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之後留下數億爛帳,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Serena丶Du


我們先算算賬哈,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清朝滅亡,這70多年間中國和西方列強簽訂了30個不平等條約,這些不平等條約多是以割地、賠款、開放商埠、為主這裡只算白銀,那麼賠償白銀有多少,我們可以簡單羅列出來,其中賠款額最大是《辛丑條約》詳情為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第二大的是《馬關條約》賠償白銀2億兩,分八次三年內付清。只有這兩個條約賠款數額超過一億兩。而賠款超過一千萬兩的有《南京條約》2000萬兩《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合計1600萬兩、三國干涉還遼時,向日本支付的贖遼東費用3000萬兩。三項合計共計有6600萬兩。其餘的賠款多以百萬兩計算,如《中俄伊犁條約》600萬兩,加起來本金有7.3億兩,本息合計約在11.8億兩左右,因為辛丑條約和馬關條約分期所有有利息。

那麼清朝滅亡後留存賠款還有多少,其實賬目很簡單,除辛丑條約付款方式為分39年付清沒有賠償完外,其的賠款都已由清朝承擔,也就是說,後來者的北洋軍閥還有民國需要賠償的是辛丑條約4.5億兩白銀還有利息的一部分,那麼是多少?我們在來算算!

辛丑條約簽訂於1901年,清朝滅亡於1911年,按照39年分期,清朝已經支付10年本息,辛丑條約本息合計約9.8億兩,也就是說清朝已經支付了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民國繼承的債務在7億兩左右。

七億兩看著很嚇人對吧,而且全部來自辛丑條約,其實這個債務是有很大的水分,首先各國都對辛丑條約賠款有減免和退款行為發生,除了二個國家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日本,比如美國退款都以贊助留學的形式進行,英國也在民國政府之後減免退款,俄羅斯還有奧匈帝國德國的賠款,因為一戰時候北洋軍閥站隊協約國,宣戰之後就沒有在給過,加上這三國一戰之後有的滅亡,有的改朝換代,所有債務就自熱消除。

而唯一持續最久的債務賠償是針對日本的辛丑條約賠償,所謂講信用的蔣介石同志,知道1937年正式對日宣戰才終止對日本的賠償,想起這些也是醉了。

不過在這裡有必要說下的就是,日本其實並沒有佔多少便宜,北洋軍閥政府領導人段祺瑞在他任內主導啦對日本的大規模借款活動,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西原借款》總共向日本借款數額在1.45億日元,摺合成白銀大約是一億兩白銀,雖然是以各種權益抵押作為交換條件,但是所抵押的權益大部分是段祺瑞的對頭張作霖的,張作霖又是一個強龍,脖子夠硬基本上全部都不認帳,段祺瑞也是個牛人,直接跟自己幕僚說“中日早晚要有一戰,打完算球,就沒打算還過。”也因為這筆爛賬,日本還出現經濟危機,西原內閣也因此引咎辭職。

也就是說就算給的最多的日本賠款,也因為各種原因大部分都回流到中國,之時這些錢全部都被用來打內戰,也是可悲。

下面我們在分析下這批爛賬為何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要繼承。

1;國際規則

其實清朝遺留下下來的爛賬都是以大清的,國家稅收,海關稅收,鐵路礦產等國家資源做抵押,包括向各國做的賠償和借款,借款人是大清王朝,不是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但是這樣的賠償或者借款,在國際社會上不是說國家或者政府倒臺就能一筆勾銷的,那是有國際規則限制的。

除非這個國家耍無賴不守規則,否則都是要繼承的。如果非要耍無賴,不承認賠償,那麼在國際社會上這個國家的國家信用評級估計就會降低到垃圾級別。在沒有人肯借款或者敢借款給這個國家,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所以說國家間的債務承接雖然沒有父債子償這一說但是實際上還是有繼承債務這一規則的。

2:經驗教訓

1840年之後,中國大地最壯烈的起義無非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其實一開始以上帝之名進行的起義活動是很受西方列強好感的,在西方人觀念裡面,一個由信仰上帝的政權接替大清並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於是起義之初,西方列強樂見其成,維持中立。直到太平天國喊出口號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還有恢復一切國家利益之後,西方列強才慌了神,於是和滿清政府一起合力鎮壓天平天國,才有拉臭名昭著的華爾洋槍隊出現。

