王耀武畢業於黃埔軍校三期,既勤勉好學,精明強幹,軍事才能突出,又擅長搞關係,會做人,跟古代山東名將戚繼光很相似。王耀武是著名的74軍(後來的整編74師)主要創始人,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戰績頗佳,是少數幾個沒有大敗,且被日本侵略者視為勁敵的將領,打出了74軍“抗日鐵軍”的赫赫威名。


蔣介石稱讚王耀武“善於帶兵,有指揮才能”,國民黨軍界長期流傳“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三人都是黃埔一期生,山東人,卻不如三期生的王耀武),就連我黨高層將領也認為王耀武是國民黨內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軍功戰績,位列十大抗日名將毫無壓力。

除了張自忠、王耀武外,參加長城抗戰、七七抗戰的宋哲元(山東樂陵人)、參加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的于學忠(山東蓬萊人),個個都是英勇抗戰的熱血男兒,令人肅然起敬!

山東也走出了不少開國將帥,雖說山東的開國將帥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遠不如江西、湖北、四川、安徽、河南等省,且沒有開國上將,只有孔慶德等3名開國中將,但山東子弟兵的英勇善戰是全國聞名的。

1、孔慶德,山東曲阜人,開國中將。


早年參加革命,參加長征的老紅軍,參加抗戰的老八路,曾參加了奇襲陽明堡、百團大戰等戰鬥戰役;解放戰爭時期,隸屬劉伯承、鄧小平的晉冀魯豫(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參加了上黨、邯鄲、鄧縣、襄陽和挺近大別山等戰役,任第58軍軍長;建國後歷任河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炮兵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被周總理親切稱為“孔大炮”。

2、劉興元,山東莒南人,開國中將。


參加長征的老紅軍、參加抗戰的老八路,主要從事軍隊思想政治工作;解放戰爭時期,劉興元歷任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第5縱隊政委、第42軍政委,建國後歷任廣州軍區副政委、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第一政委、司令員,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政委、軍事學院政委等職。

3、孫繼先,山東曹縣人,開國中將。

孫繼先將軍的人生相當傳奇,他是一名名副其實的武林高手,一身武藝比傳奇將軍許世友還要強硬。參加長征時,孫繼先作為營長,率部參加了湘江突圍、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等著名戰鬥,他親自挑選並帶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立下卓著戰功。此後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孫繼先將軍作戰英勇後隸陳毅、粟裕的華東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參加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等重大戰役,擔任第三野戰軍22軍軍長,率軍解放舟山群島。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出自山東的近代名將?歡迎留言補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近代史上的山東省,名將輩出,北洋軍閥宿將吳佩孚、孫傳芳,國民黨將領中的張自忠、宋哲元、王耀武、李延年、李仙洲等人都是不世出的名將。可是,比起共和國的三位山東籍開國將軍來說,還是差點意思。

山東籍的三位開國將軍有3位開國中將,86位開國少將,聽歷史知事給你介紹一下這三位開國中將。

1,孔慶德。

孔慶德是山東省曲阜市保寧村人,孔子73代後裔,和現在的“北大醉俠”孔慶東是同一輩。孔慶德,雖然是孔子後人,卻從小家境貧寒,16歲就當兵入伍,成為國民黨46師陳調元部戰士。19歲加入入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他從營長一直做到紅四軍獨立師師長。

抗日戰爭中,孔慶德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1營營長,參加夜襲陽明堡和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

解放戰爭中,孔慶德歷任旅長、縱隊副司令員,1949年2月擔任了58軍軍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2010年孔慶德去世,終年100歲。


2,劉興元。

劉興元是山東臨沂莒南縣人,生於小康家庭的他受到了較好的教育,成年後做過工廠學徒,後參加了馮玉祥和孫傳芳的軍隊。在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中,劉興元毅然加入紅軍,做紅軍一員參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

