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一向有「賣國賊」惡名,爲何德國俾斯麥、日本伊藤博文等外國領袖卻對其評價很高?

XGM0913


德國的卑斯麥,日本的伊藤博文,清朝的李鴻章,這三個人都是同時期的人物。當然這三個人裡面最悲情的莫過於李鴻章了,畢竟卑斯麥,伊藤博文這兩個人都是處在了自己國家比較強盛的時代。

但是李鴻章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中國處於最弱的時代,被各個國家欺負,可以看到中國近代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李鴻章代表清王朝去簽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其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所以後世的人基本上對於李鴻章是沒有一點好感的,認為李鴻章就是賣國賊,李鴻章這個人真的不好評論啊。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呢?

只能說李鴻章生不逢時,如果李鴻章生在盛世,那麼肯定能夠流芳百世,李鴻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軍事方面,帶領淮軍打敗太平天國,也是洋務運動的領頭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認識到了清王朝和西方的差距,所以在整個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做的實業是最多的。

而且李鴻章是大清第一個站出來提出防日的人,而且也認識到海上主權的重要性,曾經提出護我藍色疆土。

李鴻章一生中最大的恥辱可能就是簽訂《馬光條約》了,其實這個也不能就說是李鴻章的錯誤,這個時候不是一個李鴻章能夠左右的,清廷腐敗不堪,軟弱可欺,也不敢和列強正面交鋒,而且李鴻章僅僅只是一個臣子,慈禧讓他去籤,難道她敢不去嗎?即使李鴻章不去,還有王鴻章,趙鴻章去。所以也不能就說是李鴻章的錯。

梁啟超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最後來一個小插曲:1896年,也就是光緒二十二年,法國萬國運動會在巴黎開幕,當時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的國旗升了,但是隻有中國一面龍旗,而且也沒有國歌,當時各個國家都在嘲諷中國竟然國歌也沒有,李鴻章當時已經是年逾古稀,白髮蒼蒼,李鴻章看見此狀,走到龍旗之下,傲然挺立,大聲的唱起了民間小調《茉莉花》,一位東方老人以這種奇特的方式捍衛自己國家的尊嚴,確實令人肅然起敬。


小伍講歷史


說老實話,作為歷史老師,看到網上怎麼多洗白李鴻章的,真是覺得悲哀。

第一,李鴻章官居高位,能力當然強啊,當然有本事,這一點居然能作為洗白的主因,我只能呵呵。

第二,對比鄰國日本明治維新,下層武士的覺醒,手工業者要求改革,一步步使日本走向強大。而中國,雖然我們也逐漸認識到東方落後西方,進行維新變法,洋務運動,但其目的還是維護封建統治的,不是從民族利益出發的,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孫中山才提出了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然後才能趕跑帝國主義的侵略。

第三,洋務派是有機會成功的,因為當時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練新軍,辦實業。如果洋務派趁著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打出反清的旗幟,何愁大業不建。但是李鴻章沒有這樣的格局,他自詡為大清的糊裱匠,清廷衷心的走狗。從義和團運動中很明顯可以看出,農民都知道清廷必須推翻,到聰明的李中堂卻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他屬於地主階級,在他眼裡維護清廷,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第四,曾國藩自籌軍費,帶領湘軍收復新疆,這等才是知曉民族大義的民族英雄。而李鴻章黃海大戰,北洋水師避而不戰,威海衛海戰,雙方軍艦相差無幾,士兵視死如歸,但奈何武器太差,炮彈要麼啞火,要麼對敵軍造成不了威脅,致遠艦隻能加速撞向日艦,被日艦擊沉。想我中華兒女,從不曾缺過壯志之士,奈何權臣誤國。李鴻章作為北洋水師的領袖,軍備資金被清廷拿去修頤和園,而他自己也是富可敵國,李鴻章被抄家時,幾千萬兩白銀,如果有十分之一購置軍備,也不會白白送給幾億白銀給日本,讓日本有了二戰的本錢。

第五,幫李鴻章洗白的這些人,去看看李鴻章日常的吃穿用度,奢華至極,一個敲民髓的竊國賊,一個從來沒有站在人民一邊的人,現在在網上被怎麼多人洗白,民智依然如此愚昧,我只能呵呵。

第六,為李鴻章洗白的人,想想譚嗣同,林覺民這樣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他們有享受過什麼嗎?為了民族大義,拋頭顱,灑熱血。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李鴻章無非想的是怎樣位極人臣,保住他的大清而已。近代以來,無數先烈為了民族,這片讓我飽含淚水的土地而捐軀,請問他李鴻章比的上哪一個?


