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是什麼意思?

liujinda22


1 這句話什麼意思?

簡言之,誰也慘不過蘇東坡。

換言之,不快活,讀讀蘇東坡,便有了力量。

是蘇東坡,而不是蘇軾。

2 蘇軾何時成了蘇東坡?

那一定是關乎蘇軾命運的重要轉折點。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湖北黃州,任團練副使一職,官微薪少,死裡逃生,心情抑鬱,蘇軾便閒了下來,建雪堂,開墾東坡,自耕自足,於是戲稱為“蘇東坡”。

在此之前,蘇軾做官也有屢受排擠,但不至於送命,這一次卻真的傷了心了。

自此,蘇軾儒家的濟世思想開始向蘇東坡道家的致虛守靜轉變。

這一變化,才有了人人敬仰的蘇東坡。

3

蘇東坡真的很慘,然蘇東坡也真的強大,是後天磨鍊的強大。

因與王安石新黨變法政見不一,自請出京,任杭州通判,疏浚西湖,築堤建壩,三潭映月,蘇公堤才是聞名天下的美景。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豔抹總相宜。”這句詩的背後是蘇東坡默默的作為。

因與司馬光舊黨政見不一,蘇東坡一貶再貶,直到海南儋州荒遠邊地,然依舊生活得有滋有味,風生水起。辦學堂,改民風,拿出俸金修路。甚至築房置田,意欲海南終老。

“日啖茘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蘇東坡在困境之中的灑脫曠達。


好不容易熬到新皇登基,想起他來了,詔他回京,卻死在了回京的路上。

這樣的不幸很多很多,然命運的悲慘總在蘇東坡的手上神奇的開出美麗的花來。

他人眼中的苟且恥辱蘇東坡總能過成了詩情畫意。

除了做官,樣樣都行。書法,“宋四家”之一,《黃州寒食詩帖》“天下第三行書”,繪畫,音律,美食,無一不通,樣樣都精。

愛吃的詩人,總能將柴米油鹽過成詩的樣子。

4 為何如此被虐,還不輕言放棄?

做官不順,窩囊活著,不如遊山玩水,愜意一生。

依蘇軾的名氣,完全不成問題,然蘇東坡依舊哭著,樂著,在官途上堅持著。

相比之下,陶淵明是懦弱的,不高興就回家種地了。

李白是不負責任的,不樂意就遊山玩水了。

蘇東坡卻是個智者,世界在他心裡永遠是美的。

渴望官途顯達,“何日功成名逐了,還鄉。”

現實卻一再殘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唯一不變的,永遠的灑脫曠達,苦中作樂,甘之如飴。

“青蓑黃箬裳衣。紅酒白魚暮歸。歸暮。長笛一聲何處。”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5 對理想的堅持是蘇東坡一生堅忍不拔的意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東坡)

如此說,也如此做。

對理想的堅持,數一是杜甫,數二是蘇東坡。

杜甫最苦,連詩都是苦澀的,蘇東坡也苦,可詩卻是美的。

蘇東坡的人格魁力是大於其詩的。

生活得不快活,讀讀蘇東坡,不是蘇東坡過得比誰都慘,而是我們能從蘇東坡身上獲取強大的力量,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逆而不屈,笑看風雨。

千年過後,再談蘇東坡,除了他的詩詞書畫藝術外,更賞識的是他的精神力量與人格魅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黃庭堅評其:“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

錢穆評價其:“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但在他處艱難的環境中,人格是偉大的。”


一綠浮芳


蘇軾的一生,經歷三次在朝、三次外任、三次被貶,還有其他數不清的不如意與挫折,但他卻從來沒有被這些“黑暗的力量”所打倒、所擊垮,恰恰相反,每當淒厲悲涼之情來襲時,他都能很快鎮定心志,化解悲哀,“快樂”地面對挫折,讓我們看到一個瀟灑、豁達,甚至有些頑皮的蘇東坡。


因此世人感嘆:“人生若有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是告訴人們,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應該學習蘇東坡,不管境遇如何,都應該做一個製造快樂的人,能夠放下過去、面對現實、享受當下。

樂天性情

被貶黃州時,蘇軾喝酒後到家已是三更,家童早已酣睡。蘇東坡多次敲門都沒回應。他只好跑去江邊聽了一夜水聲。寫了那首著名的《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太守看到這詞立馬嚇壞了。江海寄餘生,這不是自殺嗎!他趕緊上馬,直奔東坡住所。到了住所一看,發現老蘇正鼾聲如雷。