抗日戰爭中,劉興元擔任了第115師工兵營政治委員,率部參加汾離公路三戰三捷和同蒲路破襲戰。八路軍東進山東後,劉興元在魯南根據地和山東軍區擔任主要領導,對魯南地區的抗日活動貢獻很大。

解放戰爭中,劉興元曾任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政治委員、第42軍政治委員,率部參加遼瀋、平津、安新等戰役。建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

3,孫繼先。

孫繼先是山東曹縣人,他是我軍中最強的“武功七大高手”之一,相比劉興元和孔慶德兩位山東老鄉,他的經歷更有傳奇性。

孫繼先在長征中,是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先遣團)一營營長,在安順場,他親自挑選並帶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是長征中的戰鬥英雄。抗日戰爭中,孫繼先擔任了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參謀長,挺進山東後,孫繼先建設了魯南、魯中等重要根據地。

解放戰爭中,孫繼先擔任華東野戰軍8縱隊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泰安、沙土集、洛陽、開封等戰役,升任華野八縱司令員。1949年1月,孫任第三野戰軍22軍軍長。建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

孫繼先建國後最大的貢獻在於擔任了二十基地的司令,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歷史知事


這個問題沒有任何疑問,當然是抗日鐵軍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的靈魂人物、抗日名將王耀武了。

王耀武字佐民,山東泰安人。1924年,王耀武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在北伐戰爭、中原大戰等事件中中嶄露頭角,升至團長。

第四次反圍剿的宜黃戰役是王耀武發跡的起點,這次戰役中王耀武率軍頑固地駐守宜黃,為蔣家王朝賣命,戰後升任旅長。隨後的譚家橋戰役中,王耀武再次讓我們蒙受重大損失,他率軍幾乎全殲方誌敏率領的北上抗日先遣隊,擊斃我軍多位將領,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亦犧牲,但尋淮洲的參謀長,年輕的粟裕率部成功突圍,日後他將終結王耀武的軍事生涯。

抗日戰爭中,王耀武先後擔任51師師長、74軍軍長、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沙會戰、鄂西會戰等戰役。王耀武在蘭封會戰中重創土肥原賢二;在武漢會戰中取得萬家嶺大捷;在常德會戰中浴血收復常德。王耀武為國家為民族立下的抗日功勞毋庸置疑。

雖然山東近代名將如雲,出現過吳佩孚、李仙洲、李玉堂等戰功赫赫的名將,但論軍事才能他們都比不上王耀武,王耀武就是山東近代史上的第一名將。


林屋公子



我認為排第一的應該是于學忠,于學忠(1890—1964),字孝侯,山東蓬萊縣於家莊人,抗日愛國將領,陸軍二級上將,東北軍著名將領,抗戰中參加淞滬會戰、臺兒莊會戰、武漢保衛戰等,立下赫赫功勳。 1933年2月第51軍成立時,是一支三師甲種軍。經過"西安事變"之後,東北軍被分化,東北軍第51軍也在此形勢下被縮編為兩師制乙種軍。西安事變發生前,駐軍甘肅的第51軍是擁護張學良最為堅決的部隊之一。事變發生後,第51軍又是率先在陝西境外對中央軍採取武裝繳械的部隊。因此成為蔣介石的眼中釘。事變結束後,蔣介石為了安撫東北軍,尤其是于學忠這位在東北軍中素有威望的高級將領,便任命他為江蘇綏靖公署主任兼第51軍軍長,使這支部隊能夠擁有自己的地盤,繼續得以維持。