海上的piano


李鴻章和俾斯麥,伊藤博文相比差遠了!

原因兩點,

1,官太小。李鴻章當的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相當於首都市長和第一軍區總司令,而俾斯麥和伊藤博文都是首相,而且是二元君主制的首相,相當於半總統制的總理!俾斯麥和伊藤博文遇上從善如流的國王那就是權臣,國家主宰!李鴻章的的主人是奕訢和奕譞,奕訢奕譞雖是王爺,卻是慈禧的奴才!

這麼大的差距,不如那兩位成功也是正常。

2,國家制度差距太大。中國在滿清的統治下,產生了一種慣性,不能改革和開放,一改革就會失去政權。這種害怕在道光慈禧這樣的鼠目寸光的領導人眼裡更明顯!所以,一次次捱打,就是不改革,甘於落後甘於捱打。這是滿清中國的特點。而德國,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德國,天生追求團結和軍事進步。日本更是天生有危機感,一旦有危機整個國家的力量都能整合起來。

如果咸豐或慈禧能夠實行君主立憲,曾左李張來當首相,中國絕對碾壓日本,制霸遠東!


歷史知事



對李鴻章評價高無非是對其他賣國賊的鼓勵,像戈爾巴喬夫,達賴,等等西方哪一個不是給予高度評價,甚至戴上了諾貝爾和平獎的高帽子,因為他們這群人最符合西多的利益。那麼他都做過什麼事呢?以至於西方這麼喜歡他,那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吧。比如左宗堂出兵新疆以後,迅速平定了阿古柏的叛亂,收回了除伊犁以外的整個新疆。當時伊犁被沙俄以保境安民為藉口佔據著,但在左宗棠強大的軍事壓力下,不得不答應歸還。於是清朝派出談判代表,商談伊犁問題。該代表以為只要收回伊犁即可,將新疆其餘地方劃給了沙俄。消息傳開後,國人大為不滿,要求重談,這時候李鴻章出面了,說什麼己經與洋人簽約,就要遵守。沒有信用,怎麼立足等等主張將新疆部分地區劃給俄國,最終由於左宗堂的反對而無果,清朝最後派出曾鐸紀出使俄國,重新談判,收回了大部分領土,到這個時候了,李鴻章居然賠付沙俄3OOO萬兩白銀,做贖回伊犁的費用。你想想,作為這樣一種人,西方能不喜歡嗎?能不捧為偉人嗎?


姚武Yw


李鴻章是賣國賊的言論首先出自儒家清流之口,這幫愛國賊們整天正事不幹,就知道吹大氣放嘴炮,他們對李鴻章推動國家進步的舉措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嘰嘰歪歪,罵罵咧咧。他們愛國就靠一張嘴,他們鬧起事端後,立刻就成縮頭烏龜,縮的連放大鏡都找不出來,一副國家生死存亡與我何干的熊樣。仗得李鴻章去打,談的李鴻章去談,嘿!李鴻章出面竟然平息了事端,中國居然沒有亡!這時候這愛國賊們一個比一個蹦的高,一個個義憤填膺,對李鴻章口誅筆伐,急欲除之而後快。李鴻章輸了,中國輸了,這幫愛國賊贏了。他們成功地把中國人當猴耍了,把李鴻章搞臭了,把國家搞敗了。用千千萬中國人的鮮血和生命為他們博得了一個好名聲。


霹靂龍捲風


請讓我替李鴻章老人家平個反!李鴻章李中堂不但不是“賣國賊”,而且對維護國家主權,提升我國近、現代工業化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代以來,教科書上對李鴻章的評價大多以負面為主,因此很多國人對其嗤之以鼻,印象很差這其實是天大的誤解!怎麼說呢,讓我們先看兩張圖吧:

上圖是國產055大型驅逐艦首航的照片,下圖很多網友都知道了,國產003航母官洩圖!這兩張圖片什麼意思?這兩艘船對我國今日的國防、科技發展的意義不用解釋了,本文想介紹的是,這兩艘船都是在同一個造船廠生產的——上海江南造船廠。可江南造船廠是誰創立的,第一任廠長是誰?

沒錯,就是李鴻章!

清洋務運動動以來,一批“睜眼望世界”的中國人開始從求購和製造“堅船利炮”中尋求新路,這些人頂著巨大的壓力,破釜沉舟、嘔心瀝血的建立了中國近代第一次基本完整的工業化和國防體系。李鴻章便是其中的一員。為了造出能和洋人抗衡的鐵甲船,一個近代化的綜合性兵工廠——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就在這樣的時代風雨中,走進了歷史舞臺。而江南總局的創始人和第一任負責人(廠長)就是李鴻章。江南總局發展到今天,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造船廠,國產003航母的搖籃!

