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大健康、科技部、華大基因

微评丨医疗影响力排行榜:大健康、科技部、华大基因

如何跨越非公醫療與公立醫院間的鴻溝,真正理順國內過去醫療服務的倒金字塔現狀,是大健康產業內創新者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他們在為自己貼上“創新”標籤時需要擔起的重任。對此,億歐大健康重新定義了該領域創新者,並分析了以技術為主的企業進軍醫療領域的發展瓶頸。

上週,科技部官網集中公開了6份行政罰單,內容涉及人類遺傳資源採集、收集、買賣、出口、出境審批等方面。此外,億歐大健康圍繞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這一熱點展開分析,並對中醫藥產業園進行了一個不完全盤點。

“非公醫療100+”和“科技醫療100+”專題正在進展中,億歐大健康對迪安診斷和聯想控股進行了案例研究。活動方面,10月24日,2018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暨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10月27日,“2018產融共創社會辦醫新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企業動態方面,華大基因、康恩貝、愛爾眼科、美年健康、康美藥業、新華製藥、明碼生物、和佳股份相對活躍,微光醫療、Remebot、數字精準醫療均在上週完成了新一輪融資。

「聚焦:大健康、科技部、中醫藥」

勿輕言“顛覆”,不是每家企業都可以成為大健康的創新者

第一批自稱大健康產業的創新者們在“狂歡”中揚起了“顛覆傳統醫療”的大旗,但很快,剛立起的旗幟還未經歷風浪就倒下了。何以啃下這一巨大市場,在重新迎接互聯網醫療浪潮之前,需要重新定義大健康領域創新者。

533家互聯網醫療企業誕生在2011年到2016年間,其中明確死亡的企業就有66家,剩下的企業生存狀態未知。以互聯網或AI技術為主的企業打著“顛覆傳統”的旗號,但大部分企業仍處在燒錢階段,埋頭苦練算法,卻找不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是目前這類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而據億歐智庫人工智能企業數據庫的數據來看,整個人工智能企業的誕生數量在2014年之後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當互聯網醫療的“風”再次來襲,以技術為代表的企業如何找到與大健康產業的契合點,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賽道上突出重圍?

阿斯利康等6家公司遭科技部處罰,大數據安全“黑洞”要怎麼填?

億歐大健康10月26日消息,前天,科技部官網集中公開了6份行政罰單,內容涉及人類遺傳資源採集、收集、買賣、出口、出境審批,罰單分別在不同時間開出。其中最新的是國科罰〔2018〕1號對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阿斯利康”)7月12日的處罰,最早一則是國科罰〔2015〕2號對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2015年9月7日的處罰通知。

除了上述兩家外,赫然在列的還有廈門艾德生物、昆皓睿誠醫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以及正在申請港股IPO的藥明康德。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科技部首度公開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的行政處罰。根據處罰內容,均與人類遺傳資源數據洩露有關。

這一處罰會不會影響被奉為醫藥界“華為”的藥明康德順利進軍港股市場,還未可知,但“基因界的騰訊”華大基因近日因接連爆出的負面,估值已收到影響,一度破千億的華大基因,市值已經縮水近八成。

盤點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成熱點,中醫藥產業將迎“春天”?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下,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得到了創投圈的諸多關注。從歷史的維度來看,中醫藥產業頗具“年代感”。因此,過去人們也並未對其存有高度關注。直至近兩年,國家頻出“大動作”,這一現狀才得以改變。

中醫藥產業園的始建時間大多是在近幾年,且2015年是產業園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在盤點的產業園中,有10家中醫藥產業園的興建時間是在2015年後,僅4家是在2015年前。

億歐大健康認為這將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一方面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市場將會釋放大量紅利,而中醫藥健康旅遊產業園剛好契合了這一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國家對於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的產業園也持鼓勵態度。

「非公醫療100+:迪安診斷、聯想控股、小蘋果兒科」

“屌絲”變身“白富美”,迪安診斷能否守住“老大哥”稱謂?

2011年7月,迪安診斷正式登陸深交所。誰能想到,這位做代理起家的“屌絲”搖身變成“白富美”,最終成為了國內診斷行業第一家上市的企業。早期的迪安診斷業務重心主要集中在診斷行業的中游,主要負責診斷試劑和儀器的生產和銷售,併成為了上海羅氏在全國範圍內最大的客戶之一。

為了避免對羅氏的過度依賴,迪安診斷在致力於做大自身蛋糕的同時,提出了要採用“產品+服務”一體化的商業模式,並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迪安診斷過去被夾在上下游之間,為了“挺直腰桿”就需要搶佔話語權,而原材料的研發便成了其中的關鍵。於是便開始逐步完善“研發-生產服務”全產業鏈戰略支撐體系。

但“擴張”二字往往容易帶著企業劍走偏鋒,近幾年財報顯示,迪安診斷在現金流方面的狀況不容樂觀。儘管應收賬款等問題是行業通病,但後來上市的新晉企業在上市後不多久的時間已經快要趕上迪安診斷維持7年的“戰績”,能否守住“老大哥”稱謂還不一定。

聯想控股:好當醫療界的“救世主”?