陸軍二級上將於學忠 一:于學忠將軍軼事: 早年是吳佩孚部下,吳兵敗後解甲歸田回山東老家,因張作霖與其父故交,賞識于學忠的忠勇,顧而招為部下並委以重任,當成託孤之臣。1936年12月,在張學良準備發動“西安事變”時,于學忠曾問張學良:“你這樣做,何以善其後?”張答道:“說幹就幹,何必顧慮那麼多?”於說:“要幹就得幹到底,決不可半途而廢。”但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半途而廢”的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陪蔣上飛機前,張學良再一次把大部分東北軍和自己的財產交給了于學忠掌管。 此後的于學忠,將知遇之恩置於首位,處處以張學良的利益作為自己取捨的標準,甚至為此不惜逆勢而動。為此,他曾冒著“觸怒龍顏”的危險,4次到南京面見蔣介石,請求釋放張學良,但一直沒成功;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毛澤東親自點名讓他做赴朝慰問團團長,他卻拒絕了這次莫大的榮譽,因為他覺得自己“凡事低調,張學良的日子就會好過點。” 他曾對部下說:“張副司令叫我照顧東北難民、守住華北、堅決頂住日寇的進攻,我都做到了。我要等他自由了,將東北軍交還給他。” 在張學良90歲壽辰時,他輾轉聽到這些話後不勝感慨,說:“我忘不了于學忠,他是我的左右手啊。” 解放後,于學忠曾請示周恩來,如何處理張學良留下的財產。周恩來說,還是你自己決定吧。于學忠於是通過法院,把財產妥善地分給了張學良在大陸的親屬,自己分文未動。 但面對蔣介石,于學忠曾很不給面子。當年吳佩孚兵敗入川后,蔣介石馬上派人送來委任狀,委任他為川、鄂、豫、陝四省邊區總司令。于學忠一把委任狀撕碎:“他委任我?我還想委任他呢!我這腦袋瓜上今生不戴他國民黨的帽花!” 但蔣介石對於學忠卻頗為欣賞。蔣有一個習慣,喜歡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寫下對將領們的評論。對張學良,蔣的評語是“大事糊塗,小事精明。”但對於學忠卻頗為欣賞,說他“兩眼炯炯,對人忠誠,是一將才。”這也是蔣介石“滅了”楊城虎、軟禁張學良、卻對於學忠網開一面、讓他“戴罪立功”的原因之一。 隨著政局的變遷,儘管後來被迫戴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國民黨帽花”,隨著全面抗戰爆發,于學忠卻率領手下的東北軍將士在戰場上建立了豐功偉績。


51軍機槍連接受檢閱 ,二:浴血臺兒莊,誓死阻敵於淮河! 1938年1月,日寇調遣16個師團共計23萬兵力,沿津浦鐵路夾擊戰略重地徐州。于學忠率2個師2.5萬人死守蚌埠,在臨淮關頂住了日寇3個師團共4萬人的瘋狂進攻。這就是有名的淮河阻擊戰。成為安徽七年抗戰中殲敵最多的一次戰鬥。 51軍下轄周光烈第113師、牟中珩第114師,共有四個旅八個團。該軍於1938年1月11日一度調到蚌埠、臨淮關、何集地區駐防,準備接替第31軍防務,但只兩天之後,又被戰區長官李宗仁下令北開碭山,歸入第3集團軍指揮,只留114師繼續防守臨淮關,歸桂系第31軍軍長劉士毅指揮。 日軍殺向定遠、明光後,劉士毅令51軍114師340旅渡到淮河南岸增強防禦,並以679團派出一個加強營進駐明光。但是後來戰局不利,劉士毅軍長未向114師通報就將明光附近守軍全部撤離,導致679團加強營被日軍突襲,幾遭滅頂。第1連連長趙天威率部據險掩護全營撤退,與日軍搏殺之中全部殉國。明光淪陷。李宗仁長官急飭于學忠上將率部移駐淮河左岸以填補第31軍撤退後造成的缺口。於總司令此時正率第113師開往碭山,奉到戰區命令之後馬上折返淮河戰線。 1月31日,日軍先鋒寇犯臨淮關,為380團擊退。次日,被桂系31軍棄守的蚌埠、鳳陽均淪陷。114師在淮河以南的部隊與日軍激戰4個小時,終以眾寡不敵撤回淮北。340旅旅長扈先梅下令炸燬淮河大橋。但是南岸民船百餘艘未及撤走或破壞,以至為日軍所用,險些破壞淮河防線大局。 2月3日一早,日軍第26旅團兩個大隊由蚌埠以東出發,在戰鬥機掩護下強行渡淮,將守軍第342旅擊退,佔領北岸一片登陸場,114師發起攻擊作戰失敗。4日,51軍軍部及第113師趕回淮河北岸,下車後迅速投入戰鬥,將該部日軍驅逐回南岸。但同日26旅團一部又在蚌埠以西出發渡淮得手,並攻取了懷遠縣城,前鋒抵達渦河南岸。 已經到達固鎮的于學忠軍長得到戰報後,命令113師加強安徽省保安第2團,負責渦河北岸經懷遠至淮河北岸小蚌埠防禦,第114師負責臨淮關之北岸至西門渡一線防禦,嚴防死守日軍繼續向北進攻。