基於以上的往事,所有推翻滿清的北洋政府才有繼承債務和西方列強各種特權的舉動,要不沒有西方支持,北洋政府地位也不穩固。同樣的繼承北洋政府的民國政府也基於同樣理由繼承啦賠款債務和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各中特權。當然他們也做過不少取消的事情,比如各個租借地的收回,有很多都是在民國政府時候完成的。

3:因政治需要的借款和賴賬行為,還有新中國的舉措。

這又由幾個時間段組成。

第一時間段:北洋政府時期,對西方列強各種債務還有特權都全部承認,還大舉向日本借款。不過這期間的日本借款後來被民國政府所不承認。

第二時間段:民國政府初期,因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關係,蘇聯也曾經對民國政府有大量的軍事科技及資金援助。這一援助情況一直持續到4.12蔣介石背叛革命之後,民國政府拋棄蘇聯轉而投入英美,主要是美國的懷抱,所有對蘇聯的債務還有權益也被賴賬啦。

第三時間段:解放戰爭後,新中國成立,在當時時間段,所有不平等條約賠款基本已經沒有,要麼賠完啦,要麼賴賬被民國政府賴啦,要麼被取消。至於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西方列強在華各種特權,也被新中國政府硬氣的全部推翻,直接廢除啦所有不平等條約。

第四時間段:新中國建設時期,蘇聯在斯大林和赫魯曉夫執政時也想拉攏中國,曾經對中國進行各種經濟,工業等方面的援助,妄圖以此換取在中國的特權地位,比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建立聯合海軍,和海軍基地等等。不過新中國政府不是北洋政府,也不是民國政府,在毛主席領導下,全部給否決。才有拉蘇聯逼債事件出現和之後的饑荒。和後來的中蘇交惡。

所以對於給列強借款問題,還有不平等條約問題,孫先生,袁總統,蔣總裁都不如毛主席硬氣。

最後要補充說一句,國家債務承接是國際社會的通用規則,不因政府倒臺和國家政權更迭而被廢除,因為事關國家信用問題。國家和人一樣也是有信用的,歷史上曾經有國家因為無力還債而做出賴賬舉動而且還不少,遠的有軍政府倒臺之後的阿根廷,近的有直接宣佈國家破產的冰島,還有就是賴著我們600億美元不還的委內瑞拉。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債務國會根據金額協商其他方式進行補償或者出具還款計劃。以免信用破產。


阿斗不傻


國際上沒有明文規定新朝要為前朝償還債務,清朝滅亡時,留下了數億的債務,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為了獲得外國列強的支持,答應為前清償還債務。說實話,民國這時由於戰爭早已千瘡百孔,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繼續過著借款過日子,孫中山有鑑於此,他才決心搞實業救國,把黨務交給了宋教仁。



不論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還是孫中山的南京政府,他們都離不開向洋人借款,一但不能及時償還,唯一辦法就是出賣國家主權,割地賠款開通商口岸,出賣土地,出賣鐵路和通信基本權利,這樣一來,列強就會逐漸控制中國,進而劃分和瓜分中國。

民國一直在償還債務,在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以來,中國止了對日賠償,儘管如此,中國已經共賠款白銀6.532億兩。



接下來蔣介石政府又向外國列強借了許多債,用於內戰。民國舊債沒還清又添新債。新中國成立後,對前朝所欠的債務一律不承認,毛主席有骨氣,不指望向外國人借債,中國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外國列強氣的牙癢癢,但也無可奈何,畢竟在朝鮮戰爭中和17國聯軍真刀真槍的交過手,外國人不服不行。


秉燭讀春秋


清朝從乾隆皇帝當政的後期開始就慢慢的在走下坡路了,等到乾隆撒手而去之時國庫都已經虧空的差不多了,而且在乾隆時期還進行了最要命的閉關鎖國政策,只開放廣州一口,就僅僅這一個關口還受到了十三行的壟斷,原本在雍正的良苦用心下已經幫助乾隆打好了基礎,而上位後的乾隆雖然在初期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因為閉關鎖國,沒有及時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就導致清朝越來越落後了。



但是那時候還出了一個富可敵國的大貪官和珅,可想而知,已經腐敗到了什麼地步。1799年,乾隆離開,當了三年假皇帝的嘉慶終於拿到了實權,但是那時候的國家已經不再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國家,貪汙腐敗,等等嚴重的問題,拿到實權後的嘉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和珅給辦了,雖然嘉慶上任之後態度很堅決,但是縱觀其一生,非但沒有徹底改變當初的貪汙腐敗,因為他的手段有限,反而讓事情變得更加嚴重了,甚至還衍生出了其他的社會問題。