被貶儋州時,蘇軾已經62歲,花甲之年黃土半截埋人了,而且儋州“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但是孤獨的他也依然笑面人生,苦中尋樂。辦起學堂,教起了書。培養出了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1094年,蘇東坡被流放到瘴氣橫行的惠州。朋友們紛紛寫信來安慰他。他卻回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這句話,簡直就是為蘇東坡量身定做的。

今天,當我們念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再一次領略到了蘇東坡詩歌的豪情,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我要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大的快樂。

生活情趣

蘇東坡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在中國歷史上,還找不到誰的生活能比他更豐富精彩,還找不到誰能比他更善於發掘生活的快樂。


而創作來源於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往往懂得享受生活,正如《煮肉歌》裡的“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北宋時,達官貴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豬肉。蘇軾被貶黃州,囊中羞澀,買不起羊肉。便打起豬肉的主意。他慧眼識珠,讓生活充滿驚喜。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既凸顯了怡然自得的蘇軾情懷,又向世人展現了慢火細烹且為樂的一種小資的生活情趣,這道家喻戶曉的蘇軾名菜蘊含的不僅僅是生活的哲理,更是蘇東坡勤政愛民的人格魅力的體現,口口東坡肉,淡淡蘇軾情。

或許今人不見古時月,但今月曾經照古人,每當我們品嚐著這道頗具風味的“東坡肉”,流連於其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的口感,那時的古人是否也與我們一樣細火慢烹且為樂,怡然自得月下情?然而美酒佳餚、月下小酌,舉杯對飲,人生也不過如此啊!

因為愛吃,所以愛生命、愛生活,正如他在《老饕賦》中說的那樣:“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將一日三餐吃出了趣味,吃出了滄桑流變,這也是一種境界!

兒女情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原配夫人王弗去世十年後,在密州的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為她寫下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每次讀它都感受到濃濃的愛意和傷感。王弗嫁到蘇家時才十六歲,紅袖添香,是蘇東坡的伴讀良友,可惜二十七歲便去世了,化為蘇東坡感情極深處的悲思。同過患難,卻無法共赴生死,款款深情,如幽咽泉流,卻又讓人艱難呼吸,難以逃避。

對於蘇軾,我們好像早就習慣了他的豪放、樂天,“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里卷平崗”是何等的豪爽,“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何曾的灑脫,卻不曾想,他竟也有年年斷腸的殤。

從蘇軾身上我們看到,他將達觀自我、超然物外的曠逸氣質,熱愛生活、詼諧天真的盎然情趣,閒適優雅、從容不迫的瀟灑風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終於成就了一個可愛的蘇東坡、偉大的蘇東坡,成一個千百年來百姓心目中永恆不朽的蘇東坡。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這是真心話,意思是如果覺得人生活得鬱悶,那就應該去讀讀蘇老夫子的文字,讀讀他這個人,你就會覺得你的那一點鬱悶算個球,能比蘇東坡的人生更跌宕起伏嗎?怎麼咱們就不能像他老人家對人生多一點樂觀、曠達的境界呢?

蘇東坡放在咱們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斜槓男神,都是槓槓的斜槓,一點不帶含糊的。究竟有多少斜槓?咱們還是聽聽林語堂先生是怎麼說的: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注一下:林先生這段話,是他的《蘇東坡傳》序言中的一段,原先是英文,後來不同的翻譯版本詞語會不同。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這一句,也有翻譯成“不可救藥的樂天派”的版本,似乎更生動傳神。

咱們看一個人是不是樂觀,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樂天派,就要看他在逆境時秉持的人生態度,順境時的嘻嘻哈哈一般人都能做得到。

蘇東坡是說不盡的,咱們就簡單說說他的三次逆境。逆境中的心態、境界也說不盡,咱們就說說他在逆境中是怎樣一個樂觀的吃貨。因為,人在逆境中往往茶不思飯不想,能吃得香,並且還頗有研究,形成詩文,那不是樂觀又是什麼呢?

蘇東坡被貶謫到黃州,紅燒肉便橫空而出。在宋朝,豬肉是屬於窮人的食材,一般有條件的以羊肉為主。蘇東坡在黃州吃不起羊肉,便常去市場購買豬肉,回來切成方塊,輔以作料,然後上鍋燒煮。為此他還寫過一首名為《豬肉頌》的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其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便是“東坡肉”的烹飪方法了。

蘇東坡貶謫到惠州,第一次吃上當地的特產——荔枝,由衷愛上了它。他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詩中讚美荔枝“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從此,荔枝多次出現在他的詩文中,例如,《新年五首》中“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食荔枝二首》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幾乎就是惠州荔枝最好的廣告語,為後人熟知。能在苦澀的遭遇裡,體味到荔枝的甜美,並且極盡讚美之詞,這樣的人怎麼都不會被生活的困境打倒。