炸燬淮河大橋 經過短暫的平靜,2月8日,日軍集中20架飛機和大量火炮,掩護第26旅團主力渡河成功,並攻克了小蚌埠。第113師師長周光烈趁日軍立足未穩發起反擊,339旅竇光殿旅長親自督隊奮戰,終於9日凌晨1時收復小蚌埠。但到10日上午,日軍再次反撲又將小蚌埠攻陷。幾經爭奪,113師部隊殘破不復堪戰。11日,臨淮關對岸日軍也渡河突破北岸晏公廟114師陣地,將其佔領。114師以340旅發起反擊,一度奪回新莊、梅園子等幾個村落,但傷亡達兩千餘人,無力再戰,只得向沫河口、年家廟一線撤退。 國軍戰史描述道:“是時官兵不眼不食達兩晝夜,與敵肉搏多在十次以上,士兵傷亡二千餘員,官長傷亡七十餘員。致各部隊掌握困難。加以夜間反覆白刃衝鋒,遂成混戰狀態。”牟師長見克復渡口無望,官兵傷亡慘重,只好放棄攻勢,撤回部隊整頓。但日軍以新渡河的生力軍投入戰場,在炮兵延伸射擊之下逆襲,使後撤部隊傷亡甚重。第六八四團第二連留後掩護,全連犧牲。下午三時,第114師全線後撤,退往沫河口。臨淮關失守。 于學忠軍長見原有陣線已經殘破,下令將各師調整到固鎮及淝河附近之何集、新馬橋一線,並於12日夜向日軍發動反攻,但血戰半天,只將臨淮關方面日軍逼至淮河大堤下,小蚌埠則無力收復,雙方陣線犬牙交錯。但第51軍傷亡已經到達五千多人,戰事岌岌可危。正在這個時候張自忠這位曾經受到矇蔽,令自己的人格備受蒙羞的將軍出場了,淮河沿線,將成為他血洗恥辱的第一戰。 由於張自忠在七七事變前後對日的曖昧態度和所做所為,社會各界多把他當做一個落水漢奸。後來他從日本人的魔掌中冒險逃出,也沒有多少人願意諒解他。他一手訓練的第三十八師,已經擴充為陸軍第五十九軍,軍長虛位以待,他卻回不去,只能留在軍政部做附員,形同軟禁。當時西北軍在南京的長官馮玉祥、張之江等人,紛紛上書為張自忠求情。李宗仁到南京後,也向西北軍的將領們詢問張自忠其人,所得到的回答,都說張是一員勇將,為人俠義,斷不會做漢奸。李宗仁在面見蔣介石的時候,便為張求情。在眾將推動之下,蔣介石終於鬆了口,批准張自忠回到部隊。在第五戰區的命令下,第五十九軍尚未歇息,緊急開往淮河方向增援51軍作戰,于學忠見援軍抵達,決定以第五十九軍守固鎮,掩護前線部隊撤下緊急整補,隨後接防陣地的59軍向日軍發起反擊。日軍抵抗甚烈,經過徹夜激戰,成功將日軍逐回淮河南岸。截止2月14日中午,除小蚌埠以外的日軍據點均被清除。 此後先期放棄淮河正面的第三十一軍正好位在日軍側翼,並在日軍過兵後佔領了淮河以南的新城口,考城。第59軍與第51軍則在固鎮集結,而援軍第六軍團與第七軍團均趕往淮河防線。2日9時40分,中國空軍十二架戰機轟炸臨淮關、蚌埠車站,淮河中船隻及岸上密集部隊,日軍損失頗大,津浦路兩個車站被炸燬起火,並摧毀鐵道叉道。十三日,空軍再以四架戰機轟炸蚌埠車站。十七日,空軍以戰機三架再炸蚌埠車站,炸燬車站路軌材料間,並炸沉淮河中日軍船舶。兩軍趁勢發起反擊作戰收復失地。2月17日,第五十九軍奉命將淮河防線移交第五十一軍,北運滕縣集結和東北軍另外一支部隊57軍333旅馳援臨沂。


