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瑪麗」的畫師安托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每天讀幅經典(9)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題圖畫:女士肖像 局部 約1555——1560年 安託尼斯·莫爾 107.0×72.1cm

澳大利亞墨爾本NGV館藏 拍攝 小松


離4個半世紀,當我們凝視著這幅繪製在木板上的油畫,這位不知名的女士彷彿正從我們眼前經過,她在緩步前行的同時,也微微側頭注視著我們。如果你將那裝飾華麗的金色畫框視做牆上的一扇窗戶,這種感覺會更奇妙。

這幅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 Gallery of Victoria)館藏作品,目前正在展出期間,我的一位朋友有幸能近距離地端詳。這種體驗帶給人這麼一種感受:4個半世紀前的弗蘭德斯畫家安託尼斯·莫爾,用他的畫筆和油彩在木板上創作完成這件作品,而後幾百年的歲月依然在繼續塑造著它——油畫的顏料依然鮮豔,但因為塗抹的很薄,如今已與木板結合為一體。如果放大看這位女士的面部,你會發現隨著歲月的流逝,木板原始的紋理不經意間從顏料中顯露出來,已然與她的面龐融為一體,這些紋理使其面部神情更加豐富並具質感;兩塊木板拼接的縫隙,也經歷時間的塑造,為背景憑空增添了一種空間感,讓人物與背景有了一種戲劇性的呼應。

——這就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北方藝術家們相比南方的大師所佔便宜的地方。他們用木板和油彩作畫,相比那些蛋彩畫、溼壁畫來說,更能歷久彌新,讓今天的我們依然可以不打折扣地看到畫作本來的細節,而他們正是憑這令人窒息的、精美的細節征服了當時的王公貴族們。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女士肖像 約1555——1560年 拍攝 小松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女士肖像 細部 約1555——1560年 拍攝 小松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女士肖像 細部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女士肖像 約1555——1560年 來源:NGV官網


相比其他大名鼎鼎的被稱作尼德蘭或者弗蘭德斯的畫家們,安託尼斯·莫爾(Anthonis Mor 1517-1577)並不為公眾所熟悉,但在研究這段歷史的專業人士眼中,他是十六世紀佛蘭德斯最重要的畫家。他也曾被稱為Antoon,anthonius,anthonis或moor van dashorst,以及Antonio Moro,Anthony more等,但他在自己創作的大部分肖像畫上的簽名都是:anthonis moor。

上述這幅畫中的人物我們並不知道其具體名字以及與畫作者的關係。人們從她身穿的閃亮的黑色長袍判斷,她的身份不俗,因為在那時黑色染色織物價格昂貴,又因為其很快就會褪色,因此專供特殊場合使用。這件長袍的設計風格為弗蘭德斯式的,人們由此推斷畫作完成時間大概是在1555——1560年間,在這段時間莫爾正居住在布魯塞爾和烏得勒支。

如果我們提及他的另一幅為名人所畫的肖像,你可能會更加熟悉。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Portrait of Queen Mary I of England, 1554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Portrait of Queen Mary I of England, 細部


這幅為英皇瑪麗一世所畫的肖像,依然保持了他一貫的冷靜和距離感,他同樣將瑪麗一世放置在畫面中的主要位置,莫爾與上述肖像畫一樣,刻畫了一雙極具洞察力的眼睛,面部肌肉嚴肅但並不僵硬。這時的瑪麗已經37歲,但並沒有結婚。她正在考慮怎麼登上王位,同時也在考慮與西班牙王子腓力二世之間的婚約談判。除了對瑪麗嚴肅的表情與端莊的體態一絲不苟的描述外,莫爾也毫不懈怠地將所有與人物有關的物品都做了細緻的刻畫,這種細節達到了一種極致逼真的效果。比如我們放大了看看座椅扶手上的流蘇、背墊上那些繁複的刺繡紋飾、珠光寶氣的腰帶和手套,可能會有一種讓人窒息的感覺。

安託尼斯·莫爾當然不敢懈怠,因為此時他的主要贊助人正是西班牙王子的腓力二世。1553年7月,英國國王愛德華六世突然去世後,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看見了與英國結盟的機會,希望能夠與英國聯姻。腓力二世在談判期間派遣安託尼斯·莫爾到英國為瑪麗畫像,英國人對他的作品非常欣賞,莫爾因此至少畫了三個版本。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腓力二世與瑪麗一世的婚姻。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Portrait of Queen Mary I of England, 細部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Portrait of Queen Mary I of England, 細部


1553年12月20日,腓力一世正式宣佈莫爾成為他的御用畫家。1554年7月23日,腓力一世與瑪麗兩人首次見面,兩天後便舉行婚禮。根據婚約內容,腓力得到英格蘭國王的稱號,所有文件必須同時有腓力及瑪麗二人的簽名,國會也只會同時聽命於兩人聯合的命令,甚至連貨幣上也同時雕有國王與女王的肖象。婚約也指明英國在西班牙有戰役的時候,沒有義務為西班牙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此後兩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退位,腓力繼位,瑪麗則順理成章成為西班牙王后。