在國內歷史課本上的表述,甲午戰爭意味著洋務運動的失敗。這在字面上講沒錯,甲午的失敗終止了中國向現代化國家的過渡,同時割地賠款養肥了一個居心不良的鄰居,直接導致後來的中日全面戰爭。這是站在國家發展的全局角度看問題的結果,沒有錯!但是從科技、工業發展的角度上講,洋務運動沒有失敗一說!洋務運動建立了基本的工業體系、培養了一大批現代化人才,否則,八年抗戰中國產中正式步槍是怎麼生產出來的?抗戰前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長江大橋怎麼起來的?今天的江南造船廠哪來的?劉謙變的?

所以說,李鴻章以及同時期洋務運動的領軍人物對我國近、現代化工業、科技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或者說我國近代的科技化、工業化基礎是他們打下的。當然由於歷史原因,李鴻章去世後不久大清就亡了,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亂世時期,工業化進程幾近停滯。中國工業化的真正大發展是建國以後的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但是,這與李鴻章何干?他已經做到了他那個歷史時期所能做到的極限!

其次,李鴻章被人罵的最慘的應該是清朝亡之前幾乎所有的不平等條約都是他簽署的!具體條約名稱本文就不一一列舉了。其實這個事情稍微有頭腦的讀者應該都能想清楚,不用朴刀說的太明白了吧?打仗打不過人家你去罵簽字的外交部長!如果這個邏輯成立今後誰還敢幹外交工作?看看前伊拉克、前利比亞等等的外交部長,莫不成國家被侵略了是他們的錯?

就拿八國聯軍舉個例子,大清一槍不放,一兵不派,就讓李鴻章帶著張嘴去北京,硬把洋人說走了。人類戰爭史有這樣的先例嗎?當然洋人撤兵要大清賠銀子、割地,然後一眾吃瓜群眾就罵簽字的李鴻章。朴刀只問一句:大清八旗軍在哪?袁世凱的新軍在哪?或者你行你UP!

對李鴻章來說,去北京和洋人談判之時就已經知道要成為眾矢之的,死了都得捱罵。但這位中堂大人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因為他知道只有他能把洋人“忽悠”走。而洋人一日不走,北京城裡的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請問,這是叛國者還是愛國者?

以上為本人的觀點,關於同時代德國俾斯麥、日本伊藤博文等外國領袖對其評價很高就不用解釋了。

由於中國近代史的複雜性,對李鴻章等人的評價不好一言以概括。但絕不能簡單、偏頗的以一個“賣國賊”結論之。有興趣的網友可多讀一下晚晴的歷史,瞭解當時的真實狀況,少被網絡和影視劇的一些情節誤導。相信每個人瞭解了歷史真相後都會有自己的結論。朴刀的意見僅做參考,謝謝!


朴刀sword


不請自來,佔位。

對於李鴻章的“賣國賊”之名站在今天的角度本人的態度只能呵呵,所謂歷史就是不能片面的的去解讀一個人的所做所為,“賣國賊”這樣的惡名個人感覺更多的是一些當時社會憤慨之言!

伊藤博文和俾麥斯、李鴻章這樣的人用如今的話人家是一個圈裡的人,伊藤博文、俾麥斯一個把日本帶入世界列強的行列人,一個是德國的鐵血宰相,他們知道把一個積弱不堪的國家帶入富強是多麼的困難。



至於李鴻章賣國無外乎是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縱觀當時中國除了中堂李鴻章竟無一人入得了列強之眼,四萬萬同胞何等的悲哀。弱國無外交不是沒有道理的,就是沒有李鴻章也會有張鴻章、王鴻章等人簽約,可笑一直講愛國的文人清流當時竟無一人出來替國家分憂。

新中國自建國以來,國家技術落後是怎麼改善的?當時滿清面對世界技術封鎖怎麼辦?還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貪婪之人,高薪挖人挖技術,中國人要學就要開辦工廠,招商引資,別人出技術,咱們拿錢出人偷學技術。國家沒錢只能從民間合資,而中國商人的嘴臉是什麼樣子難道大家不知道嘛?