淮河阻擊戰紀念館 在長達一週的反覆爭奪中,第五十一軍的防線始終是沿淮河一線展開的單線配置,防線若被撕開一個缺口就會全線崩潰。所以軍、師、旅長往往親身督戰穩定防線,但也導致旅團級將領傷亡甚大,這是早期血肉長城型防線的典型。唯藉淮河天險,為第五十一軍取出縱深,才能在劣勢兵力下苦為支撐。但該軍的損耗已達最高。在連續8天的防守中,51軍傷亡7千多人,整個徐州會戰51軍四個旅長傷亡三人,八個團長傷亡七人,日軍傷亡達3000多人(有說法是9000人,無確定出處)。淮河阻擊戰後期是小規模拉鋸戰,前後歷時近20天,挫敗了日軍北犯的勢頭,為之後中國軍隊贏得臺兒莊大捷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可以說,沒有淮河阻擊戰,就沒有日後的臺兒莊大捷! 淮河阻擊戰之後,徐州會戰到了危機關頭,為了掩護參加徐州會戰的六十萬大軍撤離,傷兵累累的51軍奉命掩護部隊撤離,完成掩護任務後51軍已經身陷重圍,部隊被截為數段,從容轉戰突出重圍後集結僅剩一萬餘人。 臺兒莊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牆

三:四處轉戰,敵後堅持 徐州會戰後1938年8月,51軍調赴大別山北麓前線,在參加武漢會戰後,該軍被留置大別山區開展遊擊作戰。 1939年1月,國民政府成立魯蘇戰區,51軍奉命由安徽省立煌縣開赴魯南,進入沂蒙山區。開始了五年的敵後遊擊作戰。牽制了十萬日軍始終不能南下作戰。此時軍長由牟中衍接任,周毓英任副軍長。仍下轄第113、第114師。同年6月,該軍利用沂蒙山區的有利地形,與日軍激戰20余天,粉碎了日軍的“圍剿”,但第114師師長方叔洪不幸陣亡。1942年1月,周毓英接任軍長。此時,該軍下轄第113師、第114師、暫編第12師。 由於山東戰場屬於敵後戰場,魯南貧窮且無後方,更無糧彈補充,加上八路軍徐向前部開赴山東戰場,短時間內建立了大量地方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壓縮了于學忠部的生存空間,到1943年3月至5月,該軍和日偽軍連日血戰,損失慘重。6月上旬,51軍奉命撤出魯南,暫往魯西待命。1944年3月,51軍調往鄂豫邊界的大別山區,並參加了豫中會戰,後撤到河南商城整訓。直到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進行軍隊整編,51軍改編為整編第51師,原軍長周毓英改任師長,韓世儒任副師長,下轄整編第113旅、整編第114旅。1946年,國民黨對山東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整編51師由河南調往蘇魯戰場。到1947年1月,該師幾乎被解放軍全殲,中將師長周毓英、少將副師長韓世儒以下11000人被俘。這是解放戰爭中被全殲的第一支原東北軍部隊,由於在西安事變之前和東北軍有深厚的合作友誼,加上東北軍給予了困難中的紅軍巨大援助,陳毅還於2月2日接見了周毓英等五位原東北軍將領。