嘉慶沒有力挽狂瀾,到了道光也是如出一轍,甚至還不如嘉慶,道光雖然勤儉節約,但是資質平平的他也改變不了現實的趨勢,之後幾個都是傀儡皇帝了,因為後來的慈禧掌政之後,整個大清朝就成了她家,每次打不贏了就是賠款割地,可謂是是出手大方!加上平時過著神仙一樣的生活,就是了死了還要把這個滿目蒼夷的大清國折騰一番,死後的陪葬品還有人力物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這麼腐敗的清朝欠下了很多的爛賬,道光時期的《南京條約》,賠款割地開放港口。後來因為英法聯軍的入侵,還把圓明園給燒了,搶奪一番之後,還要清政府賠償他們在入侵過程中消耗的子彈大炮的軍事費用,但是那時候的清政府實在是沒有錢了,於是洋人就跑去搞了個海關總稅司,你還錢還不起沒事,我直接撈你的稅不就行了,經過幾年時間倒是還清了。



但是還有甲午戰爭戰敗賠款、《馬關條約》賠款、《辛丑條約》賠款等等都是數額巨大的,其中只有《辛丑條約》因為分期的原因,沒有還清,除了這些明面上的硬帳,就是那些當年給洋人的權益了,這才是幾輩子都還不清的,最後這些爛賬的解決辦法第一就是不承認,第二就是用槍桿子說話,你不服就直接打,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實力也逐漸恢復,這些列強都紛紛退出了中國,不在有任何的奢望。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作為社會人都知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說的就是一個人的信譽好,那麼他在社會上就會有種種便利。如果信譽敗壞,那麼他在社會上將處處碰壁。——一個人如此,國家也是這樣。


如今的馬來西亞換了個政府,就提出要中止中國、新加坡投資的幾個大項目,既然要中止,那就要按照合同賠償。如果馬來西亞宣佈一概不承認前任政府簽署的任何協議,那麼中國、新加坡就要虧大發了——但與此同時,馬來西亞的國家信譽就徹底完蛋了,以後不會有任何國家、任何個人敢在馬來西亞投資,也不敢有人和他做生意,即便有人願意做,也必須採取方式降低風險,比如要求預先支付資金,要求馬來西亞國家保險公司為此承保,要求以馬來西亞在國外的資產作為抵押等等。

新當選的馬哈蒂爾試圖否決前政府簽訂的中馬商務項目,涉及資金可能最高達1500億。


當年中國給委內瑞拉500億美元的貸款,假設委內瑞拉發生革命或者政變,新政府一概不承認國際貸款,會導致什麼後果?後果就是此後再沒人敢給委內瑞拉貸款,再沒人敢和委內瑞拉做生意。

如果委內瑞拉政府拒絕償還中國500億貸款,後果會怎麼樣?


同樣的道理,當初民國政府繼承了清王朝,併為世界各國所承認,那麼就只能擔負起清政府的留下的爛賬,不然就得做好被人報復的準備。

這種報復分為兩種,一種是經濟上的。民國政府,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後來的國民政府,因為軍閥割據,所以稅收一直難以保證,再加上戰爭所需,都非常依賴外國貸款,如果敢否認前清爛賬,那麼就要做好貸不到款子的準備。再說,前清的很多借款,都是以政府的名義向外國民間發放國家債券籌集的,那麼外國的法院就有權扣押中國政府的海外財產來賠償這些債主。

這是清政府通過外國銀行向國外普通民眾和商人發行的債券,如果突然之間變成了廢紙,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種是武力和外交上的,這一點不多說,民國政府肯定是受不了外交和武力壓力的。


當初新中國政府成立之後,否決了一切民國外債和不平等條約,結果如何?

結果首先就是各國長達幾十年不予承認、不建立外交關係,不發生貿易往來,也就是閉關鎖國。第二就是原來民國政府在海外的資產(客機、客輪、商務輪船、房產、海外存款)被當地政府扣押,以應對當地民眾發起的訴訟。一些民間訴訟、商務訴訟一直持續到中美建交時期——當時中國和美國互相扣押對方資產。美國凍結釦押了中國約8.05億美元的在美資產,中方則針鋒相對,扣押了美國公民在華約20億美元的資產。