開辦工廠、銀行給李家帶來財富,李鴻章同樣用這些錢建設國家,滿清自太平天國後財政基本是入不敷出,學會開源節流的洋務派做事自然有底氣。

至於清朝的海防還是陸防說白了只是政治意見不統一,哪怕到如今西北西南問題依然沒有完美的解決,每年國家財政投入多少,這樣的投入對當時的清朝就是累贅。

做為一個政客最基本的常識:中國的發展史好聽的是兼容,難聽點也是一部擴張史,國家強盛之時,疆土自然廣大,就像如今網絡叫囂要收復滿清割讓的土地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聲音,說白就是有底氣,國富民強而已。



簡而言之:夏蟲不可語冰,伊藤博文、俾麥斯如此誇讚李鴻章蓋因為做為一個改革家那種惺惺相惜的心境,同時用這樣的語言表達出了他們的幸運,憐惜李鴻章的不幸……

一元復始看歷史,學歷史,尊重歷史……


一元復始


李鴻章呃,賣國賣出了高度的人居然還有人在扯能力?他那點能力賣全用在賣國上了!!!中俄密約為了區區50萬盧布,就讓俄國勢力範圍伸進了東北,獲得了修築鐵路的特權和派兵干預的能力,連沙俄的外交官也在回憶錄中表達了對此人的不屑。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以後,李鴻章家族在日本的投資翻了數倍,資產增加了數十倍,這裡面沒點py交易?至於啥俾斯麥和伊藤博文吹捧這tnnd太扯了,粉李鴻章的人,你們摸著良心說他配得上嗎?當時德日吹捧他的原因無非就是這是一個人傻錢多的主,其去德國考察海軍軍械,德國人都是用威廉二世的座駕海軍旗艦來接待,德國人誇他兩句就能用一輩子?還有些扯啥東方俾斯麥的,人家俾斯麥在英法兩國間閃轉騰挪,統一了德國打垮了法國的外交縱橫術,你稱呼他一句西方李鴻章看看德國人什麼表情😂


pogers


李鴻章之所以被成為“賣國賊”,是因為我們通常說得清末和列強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李中堂簽名的。

李鴻章一生,總共簽署條約三十餘例,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中日《馬關條約》和八國聯軍侵華的《辛丑條約》了,在加上李鴻章一生心血耗費在上面,最大的政治資本,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一戰全軍覆沒,就如李鴻章自嘲說得,他這一生,不管是洋務還是練兵還是艦隊,都是裱糊匠罷了,可是大清朝裡面都已經爛啦,光裱糊是沒用的。而且評價一個過去被低估的歷史人物不能就矯枉過正徹底洗白,李鴻章本人確實也有很多缺陷,這都是客觀存在的。

至於李鴻章為何在同時期列強政治家口中口碑還算不錯,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晚清做為老大帝國,底子還是很紮實的,不管是人口還是領土面積,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而且北洋練兵期間,實力也一度非常雄厚,還是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

其次就是李鴻章個人身材很好,個子很高,超過了180的身高首先就讓人肅然起敬,要知道這個身高和德國的俾斯麥是差不多的,所以說個人的形象也是很重要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李鴻章長期負責對外事物,和外國人多有接觸,多少算是開明一些的官僚,不管出於外交禮儀還是什麼原因,都不會惡語相向,尤其是題主提過的俾斯麥、伊藤博文這種級別的高官,不可能對另一個國家的代表評價很低,這也太不禮貌。

另外,1896年借俄國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登基典禮的機會,李鴻章曾經環遊歐美各國,做為一位東方帝國的高級官僚,在歐美各地都收到了隆重接待,可謂盛況空前,留下了不少好的評價。廣為流傳的和俾斯麥的合影,也是出自這一時期,這一時期俾斯麥也因為和德皇威廉二世相處不甚愉快賦閒在家,兩位老臣估計也是頗多感慨吧,互相稱讚是難免的。當然不能忽視的原因是,晚清北洋艦隊的主力戰艦大都訂購於德國,這金主來了,不能說難聽的對吧。

至於日本,李鴻章在去日本下關春帆樓簽署馬關條約時曾被日本激進分子刺殺,伊藤博文肯定也有些愧疚吧。


西洋參考


很多說他是清政府的背鍋俠,是不了李中堂的國家情懷,李中堂是為了挽救中國,站在國家的角度挽救國家和民族。看看李鴻章主導的東南互保就知道,他希望中國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不能像南宋一樣全部淪陷,導致中國的滅亡而不僅僅是朝代的更替。

甲午戰爭戶部六年未撥一兩銀子,南洋水師和各地督府隔岸觀火,清流言官鋪天蓋地彈劾,光緒不知兵事卻一味嚴旨斥責督戰,全國民眾輿情滔天皆言可戰(抗日戰爭之前全國輿情亦是如此,一旦戰爭爆發當年嚷嚷戰爭者方知戰爭之殘酷可怕,半壁江山淪陷之時,淪陷區又有多少當年高呼戰爭之人甘心做亡國奴卻不敢抵抗),李中堂甲午一戰處處制肘,卻能以一人而敵一國(梁啟超-李鴻章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