磊哥1虐猴


有網友問:近代史上的山東名將,誰能排第一? 山東可以說是將星雲集,開國的時候就有80多人獲得將軍軍銜。歷年來,山東出身的上將就有近30位。少將以上超過700多位。

抗戰時期,國軍山東將領也有數十位,比較著名的有,張自忠,王耀武,趙登禹,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于學忠,馮安邦,高魁元,周慶祥,裴昌會,宋哲元,孫蘭峰,姜玉貞……

抗聯師級以上將領有夏雲傑,李天柱,王仁齋等十幾人。在清朝末年的將領,有左寶貴等人在,民國初期有吳佩孚,孫傳芳,韓復渠,張宗昌等等。

在抗戰時期,山東二虎,包括陸軍的王耀武,空軍的王叔銘。74軍就是在王耀武的指揮下獲得了鐵軍的稱號。

在長沙會戰立下戰功的,第10軍泰山軍,軍長李玉堂。四大蘇械軍之一第2軍軍長李玉堂,山西忻口會戰主力第92軍軍長李仙洲。抗日犧牲最年輕中將!留學日本軍校、法國慕漠尼航校的高才生,30歲的方淑洪!

在大別山大戰日軍60天的馮安邦將軍,被稱為傅作義部隊戰虎的孫蘭峰將軍。誓死守衛黃河不撤軍,展開肉搏戰,被敵機掃射犧牲的範築先。

其實很難說,誰才是近代山東第一名將,在戰爭當中,來自山東的部隊大多表現優異。第74軍實際上就是山東警衛部隊和浙江保安團組建。第29軍更是山東人眾多,還有泰山軍第10軍也有很多山東兵…。而赫赫有名,威震天下的四野,更是10多萬山東老兵為骨幹組建而成。


深度軍事


近現代史上的山東名將,能排第一的應該是吳佩孚。

在北洋軍閥的諸將中,吳佩孚毫無疑問是軍事才能最高的高級將領。

吳佩孚1874年生於山東省蓬萊縣,清末曾經中過秀才,後來與人衝突被革去秀才功名,一度以做算命先生為生,經歷豐富。

吳佩孚後來考取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畢業後加入了袁世凱的北洋軍。到清朝滅亡時,吳佩孚升任曹錕第三鎮的團長。袁世凱稱帝失敗去世前夕,吳佩孚升任曹錕下屬的少將旅長。

從職位可以看出,吳佩孚在北洋集團內部資歷不算特別深,但在袁世凱去世後的北洋軍閥混戰期間,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成為耀眼的主角。

(吳佩孚)

吳佩孚作為主要軍事領導人的直係軍閥先後擊敗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和張作霖的奉系軍閥,聲威顯赫。吳佩孚本人因為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的常勝戰績,被稱為北洋軍閥混戰時代的常勝將軍。吳佩孚也一度被認為是有可能武力統一中國的人物。

但吳佩孚本人作為軍人能力很強,作為政治家的水平就不怎麼樣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失敗,吳佩孚就更多的敗於政治因素而不是戰場。1926年開始廣東國民政府大舉北伐時,只剩殘兵敗將的吳佩孚也毫無懸念失敗,之後下野離開中國頂層的政治舞臺。