到了中美建交前夕,中美才開始對這些資產進行商討。


武力和外交壓力是新中國政府不害怕的,因為新中國政府有這個底氣。更可況當時的新中國有蘇聯的大力支持,蘇聯給予中國大量貸款、援助,幫助中國度過了這個難關。



但民國政府既沒有新中國的底氣,也沒有超級大國的支持,更不敢得罪列強,只好老老實實承認了前清留下的爛賬。


象眼觀天下


關於一個國家改朝換代之後 如何處理前任政府留下來的債務?大多數國家會選擇乖乖還。比如說德國在前幾年才還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賠款。對沒錯,一戰的不是二戰,二戰的,還早著呢。

再比如說,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政府依舊在為甲午中日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日方賠款頭疼。就是打起來了,都照樣得還。

另一種嘛,那就是賴掉,很少有國家選擇這種情況,因為這,就代表著你和國際社會的徹底決裂。比如說蘇聯以及我國的革命政府建立以來,都是不承認之前政府的一切戰爭債務以及戰爭賠償。全力發展本國經濟。(賴掉債務是柄雙刃劍。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體諒,讓你自己能夠維持生存的話,那無異於自殺。)

並且其他國家為了讓自己的錢能撈回來,很有可能再發動一場戰爭。...所以說想賴賬都得看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錢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清朝留下的爛賬北洋政府與民國政府接著還,不過最終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這些爛賬都不還了,因為中國是二戰戰勝國,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堅強盟友。晚清兵魂銷盡國魄空,對外戰爭的結果總是割土賠款,慈禧太后曾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就是在儘量少賠錢的情況下滿足各國的需求。最終清朝對外賠款高達13億兩白銀,喪失領土約150萬平方公里,其它國家主權喪失就更不用說了。

北洋政府全盤接收了清朝的所有主權,故清朝欠下的債北洋政府不得不還,清帝以退位的方式將清朝的政權全部過繼給中華民國政府,故從法理上講北洋政府與民國政府都有償還清朝外債的義務。另一方面北洋政府與民國政府都在向列強們貸款,如果不還清朝的舊債,則新債也借不上。列強們還可以出兵攻擊北洋政府或者民國政府,逼使他們還債,以北洋政府或者民國政府的實力,一定是打不贏列強的;到時不僅舊債要還,更添新債。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北洋政府加入了協約國,取得了一戰的勝利。一戰後奧匈奴帝國解體,德國受到嚴厲制裁,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不用再向奧地利、德國政府還款了。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成立的蘇聯政府宣佈放棄沙俄在中國的權益,最終實現的一部分就是北洋政府不再還清朝欠沙俄的賠款了。民國北伐成功後,取代了北洋政府,但是對於清朝的債,民國政府並不敢否則掉,仍然在還。

1937年7月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日本仍然要求民國支付清朝的賠款。1937年9月蔣介石下令財政部不再向日本支付清朝賠款,至此中國不再向日本支付清朝的賠款。1938年日本已經侵佔了中國的沿海城市,海關稅收盡歸日本,於是民國政府與英國、美國、法國、瑞士等國協商,不再支付清朝賠款。截止1947年,清朝與列強簽訂的賠款協議從名義上全部廢除了。

清朝最大的一筆賠款是《辛丑條約》,累計11個國家賠款賠付本息9.8億兩白銀,其中本金4.5億兩,分39年還清,以海關稅、常關稅、鹽稅作為擔保。庚子賠款從1902年到1938年總共還了37年,中國總共賠償了6.64億白銀,扣除英美等國的部分退款,中國實際支付賠款數額為5.76億兩白銀。


大秦鐵鷹劍士


清朝的爛賬史,主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道光帝時期,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清廷要向英國賠款、割地、開放口岸,後來又放開了傳教,允許洋人在中國傳教。那時清廷的中央權威還在,該賠的錢基本都賠付了,對開放口岸管理的也很嚴格。因此賣國還不是很徹底,爛賬也不太多。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英國人認為打了一次鴉片戰爭,跟沒打似的。英國的商品在中國還是賣不開,他們把原因總結為清政府的開放程度不夠。於是緊接著就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咸豐皇帝被徹底打怕了。於是清朝的爛賬史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進一步開放口岸,允許洋人在中國設立租借,允許洋人進北京等等。另外,賠款也是少不了的。不過由於當時清廷內外交困,內要對付太平天國,外要討好洋人,中央的國庫已經沒錢賠了,於是英國人就根據《通商章程善後條約》中的規定,將清政府的海關規範化,推薦洋人擔任清政府的海關總稅務司,避免中國官員腐敗,從海關中撈錢。因此清政府就從每年的海關稅收中拿出一部分支付戰爭賠款,截止到同治五年,賠完了咸豐時期的所有賠款。(總計約八百萬兩)