2017年3月17日,聯想之父柳傳志在港交所“咚咚咚咚咚”五連響宣佈了弘和仁愛醫療的上市,聯想的醫療版圖再下一城。以千禧年為界,聯想的業務結構發生了重要的調整,開闢了財務投資新業務,醫療便是其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

從2008年起,聯想控股就開始在醫療領域佈局,其旗下君聯資本、弘毅投資、聯想之星在內,都已在醫療領域耕耘多年,包括新藥研發、基因技術、CRO、醫療服務等方向皆有廣泛佈局。

十八年來,聯想控股投了大大小小800多家企業,從民營專科醫院切入,主要就是為了求穩。然而“穩”還不一定能“勝”,從企業營收來看,不論是2014年收購的拜博口腔還是2016年投資的德濟醫院,無一例外都是處於虧損狀態。聯想收購拜博四年,眼看拜博迎來贏利點,聯想卻失去控股權,彷彿在為他人做嫁衣?

「非公醫療100+」專訪小蘋果兒科路博丨探索民營兒科的“三駕馬車”

2014年路博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兒科醫生集團,取名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跟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撞個滿懷。四年過去,《小蘋果》也不再那麼流行,“錢少事多”是兒科的真實寫照,這也導致越來越少的醫生願意從事兒科,再加之二胎政策的放開,兒科醫生供給嚴重不足,供需嚴重不對等。

小蘋果選擇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通過線上的科普、諮詢以及遠程會診等等幫助醫生樹立品牌,另一方面通過與線下醫療機構進行技術合作,輸出醫生價值。發展至今,小蘋果兒科形成了“醫生集團+診所+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模式,這三駕馬車驅動著小蘋果兒科的發展,路博認為這是比較適合兒科的發展路徑。

“上市”這條路,國外醫生集團走了三十年左右,中國醫生集團發展至今不過四年,不論是“吃螃蟹“的張強醫生集團還是小蘋果兒科都還處在初創期,利潤點的探索是這一時期最大的命題。

「科技醫療100+:漢鼎好醫」

「科技醫療100+」漢鼎好醫友黃亨利:用醫聯體撬動27億元跨境醫療市場

2013年誕生的漢鼎好醫友有一半“海歸”血統——黃亨利的創業首秀在美國,而漢鼎好醫友卻是個實打實的“黃種人”。2013年誕生的漢鼎好醫友有一半“海歸”血統——黃亨利的創業首秀在美國,而漢鼎好醫友卻是個實打實的“黃種人”。

黃亨利不傾向於將漢鼎好醫友定位在做一家跨境醫療的“中介”,而希望打造單個城市的重病流量入口。與國內醫聯體不同的是,漢鼎好醫友與國內醫院打造的是“院中院”場景,在醫療機構原有資源基礎上打造或另建“國際部”,作為專門承接跨境醫療服務的場所。

在中國陣地,漢鼎好醫友已經和中國平安及太平保險達成合作。在美國端,漢鼎好醫友通過旗下人工智能醫保分析公司Care Connectors和自主研發的AI分析平臺,對醫保用戶病史資料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提高風控效率,並且與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公司合作,通過共享患者健康數據助力大數據控費行為。

「大事件:社會辦醫、智能醫療」

莆田系染的“病”,別讓全體非公醫療企業跟著“吃藥”

億歐健康10月27日消息,由海爾產業金融攜手丁香園、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投融資分會、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醫院管理分會共同舉辦的“2018產融共創社會辦醫新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自今年年初《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政策出臺以來,非公醫療、社會辦醫等話題再次迎來了小高潮,於非公醫療機構而言,當下正處於該類企業發展的轉折時刻。過去莆田系醫院染上疾病,卻拉上了國內整個非公醫療機構一起“吃藥”。面對這樣的結果,首先應該從思想上進行撥亂反正。同時,醫療改革的核心問題是醫生的問題,而解放醫生生產力將成為其中的關鍵環節。

此外,當下國內的非公醫療市場還存在資本投入有限和缺乏產融結合等問題。對此,海爾產業金融目前已經鏈接超2000家民營醫療機構,與300多家收入過億的大中型醫院合作,民營醫療市場累計投放超過50億。

市場規模將破250億美元的“AI+醫療”,目前的落地情況如何?