除了吳佩孚之外,另一位北伐軍的手下敗將孫傳芳也是山東人。孫傳芳具有很強的軍事才能,可惜崛起太晚,根基不深,即使如此北伐中也曾經大敗蔣介石。

吳佩孚、孫傳芳之外,抗日名將王耀武也是一位值得一提的山東名將。


仁勇校尉


近代史上的山東名將,能排第一的,個人認為是抗日名將王耀武,時任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之謂。

國民黨中曾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說,這四人都是來自山東,都畢業於黃埔軍校。三李指的是黃埔一期的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一王指的是黃埔三期的王耀武,雖然王耀武相比三李資歷較淺,但論仕途,王耀武可謂風生水起、後來者居上,憑藉了卓越的才幹和待人處事之道一直官運亨通,八年抗戰從一個師長一路飆升到方面軍司令和山東大員,與國民黨大佬湯恩伯、盧漢、張發奎平起平坐,而“三李”只不過是個集團軍司令,故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說。

王耀武,山東泰安人,出身普通農民家庭,早年就步入社會謀生,在親戚的資助下才得以南下廣州並考入黃埔三期,畢業不久後參加了北伐和中原大戰,由於屢建戰功逐漸被提拔為團長。1934年,擔任補充旅旅長的王耀武參加了譚家橋戰鬥,曾和粟裕打了個“照面”,但十四年後的濟南戰役,粟裕指揮的華野提出了一個鼓舞人心的口號:“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當然這是後話了。


譚家橋戰役后王耀武升任為第51師師長,也是王耀武的起家資本。淞滬會戰爆發後以51師和58師組建成的74軍,俞濟時是首任軍長,1938年著名的萬家嶺戰役中,74軍一戰成名,王耀武也被提升為中將副軍長,1939年軍長俞濟時調任二十集團軍副司令後,王耀武正式榮登74軍軍長寶座,得於老軍長俞濟時的賞識,王耀武有權更換74軍將領,包括提攜張靈甫任58師副師長。

1941年的上高會戰,74軍首度榮獲最高團體榮譽飛虎旗,王耀武授予了青天白日旗,74軍也被稱為了“抗日鐵軍”。王耀武一手把74軍打造成了國民黨首屈一指的王牌部隊,幾乎打滿了整個抗日正面戰場,作為了國軍機動部隊直接受軍委指揮,而且一般人都調不動,包括“老虎仔”薛嶽。

1945年,王耀武擔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下轄四個軍,指揮了抗戰最後一場大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重創日軍第20軍部,74軍再度榮獲團體最高榮譽飛虎旗。抗戰勝利後,王耀武擔任長沙衡州地區受降長官,1946年擔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和山東省主席等職,並推薦了張靈甫擔任整編74師師長。1948年的濟南戰役,粟裕率領的華野攻破了濟南城,王耀武兵敗被俘。


賽門軍略


在民國時期的亂世中,山東出現了很多名將,這些名將中有的是民國早期的軍閥將領、有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建立下巨大功績的抗日名將、也有為建立現如今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開國將軍。

接下來我們初略的瞭解一下這些民國時期的山東名將們。

王耀武

王耀武是一個長相樸實但是內心非常精明的山東人,他年輕的時候,為了謀生在一個商店裡面打過一段時間的雜工,在那裡他學會了做人的手段以及道理。

在孫中山開辦黃埔軍校後,王耀武辭去了在商店裡面的工作,前去報考了黃埔軍校,最終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三期,從此開始走上了一條改變人生的道路。


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耀武和俞濟時共同組建了74軍,俞濟時是蔣介石一個朋友的侄子,是當時軍隊中的一個大關係戶,因此在二人組成74軍後,俞濟時毫無爭議地成為了74軍的軍長。

雖然俞濟時是74軍早期的軍長,但是他顯然不是一個在軍事方面有多麼高超能力的人物,74軍早期打下的巨大戰績很多實際上是王耀武的手筆,俞濟時更多負責地是74軍和上頭的協調。