值得一提的是,清政府當時的海關稅務司雖然是外國人控制,但是這幫洋人的道德操守明顯比清朝自己的官員要高。在赫德的主持下,清朝的海關總稅收是不斷增加的。靠著這筆關稅收入,清政府不僅陪完了之前的戰爭賠款,手上還有閒錢搞洋務運動。比如著名的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學堂、天津機器局、天津武備學堂、長江口至南京下關等九處炮臺,以及後來的京師同文館和幼童赴美留學等洋務項目,所用的經費均來自海關收入。包括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所用的軍費,也是用中國的海關稅收做擔保,才從幾家英國銀行借到了一千四百萬兩銀子的貸款。最後也全部用關稅償還了。

從同治元年到宣統二年,洋人操控下的中國海關一共收了九億兩關稅。這些錢主要用在了賠款、外債和軍費方面。



搞了三十年的洋務後,清政府有點飄了。當時日本也因為明治維新而崛起,於是崛起中的清朝和日本打了一仗。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清朝慘敗。被迫接受了各種不平等的條約,進入了爛賬史的第三階段。

這一階段的起因是甲午戰爭之後,由於日本鬼子獅子大開口,要求清政府賠款兩億(後來又追加了三千萬贖遼費)兩白銀,而且日方還對還款時間做了限定:締約當年就要先支付五千萬兩,第二年和第三年各支付九千萬。也就是三年之內必須還清,在賠款全部還清之前,日本軍隊會駐紮在山東威海衛一帶,督促清政府還錢。

中日《馬關條約》的賠款數額之高,賠款限期之緊,完全超出了清政府的承受能力。因為清政府早先的賠款,比如之前賠英國、法國以及沙俄的賠款,都是幾百萬兩,兩三千萬已經是極限了。李鴻章赴日和談之前,他根本就沒有想到日本人會獅子大開口。結果條約簽了,清政府根本沒錢還,連海關的收入也補不上這個窟窿(海關收入每年只有兩千萬兩)。於是清政府決定進一步賣國,也就是

向俄、德、法三國銀行借款,合計約三億兩白銀,以支付日本索要的賠款

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清政府第一次向外國銀行借款,之前也借過,還錢時都是直接從海關的關稅中代扣。但是馬關條約之後的借款,列強增加了新的要求。金錢方面人家已經不滿足了,還要求清政府出讓更多的主權。比如開礦權、築路權等,清政府基本都答應了,為後來民國政府被列強們蹂躪,埋下了禍根。

俄國首先開價要走了南滿鐵路的運營權,修築了連接大連到長春的鐵路線。鐵路通車後,俄國人在東三省可以隨意來往,暢通無形。如果有必要,還可以隨時從國內調兵入侵中國。而中國人則不得靠近鐵路(不管是老百姓還是官員),不得使用鐵路。法國人和德國人緊隨其後,分別要走了廣州灣和膠州灣的租借權,企圖控制中國的西南和山東地區。著名的膠濟鐵路和滇越鐵路就是清政府出讓主權後,洋人修建的。


由於《馬關條約》確實太賣國了,因此清廷內部產生了分歧。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認為,大清根本就不應該陪這筆錢。三億兩銀子可以組建三支北洋水師了!拿著這筆錢乾點什麼不好,非得送給倭寇?然而清政府還是按期賠完了,結果引出了後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也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最先是維新派對清政府非常不滿,極力促成光緒皇帝的戊戌變法改革;結果改革觸到了頑固派的底線,後來演變了對維新派的鎮壓,連光緒帝也被軟禁。

第二階段——

鎮壓變法之後,頑固派們蹬鼻子上臉,叫囂要廢掉光緒,立大阿哥溥儁為皇儲,預定庚子年的元旦讓光緒帝退位。此舉遭到國內外各派勢力的強烈反對。

第三階段——

頑固派和慈禧腦子抽風了,決定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於是小摩擦演變成了八國聯軍大舉侵華,慈禧向西一路狂逃。最終以簽訂《辛丑條約》慘淡收場。

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清政府一共要賠付四億五萬千萬兩,意思就是讓每一個大清子民都賠款一兩白銀。這麼一大筆錢,清政府顯然是無力賠付的。於是清政府又是故技重施,向各國銀行貸款。等於就是借洋大人的錢,還大洋人的債,跟高利貸是一個性質。於是根據借款後的利息計算,清政府總計要賠付本息將近十億兩銀子左右,分39年還清。(一直要還到1940年)