蘇東坡被貶海南時,曾自述“吾謫海南,盡賣酒器,以供衣食”。可見蘇東坡當時手頭上多麼缺錢,他還具體寫詩具體描述道:“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相隔數日才能吃到肉、雞,薯芋成為日常糧食,連老鼠、蝙蝠與蝦蟆都可以拿來吃。

蘇東坡起初剛來海南,也曾有悲觀情緒上演,認為自己命途坎坷,事實也是如此。但樂天派蘇東坡隨後也明白了,生活就如同食物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方法,是苦是甜,屬得屬失,只在於個人的看法。蘇東坡逐漸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開始接受海南的生活,從他的《和陶西田獲早稻》便可清晰瞭解,詩云:“早韭欲爭春,晚菘先破寒。人間無正味,美好出艱難。”也就是說,艱苦的勞動也是可以創造出美好的食物,人生也不正如此嗎?

有位女士失戀了,打電話給大才子黃霑,流露出輕生的念頭。黃霑也沒勸她,只請她吃飯,席間有一條昂貴的清蒸蘇眉魚,女士吃的時候像變了一個人,津津有味。人世間有這麼好吃的東西,死了多可惜!黃霑用一條魚,更確切地說是用他的智慧留住一條生命。

很顯然,千古難尋的蘇東坡,非黃霑請吃的這位女士可比,但其中的道理並無二致。蘇東坡無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是一個極其講究的吃貨,僅從這個人生側面就能看出他有多樂觀,多曠達,他給我們的啟示有多大。


麻辣一加一


蘇軾一生大半輩子都混在官場,卻很少沾染官場惡習,不善於官場經營,也不貪圖富貴。反而是書生意氣多點,直男的個性使他經常得罪人。

有一次蘇軾上朝回來,拍拍自己的大肚皮,問家裡人:我這裡裝的是什麼?下人們奉迎道:老爺肚子裡裝的都是學問!蘇軾笑而不語,看看王朝雲。王朝雲嗔道:你啊,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蘇軾哈哈大笑:知我者,朝雲也。

一個不合時宜的人混在官場,難免會遭人排擠,所以他的做官生涯是一貶再貶。俗話說:得意時看人品,失意時看行為。只有在失意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蘇軾很多閒情逸致的作品,都是在他被貶生涯中寫出來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句很多人都喜歡掛在嘴上,人生在世誰不經歷風雨,再回憶都不值一提。“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對名利的淡薄。

最苦的時候是被貶到嶺南,那時是南蠻之地,幾千裡,只有重刑犯才會貶到那裡。蘇軾還寫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你說是流放,他還不想回來了。

蘇軾除了他過人的才華之外,還有就是他一輩子豁達的人生,歷來被後人所喜愛。豁達的人自然有他的小資情調,他還寫了一個賞心十六事,我的動態裡有,有興趣可以翻來看看。


半畝禾苗



一說蘇東坡,記憶深刻且猶新的是東坡先生與佛印禪師的禪頭公案,

蘇軾作了一首偈子使人送於佛印禪師,禪師打開一看: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臺。

隨即在上面批個“屁”字,寄回!蘇軾看了,立刻火起,親自駕船要討公道。見到佛印,開口便道,“大膽老和尚你為何在我偈子上批個“屁”字。

佛印笑說:東坡先生,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嘛,為何,一“屁”字就過江來了。蘇軾羞愧。

又一次,說是,佛印與蘇軾二人打坐,期間,蘇軾看佛印坐姿不端,自己坐的很端正,就開口意在難為佛印而對佛印說,“老師傅你看我坐著像什麼?”

佛印,曰,一尊佛。

東坡暗笑。說,但是你的坐姿東倒西歪像一堆牛屎哎。

佛印說,心中有佛看你是佛,你心中有屎看我是屎。

蘇東坡啞然。


可見蘇軾一生是深受禪學影響的一代文學大家,從他的作品處處也可見。蘇軾,號東坡居士,東坡先生一生起落顛簸,坎坎坷坷,或源於此二者影響,使他對人生體悟的通透淋漓,快意人生,其詞豪邁爽快,詞句讀之令人暢快,也不乏給人各種人生的感悟:

且看,老蘇呀,往赤壁邊傲立凌然一站開口便吟道,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讀之,眼前是不是油然升起了那豪邁壯觀的畫面,

接著,悠遊吧,泛舟赤壁,東坡看著江色夜景,天上一輪圓月,那個情調難以言傳啊,大概只有老蘇表達出來了:“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囑客,誦明月之詩,……月出東山,徘徊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登仙。於是飲酒甚, 扣舷而歌之。……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東坡似乎該是醉中美了自己,說了多美的景色,