10月24日,在廣州召開的2018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暨高峰論壇——智能醫療分論壇上,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院長田軍章、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信息中心總工程師費曉璐、騰訊醫療技術委員會主任錢天翼等人就人工智能在醫院的落地情況,發表了主題演講。

人工智能很早就在醫院有所使用。原來幫助醫生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知識型CDSS”就是一種人工智能,但從目前來看,醫院對新一代的CDSS的黏度並非有那麼高。但就當下來講,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患者的就診流程和醫院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改造。

「企業動態:華大基因、康恩貝、愛爾眼科、美年健康、康美藥業、新華製藥、明碼生物、和佳股份、微光醫療、Remebot、數字精準醫療」

華大基因發佈澄清聲明:張冠李戴,刻意關聯,製造恐慌

億歐大健康10月26日消息,近日,一篇“華大基因被罰!14萬孕婦基因組已流到國外,細思極恐!”為題的文章在網上傳播。該文發佈的背景是10月24日,科技部公開公開了6份行政罰單,其中包括國科罰〔2015〕2號對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2015年9月7日的處罰通知。

文中指控了華大基因未經許可洩露人類遺傳資源信息的行為,並對今年10月新華網對華大基因一則報道中提到的“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收集了超過14萬名中國孕婦的部分基因組樣本”的倫理性提出質疑。對此,華大基因在“華大MEDIA”公眾號發文回應文章所述:“張冠李戴,刻意關聯,製造恐慌”。

9.6億元砸向新藥研發,康恩貝正力推一名上市成員

億歐大健康10月22日消息,康恩貝今晚發佈公告表示,擬出資9.60億元在上海浦東新區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康嘉,並表示在上海康嘉成立之後,擬同意由上海康嘉以不超過9.60億元的投資額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但從公告來看,康恩貝此次設立全資子公司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助推嘉和生物境外上市。

嘉和生物有意通過股權架構調整在境外公認的合格國際證券市場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而此次康恩貝在上海浦東新區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康嘉正是為了以上海康嘉為主體,通過境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對嘉和生物進行股權架構調整,以符合嘉和生物境外上市的有關要求。

愛爾眼科又設併購基金“玩”擴張!以1.9億元投資設立亮視長星

億歐大健康10月27日消息,昨日,愛爾眼科發佈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1.9億元投資設立亮視長星,目的是在公司行業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專業投資團隊和融資渠道,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和手段放大投資能力,加快眼科醫院、眼視光門診部等的擴張步伐,為愛爾眼科未來發展儲備更多眼科領域的併購標的。

這已不是愛爾眼科第一次設立相關產業的投資併購平臺了。通過設立併購基金,愛爾眼科一方面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加快網點的擴張,另一方面也規避了併購的風險。併購基金的設立看似一切都很完美,其實不然,一旦併購公司業績不達預期,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會成為愛爾眼科利潤的大殺器。

第三季度淨利潤下跌7.38%,深陷輿論風波的華大基因讓人“有點失望”

億歐10月27日消息,華大基因公佈了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華大基因第三季度營業收入6.73億元,同比增長20.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億元,同比下降7.3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940萬元,同比下降2.09%。

自產品更新迭代以來,華大基因也一直深陷輿論風波,負面標籤持續不斷。從華大基因發佈的第三季度年報來看,自7月16日起,華大基因迎來IPO前已發行部分股份解禁,解除限售股份的數量為2.06億股,在期間內,申請解除股份限售的股東共有40名。

美年健康與平安好醫生聯姻成功,“美年好醫生”正式發佈

億歐大健康10月25日消息,美年健康聯合平安好醫生、中國人保財險,以及美年生態圈企業優健康、大象醫生,在上海舉辦“美年好醫生·健康贏未來”新品發佈會,正式推出健康管理產品“美年好醫生”。據億歐大健康瞭解,該產品從體檢服務邁向“檢”“存”“管”“醫”“保”全程保障,開創了美年健康的3.0健康管理時代。

美年健康著眼生態,不僅從服務+支付這一閉環發力綜合醫療領域,通過建立創新+資本閉環與前者配合,繼續將業務覆蓋範圍向外圍延伸,以此完成開放式凱撒模式的構建。因此,在美年健康3.0時代建設中,將“管”置於了重要位置。俞熔在發佈會上強調,從單純體檢到有效的疾病預防,需要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

康美藥業今年第三季度營收84.69億元,大健康服務生態圈戰略成推力

億歐大健康10月27日消息,康美藥業對外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7-9月,康美藥業實現營收84.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46%;淨利潤達12.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05%。報告分析稱,營收變動的原因主要,是康美藥業積極實施中醫藥全產業鏈經營戰略,通過自身優勢資源,全面開拓銷售渠道,擴大市場份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7年1-12月,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雖然醫藥製造業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長勢頭,但可以感受到,包括康美藥業在內的製藥企業開始逐漸向產業上下游延伸,實現大健康產業的轉型升級。