後來在俞濟時被調走後,王耀武成為了74軍的軍長,從此在他的調遣下,74軍化身成為了一頭在抗日各大正面戰場中流連廝鬥的猛虎,在抗日戰爭中給予了日本人沉重的打擊。

74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是很巨大的,正因為驕人的戰績,所以這支軍隊開始被人們冠之以了抗日鐵軍的名號,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寧遇閻王,莫惹老王。老王指的就是王耀武。

李玉堂

李玉堂是黃埔第一期的學生,因為作戰能力的高強,所以他和抗日戰爭中山東的名將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一同被人們合稱為了三李一王。

而在這個說法出現的同時,也有著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

在抗日戰爭中,李玉堂所指揮的第十軍在名氣上並不亞於王耀武的74軍,在抗日戰爭中,第十軍同樣也是一支著名的鐵軍。

在薛嶽主導的四次長沙會戰中,前三次獲得巨大勝利的會戰就有著李玉堂和第十軍的參與。

因為在這些戰役中所建立的功績,所以李玉堂在戰鬥結束後職位上升成為了集團軍的副司令、總司令。

第十軍後來也被他交到了方先覺的手中,然後在接下來的衡陽保衛戰中,方先覺率領著這支著名的抗日鐵軍在衡陽足足抵抗住了日本人的進攻46天,以遠少於日本人的傷亡,給日本人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李延年

李延年和李玉堂一樣都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在蔣介石發動的東征、北伐戰爭中,因為建立下了不小的功績,所以在不久後就被提拔為了少將旅長。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被提拔為了第二軍的軍長,然後在抗日戰爭中,因為驕人的戰績一路上升,在1945年抗日戰爭準備結束的時候,他已然成為了11戰區的副司令長官,山東地區的日軍投降事宜就是由他全權主導的。

李仙洲

李仙洲同樣也是黃埔第一期的學生,在他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他同樣參加了蔣介石接下來發動的一系列戰爭,例如東征、北伐、中原大戰、早期的內戰等,都有著他的參與。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成為了92軍的軍長以及28集團軍的總司令,同樣在抗日戰爭中建立下了不菲的戰績。

出身于山東的軍閥吳佩孚和張宗昌

而除了他們幾大在抗日戰爭中建立下巨大功績的名將之外,在民國早期的軍閥中,也有兩大知名人物是山東人。

其中最出名的是軍閥吳佩孚,吳佩孚是第一個被時代週刊登的中國人,在他的時期,他被美國人認為是我國最強大的軍閥、是最有可能統一亂局的人物,只不過後來他敗在了北伐軍隊的手中。


但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在日本人佔領北平逼迫他投降的時候,他選擇了義正言辭地拒絕,他當時給自己買了一口棺材,向日本人表明了自己誓死都不會為他們賣命的決心。

同時他的一生也堅決不進入任何的租界,在他看來,這些地方已然不是中華的國土,只要這些租借一天不回到自己國家的手中,他就一天堅決不踏入這些地方,哪怕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他也不會逃到這些地方去避難。

而除了吳佩孚,曾經的山東大軍閥張宗昌在歷史中也是赫赫有名的,關於他,我們就不過多介紹了,我們只要知道他既是一個強大的軍閥也是一個優秀的詩人就可以了。


所以說這就是近代史中的山東名將,如果從他們所掌握的軍隊、所擁有的影響力來看,我覺得排在第一的絕對是民國早期的大軍閥吳佩孚無疑,雖然前面的幾位抗日名將同樣有著巨大影響力,但是他們與影響了大半個民國的吳佩孚相比,仍然是要差幾個檔次的。


孤客生


王耀武、吳佩孚、孫傳芳、于學忠、張宗昌、韓復渠,以上都是山東名將,排第一名的軍事家應該是吳佩孚和王耀武。


君230835428


大渡河十八勇士之首,開國中將孫繼先當推首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