因此清政府滅亡後,接收清政府資產的民國政府也接收了清政府遺留的兩筆爛賬:一是庚子賠款;二是清政府出讓給列強的各種權益。而這兩筆爛賬,不管是孫文的南京臨時政府,還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一律都表示認賬。需要說明的是,這兩筆爛賬裡面,庚子賠款的傷害遠比不上後者。因為庚子賠款只是賠錢,而後者則是連褲衩子都賣了!舉幾個例子說。

武昌起義時,英美俄德日五國的軍艦陳列在漢口江面,對革命軍形成威脅。要知道武漢可是在中國的內地啊!離長江口還有一千公里,列強的軍艦都可以暢通無阻。這清政府哪還有一點主權國家的模樣?

還比如二次北伐時,北伐軍在濟南遭到了日軍的惡意阻攔。日軍將國民政府的交涉員蔡公時割去耳鼻,然後槍殺。然後還攻擊北伐軍的駐地,打死打傷中國軍民兩萬人。那麼問題就來了,濟南在山東腹地,日軍是怎麼出現在濟南的?這是因為清政府把濟南到青島的膠濟鐵路出讓給了德國人,後來一戰期間日本打敗了德國,接收了德國在山東的所有權益。於是日本鬼子就囂張的沿著膠濟鐵路,從青島一路殺到了濟南。

說句難聽的,當時的中國,表面上有自己的清政府或者民國政府。其實中國根本就沒有門,列強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如同進自家的後花園一般

再比如九一八事變,咱們中國的東北為什麼會有日本的關東軍?不知道的還以為小鬼子是從日本或者朝鮮飛過來的呢。其實九一八事變之前,關東軍在東北已經駐紮二十多年了。張學良還在吃奶的時候,關東軍就在了。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清政府當年與日本人簽訂的《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根據這個條約,清政府將旅順、大連兩處,租借給日本;割讓南滿鐵路的經營權以及沿線的林產、礦產與日本;並允許日本在南滿鐵路兩側駐軍。從此日本獲得了南滿鐵路經營權,旅順、大連的移民權,在東北駐軍的特權。別看日本好像只佔了旅順和大連,但日軍若是沿著南滿鐵路向北,一路可以殺到哈爾濱。(至於清政府為什麼會籤這個條約,可以參考日俄戰爭)

既然滿清如此賣國,民國政府為什麼不收回主權呢?說白了就是沒有那個實力。民國想要收回清政府出賣給列強的主權,就等同於斷了列強在華的根本利益(尤其是日本和沙俄)。所以收回主權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就讓列強“發發慈悲”,在庚子賠款的賠償數目方面少收點錢。




那麼有列強有沒有“大發慈悲”呢?名義上講還是有的,各國都有退回。第一個將庚子賠款退回的是美國,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美國人確實是退還了一部分賠款,但是沒有全退而且美國人退回來的那部分賠款,本來就是他們虛報的

發現美國人惡意虛報數目的人,是當時清政府擔任駐美公使的

梁誠先生。

梁誠公使在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討論庚子賠款時,海約翰不經意間把美國當年虛報數目的秘密給說露了嘴。梁誠聽到後,假裝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等回到公使館後,立即組織對美國國會和議員的遊說工作,強烈要求退還賠款中的虛報部分。一時間,美國人的這個秘密便傳開了,在歐洲各國淪為笑柄。為了挽回聲譽,美國國會展開了幾次討論,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退還虛報的那部分,用於在中國的辦學,以通過面向清朝精英開展教育的方式,傳播美國思想及價值觀,最終獲得美國對清朝未來精英的思想控制權

因此從光緒元年起,美國將庚子賠款中,它所虛報的那部分本利退回,以充作中國精英留美的學習基金。截至民國十三年,一共退回了一千多萬美元的庚款。有一點要承認的是,美國人退回了庚子賠款的60%(賠給美國的),是所有國家當中最高的


繼美國之後,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賠款從1917年12月開始也不用賠了。因為中國在一戰期間加入了協約國,而德、奧是敵對國。並且在一戰後,由於德、奧戰敗了,他們在中國的特權被取消。但是德國的在華特權被日本繼承。(等於沒什麼變化)