接連出手9000萬元,新華製藥擬參與兩起股權競購以推進“大製劑”戰略

億歐大健康10月22日消息,今日晚間,新華製藥接連對外發布兩份收購競購公告,分別參與新達製藥40%股權和萬博化工40%股權的競購。公告還透露,這兩次關聯交易的目的是推動新華製藥資源整合,促進製劑品種結構調整和佈局。

本次公告所涉及的交易標的公司新達製藥成立於1993年,由新華製藥利用廠房和設備,與香港志達貿易合資設立,其中新華製藥持有75%股份,香港志達貿易持有25%股份。三年後,通過增資,新華製藥與香港志達貿易的持股比例分別調整為60%和40%。

明碼生物科技聯合復旦兒科醫院推出馨碼,覆蓋上百種新生兒常見遺傳病

億歐大健康10月26日消息,明碼生物對外發布了一款名為“馨碼”的新生兒基因篩查產品。該產品為明碼生物科技與復旦兒科醫院合作研發,雙方宣稱,“馨碼”能夠實現百種新生兒常見遺傳病的篩查,有望推進我國精準醫療,尤其是出生缺陷三級預防體系的發展。

“馨碼”結合了復旦兒科醫院數據庫以及兒科臨床實際需求,可以精準定位遺傳病致病基因,從而幫助孩童在病發前採取預防措施。據瞭解,“馨碼”只需將幹血片或0.5ml血樣進行採樣,再通過實驗室完成高通量基因組測序,最後把分析結果推薦到復旦兒科醫院進行遺傳諮詢。

成功簽訂儀隴縣醫療中心PPP項目,和佳股份再次發力醫院整體建設

億歐大健康10月22日消息,今日,和佳股份發佈公告稱,近日已與四川省儀隴縣衛計局簽訂儀隴縣醫療中心PPP項目合同。除和佳股份外,本次項目合作方還包括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四川南充科倫醫藥貿易有限公司。

本次項目,一方面,有利於和佳股份探索新的醫療PPP融資及建設模式,吸引央企合作開展醫療PPP項目,從而提升和佳股份在醫療PPP及醫院整體建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利用央企融資及中核華興在土建工程施工方面的優勢,和佳股份可發揮自身優勢,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醫療PPP項目的建設及運營效率。

微光醫療完成新一輪1.2億元融資,聚焦心血管影像診療器械創新

億歐大健康10月24日消息,微光醫療對外宣佈其已完成超過1.2億元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迪科服領投,西高投共同投資。微光醫療負責人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介入影像引導治療新產品開發,以及西安絲路總部基地建設。

微光醫療成立於2012年8月,是一家光學影像系統研發商,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深圳智慧天使、陝西西科天使等共同投資組建,公司創始團隊來自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微光醫療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光學影像系統研發、製造及服務,其產品涵蓋護理影像和心內影像兩大領域。

Remebot手術機器人完成1.3億元C輪融資,機器人做手術是未來?

億歐大健康10月26日消息,今日,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由浙江諸暨聯創永鈞醫療器械基金獨家投資的1.3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將重點用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市場推廣,以及柏惠維康其它手術機器人產品線的研發。

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和運營遠程醫療外科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Remebot)是其主要產品。此前,柏惠維康已獲雅瑞資本、真格基金、海泉基金、普華資本等機構近億元投資,近億元的風險投資極大緩解了“睿米”研發階段的資金和人力問題。

首發丨數字精準醫療宣佈完成A+輪融資,欲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億歐大健康10月22日消息,數字精準醫療(DPM)宣佈完成A+輪融資,這是近半年來獲得的第二次融資,兩輪融資金額合計近億元,投資方包括國新央企運營投資基金、金科君創資本和紫牛基金等。

北京數字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是一家專注熒光分子導航技術的公司。數字精準醫療方面表示,獲得兩輪近億元融資後,數字精準醫療將進一步研發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產品、加快產品認證註冊,增強銷售和技術支持團隊力量,加速產品市場化。

聯想智慧醫療獲平安集團數億元A輪融資,共同推進醫療信息化變革

億歐大健康10月23日消息,聯想智慧醫療對外宣佈,其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國平安集團。聯想智慧醫療是聯想旗下專注於醫療信息化的子公司,2014年開始佈局醫療信息化行業,旨在為大型三甲醫院信息化改革提供綜合業務系統和整體解決方案。2016年,聯想智慧醫療從聯想集團分拆。分拆之初,聯想智慧醫療在北京、上海、天津成立了研發中心,涉足聯想智慧醫院綜合業務系統的開發。如今,該套系統已經被應用在多家三甲醫院。

聯想智慧醫療產品主要有:針對大型三甲醫院的綜合業務系統、三甲醫院集成平臺、三甲醫院互聯網加自助機整體方案、三甲醫院LIS、PACS等專業系統。藉助聯想智慧醫療的產品進行擴展,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掛號、問診等功能,從而改善醫院現有的業務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