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業人才過度「饑荒」,華爲投資10億培養高校人才

人工智能可謂是近年來的科技界的“網紅”,隨著人工智能大快速發展,對AI人才的需求也增大,就目前來說最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領域最缺的不是政策,不是市場,而是人才。無論是研究開發領域,還是應用落地領域,人工智能各個環節對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而人才短缺已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中的最大短板。此次華為計劃投入10億元用於AI人才培養,對華為來說可謂是意義非凡。

AI行業人才過度“饑荒”,華為投資10億培養高校人才

AI將成為驅動華為發展的核心技術

現在的華為,旗下業務涉及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被稱為華為的三大BG。從手機、平板、筆記本到電信設備基站和服務器及數據中心,芯片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發展AI芯片對華為來說可以說是刻不容緩。

對於發展AI芯片,華為一直沒有做出正面回應,在10月10日舉行的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首次正面回應,華為一直在研發人工智能芯片一事,這是事實。同時,他向外界公佈了兩顆AI芯片:昇騰 910和昇騰310。先說昇騰910,其算力可達256TFOPS,採用7nm工藝製程,最大功耗為350W,被稱為目前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芯片,計算力遠超谷歌及英偉達。先說昇騰910,其算力可達256TFOPS,採用7nm工藝製程,最大功耗為350W,被稱為目前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芯片,計算力遠超谷歌及英偉達,可見AI技術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華為芯片的發展。

當然,華為發力AI並不只為了推動芯片業務的發展,而是推動華為整個業務的發展,對於如何把AI引入所有業務,華為內部已經開啟了代號為“達芬奇”的作戰計劃,

並且成為華為高層每月一次討論會的重點議題,華為在內部制定「達芬奇計劃」,該計劃也被華為高管在內部稱之為「D計劃」,負責人是華為副董事長、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徐直軍。主要內容是:第一,將AI引入華為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當中,包括電信基站、雲數據中心、智能手機、監控攝像頭等;第二, 為數據中心開發新的AI芯片,使得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應用可以在雲端使用。

以上說到的這些計劃都需要大量的AI人才來落實,在AI人才短缺的大環境下華為投入10億元用於AI人才培養對於華為來說不僅解決的AI人才上的問題,而且能讓華為在AI領域更具有實力從而進一步推動華為整體業務的發展。

AI行業人才過度“饑荒”,華為投資10億培養高校人才

AI將成為華為征戰全球的有力武器

一直以來全球化都是華為發展的重點之一,1994年,任正非就提出,“10年後,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佔一分”。

根據京比特查詢的華為歷年來發佈的年報來看,海外市場是華為一半以上的營收來源, 2014年華為公司全球銷售收入2882億元人民幣,公司海外市場銷售收入1743億元人民幣,佔比62.2%;2015全球銷售收入3950億人民幣,海外收入佔比58%; 2016年營業收入5215.74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收入2365.12億元,佔比45.35%;海外市場佔比54.65%;經過多年的奮鬥,任正非早年提出的目標早也已實現,現在華為的目標則是成為世界級的的電信設備與服務提供商。

目前來看華為的產品和銷售、研發人員的身影遍及亞非美歐。在西歐,華為已進入包括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家在內的歐洲市場;東歐市場,華為已經成為這裡最主要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實現每年數億美元的銷售;在亞太,華為產品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併成為了該區域主流供應商之一;在拉美、非洲,華為實現了區域市場的規模銷售,每個地區的銷售都已逾億美元,毫無疑問的是華為成為成為世界級的的電信設備與服務提供商這個目標也正在逐步地實現。

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成功,一方面的原因是,華為堅持在正確的方向上做事,以終為始“照貓畫虎”,完全遵循國際規則與慣例行事,同時,從積極融入和運用規則,再到創建或改變規則。另一方的原因則在於華為成熟的技術,歐盟委員會官網近日發佈“2017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 中國企業華為以104億歐元超過蘋果,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是唯一進入TOP50的中國企業。也正是對技術過硬的要求才讓華為能夠在全球立足,此次投入10億元用於AI人才培養將有利於華為AI技術的發展,而 AI技術也將推動華為全球化的腳步。

AI行業人才過度“饑荒”,華為投資10億培養高校人才

國內AI大戰即將打響

縱觀各大行業巨頭,都在AI領域上不斷加快探索步伐,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在WSJ.D Live大會曾表示,百度每年把15%的營收用於研發(都與AI有關),大約為人民幣100億元;阿里更是在8個月的時間裡向AI企業投出1200億,以輔助阿里發展業務;劉強東也曾表示京東人工智能領域投入300億,目標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零售基石,可見AI領域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於此同時比特查詢到騰訊研究院一份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約30萬,而市場需求在百萬量級。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畢業於AI領域的學生約2萬人,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存在很大人才缺口。

在京比特看來,AI領域出現“人才荒”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內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太大,但有效供給太少。以前AI領域的學生太少。此次華為投資10億培養AI 人才,將會和相關高校進行合作,目前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已加入該計劃。華為與高校的合作包括提供華為雲AI資源與AI套件支持、聯合高校與科研機構開發AI課程、幫助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AI學院與研究院等。可以說華為將從根本上解決了AI人才短缺的現狀。

在AI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對於這些企業來說,佔據了人才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就在AI領域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相對於BAT來說,華為入局AI 領域的時間較短,投資10億培養AI 人才能夠為華為在今後的競爭中佔據絕對的優勢,同時國內的AI大戰也將進一步打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