時鐘滴滴答答,轉眼,許是半夜酒醒,許是江露漸涼,終勾引了東坡的心情忽然冷落下來,又悟了,看,話不得不出了口,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所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大自然如此美妙,老蘇倒似也有吃不了兜著走的一念嘛?可是他醒悟啦,這是想帶走帶不走哎。

老蘇不但會安慰自己,也會安慰一樣的如己的人,中秋月圓,孤苦伶仃。東坡寂寞,寂寞,望著明月,吟者留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沒有風雨,人生與鹹魚有啥區別,老蘇看得明白呢,是體悟透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好吧,許是為了洗個免費澡,許是為了看彩虹,綠蔭小道,鳥鳴花香,邊走邊哼著,剎那間,悶雷一聲,狂風四起,黑雲滾滾,他的媽呀,這不是掃他的好心情嗎?同行五六人,一股煙往前跑去了。就在這時,雨如瓢潑,但見,老蘇,仰臉,哈哈一笑,那雨水從臉龐上瀑布般的往下滾,鬍子下成一水注,抹了把臉,低頭看看地上黃水四滾,然後,復見他又抬頭看看天,哈哈又一笑,乾乾脆脆的吟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藜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豁達自然,樂觀通透成這樣的。這也沒誰了,

一句,誰怕?

哎么么,這麼個東坡,可愛狂放的讓人牙根癢癢,嗨嗨,這是多麼自在快活,抱著閃電跳個舞,伴著雷聲吟首詩,這就是東坡……



正升級中


且不說他的(大江東去),(老夫聊發少年狂),更不論他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且不說他是擎天bo玉柱,架海紫金梁,更不論他的泥濘拄柺抗濁浪。

且不說他生活的窘迫,逍遙的自樂,更不論他的八風吹不動。

且不說他的蘇堤,紅燒肉,更不論他的傳說去年一滴相思淚。

只說他是曠世的奇才,他不是世俗中人,若論他的本真,他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人,何來不快樂之有啊!


登泰山而曉魯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這是我今天早上路上開車同時聽一些音頻時聽到的,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哪個夜晚沒有月亮?哪裡又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了兩個像你與我這樣的清閒人罷了。

夜遊承天寺的兩個人是蘇軾和張懷民,承天寺在現在的湖北黃岡,當時叫“黃州”。蘇軾和張懷民都是被貶官到黃州的。起因是烏臺詩案。而烏臺詩案其實只是北宋神宗年間新舊黨爭的一次交鋒而已,蘇軾則做了黨爭的犧牲品。

蘇軾這一生,可以說是高開低走。那個“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中的“蘇老泉”就是一門三父子裡的蘇洵,可謂大器晚成。蘇軾則二十歲的時候隨父親和弟弟蘇轍一起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就能名聲大噪,得到當時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讚譽和極度推崇。

蘇軾的人生一直比較不順利。初成名時母親病故回鄉守喪;喪期畢再參加科考入了仕,三年京察後剛還朝又遇父喪再回鄉守孝。等到蘇軾孝期滿了重新出仕正是王安石變法的開始。蘇軾不贊同新法,新黨視蘇軾為敵,蘇軾被排擠出朝廷。

人到中年四十三歲的蘇軾在湖州知府任上因一封給皇帝的謝表而被新黨攻擊,說他妄自尊大、銜怨懷怒、包藏禍心等冠以諸多罪名,於是蘇軾被押解進京陷入黨爭,成了新法執行矛盾中的替罪羊還差點丟了命。寫《記承天寺夜遊》時的蘇軾正是大難不死剛撿了條命回來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區區一個小吏的職位對於大才子來說已經是相當委屈。《記承天寺夜遊》文章非常簡短,但心態平和,不失進取之心,如果在充分了解了作者及當時歷史背景情況下讀此文真能讓人潸然淚下,心情激盪 ,倍受鼓舞。

蘇軾的詩詞文章裡既體現了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安然淡泊,又能在困境中孜孜以求並不消極頹廢。遊於物外無所往而不樂的態度正是千百年來後人對於這位大文豪感佩喜歡之處。


沅汰


推薦一本書,林語堂寫的《蘇東坡傳》,讀完後你就明白為什麼“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了。

提起蘇東坡,一般人能想到的也就是蘇東坡的詞寫的真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周郎赤壁……好多蘇東坡的詩詞寫的真叫一個絕啊。