瑪麗一世在成年時,就與新教徒水火不容,她因為拒絕改信新教幾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國的審判臺,後來又與當時天主教世界的捍衛者——腓力二世結婚。登上王位後,她立即宣佈恢復天主教,並對新教徒採取了高壓政策,屠殺其中的激進分子,在她統治5年中,有300餘人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個敢於宣佈她父母的婚姻為無效、她為私生女的克蘭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國外的新教徒則不計其數。正是因為她對新教徒的恐怖政策,獲得了“血腥瑪麗”的稱謂。

瑪麗一世所處的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 1485-1603)統治英國的100多年,從亨利七世一直到伊麗莎白一世,經歷了五代君主,瑪麗一世是第四位君主,從客觀的角度看,整個都鐸王朝時期,英國開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英國由此完全走出了舊時代,向著現代民族國家大踏步地前進。

在藝術方面,外國藝術家被英國宮廷大量招募,並經常受到歡迎,為這些宮廷貴族們繪製的肖像畫,是那個時期重要的也是唯一倖存下來的繪畫。安託尼斯·莫爾雖然成為腓力二世的御用畫師,但他也為其他歐洲皇室或貴族服務,曾在安特衛普、奧格斯堡、羅馬和馬德里這些城市留下了許多肖像畫作品。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安託尼斯·莫爾的肖像畫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Metgen Mor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Willem_I_va 橙色盔甲的威廉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Infanta_Caterina_of_Spain


附錄:尼德蘭與弗蘭德斯畫派

在美術史中,我們常被一些畫派搞暈。比如尼德蘭或者弗蘭德斯畫派,因為這兩個地理概念與如今的政治版圖並不吻合,因此在很多人腦海中,尼德蘭或者弗蘭德斯彷彿是另外一塊與現實脫節的地方。關於這些地方的畫家,不像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法國這些畫家們更容易讓我們對上號。

先說下尼德蘭(the Netherlands),在歷史上,尼德蘭並不僅指今荷蘭,還包括今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東北部一帶。這一地區位於北海之濱,在萊茵河、馬斯河與埃斯考河(Escaut),尼德蘭的意思是低地地區。這一地區在歷史上曾為查理帝國的一部分,之後又形成如不拉奔(Brabant)、佛蘭德斯(Flanders)、荷蘭(Holland)等封建領地。在14世紀時為勃良第公爵兼併,1477年歸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佛蘭德斯泛指古代尼德蘭南部地區,包括今比利時的東佛蘭德省和西佛蘭德省、法國的加來海峽省和北方省、荷蘭的澤蘭省。在近代,這一地區於1794年被法國佔領,1815年維也納會議又把它劃歸荷蘭。比利時1830年革命後,佛蘭德成為比利時王國的領土。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佛蘭德由於地處歐洲北海地區的要衝,成為歐洲的主要戰場之一。戰後,佛蘭德斯成為比利時的工業中心。

從13、14世紀開始,在南方的意大利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這也影響了北方尼德蘭地區的藝術家們。人們常稱的尼德蘭畫派,與弗蘭德斯畫派有部分重疊,比如他們的代表人物都是勃魯蓋爾、魯本斯、凡·戴克以及後來的倫勃朗、哈爾斯、維米爾等等,這些畫家的活動範圍彼此交錯,但活躍時間大致從15世紀早期到17世紀,在時間範圍上大致與我們的明朝(1368年——1644年 )接近。

“血腥瑪麗”的畫師安託尼斯·莫爾:令人窒息的細節

安託尼斯·莫爾 自畫像


尼德蘭畫派(或者說弗蘭德斯畫派)作為歐洲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畫派,也對油畫的表現形式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因為在意大利的畫家的作品大多是溼壁畫,即使做的油畫也大部分在畫布上,而北方的這些畫家才將木板油畫玩得嫻熟。其中名聲最響亮的當屬於凡·愛克在繪畫使用的油彩中摻入松節油,使得油彩幹得更為快速。長久以來,他也被不少人認為是油畫的發明者。

17世紀的佛蘭德斯不同於獨立後的荷蘭,它仍處於西班牙封建專制與天主教會的控制之下,其美術一方面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世俗性日益明顯;另方面為適應宮廷貴族與教會的審美要求,又發展了一種具有貴族氣息的、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成為歐洲巴洛克美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地區沒有意大利那樣的古典遺產,也缺少意大利式的科學哲學運動,它的藝術主要受到哥特式和中世紀拜占庭細密畫的影響,注重細節的描繪。這種繪畫細膩的作風同神秘的宗教情緒和地方色彩相融合,形成獨特的風格。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