幾乎是時間,沙俄賠款也不用給了。因為中國與沙俄都是協約國,被允許暫緩五年支付。但是後來沙俄倒臺,蘇聯政府聲明放棄沙俄的庚款,所以沙俄的部分也是賠到了1917年。但是要說明的是,沙俄在東北的部分特權,比如中東鐵路,蘇聯並沒有放棄。而且蘇聯放棄的部分只佔賠給沙俄部分的百分之二十。等於絕大部分還是賠了。

從1924年之後,由於看到了美國退款,中國親美勢力的發展,各國都眼紅了。法國、英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五國先後宣佈退回賠款餘額,並訂立協議,充作辦理對華教育文化事業,或充作外國銀行營業費用和發行內債基金之用。這種退回庚款的實際使用,大都由中外合組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並不是直接交到政府手中。需要文化團體自己去申請,審核通過了才能領取。其中英國和比利時在五國中的退回比例最高,英國是40%,比利時是50%

這五國裡面要重點提一下法國,簡直是臭不要臉的國家。當年各國跟風美國的庚子賠款退款計劃時,法國也參與了。但是法國人退了幾年不退了,改為基金形式退款,簡單點說就是拿庚子賠款在中國撈錢。賣了一年多的基金,一毛錢沒退,反倒從中國捲走了相當於四千萬美元的現金流。後來抗戰爆發,這筆基金就不認賬了,形同於廢紙。

最後是日本,西方列強退款的時候,日本也有樣學樣,但是效果並不好。北洋政府雖然與日本訂立了《中日文化協定》,但實際上中國並不能自主掌握這筆賠款,庚款的處置權仍操在日本手中,庚款的去向也很少真正用於中國的文化事業,多數是投在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各種文化事業上。由於日本“退款”之舉包藏文化侵略的野心,因此遭到中國各界的反對。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一方面廢除了《中日文化協定》,另一方面照舊如數支付對日庚款,一直到1937年9月。

據歷史資料統計,至1939年1月15日國民政府財政部發出通告宣稱停止支付庚款為止,庚子賠款總計實付之數為6.64億海關兩,扣除美英等國退款等,中國實際支付給帝國主義的賠款數額共5.76億兩,約佔總數的58%。



說完了庚子賠款這筆爛賬,剩下的就是列強在華的各種特權的爛賬了。

北洋政府時,除了德國和奧匈之外,其餘列強的特權不變。國民黨政權取代北洋政府後,在全體國民的壓力之下,同時也為了提高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國民政府向列強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條約照會。

1929年,國民黨政權開始與列強談判廢除治外法權。但由於九一八事變,中國需要列強的支持,關於收回特權的談判即被中斷。

1943年,列強們為了增強中國對日本進攻的決心,才決定採取最後步驟,放棄領事裁判權及相關特權,表示戰後放棄在華利益。

比如列強在上海的租界,當時就放棄了。但是問題是,當時那些租借都被日本人佔領著。所以實際上這就是列強為了拉攏中國的一個小心機罷了。而像香港這種戰略要地,英國人就沒有放棄。並且在戰後立即派兵進佔香港,不讓國軍接受。

真正將前清爛賬全部否定的,是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採用了最直接的辦法,也就是直接否定了所有列強在華的利益。不服,咱就開戰!最後列強紛紛撤出中國,前清的爛賬算是徹底結賬了。


Mer86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戰敗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列強慢慢開始瓜分中國的行動。尤其實慈禧太后自取滅亡,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清政府又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此條約要求中國賠償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也就是一箇中國人賠償一兩銀子。


1912年宣統皇帝宣佈退位,標誌清朝覆滅。清朝雖然滅亡,但是數億賠償款並沒有被廢除。孫中山為了讓列強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地位,竟然打算繼續向列強付賠款,南京國民政府從1912年到蔣介石敗逃臺灣的1949年,總共賠款6億兩白銀左右。新中國成立,不承認與列強簽訂的任何不平等條約。


這裡最值得一提便是北洋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的《西原借款》,段祺瑞前前後後總共從日本借款1.45億日元,摺合白銀大約在一億兩,但是這筆欠款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中國也沒有歸還日本。

因為段祺瑞主要以東北權益為抵押,而東北王張作霖又是個硬骨頭,一直找各種理由拖日本。張作霖一方面承認這些條款,一方面又是各種推辭,總之就是沒給日本人一點好處。


麥地傳奇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講這個問題,一分為二的看。首先第一點,我們先了解一下,清朝都留下了哪些爛賬?然後再來了解一下怎麼處理。

要想了解清朝都留下那些爛賬,我們還得從根上說起。

我們知道,清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家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大大大清朝的建立,只是歷史上發生的一個意外,造就了這麼一個奇葩王朝的存在。當然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清朝從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算起,到1912年宣統退位,大清朝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在這十位皇帝中,我們不得不提三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祖孫三代人。

康熙在位61年。雍正在位一十三年。乾隆在位60年,禪位後又做了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權時間達六十三年之久,比他爺爺康熙都多。兩皇帝就佔據了大清朝近一半的歲月,佩服!

