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和一般的商業大片不太一樣,《影》的後勁兒很強。

喜歡的人即便二刷也不過癮,總覺得只窺見了老謀子才華的冰山一角。

若想識盡全貌,你還缺了這部10月12日上映的紀錄片——

《張藝謀和他的“影”》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影》從劇本成型、被張藝謀相中、到一步步精心改編與發散、直到從文字轉變為一副完整的美學畫卷的全過程。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通常聊起紀錄片,觀眾會下意識貼上“正經”、“刻板”、“學術性”的標籤。然而這部《張藝謀和他的“影”》卻不同——

它的精緻程度絲毫不遜於正片,甚至,還更有趣更有信息量!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比如,引起不少影迷討論的“沛傘”,道具師一共製作了300多把,傘片多達一萬多片,而且製作工藝複雜,如果一個人單獨做一把,至少需要五天時間。

做出來的傘,質地為鋁或鐵,無疑給演員的臂力提出了高要求。

可只有這樣實打實的去製作,才能呈現最逼真的效果。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勞動成果得以展現當然是件幸福的事,但我們都知道,一部電影成片為了情節的連貫性與完整性,會剪掉許多已經攝製完成的細節與鏡頭。

未必是演員表現不夠好,只是為讓作品效果能更好。

放過去,那些鏡頭被剪的藝人只能默默吞下委屈,沒人看得到他們付出的努力……

可這一次,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能直觀感受到那些差點錯過的精彩。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群表演專業出身的男生。

在《影》中,他們負責扮演死士,突入境州城,以詭譎莫測的“沛傘”為武器,演繹一場華麗殘酷的東方版“特洛伊戰爭”。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正片裡的死士有個特性:

為剋制敵國將士剛硬霸道的刀法,他們需以“女態”入沛傘,以男人之身,演出女性的妖嬈婀娜。

但表演專業的童鞋,當了二十多年直男,如今要他們扮女人,誰都很難一時適應吧?

為了演好死士,他們不捨晝夜地排練身段、修正儀態: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在造雨器心甘樂意下淋著水,拍了無數幀特寫,以展現死士身上的“邪”與“魅”: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但看過《影》的觀眾,此刻應該也注意到:

這些學生的特寫全都被刪了,一秒都未錄入正片。

觀眾只能遠遠看著這些孩子們模糊的剪影,數秒間領略其幾個月來的汗水與血淚: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我不知他們是否會感到不甘,但所謂的「行活」,本就這般殘酷。

正如數十年如一日、每天工作到凌晨4點的劇組劇照師白小妍所言:

“你看你能不能在這兒堅守,你不能,那就是你還沒喜歡。”

張藝謀沒放進《影》的彩蛋,都在這兒了

如果說《影》帶給我美的享受,那麼,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多的是一份感動。

這份感動超越行業,也超越電影本身,相信等你看過之後,內心也將有所觸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