但蘇東坡難道就是一個“純”文人嗎?難道就是一個“純”寫詩詞的人嗎?別說,還真不是。我們普通人所知道的蘇東坡,僅僅是他面貌的一部分。蘇東坡,其實不是我們眼中的那個蘇東坡。

第一,“雜牌”軍蘇東坡

蘇東坡除了會寫詩詞,還是一位書法家。在古代,文人參加科舉考試,書法是必須過關的,蘇東坡也不例外。同時,蘇東坡還是一個畫家。

琴棋書畫不僅僅是檢驗青樓女子才藝雙全的標準,更是普通文人才子必備的技能。蘇東坡作為當時傑出的文人青年,必然也是作的一手好畫。

第二,開掛的蘇東坡

下面要說的蘇東坡,就開始開掛了。蘇東坡是一個工程師。不管你去沒去過杭州,西湖上有個蘇堤和白堤,總知道吧。蘇堤就是蘇東坡主持修建的,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
蘇東坡是個瑜伽愛好者,而且還是個佛教徒。佛家有禪宗、密宗之分,其中有一支就是修煉瑜伽的,希望達到身心輕盈。而蘇東坡修煉的正是如此,有意思吧,這在普通的書籍上看不到吧。

蘇東坡喜歡喝酒,而且到了嗜酒的地步,平時不喝酒就不舒服,要不然他也寫不出那麼多流傳千古的名詩詞,這都是“酒後助性”的結果。

蘇東坡當過很多官兒,比如做個地方的長官、皇帝的秘書、管理過法庭、還有事沒事參同僚一本。蘇東坡基本把整個朝代裡的官都體驗了一把。

更有意思的是,以上說的,還不是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生性愛自由,是個樂天派,所以才有“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

還等什麼,趕緊去讀這本書吧。不要說是千城告訴你的哦!


我是千城,謝謝你讀到最後,覺得有用就點贊、留個言吧!

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讀書,打開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意思是蘇東坡是最悲慘痛苦的人,他這一生從眉山到開封做官,屢遭南遷,官場上盡受排擠。可他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別人不能承受的失敗,在他那裡都是哈哈一笑。前幾日我去一箇舊書攤子上尋找書籍,和賣書的老翁談了一會,正好有一本蘇東坡的書。賣書翁說:一門三蘇,才氣太高了,遮掩了政治上的光芒,仁宗皇帝讀了蘇軾蘇轍的文章說,為後世兒孫選了兩個宰相。就是因為文采出眾,受到壓迫。

蘇軾1037年出生,活了64歲,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的時侯進士及第。從此以後開始走向仕途,之後的30多年時間裡,他始終在激烈的新黨和舊黨的爭鬥當中得不到片刻的安寧,政治的漩渦把他轉暈了,硬生生的折磨致死。

東坡早期由於“慶曆新政”的影響,有要求改革政治的意向,對鄉紳豪強兼併的局面並不是很滿意,提出了“變政易令”對當時的一些財政空虛,軍隊戰鬥力不強,貪官汙吏的政治積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接著到了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對來勢兇猛,操之過急的新法有些不同意的態度,開始提出反對有所指責,被趕出朝廷,出任杭州通判。他曾經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被貶黃州做了團練副使,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宋哲宗繼位的時候,太皇太后高氏當政,重新啟用舊黨,蘇軾奉詔還朝,官封龍圖閣學士。在蘇東坡任職地方官的時候,看到新法對老百姓確實有相應的好處,不適宜全盤廢除,從而又受到了以程頤一派舊黨的攻擊。

蘇東坡這種對新法前後不一致的態度,正是宋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在他這個敏感正直的文學家思想中 的反映。元祐八年哲宗親政,再度啟用新黨,蘇東坡又受到了新黨的排擠,一下子給貶謫到海南島去了,宋徽宗趙佶即位的時候,遇到赦免北歸,第二年病死在常州。

我很喜歡蘇東坡,也是一個東坡迷,他的詩詞文章大多數能夠背誦。今天就給大家聊這麼多。下期再會!


art嚴玊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因未讀蘇東坡”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隨遇而安,要以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待事物。要處事淡然,為人低調。但並不是聽之任之,而是要放下心中的執念與不甘。

得不到是因為不屬於你,放不下是因為你不甘心。靜下心來想想,還是按自己的規則活著自然些,失去所愛固然傷心,但失去不愛自己的人,又有什麼可惜?

若問人生幾何,莫過歲月蹉跎。青絲化作白髮,依舊人海漂泊。看慣城市高樓,方知苦海回頭。喧譁鬧市車流,靜待歸鳥溪流。仕途花好月圓,終歸恬靜淡然。

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卻又路口。朋友,請記住,放下並不等於放棄。凡事淡然面對,泰然處之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