其實到了康熙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被這位以仁義著稱的皇帝敗的差不多了。

之後雍正,勤勤懇懇,將國庫又充盈起來。沒想到了碰到乾隆這麼個二世主,敗家子,將大清朝賠了個底掉,最後以賣官來充盈自己的國庫。這段歷史,有時間,我整理一下,大家可以聽聽。

那麼作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康熙,有沒有留下什麼爛賬呢?

有!著名的《尼布楚條約》就是,如果你上歷史課沒打瞌睡的話,你的歷史老師會告訴你,我們有大片領土,在這個條約中被割讓給了沙俄。這片領土就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說到這個地區,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兩點。

第一點:早在秦漢時期,我們就對這片領土有了聯繫,在元明時期,對其有著實際意義的控制權,當然到了傑出皇帝康熙的時候,一張破紙片子就變成了別人的了。

說到這裡,就有人啦啦啦啦說一大堆!我不用解釋,提幾個名詞,大家就應該有一個瞭解,匈奴、鮮卑、突厥、韃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種民族都是從這裡崛起的。好熟悉呀!廢話!歷史上的中國和誰在幹架,就是這幫人,那一個到了最後不是被我們弄死了,他都死了,那麼他們的當然也就是我們的了。誰說不是呢?

第二點:這片地區肥呀!太肥了!光是各種礦藏以及石油資源,恨不得讓人咬上一口。為什麼呢?大家知道上個世紀最為重大事件,前蘇聯解體,一夜之間,前蘇聯積累下來的幾萬萬億,幾十萬萬億,幾百萬萬億……總之很多,就這麼沒了。其影響到現在還在延續,舉個簡單的例子,俄羅斯人口的平均壽命很低只有64歲,基本上一退休,連退休金都拿不到,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他是怎麼緩過來,撐到了現在,真相只有一個,販賣遠東地區的礦藏和石油。我們國家缺油啊。這筆爛賬到現在都沒有處理完。

那麼歷史課本當中認為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哪個呢?《南京條約》是清朝第八位皇帝簽署的。光賠款就有2100萬西班牙銀元,實際總額達到了2700萬,當時有錢現結。從這個時候起中國就成為了西方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

此後簽署的比較臭名昭著的不平等條約就多達27個之多,其他一些債多不怕蝨子咬的條約,我們可以扣著腳丫子算吧。

有名有姓的賠款,總共賠款有91611萬兩白銀,其他不計再列。這些個賠款到了民國都沒有還完。簡單說,就是從《南京條約》開始,全國人民就是歐洲列強的奴隸,每年創造的那點社會價值,被列強早就拿走了。

最後,說說這些不平等條約,一直延續到了民國,都沒有處理完,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不承認之前所有的不平等條約,這才結束。


梁老師說歷史


1911年,辛亥革命一聲槍響,湖北宣佈獨立,隨後全國過半省份宣佈獨立,清廷中流砥柱袁世凱聯合南京臨時政府終於扳倒了清廷這棵大樹,清帝溥儀宣佈退位,復政於民,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制宣佈結束。但溥儀的一紙詔書容易下達,民國政府卻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清政府的賠款問題。



眾所周知,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清朝政府和外國之間都逃不了四個字——割地賠款。等到清帝退位,清政府已經欠下了鉅額財產,僅馬關條約清政府賠款庫平銀兩億兩,辛丑條約清政府又賠款庫平銀四億兩,前前後後加起來清政府欠了13億兩白銀。

不要以為隨著清廷滅亡,這些錢就煙消雲散了,當時為了得到外國政府的承認和支持,孫中山先生不得不答應革命成功以後,民國政府認可之前清政府的一切條約,繼續賠款。等到清政府滅亡,無論是南京民國政府還是北京民國政府都在賠款。



事情的改變還是在一戰勝利以後,一戰勝利中國作為戰勝國理所當然有了一些權力,以前需要賠付給德國和奧匈帝國這兩個國家的賠款都免除了,而俄國政府變成了蘇聯,為了和中國交好於前,也免除了中國政府的賠款,所以中國的賠款基本都是在一戰以後才有所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